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公接头组件及设置其的快速接头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2-07-06  262


    本实用新型涉及快速接头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公接头组件及设置其的快速接头。



    背景技术:

    快速接头是一种快速连接或者断开流路(如气体流路、液态流路),实现快速拆装的连接装置,广泛应用于空调行业,如空调室外机抽真空、冷媒灌注、商检测试等工序,也可以应用于密闭容器(如空气能热水器内胆)及其零部件或者附属系统水检、气检、氦检等工序。

    为了实现自动化快速操作,人们设计了各种快速接头连接结构,普遍采用在公接头内设置弹性部件来实现接头对接前的密封和导通作业后阀芯的归位。弹性部件的一端抵靠在公接头的阀芯,而为了不影响流体的流通,弹性部件的另一端一般通过一支撑结构抵靠在公接头的壳体上。这种结构弹性部件与支撑结构之间的连接可靠性较差,弹性部件可能出现滑移,导致弹性力减小而影响公接头在对接前的密封性能,影响快速接头的可靠性。

    而且现有的快速接头导通时,公母接头内部的阀芯与外侧零件导通的间隙过小,流通面积小,流经阀芯与外侧零件间隙处的气流量过小,在进行大容器密闭容器或者系统充气、抽真空、灌注等工序时等待时间较长,影响产品的生产效率。

    另外,现有的快速接头,对管路中的流体介质进行截断后,快速接头内侧的密封性一般,对于高精度的气体检漏,如采用冷媒或者氦气检漏的氟系统(通常要求氟系统整体漏率不大于1×10-5mbar.l/s),采用常规的快速接头进行连接和密封,往往会出现为微泄漏,容易引起检漏的误判,严重影响员工的工作效率和产品的产量效率,也会导致检漏气体及生产物料的浪费,提高了生产制造成本。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公接头组件及设置其的快速接头,至少可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公接头内弹性部件与支撑结构之间的连接可靠性较差,影响其密封性能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诸多技术方案中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能产生的诸多技术效果详见下文阐述。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公接头组件,包括管状壳体以及设置于其内的公阀芯总成、第一密封件、第一弹性件和安装支架,所述管状壳体包括对接口和衔接口,所述公接头组件具有所述对接口打开的导通状态和所述对接口关闭的截断状态;所述第一密封件套设于所述公阀芯总成;所述第一弹性件被弹性压缩设置于所述公阀芯总成和所述安装支架之间,使所述安装支架抵靠于所述管状壳体的内侧中段且所述第一密封件抵靠于所述管状壳体的对接口处而形成所述截断状态;所述公阀芯总成能够在外力作用下于所述管状壳体内轴向滑移而打开所述对接口而形成所述导通状态;

    其中,所述安装支架包括中部开设有过孔的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边缘轴向倾斜延伸形成支脚,且所述支脚的壁面开设有流通孔,所述支脚抵靠于所述管状壳体;所述连接板的边缘与所述支脚背离地轴向延伸形成容纳部,所述第一弹性件的第一端抵紧于连接板且被容置于所述容纳部内。

    可选地,所述对接口处具有第一环形锥面,所述第一密封件套设于所述公阀芯总成的靠近所述第一环形锥面处;在所述截断状态下,所述第一密封件抵靠于所述第一环形锥面处。

    可选地,所述公阀芯总成包括依次设置的第一锥面段、第一管段、第二锥面段、第一阻挡部、第二管段和第三管段,所述第一密封件套设于所述第二锥面段,所述第一弹性件设置于所述第二管段,且所述第一弹性件的第二端抵紧于所述第一阻挡部,所述第三管段穿设于所述过孔并能在所述过孔内轴向滑移。

    可选地,所述连接板上开设有多个辅助孔,多个所述辅助孔位于所述过孔的外围。

    可选地,所述管状壳体的外周侧开设有定位凹槽。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快速接头,包括母接头组件和以上任一所述的公接头组件。

    可选地,所述母接头组件包括外壳体、阀芯前座、母阀芯总成、第二密封件、第二弹性件、阀芯后座、连接管、锁紧机构、活塞组件和气动结构,所述母阀芯总成的结构与所述公阀芯总成的结构相同,所述母接头组件通过所述锁紧机构与所述公接头组件锁紧固定;所述阀芯前座为管状且内壁具有第二环形锥面,所述第二密封件套设于所述母阀芯总成靠近所述第二环形锥面处,所述阀芯后座设置于所述母阀芯总成远离所述第二密封件的一端,所述第二弹性件弹性压缩式设置于所述母阀芯总成和所述阀芯后座之间;所述连接管靠近所述母阀芯总成的一端具有避让部,所述阀芯前座远离所述第二环形锥面的一侧设置有螺纹连接部,所述阀芯前座通过所述螺纹连接部与所述连接管固定连接,并将所述阀芯后座限位固定于所述避让部内;所述第二密封件抵靠于所述第二环形锥面而关闭所述母接头组件,所述母阀芯总成能在外力作用下轴向移动而使所述第二密封件脱离所述环形锥面而打开所述母接头组件;

    其中,所述外壳体内形成有活塞腔室,所述活塞腔室与所述气动结构相连通,所述活塞组件与所述连接管传动连接;所述活塞组件能够在所述气动结构引入的气体动力作用下于所述活塞腔室内移动而驱动所述连接管,进而驱动所述母阀芯总成和所述阀芯前座向所述公接头组件的方向移动。

    可选地,所述气动结构包括开设于外壳体外周面能够与外界气源连通的对接进气腔和导通进气腔,所述对接进气腔通过管道与所述锁紧机构传动连接,所述导通进气腔通过管道与所述活塞腔室相连通。

    可选地,所述活塞组件包括第一活塞和第二活塞,所述活塞腔室包括第一活塞室和第二活塞室,所述第一活塞可滑动设置于所述第一活塞室,所述第二活塞可滑动设置于所述第二活塞室;所述第一活塞靠近所述导通进气腔的一侧形成有第一进气腔体,所述第二活塞靠近所述第一活塞的一侧形成有第二进气腔体;所述导通进气腔通过管道与所述第一进气腔体连通,所述第一活塞室与所述第一进气腔体相连通;所述第二活塞室与所述第二进气腔体相连通,且所述第一进气腔体与所述第二进气腔体之间设置有贯穿的气道。

    可选地,所述锁紧机构包括套筒、第三弹性件、卡套和限位球,所述套筒套设于所述阀芯前座的外侧,所述套筒上开设有安装孔,所述限位球放置于所述安装孔中;所述外壳体内具有与所述对接进气腔连通的控制通道,所述卡套可滑动套设于所述套筒的外侧且位于所述控制通道内;所述卡套包括压紧端,所述卡套的外壁形成有安装台阶,所述第三弹性件的一端设置于所述安装台阶,所述压紧端对应设置于所述安装孔;所述公接头组件的外表面设置有定位凹槽,所述定位凹槽与所述限位球相适配。

    可选地,所述外壳体包括相互可拆卸式固定连接的底座、第一连接座、第二连接座、第三连接座和后盖,所述对接进气腔的入口开设于所述第一连接座,所述控制通道形成于所述第一连接座与所述套筒之间;所述套筒、所述第二连接座和所述阀芯前座之间围成所述第二活塞室,所述第二连接座、所述第三连接座和所述连接管围成所述第一活塞室,所述气道开设于所述第二连接座;所述导通进气腔的入口开设于所述后盖。

    可选地,所述快速接头还包括密封组件,所述密封组件包括第一密封圈、第二密封圈、第三密封圈、第四密封圈、第五密封圈、第六密封圈、第七密封圈、第八密封圈、第九密封圈、第十密封圈和第十一密封圈,所述第一密封圈设置于所述第一连接座与所述卡套之间的接触面,所述第二密封圈设置于所述卡套与所述套筒之间的接触面;所述第三密封圈设置于所述阀芯前座与所述公接头组件之间的接触面;所述第四密封圈设置于所述套筒与所述第一连接座之间的接触面;所述第五密封圈设置于所述阀芯前座与所述连接管之间的接触面;所述第六密封圈设置于所述第二活塞与所述连接管之间的接触面;所述第七密封圈设置于所述第二连接座与所述连接管之间的接触面;所述第八密封圈设置于所述第一活塞与所述连接管之间的接触面;所述第九密封圈设置于所述第二连接座与所述第三连接座之间的接触面;所述第十密封圈设置于所述第三连接座与所述后盖之间的第一接触面;所述第十一密封圈设置于所述第三连接座与所述后盖之间的第二接触面。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公接头组件及设置其的快速接头,公接头组件包括管状壳体以及设置于其内的公阀芯总成、第一密封件、第一弹性件和安装支架,第一弹性件被弹性压缩设置于公阀芯总成和安装支架之间,安装支架的连接板的边缘与支脚背离地轴向延伸形成了容纳部,第一弹性件的第一端抵紧且被容置于容纳部内,第一弹性件被限位于容纳部内而不易移位,提高了第一弹性件与安装支架之间的连接可靠性,保证了第一弹性件可靠抵紧于公阀芯总成和安装支架之间,确保了公接头组件未导通或者截断后的密封性,从而提高了设置该公接头组件的快速接头的可靠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一种公接头组件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中箭头指出了对接方向;

    图2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一种安装支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一种快速接头的母接头组件的半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4是套筒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4中a-a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6是底座的主视结构半剖图;

    图7是底座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8是第一连接座的正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9是第一连接座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10是卡套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11是阀芯前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12是阀芯后座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13是阀芯后座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14是连接管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15是图14中连接管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16是第二连接座的正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17是图16中b-b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18是第三连接座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19是后盖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20是转接头的半剖结构示意图;

    图21是第一活塞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22是第二活塞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23-图44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一种快速接头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各图给出了从公接头组件与母接头组件对接前到对接导通再到分离整个工作过程中的状态,图中箭头给出了气体流动状态。

    图中1、公接头组件;11、管状壳体;111、定位凹槽;112、第一通孔;113、第一环形锥面;114、容纳部;115、螺纹第一连接部;116、第二通孔;117、定位端部;12、公阀芯总成;121、第一锥面段;122、第一管段;123、第二锥面段;124、第一阻挡部;125、第二管段;126、第三管段;13、第一密封垫;14、第一弹簧;15、安装支架;151、支脚;1511、流通孔;1512、辅助孔;152、过孔;153、容纳部;2、母接头组件;21、套筒;2110、通孔;2111、限位孔;2112、定位倒角;2113、定位台阶;2114、第一环形槽;2115、第一容纳部;2116、套接段;22、钢球;23、底座;2311、安装避让孔;2312、环形定位凹槽;2313、第一安装扁位;24、第三弹簧;25、第一连接座;251、对接进气孔;252、环形槽;253、第二安装扁位;254、阻挡部;26、卡套;261、安装台阶;262、压紧端;263、定位斜面;264、第二环形槽;27、第一密封圈;28、第三密封圈;29、阀芯前座;291、环形凹槽;292、密封锥面;293、第五通孔;294、螺纹连接部;295、安装缺口;210、第四密封圈;211、弹簧;212、第五密封圈;213、第二y形圈;214、第六密封圈;215、第九密封圈;216、第二连接座;2161、第一连接部;2162、第二连接部;2163、气道;2164、第三通孔;2165、第三环形槽;2166、第三安装扁位;217、第一y形圈;218、第一活塞;2181、安装槽;2182、第一缺失部;2183、第四通孔;219、第十密封圈;220、后盖;2201、导通进气孔;2202、第六通孔;2203、第二缺失部;221、第三y形圈;222、挡圈;223、第三连接座;2231、第三连接部;2232、台阶部;2233、气孔;2234、第七通孔;2235、第一环形凹槽;2236、第一安装缺口;2237、第二环形凹槽;2238、第四缺失部;2239、第三环形凹槽;224、连接管;2241、第四连接部;2242、定位凸台;2243、第四环形槽;2244、第二安装缺口;2245、第一定位台阶;2246、第五环形槽;2247、第三安装缺口;2248、第五连接部;2249、第三缺失部;2250、第八通孔;2251、避让部;225、第十二密封圈;226、转接头;2261、第六连接部;2262、第七连接部;2263、第六环形槽;227、第二密封圈;228、母阀芯总成;229、阀芯弹簧;230、阀芯后座;2301、环形沉台;2302、第九通孔;2303、扇形缺失部;231、第二活塞;2310、第七环形槽;2320、第十通孔;2330、安装部;232、第一挡圈;233、第八密封圈;234、第二挡圈;235、第十一密封圈;236、防尘圈;237、第二密封垫;238、第七密封圈;3、气管接头。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得到的所有其它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所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术语″上″、″下″、″左″、″右″、″内″、″外″、″前端″、″后端″、″头部″、″尾部″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视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一方面,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公接头组件1,公接头组件1包括管状壳体11,安装固定在管状壳体11内部的公阀芯总成12,公阀芯总成12包括依次设置的第一锥面段121、第一管段122、第二锥面段123、第一阻挡部124、第二管段125和第三管段126。公阀芯总成12前端第二锥面段123上设置有作为第一密封件的第一密封垫13,公阀芯总成12前端第二锥面段123的右侧设置有第一阻挡部124,用来限制第一密封垫13与公阀芯总成12发生相对移动。第一阻挡部124右侧设置有作为第一弹性件的第一弹簧14,第一弹簧14后侧设置有安装支架15,安装支架15上与支脚151背离的方向具有容纳部153,容纳部153围成的限位空间能阻挡第一弹簧14向公阀芯总成12的径向移动,提高了第一弹性件与安装支架15之间的连接可靠性,保证了第一弹性件可靠抵紧于公阀芯总成12和安装支架15之间,确保了公接头组件1未导通或者截断后的密封性。支脚151的壁面开设有流通孔1511,为了进一步增加流通面积,在连接板上的过孔152的外围开设多个辅助孔1512,辅助孔1512增大了流体流通的截面积,流体不仅可以从流通孔1511流过,也可以从辅助孔1512流过,公接头组件1和母接头组件2对接后流体从公接头组件1一侧流入或者流出变得更加顺畅。安装支架15的结构参见图2。管状壳体11外周面中间部位设置有环形定位凹槽111,方便与母接头组件2对接时与母接头组件2内部沿轴向均布的作为限位球的钢球22卡紧,从而实现公接头组件1和母接头组件2的连接。管状壳体11前端面设置有作为对接口的第一通孔112,第一通孔112与公阀芯总成12的第一管段122小间隙配合,间隙优选设置为0.1~0.2mm,管状壳体11前端内壁侧设置有第一环形锥面113,在第一弹簧14回复力的作用下,使得套设在第二锥面段123上作为第一密封件的的第一密封垫13与第一环形锥面113发生过盈配合而形成密封面,防止快速接头未导通或者截断后公接头组件1一侧发生泄漏,提高了公接头组件1自身的密封性。第一弹簧14穿过第二管段125并套设在其外周面上,第一弹簧14的内径比第二管段125的直径大1~5mm,以防止第一弹簧14挤压时发生大角度的扭曲而无法抵挡第一阻挡部124向右侧挤压。第二管段125的右侧设置有直径明显小于第二管段125的第三管段126,第三管段126穿过安装支架15的过孔152,方便公接头组件1内部的公阀芯总成12与母接头组件2内部的母阀芯总成228接触挤压时,公接头组件1的公阀芯总成12受到来自母接头组件2一侧的挤压力,公阀芯总成12整体向背离接头对接一侧的方向移动,从而使得公接头组件1内部第一密封垫13与公阀芯总成12内侧的第一环形锥面113分离而形成间隙,进入导通状态。管状壳体11远离接头对接方向一侧的内壁上设置有容纳部114,容纳部114呈角度为40°~80°的环形倾角,用于安装固定安装支架15的支脚151。管状壳体11远离接头对接的一侧端面内部设置有带内螺纹的螺纹第一连接部115,方便与产品的接头或者其他自动化设备及工装夹具连接。螺纹第一连接部115的内侧为作为衔接口的第二通孔116,第二通孔116与第一通孔112相连通,方便公接头组件1和母接头组件2对接后流体从公接头组件1一侧流入或者流出。管状壳体11外侧靠近环形定位凹槽111一侧设置有定位端部117,定位端部117用来限制公接头组件1进入母接头组件2内部的距离。

    另一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快速接头,包括公接头组件1和母接头组件2。母接头组件2的结构参见图3,其包括外壳体、阀芯前座29、母阀芯总成228、第二密封件、第二弹性件、阀芯后座230、连接管224、锁紧机构、活塞组件和气动结构。母接头组件各组成部分的结构参见图4-图22。其中,外壳体包括相互可拆卸式固定连接的底座23、第一连接座25、第二连接座216、第三连接座223和后盖220;锁紧机构包括套筒21、第三弹性件、卡套26和限位球。气动结构包括开设于外壳体外周面能够与外界气源连通的对接进气腔和导通进气腔。公接头组件1在外力(如气缸或者机械手施加给它的外力)的作用下,并在母接头组件2内部靠近与公接头组件1对接一侧的对接进气腔持续通气情况下,卡套26向左移动,作为第三弹性件的第三弹簧24进一步压缩,卡套26对钢球22的压紧力变小,钢球22沿径向方向上向远离套筒21轴心的方向移动一定的距离,方便公接头组件1进入母接头组件2的套筒21内侧,在左侧对接进气腔停止通气(即泄气完成后)时,第三弹簧24恢复到通气前的原压缩状态,卡套26对钢球22的压紧力变大,卡套26将钢球22完全压入套筒21的作为安装孔的通孔2110,将公接头组件1的环形定位凹槽111锁紧,公接头组件1与母接头组件2实现自动对接和锁紧固定。左侧对接进气腔再次通气时,卡套26向左移动,对钢球22的压紧力变小,钢球22沿径向方向向远离套筒21的轴心方向移动一定的距离,不再锁紧管状壳体11外周面的环形定位凹槽111,在外力的作用下,公接头组件1与母接头组件2实现自动分离。此处优选采用公接头组件1移动,母接头组件2不动的对接方式,当然也可以选择母接头组件2整体向公接头组件1一侧移动,公接头组件1不动的对接方式。

    母接头组件2的第一连接座25嵌套在底座23的内部。底座23靠近与公接头组件1对接的一端设置有第一安装扁位2313,第一安装扁位2313优选设置为相对设置的两条边,也可以设置为其他偶数条边,装配底座23时,可以用扳手或者特有的其他安装工具夹持第一安装扁位2313,使得安装过程省时省力。底座23靠近与公接头组件1对接一端设置有安装避让孔2311,安装避让孔2311各段的直径不同,方便公接头组件1、套筒21、卡套26、第一连接座25与底座23装配或者避让,安装避让孔2311中段部分的内壁上设置有内螺纹,方便与第一连接座25进行嵌套连接。底座23靠近安装避让孔2311的侧壁上设置有环形定位凹槽2312,对第三弹簧24进行定位用。第一连接座25靠近中间部分的外周面上设置有至少一个带螺纹的对接进气孔251,对接进气孔251为对接进气腔的入口;对接进气孔251方便与气管接头及外部气源连接,对母接头组件2内部进行供气。第一连接座25和卡套26之间设置有放置第一密封圈27的的环形槽252,第一密封圈27用于密封连接第一连接座25和卡套26之间的装配间隙,防止由套筒21、第一连接座25、卡套26三者装配间隙形成的对接进气腔中的气体往内侧渗入到内部的流体通道。第一连接座25外侧壁上设置有第二安装扁位253,第二安装扁位253优选设置为相对设置的两条平行的对边,两条对边与对接进气孔251的轴心平行,方便底座23与第一连接座25嵌套连接时,对第二安装扁位253进行夹持打紧。卡套26设置在套筒21、底座23、第一连接座25装配间隙形成的环形容纳部中,卡套26为环状结构,对接进气腔持续供气时气流推动卡套26可以向左运动到左侧最大极限位置,对接进气腔泄气后,在第三弹簧24的弹簧回复力作用下,卡套26向右运动到原始状态位置。

    卡套26的外侧面上设置有安装台阶261,卡套26内侧壁上设置有定位斜面263,定位斜面263与套筒21的定位倒角2112相抵接。第三弹簧24左侧与环形定位凹槽2312相抵接,右侧与卡套26的安装台阶261相抵接。卡套26的内侧面设置有放置第一密封圈27的的第二环形槽264,第一密封圈27用于密封连接卡套26和套筒21之间的装配间隙,防止对接进气腔的气体通过卡套26和套筒21之间的装配间隙往内侧渗入到内部的流体通道。套筒21装配在卡套26的内侧,套筒21靠近快速接头对接一侧的外侧壁设置有放置钢球22的通孔2110,通孔2110沿卡套26的轴心为中心均布排列,通孔2110的直径大于钢球22的直径,通孔2110的高度小于钢球22的直径,方便钢球22进入通孔2110中同时其上半部分有一部分裸露在通孔2110的外侧。设通孔2110的数量为m,m优选取值为2~10。通孔2110的一侧朝向卡套26,另一侧朝向套筒21内侧。通孔2110靠套筒21内壁一侧设置限位孔2111,限位孔2111的轴心与通孔2110的轴心重合,且限位孔2111的直径小于钢球22的直径,当钢球22被卡套26的压紧端262完全覆盖压紧时,可防止钢球22从限位孔2111中脱落。套筒21远离通孔2110的一侧设置有定位台阶2113,定位台阶2113靠近通孔2110一侧的内侧面与第一连接座25的阻挡部254侧壁相抵,套筒21的定位台阶2113与套接段2116形成的直角与第一连接座25的阻挡部254靠近环形槽252一侧的直角相抵,定位台阶2113的上端面的外周面位置设置第一环形槽2114,用于放置第四密封圈210,防止对接进气腔中的气体通过套筒21和第一连接座25的间隙泄漏。套筒21的定位台阶2113的外侧面上具有角度大于120度的第一容纳部2115,对弹簧211进行限位。第二连接座216左侧的第二连接部2162上设置有外螺纹,通过螺纹连接嵌套在第一连接座25的内部,第二连接座216右侧的第二连接部2162上设置有外螺纹,通过螺纹连接嵌套在第三连接座223的内部。第二连接座216的内侧设置有第二活塞231,第二活塞231的外侧壁上设置有第七环形槽2310,用于放置第二y形圈213,防止由第二连接座216、第二活塞231、连接管224三者间隙形成的第二进气腔体中的气体向第二连接座216和第二活塞231之间的间隙渗入,对两者间隙起到密封作用。在第二连接座216外周面中间部分和第一连接部2161的内壁上设置有气道2163,方便气体从第一进气腔体、第二进气腔体间的进气和排气。第二连接座216中部位置内侧设置有第三通孔2164,第三通孔2164的直径略大于对应装配位置连接管224的外径,方便连接管224穿过第二连接座216内部孔位,第三通孔2164的内壁上设置有第三环形槽2165,用于放置第七密封圈238,第七密封圈238用来密封第二连接座216与连接管224的装配间隙,防止第二进气腔体中的气体通过间隙进入右侧的第一活塞室。第二连接座216靠右边一侧的内部装配有第一活塞218,在最右侧的后盖220上开设的导通进气孔2201是导通进气腔的入口;导通进气孔2201未通气时的初始状态,第二连接座216的右侧端面与第一活塞218的右侧端面平齐。第一活塞218的外侧壁上设置有安装槽2181,用于放置第一y形圈217,防止由第二连接座216、第一活塞218、第三连接座223三者间隙形成的的第一进气腔体中的气体向第二连接座216和第一活塞218之间的间隙渗入。第一活塞218靠第三连接座223一侧上设置有第一缺失部2182,与第三连接座223之间形成合适宽度的间隙,方便形成第一进气腔体。第一活塞218的内部设置有第四通孔2183,第四通孔2183的直径略大于其对应装配位置内部的连接管224的直径,方便内部的连接管224穿过其第四通孔2183。第三连接座223上靠第一连接座25一侧设置有第三连接部2231,第三连接部2231的内侧优选设置为内螺纹,与第二连接座216上的第二连接部2162通过螺纹连接。第三连接座223对应后盖220的第二缺失部2203位置设置有台阶部2232,台阶部2232与第二缺失部2203之间的间隙形成的密封槽用来放置第十密封圈219,第十密封圈219可用来密封第三连接座223和后盖220之间的装配间隙,防止第三连接座223与后盖220之间组成的导通进气腔中的气体向从第三连接座223和后盖220的间隙间溢出。第三连接座223的台阶部2232上靠近第三连接座的轴心一侧设置有气孔2233,用于将右侧导通进气腔的气体引入第一活塞218、第三连接座223的间隙形成的第一进气腔体。进一步地,通过第二连接座216的气道2163引入第二连接座216、第一活塞218、第三连接座223三者间隙形成的的第一进气腔体。第三连接座223的靠近后盖220右侧端面一侧的外周面上设置有第一环形凹槽2235,第一环形凹槽2235用来放置第十一密封圈235,防止右侧导通进气腔中的气体从后盖220和第三连接座223的间隙溢出,第三连接座223靠近第一环形凹槽2235后侧的外周面上设置有第一安装缺口2236,用来装配挡圈222,以限制后盖220的移动,挡圈222的材质优选设置为304不锈钢。第三连接座223的内侧设置有第七通孔2234,第七通孔2234的直径略大于其对应装配位置内部的连接管224的外径,方便连接管224穿过第三连接座223的第七通孔2234进行装配。第三连接座223靠第一活塞218的内侧设置有第四缺失部2238,避免与第二挡圈234干涉,方便其安装固定,第二挡圈234的材质优选设置为304不锈钢,第二挡圈234用于限制第一活塞218和连接管224发生相对移动,对第一活塞218进行限位用。第三连接座223的第七通孔2234靠近第四缺失部2238一侧的内壁上设置有第二环形凹槽2237,此第二环形凹槽2237用来放置第三y形圈221,第三y形圈221用来密封第三连接座223与连接管224的装配间隙,防止第一进气腔体中的气体通过第三连接座223与连接管224的间隙向外侧溢出。第三连接座223靠近右侧端面的内部附近位置设置有第三环形凹槽2239,第三环形凹槽2239用来放置防尘圈236,防止外侧的灰尘进入第三连接座223和连接管224的间隙。后盖220的上部设置有带内螺纹的导通进气孔2201,方便第一进气腔体和第二腔体进气和排气。阀芯前座29嵌套在套筒21的内侧,阀芯前座29的外径略小于套筒21套接段2116的内径,两者之间的装配间隙优选设置为0.1~0.5mm,阀芯前座29左侧端面与套筒21的套接段2116靠近通孔2110一侧的内部端面的距离记为h,此距离大于公接头组件1与母接头组件2对接时,母阀芯总成228、阀芯前座29、连接管224等组成的整体一起向左移动的极限距离。阀芯前座29靠近左侧端面的内部设置有环形凹槽291,环形凹槽291用来放置第三密封圈28,当公接头组件1的管状壳体11前端进入母接头组件2的阀芯前座29后,第三密封圈28与管状壳体11前端外周面发生过盈配合,对管状壳体11进行径向密封,防止快速接头导通时,内部流体通道中的流体从管状壳体11和阀芯前座29的装配间隙溢出,阀芯前座29内部设置有第五通孔293,方便阀芯前座29内部的母阀芯总成228的前端第一锥面穿过阀芯前座29的第五通孔293,并外露一定的距离。阀芯前座29的第五通孔293的右侧设置有环状的密封锥面292,密封锥面的角度优选设置为45°~75°,密封锥面292与装配在母阀芯总成228前端第二锥面上的作为第二密封件的第二密封垫237发生过盈配合而形成密封面,防止公接头组件1和母接头组件2截断后,母接头组件2内部的流体从母阀芯总成228前端第二锥面和阀芯前座29密封锥面292的配合间隙处泄漏。阀芯前座29靠近与第一活塞218一侧的内部设置有带内螺纹的螺纹连接部294,方便与连接管224上设置有外螺纹的第四连接部2241进行连接,阀芯前座29最右侧的端部内部设置有安装缺口295,方便避让连接管224上的定位凸台2242,并且使得安装缺口295和定位凸台2242与第四连接部2241之间的环形凹槽组成密封槽,此密封槽用于放置第五密封圈212,防止母接头组件2内部的流体从阀芯前座29和连接管224的装配间隙向外侧泄漏。定位凸台2242设置一定的高度,且右侧面保持与第二活塞231相接触,并具有一定的接触面积,使得第一进气腔体、第二进气腔体中通入气体时,第二活塞231在气流的推动作用下,通过施加给定位凸台2242力的作用,同时配合第一活塞218的推动作用下,推动母阀芯总成228、阀芯前座29、连接管224等组成的整体一起向左移动。连接管224在定位凸台2242的后侧设置有第四环形槽2243,用于放置第六密封圈214,第六密封圈214用来防止第二进气腔体的气体从第二活塞231和连接管224的装配间隙向内侧泄漏。第四环形槽2243的右侧设置有第二安装缺口2244,第二安装缺口2244用来放置第一挡圈232,第二安装缺口2244的深度小于第一挡圈232的线径,保证第一挡圈232装配后相对于第二安装缺口2244外露一部分,用来对第二活塞231限位。第一挡圈232的材质优选设置为304不锈钢,第一挡圈232用来限制第二活塞231与阀芯前座29、连接管224的相对位置,使第二活塞231的安装部2330的侧面始终与连接管224的定位凸台2242的右侧面相抵接,防止其发生相对移动。连接管224的内部设置有第八通孔2250,第八通孔2250贯穿整个连接管224的左右侧面,用于快速接头内部的流体从母接头组件2一侧流入或者流出。连接管224与第一活塞218的左侧端面相接触的位置设置有第一定位台阶2245,第一定位台阶2245保持一定的高度,保证与第一活塞218抵接时有足够大的接触面积,使得第一进气腔体、第二进气腔体中通入气体时,第一活塞218在气流的推动作用下,通过施加给第一定位台阶2245推力的作用,同时配合第二活塞231的推动作用下,推动母阀芯总成228、阀芯前座29、连接管224等组成的整体一起向左移动。连接管224在第一定位台阶2245右侧,与第一活塞218接触的部位设置有第五环形槽2246,第五环形槽2246用来放置第八密封圈233,可以用密封连接管224与第一活塞218之间的装配间隙,防止气体从第一进气腔体通过上述的间隙进而进入第一活塞218左侧的由第一活塞218、连接管224、第二连接座216三者之间装配间隙组成的环形空腔中。连接管224在第五环形槽2246的后侧设置有第三安装缺口2247,第三安装缺口2247设置在第一活塞218右侧端面位置,第三安装缺口2247用来装配第二挡圈234。第三安装缺口2247的深度小于第二挡圈234的线径,保证第二挡圈234装配后相对于第三安装缺口2247外露一部分,对第一活塞218定位用,使得第一活塞218的左侧端面始终与连接管224的定位凸台2245相抵接,限制第一活塞218向右侧移动,第二挡圈234的材质优选设置为不锈钢。连接管224靠右一侧的内部设置有带内螺纹的第五连接部2248,与转接头226上设置有外螺纹的第六连接部2261连接,使得转接头226的前端的第六连接部2261固定在连接管224右侧端部的内侧。连接管224位于第四连接部2241的内侧设置有避让部2251,避让部2251内部围绕形成的环形空腔用来装配阀芯后座230用。连接管224上位于第五连接部2248的右侧设置有第三缺失部2249,转接头226上与第三缺失部2249对应的位置设置有第六环形槽2263,第六环形槽2263用来放置第十二密封圈225,第十二密封圈225用于密封连接管224的第五连接部2248和转接头226的第六连接部2261之间的装配间隙,防止母接头组件2内部流体通道中的流体从上述两者的间隙溢出。转接头226的后侧设置有带内螺纹的第七连接部2262,方便连接产品的接头或者其他自动化设备及工装夹具连接。阀芯后座230上设置有整个周长被均分为三等分、部分实体缺失的环形沉台2301,环形沉台2301用于对作为第二弹性件的阀芯弹簧229限位用,阀芯弹簧229一侧与母阀芯总成228中用于定位第二密封垫237的阻挡部的后侧面相抵,另一侧与阀芯后座230的环形沉台2301底面相抵。阀芯后座230上设置有三个呈120°夹角的扇形缺失部2303,扇形缺失部2303的半径大于环形沉台2301的半径,扇形缺失部2303将环形沉台2301分解为三个分离的圆弧段实体,扇形缺失部2303贯穿整个阀芯后座230的左、右侧面,相当于在整个阀芯后座230呈镂空状态。环形沉台2301的后侧设置有第九通孔2302,第九通孔2302的轴心与环形沉台2301的轴心重合,方便母阀芯总成228后侧的定位杆穿过第九通孔2302,限制其只能在第九通孔2302轴心方向上的移动。三个扇形缺失部2303方便流体透过,流体可以从连接管224内侧的第八通孔2250一侧流经阀芯后座230的扇形缺失部2303,然后向左侧流出,当快速接头的公接头组件1和母接头组件2连通时,可以使流体从母接头组件2流经公接头组件1。当然,流体的流动方向也可以选择从公接头组件1一侧向母接头组件2一侧流出,此处流体可以透过阀芯后座230的扇形缺失部2303向右侧流出。第二活塞231的内部设置有第十通孔2320,第十通孔2320的直径略大于其内部装配的连接管224的直径,方便内部的连接管224穿过其通孔。第二活塞231靠近第十通孔2320一侧的内壁上设置有直角的环形安装部2330,环形安装部2330对弹簧211限位用。弹簧211的一端与套筒21的第一容纳部2115的竖直平面相抵,另一端与第二活塞231的安装部2330的竖直平面相抵,在正常安装情况,弹簧211受到第二活塞231的挤压而处于压缩状态。左进气腔处于未通气状态时,第三弹簧24处于压缩状态,卡套26的压紧端262位于套筒21沿轴心均布的通孔2110的上方并完全覆盖通孔2110,将各通孔2110中的钢球22部分压入到套筒21的限位孔2111,钢球22的球心到套筒21轴心的距离为最小值。

    如图23-图44所示,快速接头的整个工作过程如下:

    图23-图29给出了公接头组件1与母接头组件2自动对接过程。如图23,公接头组件1在外力作用下(如气缸或者机械手施加给它的外力,未画出)自动向右侧移动;如图24,在母接头组件2的第一连接座25的对接进气孔251上提前连接好的气管接头进行通气(即往左进气腔中通入气体),在气流的推动作用下,卡套26向左移动,使得第三弹簧24压缩,卡套26对套筒21通孔2110内的沿着套筒21轴心方向均布的钢球22的压紧力变小,钢球22有背离套筒21轴心移动的趋势,当卡套26继续左移到其压紧端262超过通孔2110的轴心时,钢球22开始向上移动。如图25,卡套26在气流的推动作用下左移至极限位时,钢球22移动到其球心到套筒21轴心的距离为最大值,方便公接头组件1进入母接头组件2套筒21的内部。此时公接头组件1在外力作用下自动进入母接头组件2套筒21的内部。如图26,当公接头组件1完全进入母接头组件2之前的一段时间内,卡套26仍处于左侧极限位置,钢球22仍处于到套筒21轴心的最大距离位置处。

    如图27,当左进气腔开始泄气,卡套26受到向左的推力减少,卡套26向右移动,第三弹簧24的压缩量变小,钢球22沿着套筒21轴心移动,即将公接头组件1的环形定位凹槽111锁紧;如图28,当左进气腔中的气体泄完后,卡套26继续向右移动至极限位,第三弹簧24的压缩量达到最小值,即卡套26的位置和第三弹簧24压缩量恢复到通气前的状态,钢球22移动到其球心到套筒21轴心的距离为最小值,沿套筒21轴心均布的钢球22将公接头组件1的环形定位凹槽111锁紧,此时公接头组件1的定位端部117与套筒21的左侧端部相抵时,公接头组件1完全进入母接头组件2后,公接头组件1所受的外力卸载,公接头组件1和母接头组件2完成自动对接,如图29。整个自动对接过程无需人工干预,满足自动化线体使用需求。

    图38至图44给出了公接头组件1和母接头组件2的自动分离过程,即为公接头组件1和母接头组件2自动对接的逆向过程,只需往左侧的进气腔通入气体,然后卡套26在气流的推动作用下左移至极限位,钢球22移动到其球心到套筒21轴心的距离为最大值,方便公接头组件1从母接头内部退出,待公接头组件1完成退出后,母接头组件2进气腔开始泄气,卡套26向右侧移动,最后泄气完毕后,卡套26右移至通气前的状态,钢球22移动到其球心到套筒21轴心的距离为最大值,此处不再详细叙述,详见装配过程示意图。

    如图30至图37所示,快速接头对接后,在母接头组件2的后盖220的导通进气孔2201上提前连接好的气管接头进行通气(即往右进气腔中通入气体),气体通过第三连接座223的气孔2233进入先第一进气腔体,并通过第二连接座216上的气道2163进入第二进气腔体,在气体的推动作用下,第一活塞218、第二活塞231向左移动,第一进气腔体、第二进气腔体两侧壁之间的距离增大,弹簧211被压缩,第一活塞218、第二活塞231推动阀芯前座29、母阀芯总成228、连接管224、转接头226等组成的整体一起向左移动,右侧导通进气腔持续通气,第一活塞218、第二活塞231继续推动阀芯前座29、母阀芯总成228、连接管224、转接头226等组成的整体一起向左移动,第一进气腔体和第二进气腔体两侧壁之间的距离进一步加大,参见图32-图34;此时公接头组件1的管状壳体11与阀芯前座29内部装配的第三密封圈28发生过盈配合,对管状壳体11进行径向密封,避免公母接头导通后,从管状壳体11外周面向外侧泄漏。此时公接头组件1的公阀芯总成12与母接头组件2的母阀芯总成228前端面之间的距离减少。公接头组件1的公阀芯总成12的前端面与母接头组件2的母阀芯总成228的前端面开始接触时,母接头组件2的母阀芯总成228开始受到来自公接头组件1一侧的反向顶紧力,此时,母阀芯总成228与阀芯前座29、连接管224、转接头226等组成的整体虽然一起向左继续移动,但是母阀芯总成228与阀芯前座29、连接管224、转接头226等组成的整体发生相对运动,阀芯前座29后侧的第三弹簧24开始压缩,阀芯前座29内侧环状的密封锥面292与装配在母阀芯总成228前端第二锥面上的第二密封垫237发生过盈配合而形成密封面即将出现间隙。同时,公接头组件1内部的公阀芯总成12由于受到母接头组件2的母阀芯总成228向左的作用力,公阀芯总成12开始向左运动,而公接头组件1的管状壳体11被钢球22锁紧保持不动,两者也发生相对运动,公接头组件1管状壳体11内侧的第一环形锥面113与套设在公阀芯总成12第二锥面段123上的第一密封垫13发生过盈配合而形成密封面也即将出现间隙。当第一活塞218、第二活塞231继续推动母接头组件2内部的阀芯前座29、母阀芯总成228、连接管224、转接头226等组成的整体向左移动到最左侧时,母阀芯总成228与阀芯前座29、连接管224、转接头226等组成的整体的相对位移量达到最大值,此时公接头组件1内部的公阀芯总成12与其外侧管状壳体11的相对位移量也达到最大值。母接头组件2阀芯前座29的密封锥面292与装配在母阀芯总成228前端第二锥面上的第二密封垫237不再接触,阀芯前座29的密封锥面292与母阀芯总成228前端第二锥面之间的间隙达到最大值,公接头组件1管状壳体11的第一环形锥面113与装配在公阀芯总成12前端第二锥面段123上的第一密封垫13不再接触,管状壳体11的第一环形锥面113与公阀芯总成12前端第二锥面之间的间隙达到最大值,此时流路被导通,流体可以通过母接头组件2一侧流向公接头组件1一侧,当然也可以选择性让流体从公接头组件1一侧流向母接头组件2一侧。由于母接头组件2内部具有两个活塞和两个可变的气体腔体,增大了活塞整体向左的推力,也就增大了母阀芯总成228、阀芯前座29、连接管224、转接头226等组成的整体向左移动的距离,同时也增大了母阀芯总成228与阀芯前座29、连接管224、转接头226等组成的整体的相对位移量,使得公母接头内部的阀芯总成与外侧零件内壁的环形锥面的间隙加大,也就相当于增大了通过快速接头的气体流量,从而减少了充气、抽真空、灌注等工序的等待时间,提升了生产效率。当快速接头完成相应工作后,如图35,右侧的进气腔进行排气,此时,第一活塞218、第二活塞231所受的气体推力减少,如图36,在弹簧211回复力作用下,第一活塞218、第二活塞231开始向右运动。

    母接头组件2的阀芯前座29的密封锥面292与母阀芯总成228前端第二锥面之间的间隙开始减少,同时管状壳体11的第一环形锥面113与公阀芯总成12前端第二锥面之间的间隙开始减少,流经快速接头的流体流量开始减少。当公接头组件1的公阀芯总成12的前端面与母接头组件2的母阀芯总成228的前端面开始分离时,公接头组件1的公阀芯总成12不再向右运动,此时公接头组件1管状壳体11内侧的第一环形锥面113与套设在公阀芯总成12第二锥面段123上的第一密封垫13发生过盈配合而形成密封面,公接头组件1一侧的流路截断,如图37;装配在公阀芯总成12第二管段125上的第一弹簧14保持持续压缩状态,保证第一密封垫13一直紧密贴合管状壳体11内侧的第一环形锥面113,公接头组件1具有极高的气密性,漏率降低至1×10-6mbar.l/s数量级。此时,母接头组件2的阀芯前座29的密封锥面292与装配在母阀芯总成228前端第二锥面上的第二密封垫237也发生过盈配合而形成密封面,母接头组件2一侧的流路截断,装配在阀芯总成228后侧上的阀芯弹簧229保持持续压缩状态,保证第二密封垫237一直紧密贴合阀芯前座29的密封锥面292,母接头组件2一侧也有极高的气密性,漏率降低至1×10-6mbar.l/s数量级,保证了内部流体通道导通和截断后整体的气密性,满足高精度的氟系统检漏要求,避免检漏的误判,大幅度提升检漏效率。同时,母接头流体导通外侧各零件的装配间隙采用多道密封结构,如密封圈密封、o形圈密封、y形圈密封,快速接头流体通道外侧整体的密封性大大提高,防止通气状态对接进气腔和导通进气腔及第一气腔体与第二进气腔体的气体向内外侧泄漏,减少了空气的损耗。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技术特征:

    1.一种公接头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管状壳体(11)以及设置于其内的公阀芯总成(12)、第一密封件、第一弹性件和安装支架(15),所述管状壳体(11)包括对接口和衔接口,所述公接头组件(1)具有所述对接口打开的导通状态和所述对接口关闭的截断状态;所述第一密封件套设于所述公阀芯总成(12);所述第一弹性件被弹性压缩设置于所述公阀芯总成(12)和所述安装支架(15)之间,使所述安装支架(15)抵靠于所述管状壳体(11)的内侧中段且所述第一密封件抵靠于所述管状壳体(11)的对接口处而形成所述截断状态;所述公阀芯总成(12)能够在外力作用下于所述管状壳体(11)内轴向滑移而打开所述对接口而形成所述导通状态;

    其中,所述安装支架(15)包括中部开设有过孔(152)的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边缘轴向倾斜延伸形成支脚(151),且所述支脚(151)的壁面开设有流通孔(1511),所述支脚(151)抵靠于所述管状壳体(11);所述连接板的边缘与所述支脚(151)背离地轴向延伸形成容纳部(153),所述第一弹性件的第一端抵紧于连接板且被容置于所述容纳部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公接头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接口处具有第一环形锥面(113),所述第一密封件套设于所述公阀芯总成(12)的靠近所述第一环形锥面(113)处;在所述截断状态下,所述第一密封件抵靠于所述第一环形锥面(113)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公接头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公阀芯总成(12)包括依次设置的第一锥面段(121)、第一管段(122)、第二锥面段(123)、第一阻挡部(124)、第二管段(125)和第三管段(126),所述第一密封件套设于所述第二锥面段(123),所述第一弹性件设置于所述第二管段(125),且所述第一弹性件的第二端抵紧于所述第一阻挡部(124),所述第三管段(126)穿设于所述过孔(152)并能在所述过孔(152)内轴向滑移。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公接头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板上开设有多个辅助孔(1512),多个所述辅助孔(1512)位于所述过孔(152)的外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公接头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管状壳体(11)的外周侧开设有定位凹槽(111)。

    6.一种快速接头,其特征在于,包括母接头组件(2)和权利要求1-5任一所述的公接头组件(1)。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快速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母接头组件(2)包括外壳体、阀芯前座(29)、母阀芯总成(228)、第二密封件、第二弹性件、阀芯后座(230)、连接管(224)、锁紧机构、活塞组件和气动结构,所述母阀芯总成(228)的结构与所述公阀芯总成(12)的结构相同,所述母接头组件(2)通过所述锁紧机构与所述公接头组件(1)锁紧固定;所述阀芯前座(29)为管状且内壁具有第二环形锥面,所述第二密封件套设于所述母阀芯总成(228)靠近所述第二环形锥面处,所述阀芯后座(230)设置于所述母阀芯总成(228)远离所述第二密封件的一端,所述第二弹性件弹性压缩式设置于所述母阀芯总成(228)和所述阀芯后座(230)之间;所述连接管(224)靠近所述母阀芯总成(228)的一端具有避让部(2251),所述阀芯前座(29)远离所述第二环形锥面的一侧设置有螺纹连接部(294),所述阀芯前座(29)通过所述螺纹连接部(294)与所述连接管(224)固定连接,并将所述阀芯后座(230)限位固定于所述避让部(2251)内;所述第二密封件抵靠于所述第二环形锥面而关闭所述母接头组件(2),所述母阀芯总成(228)能在外力作用下轴向移动而使所述第二密封件脱离所述环形锥面而打开所述母接头组件(2);

    其中,所述外壳体内形成有活塞腔室,所述活塞腔室与所述气动结构相连通,所述活塞组件与所述连接管(224)传动连接;所述活塞组件能够在所述气动结构引入的气体动力作用下于所述活塞腔室内移动而驱动所述连接管(224),进而驱动所述母阀芯总成(228)和所述阀芯前座(29)向所述公接头组件(1)的方向移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快速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动结构包括开设于外壳体外周面能够与外界气源连通的对接进气腔和导通进气腔,所述对接进气腔通过管道与所述锁紧机构传动连接,所述导通进气腔通过管道与所述活塞腔室相连通。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快速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组件包括第一活塞(218)和第二活塞(231),所述活塞腔室包括第一活塞室和第二活塞室,所述第一活塞(218)可滑动设置于所述第一活塞室,所述第二活塞(231)可滑动设置于所述第二活塞室;所述第一活塞(218)靠近所述导通进气腔的一侧形成有第一进气腔体,所述第二活塞(231)靠近所述第一活塞(218)的一侧形成有第二进气腔体;所述导通进气腔通过管道与所述第一进气腔体连通,所述第一活塞室与所述第一进气腔体相连通;所述第二活塞室与所述第二进气腔体相连通,且所述第一进气腔体与所述第二进气腔体之间设置有贯穿的气道(2163)。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快速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锁紧机构包括套筒(21)、第三弹性件、卡套(26)和限位球,所述套筒(21)套设于所述阀芯前座(29)的外侧,所述套筒(21)上开设有安装孔,所述限位球放置于所述安装孔中;所述外壳体内具有与所述对接进气腔连通的控制通道,所述卡套(26)可滑动套设于所述套筒(21)的外侧且位于所述控制通道内;所述卡套(26)包括压紧端(262),所述卡套(26)的外壁形成有安装台阶(261),所述第三弹性件的一端设置于所述安装台阶(261),所述压紧端(262)对应设置于所述安装孔;所述公接头组件(1)的外表面设置有定位凹槽(111),所述定位凹槽(111)与所述限位球相适配。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快速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体包括相互可拆卸式固定连接的底座(23)、第一连接座(25)、第二连接座(216)、第三连接座(223)和后盖(220),所述对接进气腔的入口开设于所述第一连接座(25),所述控制通道形成于所述第一连接座(25)与所述套筒(21)之间;所述套筒(21)、所述第二连接座(216)和所述阀芯前座(29)之间围成所述第二活塞室,所述第二连接座(216)、所述第三连接座(223)和所述连接管(224)围成所述第一活塞室,所述气道(2163)开设于所述第二连接座(216);所述导通进气腔的入口开设于所述后盖(220)。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快速接头,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密封组件,所述密封组件包括第一密封圈(27)、第二密封圈(227)、第三密封圈(28)、第四密封圈(210)、第五密封圈(212)、第六密封圈(214)、第七密封圈(238)、第八密封圈(233)、第九密封圈(215)、第十密封圈(219)和第十一密封圈(235),所述第一密封圈(27)设置于所述第一连接座(25)与所述卡套(26)之间的接触面,所述第二密封圈(227)设置于所述卡套(26)与所述套筒(21)之间的接触面;所述第三密封圈(28)设置于所述阀芯前座(29)与所述公接头组件(1)之间的接触面;所述第四密封圈(210)设置于所述套筒(21)与所述第一连接座(25)之间的接触面;所述第五密封圈(212)设置于所述阀芯前座(29)与所述连接管(224)之间的接触面;所述第六密封圈(214)设置于所述第二活塞(231)与所述连接管(224)之间的接触面;所述第七密封圈(238)设置于所述第二连接座(216)与所述连接管(224)之间的接触面;所述第八密封圈(233)设置于所述第一活塞(218)与所述连接管(224)之间的接触面;所述第九密封圈(215)设置于所述第二连接座(216)与所述第三连接座(223)之间的接触面;所述第十密封圈(219)设置于所述第三连接座(223)与所述后盖(220)之间的第一接触面;所述第十一密封圈(235)设置于所述第三连接座(223)与所述后盖(220)之间的第二接触面。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公接头组件及设置其的快速接头,涉及快速接头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公接头内弹性部件与支撑结构之间的连接可靠性较差,影响其密封性能的技术问题。该公接头组件包括管状壳体以及设置于其内的公阀芯总成、第一密封件、第一弹性件和安装支架,第一密封件套设于公阀芯总成;第一弹性件被弹性压缩设置于公阀芯总成和安装支架之间;安装支架包括中部开设有过孔的连接板,连接板的边缘轴向倾斜延伸形成支脚,连接板的边缘与支脚背离地轴向延伸形成容纳部,第一弹性件的第一端抵紧于连接板且被容置于容纳部内。第一弹性件被限位于容纳部而不易移位,提高了第一弹性件与安装支架之间的连接可靠性,确保了公接头未导通或截断后的密封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昌中;黄英文;谭德强;柴国丰;蒋玉婷;袁露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格力电器(武汉)有限公司;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8.31
    技术公布日:2021.03.16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p.8miu.com/read-28.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