本实用新型涉及背光模组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新型背光模组。
背景技术:
背光模组为液晶显示器面板的关键零组件之一。功能在于供应充足的亮度与分布均匀的光源,使其能正常显示影像。背光源是提供lcd面板的光源。主要由光源、导光板、光学用膜片、塑胶框等组成。背光源具有亮度高,寿命长、发光均匀等特点。目前主要有el、ccfl及led三种背光源类型,依光源分布位置不同则分为侧光式和直下式(底背光式)。随着lcd模组不断向更亮、更轻、更薄方向发展,侧光式ccfl式背光源成为背光源发展的主流。
目前,大多数背光模组的灯条组装通常都是使用胶体来粘贴,这些胶体在生产工艺中容易被工作人员碰触到背光模组中,造成白点、白影等不良品的产生,在后期返修时带来极大不便,同时胶体粘贴到导光板等模组上时可能会使导光板报废,增加成本。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背光模组,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背光模组,包括背板和上盖,背板内左侧底部设置有反射片,反射片上方设置有导光板,导光板上方设置有下扩散,下扩散上方设置有增光膜,增光膜上方设置有上扩散,背板内右侧底部设置有灯条,灯条中部设置有led灯管,led灯管与灯条的内壁固定连接,灯条的前后两侧固定连接有滑块,背板右侧内壁设置有滑道,滑块与滑道滑动连接,灯条与背板右侧内壁滑动连接,背板四周外壁上固定连接有卡块,上盖设置在背板上方,上盖边缘下方设置有卡扣,卡扣与卡块卡接,上盖与背板卡接,上盖右侧中部设置有抵架,抵架与背板右侧内壁滑动连接。
优选的,抵架设置在滑道的前后两端,抵架与滑道的端部滑动连接。
优选的,卡块的数量为十个,背板四周外壁的长边设置有三个卡块,背板四周外壁的短边设置有两个卡块,上盖边缘的卡扣的数量与卡块的数量对应,上盖边缘下方的卡扣数量为十个,卡扣与卡块的分布对应。
优选的,灯条内壁设置有反射层,灯条通过滑块进行左右固定,灯条上方与抵架的底部相接触,led灯管与导光板保持平齐。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通过滑道与滑块安装灯条,省去了胶体粘贴灯条的步骤,使背板组装过程中不会出现胶体对背板组装造成负面影响,避免胶体粘接到导光板造成白影现象、粘接到其他模组造成白点现象等,减小了不良品的数量,节约成本。
2、灯条通过滑块与背板上的滑道滑动连接,直接滑入滑道底部,通过滑块使灯条在背板上左右固定,上盖与背板卡接完成后,抵架沿着滑道两端抵住灯条上侧,防止灯条进行上下活动,对不用胶体粘接的灯条具有良好的固定功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背板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灯条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中:1、背板,11、卡块,12、滑道,2、反射片,3、导光板,4、下扩散,5、增光膜,6、上扩散,7、灯条,71、led灯管,72、滑块,8、上盖,81、抵架,82、卡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至图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新型背光模组,包括背板1和上盖8,背板1内左侧底部设置有反射片2,反射片2上方设置有导光板3,导光板3上方设置有下扩散4,下扩散4上方设置有增光膜5,增光膜5上方设置有上扩散6,背板1内右侧底部设置有灯条7,灯条7中部设置有led灯管71,led灯管71与灯条7的内壁固定连接,灯条7的前后两侧固定连接有滑块72,背板1右侧内壁设置有滑道12,滑块72与滑道12滑动连接,灯条7与背板1右侧内壁滑动连接,背板1四周外壁上固定连接有卡块11,上盖8设置在背板1上方,上盖8边缘下方设置有卡扣82,卡扣82与卡块11卡接,上盖8与背板1卡接,上盖8右侧中部设置有抵架81,抵架81与背板1右侧内壁滑动连接。
抵架81设置在滑道12的前后两端,抵架81与滑道12的端部滑动连接。
卡块11的数量为十个,背板1四周外壁的长边设置有三个卡块11,背板1四周外壁的短边设置有两个卡块,上盖8边缘的卡扣82的数量与卡块11的数量对应,上盖8边缘下方的卡扣82数量为十个,卡扣82与卡块11的分布对应。
灯条7内壁设置有反射层,灯条7通过滑块72进行左右固定,灯条7上方与抵架81的底部相接触,led灯管71与导光板3保持平齐。
工作原理:将背板1水平放置,将灯条7左右两侧滑块72与滑道12的对齐,并将灯条7沿滑道12滑入背板1底部,将反射片2放入背板1左侧底部,将导光板3放入反射片2的上方,在导光板3的上方铺设下扩散4,在下扩散4的上方放置增光膜5,在增光膜5的上方放置上扩散6,并将背光模组铺设整齐,使位于上层的模组完全覆盖位于下方的模组,此时,背板1内部的背光模组组装完成,将上盖8拿于背板1的上方,将抵块81与滑道12的两端对齐,使上盖8位于背板1的正上方,下压上盖8,使上盖8的边缘下方包裹住背板1的四周外壁,继续向下挤压上盖8,使卡扣82与卡块11卡接,检测十个卡扣82与卡块11是否完全卡接,若有卡扣82未完全与卡块11卡接,挤压卡扣82使其完全卡接即可。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1.一种新型背光模组,包括背板(1)和上盖(8),其特征在于:所述背板(1)内左侧底部设置有反射片(2),反射片(2)上方设置有导光板(3),导光板(3)上方设置有下扩散(4),下扩散(4)上方设置有增光膜(5),增光膜(5)上方设置有上扩散(6),背板(1)内右侧底部设置有灯条(7),灯条(7)中部设置有led灯管(71),led灯管(71)与灯条(7)的内壁固定连接,灯条(7)的前后两侧固定连接有滑块(72),背板(1)右侧内壁设置有滑道(12),滑块(72)与滑道(12)滑动连接,灯条(7)与背板(1)右侧内壁滑动连接,背板(1)四周外壁上固定连接有卡块(11),所述上盖(8)设置在背板(1)上方,上盖(8)边缘下方设置有卡扣(82),卡扣(82)与卡块(11)卡接,上盖(8)与背板(1)卡接,上盖(8)右侧中部设置有抵架(81),抵架(81)与背板(1)右侧内壁滑动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抵架(81)设置在滑道(12)的前后两端,抵架(81)与滑道(12)的端部滑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块(11)的数量为十个,背板(1)四周外壁的长边设置有三个卡块(11),背板(1)四周外壁的短边设置有两个卡块,上盖(8)边缘的卡扣(82)的数量与卡块(11)的数量对应,上盖(8)边缘下方的卡扣(82)数量为十个,卡扣(82)与卡块(11)的分布对应。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灯条(7)内壁设置有反射层,灯条(7)通过滑块(72)进行左右固定,灯条(7)上方与抵架(81)的底部相接触,led灯管(71)与导光板(3)保持平齐。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