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桥梁涵洞用的防积水结构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2-07-10  77


    本实用新型涉及桥梁涵洞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桥梁涵洞用的防积水结构。



    背景技术:

    涵洞是指在公路工程建设中,为了使公路顺利通过水渠不妨碍交通,设于路基下修筑于路面以下的排水孔道(过水通道),通过这种结构可以让水从公路的下面流过。涵洞主要由洞身、基础、端和翼墙等构成,常用形状有管形、箱形及拱形等。

    基于以上描述,并检索了一件申请号为:cn201821647683.x的实用新型专利,其关于一种快速排水涵洞,包括排水槽、对称设在排水槽两个侧面上的凹槽......固定在连接板上的支撑框和放置在支撑框上的过滤网。通过检索发现,主要是通过过滤段、过滤网、气缸、推盘等来实现对水流和垃圾的导流和过滤处理,具有排水效率高,能够防止排水通道堵塞等特点,完成了对积水和垃圾的排放和清洁目的。

    通过检索分析后,该快速排水涵洞在实际使用中存在以下问题,当需要对过滤网处的垃圾进行清洁时,需要启动气缸推动排水槽处的滤网在不锈钢滑道处移动,当滤网推动至工作池的一端后,工作人员才能够对其滤网处的垃圾进行清洁作业,在这个过程中需要消耗一定量的时间,并且操作步骤较为麻烦,当滤网清洁完毕后,需要将其送入至工作池的另一端,这样就会影响其滤网的清洁效率,因此,基于以上问题,需要一种清洁便捷的桥梁涵洞用防积水结构。



    技术实现要素: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旨在于当需要对涵洞排水槽处的滤网进行清洁作业时,通过其结构,能够提升其滤网的清洁便捷性,从而简化其操作步骤,并提高其工作人员的清洁效率。

    (二)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桥梁涵洞用的防积水结构,包括涵洞主体、排水板,排水板配套设置于涵洞主体的内部底端处,且排水板活动设置于导水槽的内壁端面处,涵洞主体还包括有导水槽、卡槽、固定框、卡块、过滤网、扶手杆,导水槽嵌入式设置于涵洞主体的内部底端处,卡槽嵌入式设置于导水槽的内壁端面处,固定框卡合设置于导水槽的内部,卡块固定设置于固定框的外侧端面处,且卡块卡合设置于卡槽的内部,过滤网固定设置于固定框的内壁左侧处和内壁右侧处,扶手杆固定设置于固定框的内侧端面处;

    排水板还包括有排水口、凹槽、转动块、固定杆、开槽、固定座,排水口贯穿设置在排水板的顶部端面处和底部端面处,凹槽嵌入式设置于排水板的顶部端面右侧处,转动块活动设置于凹槽的内部,固定杆固定设置于转动块的外侧端面处,且排水板的外侧端面处也固定设置有固定杆,同时其固定杆的一端贯穿设置于开槽内部,开槽嵌入式设置于凹槽的内壁端面处,且固定座的前侧端面处和后侧端面处也贯穿设置有开槽,固定座固定设置于导水槽的内壁端面处,且固定座位于排水板的前端面左侧处和后端面左侧处。

    优选的:导水槽整体为t形状结构布局设置,其内部为矩形状设置,同时导水槽的内部顶部端面面积大于导水槽的内部中端处面积。

    优选的:排水板和固定框整体均为矩形状结构设置,其中排水板的左侧端面处和右侧端面处均固定设置有矩形状凸块,并且其矩形状凸块与导水槽的内壁端面处存在着一定的间距距离设置。

    优选的:卡槽和卡块整体均为矩形状结构设置,其中卡槽的内部面积略微大于卡块的面积,同时其卡块和卡槽的数量为多个,并且其卡块均卡合设置于卡槽内部。

    优选的:凹槽、转动块和排水口整体均为矩形状结构设置,其中转动块的面积与凹槽的内部面积相互配套,同时转动块的数量有2个,均转动设置于凹槽的内部,并且其2个转动块之间存在着间隙距离设置。

    优选的:固定杆和开槽均为矩形状结构设置,其中固定杆的直径略微小于开槽的直径,同时固定座整体为矩形状结构,其固定座的外侧端则为半圆状设置,并且其固定座也贯穿设置有开槽和固定杆。

    优选的:固定框整体为矩形状结构设置,其顶部端面和底部端面均为敞开式设置,同时其固定框的内壁端面处均固定设置有过滤网,并且其过滤网为2个,均为倾斜式设置。

    有益效果:

    1、这种桥梁涵洞用的防积水结构设置有导水槽、固定框、过滤网、排水板和排水口,能够对涵洞内部处的积水和垃圾进行导流和过滤处理。

    2、这种桥梁涵洞用的防积水结构设置有卡槽、卡块、扶手杆、凹槽、转动块、固定杆、开槽和固定座,能够推动其排水板进行转动,这样就可以方便对过滤网处的垃圾进行清洁作业。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桥梁涵洞用的防积水结构正面剖视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导水槽侧面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排水板侧面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固定座侧面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桥梁涵洞用的防积水结构图1中的a处正面放大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桥梁涵洞用的防积水结构图3中的b处侧面示意图。

    图1-6中:1-涵洞主体;101-导水槽;102-卡槽;103-固定框;104-卡块;105-过滤网;106-扶手杆;2-排水板;201-排水口;202-凹槽;203-转动块;204-固定杆;205-开槽;206-固定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附图1至附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桥梁涵洞用的防积水结构,包括涵洞主体1、排水板2,排水板2配套设置于涵洞主体1的内部底端处,且排水板2活动设置于导水槽101的内壁端面处,涵洞主体1还包括有导水槽101、卡槽102、固定框103、卡块104、过滤网105、扶手杆106,导水槽101嵌入式设置于涵洞主体1的内部底端处,卡槽102嵌入式设置于导水槽101的内壁端面处,固定框103卡合设置于导水槽101的内部,卡块104固定设置于固定框103的外侧端面处,且卡块104卡合设置于卡槽102的内部,过滤网105固定设置于固定框103的内壁左侧处和内壁右侧处,扶手杆106固定设置于固定框103的内侧端面处;

    排水板2还包括有排水口201、凹槽202、转动块203、固定杆204、开槽205、固定座206,排水口201贯穿设置在排水板2的顶部端面处和底部端面处,凹槽202嵌入式设置于排水板2的顶部端面右侧处,转动块203活动设置于凹槽202的内部,固定杆204固定设置于转动块203的外侧端面处,且排水板2的外侧端面处也固定设置有固定杆204,同时其固定杆204的一端贯穿设置于开槽205内部,开槽205嵌入式设置于凹槽202的内壁端面处,且固定座206的前侧端面处和后侧端面处也贯穿设置有开槽205,固定座206固定设置于导水槽101的内壁端面处,且固定座206位于排水板2的前端面左侧处和后端面左侧处。

    其中:导水槽101整体为t形状结构布局设置,其内部为矩形状设置,同时导水槽101的内部顶部端面面积大于导水槽101的内部中端处面积,通过导水槽101的形状和布局设置,能够排水板2和固定框103提供稳定的支撑点,这样便于对涵洞主体1内部处的积水和垃圾杂质进行导流和拦截处理。

    其中:排水板2和固定框103整体均为矩形状结构设置,其中排水板2的左侧端面处和右侧端面处均固定设置有矩形状凸块,并且其矩形状凸块与导水槽101的内壁端面处存在着一定的间距距离设置,同时排水板2的体积与导水槽101的内部顶端处的面积相互配套,而固定框103的体积与导水槽101的内部中端处面积相互配套,通过排水板2和固定框103的形状和布局设置,能够将排水板2和固定框103稳定的安装在导水槽101内部,这样便于对积水和垃圾残渣进行导流和过滤处理,同时其排水板2和矩形状凸快的配套设置,能够避免排水板2在转动的过程中发生磕碰等问题,这样能够使排水板2进行稳定的运动,从而便于对固定框103处的垃圾进行清洁处理。

    其中:卡槽102和卡块104整体均为矩形状结构设置,其中卡槽102的内部面积略微大于卡块104的面积,同时其卡块104和卡槽102的数量为多个,并且其卡块104均卡合设置于卡槽102内部,通过卡槽102和卡块104之间面积比值设置,能够快速的将卡块104从卡槽102处抽出,这样能够提升其固定框103和过滤网105的清洁便捷性,同时其卡块104和卡槽102的布局设置,能够为固定框103和过滤网105提供固定的支撑点,从而使其固定框103悬空与导水槽101内部,最终方便对积水中的垃圾或杂质进行过滤和拦截处理。

    其中:凹槽202、转动块203和排水口201整体均为矩形状结构设置,其中转动块203的面积与凹槽202的内部面积相互配套,同时转动块203的数量有2个,均转动设置于凹槽202的内部,并且其2个转动块203之间存在着间隙距离设置,通过排水口201的设置,当涵洞内部的积水与排水板2接触后会进入至排水口201处,通过其排水口201可以将积水和垃圾残渣导入子导水槽101内部,这样可以避免涵洞内部发生积水等情况,同时其凹槽202和转动块203之间的布局设置,能够为排水板2的转动,提供握持支点,当需要对固定框103处的垃圾进行清洁时,即可旋转2个转动块203,当2个转动块203旋转完毕后,可通过人工手持转动块203推动其排水板2进行运动,这样能够提升对固定框103的清洁便捷性。

    其中:固定杆204和开槽205均为矩形状结构设置,其中固定杆204的直径略微小于开槽205的直径,同时固定座206整体为矩形状结构,其固定座206的外侧端则为半圆状设置,并且其固定座206也贯穿设置有开槽205和固定杆204,通过固定杆204、开槽205、固定座206的布局设置,能够为转动块203和排水板2的旋转提供支撑点,从而可以方便对固定框103的垃圾进行快速的清洁处理,同时其固定杆204和开槽205的形状和直径设置,能够减小固定杆204与开槽205之间的摩擦力,从而可以提升其固定杆204的旋转效率。

    其中:固定框103整体为矩形状结构设置,其顶部端面和底部端面均为敞开式设置,同时其固定框103的内壁端面处均固定设置有过滤网105,并且其过滤网105为2个,均为倾斜式设置,通过固定框103和过滤网105的配套设置,能够对积水中的垃圾进行过滤和拦截处理,同时其过滤网105的布局设置,能够避免过滤网105发生完全堵塞,这样可以最大限度的对涵洞处的积水进行导流处理。

    其中:凹槽202的顶部端面处还配套设置有防水盖板和防水垫圈,通过其防水盖板和防水垫圈的配套设置,能够对凹槽202的顶部端面处进行密封处理,从而避免积水或垃圾进入至凹槽202内部而影响其转动块203的使用,

    其中:导水槽101的内部底端处为斜面式设置,并且其导水槽101的一端与外界相连,通过导水槽101的形状和布局设置,能够快速的将涵洞主体1内部处的积水导入至外界。

    工作原理:

    首先,将排水板2、固定座206等配套安装在导水槽101处,当桥梁涵洞内部出现积水时,通过导水槽101、固定框103、过滤网105、排水板2和排水口201的配套设置,能够对涵洞内部处的积水和垃圾进行导流和过滤处理,由于排水板2、导水槽101和排水口201的布局设置,当涵洞内部出现积水后,其积水会因为重力而进入至排水口201处,当积水到达导水槽101区域后,会与固定框103和过滤网105发生接触,这样就方便对积水和垃圾进行过导流和过滤处理,当积水过滤完毕后即可通过导水槽101排入至外界,同时利用其卡槽102、卡块104、扶手杆106、凹槽202、转动块203、固定杆204、开槽205和固定座206之间的配套设置,能够推动其排水板2进行转动,这样就可以快速的将固定框103和过滤网105从导水槽101处取出,由于排水板2、凹槽202、转动块203、固定杆204、开槽205之间布局和连接关系设置,当手动旋转转动块203后,可以通过转动块203为握持支撑点,而推动其排水板2进行转动,当排水板2旋转完毕后,即可快速的将卡块104、固定框103从卡槽102处抽出,这样就可以方便对过滤网105处的垃圾进行清洁作业;

    最终,通过此结构,完成了对积水和垃圾的导流和拦截处理,从而避免了涵洞内部出现积水等情况,同时利用其结构,还能够快速的对过滤网105处的垃圾进行清洁作业,从而简化其操作步骤。

    同时本说明书中未作详细描述的内容均属于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公知的现有技术。

    综上可得,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技术特征:

    1.一种桥梁涵洞用的防积水结构,包括涵洞主体(1)、排水板(2),所述排水板(2)配套设置于涵洞主体(1)的内部底端处,且排水板(2)活动设置于导水槽(101)的内壁端面处,其特征在于:所述涵洞主体(1)还包括有导水槽(101)、卡槽(102)、固定框(103)、卡块(104)、过滤网(105)、扶手杆(106),所述导水槽(101)嵌入式设置于涵洞主体(1)的内部底端处,所述卡槽(102)嵌入式设置于导水槽(101)的内壁端面处,所述固定框(103)卡合设置于导水槽(101)的内部,所述卡块(104)固定设置于固定框(103)的外侧端面处,且卡块(104)卡合设置于卡槽(102)的内部,所述过滤网(105)固定设置于固定框(103)的内壁左侧处和内壁右侧处,所述扶手杆(106)固定设置于固定框(103)的内侧端面处;

    所述排水板(2)还包括有排水口(201)、凹槽(202)、转动块(203)、固定杆(204)、开槽(205)、固定座(206),所述排水口(201)贯穿设置在排水板(2)的顶部端面处和底部端面处,所述凹槽(202)嵌入式设置于排水板(2)的顶部端面右侧处,所述转动块(203)活动设置于凹槽(202)的内部,所述固定杆(204)固定设置于转动块(203)的外侧端面处,且排水板(2)的外侧端面处也固定设置有固定杆(204),同时其固定杆(204)的一端贯穿设置于开槽(205)内部,所述开槽(205)嵌入式设置于凹槽(202)的内壁端面处,且固定座(206)的前侧端面处和后侧端面处也贯穿设置有开槽(205),所述固定座(206)固定设置于导水槽(101)的内壁端面处,且固定座(206)位于排水板(2)的前端面左侧处和后端面左侧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桥梁涵洞用的防积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水槽(101)整体为t形状结构布局设置,其内部为矩形状设置,同时导水槽(101)的内部顶部端面面积大于导水槽(101)的内部中端处面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桥梁涵洞用的防积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板(2)和固定框(103)整体均为矩形状结构设置,其中排水板(2)的左侧端面处和右侧端面处均固定设置有矩形状凸块,并且其矩形状凸块与导水槽(101)的内壁端面处存在着一定的间距距离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桥梁涵洞用的防积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槽(102)和卡块(104)整体均为矩形状结构设置,其中卡槽(102)的内部面积略微大于卡块(104)的面积,同时其卡块(104)和卡槽(102)的数量为多个,并且其卡块(104)均卡合设置于卡槽(102)内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桥梁涵洞用的防积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202)、转动块(203)和排水口(201)整体均为矩形状结构设置,其中转动块(203)的面积与凹槽(202)的内部面积相互配套,同时转动块(203)的数量有2个,均转动设置于凹槽(202)的内部,并且其2个转动块(203)之间存在着间隙距离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桥梁涵洞用的防积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杆(204)和开槽(205)均为矩形状结构设置,其中固定杆(204)的直径略微小于开槽(205)的直径,同时固定座(206)整体为矩形状结构,其固定座(206)的外侧端则为半圆状设置,并且其固定座(206)也贯穿设置有开槽(205)和固定杆(204)。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桥梁涵洞用的防积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框(103)整体为矩形状结构设置,其顶部端面和底部端面均为敞开式设置,同时其固定框(103)的内壁端面处均固定设置有过滤网(105),并且其过滤网(105)为2个,均为倾斜式设置。

    技术总结
    一种桥梁涵洞用的防积水结构,包括涵洞主体、排水板,排水板配套设置于涵洞主体的内部底端处,且排水板活动设置于导水槽的内壁端面处,通过导水槽、固定框、过滤网、排水板和排水口的配套设置,能够对涵洞内部处的积水和垃圾进行导流和过滤处理,同时利用其卡槽、卡块、扶手杆、凹槽、转动块、固定杆、开槽和固定座之间的配套设置,能够推动其排水板进行转动,这样就可以方便对过滤网处的垃圾进行清洁作业,最终,通过此结构,完成了对滤网处垃圾的快速清洁工作,从而简化了其操作性,并提高了清洁效率。

    技术研发人员:王丽娟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王丽娟
    技术研发日:2020.03.26
    技术公布日:2021.03.12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p.8miu.com/read-30914.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