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兰花组培苗智能化微栽培装置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2-07-07  91


    本实用新型涉及栽培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兰花组培苗智能化微栽培装置。



    背景技术:

    当前市场上的兰花组培苗智能化微栽培装置都是将智能化的灌溉与安装在顶盖开设的孔连接实现灌溉营养液的,但是兰花苗处于刚发芽时期是非常脆弱的,从顶部灌溉会对兰花苗造成伤害,且当前兰花组培苗智能化微栽培装置的都是一个瓶子加盖体,兰花培育好后通过将塑料瓶破坏从而取出培育好的兰花,培育瓶不能循环使用,浪费资源。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而提出的一种兰花组培苗智能化微栽培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兰花组培苗智能化微栽培装置,包括瓶体,所述瓶体的正面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的后槽面到瓶体前方内壁之间开设有通孔一,所述通孔一的内部插接有连接管,所述连接管的外壁且位于通孔一的内部固定套接有橡胶圈一,所述连接管通过橡胶圈一与通孔一固定套接,所述连接管远离橡胶圈一的一端连通有漏斗,所述凹槽的后槽面螺钉固定连接有固定环,所述漏斗插接在固定环内部,所述瓶体靠近顶部的外壁设有顶盖,所述顶盖的内壁固定套接有橡胶圈二,所述顶盖通过橡胶圈二与瓶体固定套接,所述顶盖的底部固定粘接有绳索一和绳索二,所述绳索二位于绳索一的前方,所述绳索一和绳索二远离顶盖的一端且位于瓶体内部固定粘接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底部与瓶体的内部底面接触,所述固定板的顶部到底部之间开设有通孔二。

    进一步地,其特征在于,所述绳索一和绳索二上下方向的长度相匹配,且沿着瓶体前后方向的中心线相互对称。

    进一步地,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二的数量大于两个,且每个通孔二之间的间隔满足兰花生长空间相匹配。

    进一步地,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环为开口环,开口的位置位于前方,开口左右方向的尺寸大于连接管的直径,且固定环的内壁尺寸小于漏斗的尺寸。

    进一步地,其特征在于,所述橡胶圈一的内壁形状、尺寸和外壁形状、尺寸分别与连接管的外壁形状、尺寸和通孔一的内壁形状、尺寸相匹配。

    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通过将兰花种子放在相应的通孔二内部,一个通孔二里放一颗种子并且填充土,在培育的过程中若需要灌溉营养液时,只需通过漏斗灌入营养液即可,不用将顶盖打开进行灌溉,营养液不会从顶部交到花苗,从花苗根部起进行灌溉,从而实现了保护花苗的效果。

    2、通过顶盖向上拔起,从而带动绳索一和绳索二向上移动,进而带动固定板向上移动,从而带动兰花向上移动,从而将兰花移出瓶内,现实完整移出兰花的同时,瓶体能够循环使用的效果,节约了资源。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兰花组培苗智能化微栽培装置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兰花组培苗智能化微栽培装置的

    图1中a-a处的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兰花组培苗智能化微栽培装置的俯视图。

    图中:1瓶体、2凹槽、3通孔一、4橡胶圈一、5连接管、6漏斗、7固定环、8顶盖、9橡胶圈二、10绳索二、11绳索一、12固定板、13通孔二。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参照图1-3,一种兰花组培苗智能化微栽培装置,包括瓶体1,瓶体1的正面开设有凹槽2,凹槽2的后槽面到瓶体1前方内壁之间开设有通孔一3,通孔一3靠近瓶体1底部,通孔一3的内部插接有连接管5,连接管5为橡胶制成,连接管5的外壁且位于通孔一3的内部固定套接有橡胶圈一4,橡胶圈一4的内壁形状、尺寸和外壁形状、尺寸分别与连接管5的外壁形状、尺寸和通孔一3的内壁形状、尺寸相匹配。

    连接管5通过橡胶圈一4与通孔一3固定套接,连接管5远离橡胶圈一4的一端连通有漏斗6,凹槽2的后槽面螺钉固定连接有固定环7,固定环7为开口环,开口的位置位于前方,开口左右方向的尺寸大于连接管5的直径,且固定环7的内壁尺寸小于漏斗6的尺寸。

    漏斗插接在固定环7内部,瓶体1靠近顶部的外壁设有顶盖8,将顶盖8向上拔起,从而带动绳索一11和绳索二10向上移动,进而带动固定板12向上移动,从而带动兰花向上移动,从而将兰花移出瓶内,现实完整移出兰花的同时,瓶体1能够循环使用的效果,顶盖8的内壁固定套接有橡胶圈二9,顶盖8通过橡胶圈二9与瓶体1固定套接,顶盖8的底部固定粘接有绳索一11和绳索二10,绳索一11和绳索二10上下方向的长度相匹配,且沿着瓶体1前后方向的中心线相互对称,绳索二10位于绳索一11的前方,绳索一11和绳索二10远离顶盖8的一端且位于瓶体1内部固定粘接有固定板12,固定板12为圆柱状且固定板12的直径小于瓶体1顶部的出口,固定板12的底部与瓶体1的内部底面接触,固定板12的顶部到底部之间开设有通孔二13,通孔二13的数量大于两个,且每个通孔二13之间的间隔满足兰花生长空间相匹配,在培育兰花组培苗时,通过将兰花种子放在相应的通孔二13内部,一个通孔二13里放一颗种子并且填充土,在培育的过程中若需要灌溉营养液时,只需通过漏斗6灌入营养液即可,不用将顶盖8打开进行灌溉,营养液不会从顶部交到花苗,从花苗根部起进行灌溉,从而实现了保护花苗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在培育兰花组培苗时,通过将兰花种子放在相应的通孔二13内部,一个通孔二13里放一颗种子并且填充土,在培育的过程中若需要灌溉营养液时,只需通过漏斗6灌入营养液即可,不用将顶盖8打开进行灌溉,营养液不会从顶部交到花苗,从花苗根部起进行灌溉,从而实现了保护花苗的效果,当培育好兰花后,将顶盖8向上拔起,从而带动绳索一11和绳索二10向上移动,进而带动固定板12向上移动,从而带动兰花向上移动,从而将兰花移出瓶内,现实完整移出兰花的同时,瓶体1能够循环使用的效果。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兰花组培苗智能化微栽培装置,包括瓶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瓶体(1)的正面开设有凹槽(2),所述凹槽(2)的后槽面到瓶体(1)前方内壁之间开设有通孔一(3),所述通孔一(3)的内部插接有连接管(5),所述连接管(5)的外壁且位于通孔一(3)的内部固定套接有橡胶圈一(4),所述连接管(5)通过橡胶圈一(4)与通孔一(3)固定套接,所述连接管(5)远离橡胶圈一(4)的一端连通有漏斗(6),所述凹槽(2)的后槽面螺钉固定连接有固定环(7),所述漏斗插接在固定环(7)内部,所述瓶体(1)靠近顶部的外壁设有顶盖(8),所述顶盖(8)的内壁固定套接有橡胶圈二(9),所述顶盖(8)通过橡胶圈二(9)与瓶体(1)固定套接,所述顶盖(8)的底部固定粘接有绳索一(11)和绳索二(10),所述绳索二(10)位于绳索一(11)的前方,所述绳索一(11)和绳索二(10)远离顶盖(8)的一端且位于瓶体(1)内部固定粘接有固定板(12),所述固定板(12)的底部与瓶体(1)的内部底面接触,所述固定板(12)的顶部到底部之间开设有通孔二(1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兰花组培苗智能化微栽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绳索一(11)和绳索二(10)上下方向的长度相匹配,且沿着瓶体(1)前后方向的中心线相互对称。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兰花组培苗智能化微栽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二(13)的数量大于两个,且每个通孔二(13)之间的间隔满足兰花生长空间相匹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兰花组培苗智能化微栽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环(7)为开口环,开口的位置位于前方,开口左右方向的尺寸大于连接管(5)的直径,且固定环(7)的内壁尺寸小于漏斗(6)的尺寸。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兰花组培苗智能化微栽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橡胶圈一(4)的内壁形状、尺寸和外壁形状、尺寸分别与连接管(5)的外壁形状、尺寸和通孔一(3)的内壁形状、尺寸相匹配。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兰花组培苗智能化微栽培装置,包括瓶体,瓶体的正面开设有凹槽,凹槽的后槽面到瓶体前方内壁之间开设有通孔一,通孔一的内部插接有连接管,通过将兰花种子放在相应的通孔二内部,一个通孔二里放一颗种子并且填充土,在培育的过程中若需要灌溉营养液时,只需通过漏斗灌入营养液即可,不用将顶盖打开进行灌溉,营养液不会从顶部交到花苗,从花苗根部起进行灌溉,从而实现了保护花苗的效果,通过顶盖向上拔起,从而带动绳索一和绳索二向上移动,进而带动固定板向上移动,从而带动兰花向上移动,从而将兰花移出瓶内,现实完整移出兰花的同时,瓶体能够循环使用的效果。

    技术研发人员:邱天飚;叶炜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福建明台农业投资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7.30
    技术公布日:2021.03.16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p.8miu.com/read-3122.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