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属于门体离合设备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电动离合装置。
背景技术:
电机通过链轮、链条驱动大门开启或关闭,大门电机停止工作后,大门保持静止。如大门遇到停电或故障,需要手动开启或关闭大门时,则大门驱动系统必须设置离合装置,如果没有离合装置,需要把链条拆掉后,大门才能开启或关闭,相当麻烦。目前,常用的大门开启结构缺少结构合理的离合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电动离合装置,该离合装置结构合理、巧妙,在使用时,能够实现方便的离合作业操作,确保电机停止工作后,能够方便省力打开大门。
按照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一种电动离合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过桥机架,所述过桥机架上转动设置过桥轴、丝杆,丝杆与过桥轴相互平行;
过桥轴上沿轴向依次套设第一套筒、第一挡圈、第二齿轮、第二挡圈,所述第一套筒上固定连接第一链轮、第一齿轮,第一齿轮与第二齿轮之间通过第一挡圈间隔,所述第一齿轮、第二齿轮的齿形部与内齿环相配合;
丝杆上螺纹配合连接丝杆套环,丝杆套环的表面固定径向延伸的拨叉,拨叉的径向外端延伸至内齿环表面的环槽中,拨叉能够推动内齿环沿第一齿轮、第二齿轮的表面作轴向移动,以实现内齿环的内齿分别与第一齿轮或第二齿轮相配合,或同时与第一齿轮、第二齿轮相配合;
所述第二齿轮、第二套筒与过桥轴通过键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过桥轴的轴向两端分别通过轴承座与过桥机架转动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轴承座通过螺栓螺母与过桥机架固定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丝杆延伸至过桥机架外端的杆体连接手柄。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链轮与第一套筒焊接固定,所述第二链轮与第二套筒焊接固定。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产品结构、合理巧妙,在工作时,使用时,按照要求安装于门扇底部,在断电时,通过转动丝杆,由丝杆带动拨叉进行轴向移动,实现内齿环的轴向移动,确保在电机断电时,能够实现本实用新型产品中的内齿环进行轴向移动,以实现内齿环与第一齿轮、第二齿轮同时配合时的传动或者内齿环单单与第二齿轮啮合时的脱开状态,通过拨叉可以对离合状态进行方便快速调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脱开状态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的说明。
图1、2中,包括丝杆1、丝杆套环2、拨叉3、第一齿轮4、内齿环5、第一挡圈6、第二齿轮7、第二挡圈8、第二链轮9、过桥轴10、过桥机架11、第二链轮12、第一套筒13、第二套筒14等。
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是一种电动离合装置,包括过桥机架11,所述过桥机架11上转动设置过桥轴10、丝杆1,丝杆1与过桥轴10相互平行;
过桥轴10上沿轴向依次套设第一套筒13、第一挡圈6、第二齿轮7、第二挡圈8,所述第一套筒13上固定连接第一链轮9、第一齿轮4,第一齿轮4与第二齿轮7之间通过第一挡圈6间隔,所述第一齿轮4、第二齿轮7的齿形部与内齿环5相配合。
丝杆1上螺纹配合连接丝杆套环2,丝杆套环2的表面固定径向延伸的拨叉3,拨叉3的径向外端延伸至内齿环5表面的环槽中,拨叉3能够推动内齿环5沿第一齿轮4、第二齿轮7的表面作轴向移动,以实现内齿环5的内齿分别与第一齿轮4或第二齿轮7相配合,或同时与第一齿轮4、第二齿轮7相配合。
第二齿轮7、第二套筒14与过桥轴10通过键连接,过桥轴10的轴向两端分别通过轴承座与过桥机架11转动连接,轴承座通过螺栓螺母与过桥机架11固定连接。
为了方便使用时的调节,丝杆1延伸至过桥机架11外端的杆体连接手柄,通过手柄能够对丝杆1的转动进行方便的旋转调节,丝杆1在转动时,带动拨叉3轴向移动,通过拨叉3能够带动内齿环5方便快捷进行轴向移动,进而实现内齿环5与第一齿轮4、第二齿轮7两者同时啮合,即实现本实用新型产品的啮合传动,或者实现内齿环5移动至第二齿轮7上,即实现本实用新型产品的脱开状态。
第一链轮9与第一套筒13焊接固定,所述第二链轮12与第二套筒14焊接固定。
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产品在工作时,安装于门扇上,在正常使用时,内齿环5同时与第一齿轮4、第二齿轮7相啮合,第二链轮12通过链条与外接的动力轮相连接,实现动力传递;当电机断电时,通过转动手柄,手柄带动丝杆1转动,拨叉3带动内齿环5移动至与第二齿轮7啮合,内齿环5的端面通过第二挡圈8限位,此时内齿环5与第一齿轮4脱开,第一套筒13能够在过桥轴10上自由转动,可以手动推动门扇,打开门扇。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如下:用手转动手柄,手把连接于丝杆1的尾部,逆时针旋拧,使丝杆套环2和拔叉3往第二链轮12方向移动,带动内齿环5直至顶到第二挡圈8,这样第一齿轮4和第二齿轮7处于脱开状态,此时第一链轮9和第二链轮12可以自由转动,不受彼此的约束,从而手动操作大门开启或者关闭。当大门故障恢复或来电后,转动手柄,顺时针旋拧,使丝杆套环2和拔叉3往第一链轮9方向移动,带动内齿环5直至移到第一齿轮4和第二齿轮7之间,这样第一齿轮4和第二齿轮7处于合体状态,此时第一链轮9和第二链轮12彼此约束,只能一起转动,从而通过电机带动大门开启或关闭。
1.一种电动离合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过桥机架(11),所述过桥机架(11)上转动设置过桥轴(10)、丝杆(1),丝杆(1)与过桥轴(10)相互平行;
过桥轴(10)上沿轴向依次套设第一套筒(13)、第一挡圈(6)、第二齿轮(7)、第二挡圈(8),所述第一套筒(13)上固定连接第一链轮(9)、第一齿轮(4),第一齿轮(4)与第二齿轮(7)之间通过第一挡圈(6)间隔,所述第一齿轮(4)、第二齿轮(7)的齿形部与内齿环(5)相配合;
丝杆(1)上螺纹配合连接丝杆套环(2),丝杆套环(2)的表面固定径向延伸的拨叉(3),拨叉(3)的径向外端延伸至内齿环(5)表面的环槽中,拨叉(3)能够推动内齿环(5)沿第一齿轮(4)、第二齿轮(7)的表面作轴向移动,以实现内齿环(5)的内齿分别与第一齿轮(4)或第二齿轮(7)相配合,或同时与第一齿轮(4)、第二齿轮(7)相配合;
所述第二齿轮(7)、第二套筒(14)与过桥轴(10)通过键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离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桥轴(10)的轴向两端分别通过轴承座与过桥机架(11)转动连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动离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轴承座通过螺栓螺母与过桥机架(11)固定连接。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离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丝杆(1)延伸至过桥机架(11)外端的杆体连接手柄。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离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链轮(9)与第一套筒(13)焊接固定,第二链轮(12)与第二套筒(14)焊接固定。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