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修磨机,具体涉及一种用于修磨棒材的修磨机。
背景技术:
棒材出厂前需要保障表面具备一定光洁度,保证产品的表面质量,这一工序通常是采用专用的修磨机进行修磨。而传统的棒材修磨机因砂轮材质过硬或不均匀,砂轮磨粒粒径过大等问题会造成圆钢表面光洁度不够,影响漏磁、涡流探伤合格率,常常达不到客户的使用要求。
技术实现要素:
实用新型目的:为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棒材修磨机,该修磨机能够提高圆棒的表面修磨质量。
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棒材修磨机,包括在棒材运行路径上依次布置的三个修磨区域,每个所述修磨区域均依次布置有多个磨头;前两个修磨区域的所述磨头均为砂轮磨头,最后一个修磨区域的最后一个磨头为千叶轮磨头。
其中,所述千叶轮磨头包括围绕圆周依次堆叠并通过树脂相互粘结的多层纱布,所述纱布上附着有氧化铝磨料。
有益效果:该棒材修磨机划分三个区域,并且最后一个区域的最后一个磨头为千叶轮磨头,相较于全为砂轮磨头的修磨机而言,圆棒表面质量能够有大幅度提高,表面粗糙度明显下降,由原来的10μm降低到5~6μm,探伤合格率提升了10个百分点。同时,前两个区域的所有磨头全为砂轮磨头,能够保障修磨的效率,保证减径量,没有因为换用千叶轮而导致修磨效率降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十二磨头修磨机的结构示意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以国内某厂14#、15#、16#三个十二磨头修磨机为例进行说明。
具体的,该厂十二磨头修磨机沿着棒材运行路径依次划分为修磨一区、修磨二区和修磨三区,每个区设置四个磨头。其中前两个区的磨头均为砂轮磨头,修磨三区的前三个磨头为砂轮磨头,最后一个磨头更换为千叶轮磨头。
砂轮磨头可根据实际需要选择20目和36目细粒度砂轮组合,目标是保障修磨减径量达标,保证修磨效率。
千叶轮磨头则以氧化铝为磨料,基材为布基经流水线制作成纱布,再由纱布层叠和全树脂粘贴而成,厚度25mm、外直径350-450mm、内直径150mm。
该修磨机的转速控制在500~900r/min,磨头压力区间控制为0.25~0.35mpa。多次对比实验发现,末尾千叶轮磨头更换个数为1个时既能达到目标效果,无需更换较多千叶轮,经过多次实践,圆钢表面质量较以往都有大幅度的提升,表面粗糙度值明显下降,由原来的10μm降低到现在的5~6μm,探伤合格率提升约10个百分点。
1.一种棒材修磨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在棒材运行路径上依次布置的三个修磨区域,每个所述修磨区域均依次布置有多个磨头;前两个修磨区域的所述磨头均为砂轮磨头,最后一个修磨区域的最后一个磨头为千叶轮磨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棒材修磨机,其特征在于,共有十二个所述磨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棒材修磨机,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修磨区域均布置有四个所述磨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棒材修磨机,其特征在于,最后一个所述修磨区域的其他磨头均为砂轮磨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棒材修磨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砂轮磨头分别为20目和36目砂轮磨头。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棒材修磨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千叶轮磨头包括围绕圆周依次堆叠并通过树脂相互粘结的多层纱布,所述纱布上附着有氧化铝磨料。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