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工件夹紧旋转机构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2-07-10  122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零部件加工或装配机构,具体涉及一种工件夹紧旋转机构。



    背景技术:

    工件端面需要抛光时,需要先采用夹具将工件夹紧固定在转动板上,然后将抛光砂轮移动至工件端面上并与工件端面接触,最后抛光砂轮转动,同时转动板自转以实现工件端面的抛光。

    会采用螺栓和夹紧块的配合以实现对工件周向面的夹紧固定,将工件放置在转动板上后,然后沿转动板上的条形槽进行夹紧块的移动,以使夹紧块与工件相抵,随后进行螺栓与螺母的配合以实现夹紧块的固定。这种方式能用于不同尺寸大小的工件的夹紧固定,但夹紧过程十分麻烦。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用于不同尺寸的工件夹紧定位,且使用十分方便的工件夹紧旋转机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工件夹紧旋转机构,包括转动板、第一电机及第二电机,所述转动板在第一电机的作用下自转,所述转动板上固定有第一联动齿轮,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轴与第一联动齿轮联动,所述转动板上侧设有至少三个夹爪组件,所述转动板中部可转动固定有第一锥齿轮,所述夹爪组件包括导向块,所述导向块上可转动固定有丝杆,若干丝杆呈以第一锥齿轮为中心的环形间隔设置,所述丝杆上螺纹配合有夹紧块,所述导向块形成有限制夹紧块转动并呈条形的导向槽,所述丝杆端部固定有与第一锥齿轮啮合的第二锥齿轮,或丝杆端部形成有用于与第一锥齿轮啮合的齿结构,所述第一锥齿轮在第二电机的作用下自转并带动丝杆自转,所述第一锥齿轮与第一联动齿轮同轴设置,所述转动板下侧设有固定座及转动块,所述转动块通过第一轴承与固定座可转动固定,所述转动块与第一联动齿轮或转动板固定并联动,所述转动块中部形成有向上开口的第一内腔,所述第二电机位于第一内腔中,且第二电机的壳体与转动块固定,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轴固定有扭力限制器,所述扭力限制器下端为输入端并与第二电机的输出轴联动,所述扭力限制器上端为输出端并与第一锥齿轮联动。

    本实用新型使用时,将工件放置在若干夹紧块之间,随后启动第二电机,第一锥齿轮转动以带动丝杆转动,以使夹紧块沿导向槽移动,以使工件被夹紧在若干夹紧块之间。在第一锥齿轮转的时,转动板在第一电机的自锁功能下被限制转动,以避免第一锥齿轮转动以带动转动板转动。由于扭力限制器的设置,在夹紧块与工件侧面相抵后,第二电机与第一锥齿轮间的联动将失效;进行转动板的自转时,由于第二电机的不再与第一锥齿轮联动,转动板的自转不会带动第一锥齿轮的转动,也就是第一电机的使用与第二电机的使用互不影响。本实用新型能用于不同尺寸大小的工件的夹紧定位,适用范围更广,且使用十分方便,只需要进行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的启停。其中,可采用现有任意一种具有打滑防过载功能的扭力限制器。

    作为优选,所述固定座具有向上开口的第二内腔,所述转动块通过第一轴承可转动固定于固定座的第二内腔中。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电机输出轴上设有与第一联动齿轮啮合的第二联动齿轮,或第一电机输出轴端部形成有用于与第一联动齿轮啮合的齿结构。

    作为优选,所述转动块固定于第一联动齿轮下侧,所述转动板中部及第一联动齿轮中部均具有上下贯穿以对扭力限制器或第一锥齿轮让位的贯穿孔。上述设置以使本实用新型结构更为紧凑,结构稳定性更好。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锥齿轮下端固定有向下延伸的连接轴,所述扭力限制器上端与连接轴下端固定,且连接轴偏离下端处具有向周向外侧延伸的支撑凸台。上述设置以便于扭力限制器与第一锥齿轮的联动。

    本实用新型具有能用于不同尺寸的工件夹紧定位,且使用十分方便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剖视图;

    图3为图2中第一锥齿轮处的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根据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由图1、图2、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工件夹紧旋转机构,包括转动板1、第一电机2及第二电机3。转动板1在第一电机2的作用下自转,转动板1上固定有第一联动齿轮11,第一电机2的输出轴与第一联动齿轮11联动,第一电机2的输出轴上设有与第一联动齿轮啮合11的第二联动齿轮21。

    转动板1上侧设有三个夹爪组件4,转动板1中部可转动固定有竖向设置的第一锥齿轮5,第一锥齿轮5与第一联动齿轮11同轴设置,夹爪组件4包括固定于转动板1上端面的导向块41,导向块41上通过第二轴承42可转动固定有丝杆43,三个丝杆43呈以第一锥齿轮5为中心的环形间隔设置,丝杆43上螺纹配合有夹紧块44,导向块41形成有限制夹紧块44转动并呈条形的导向槽45,夹紧块44一端延伸至导向块41上方,夹紧块41另一端形成有与丝杆螺纹配合的螺纹孔,丝杆43端部固定有与第一锥齿轮5啮合的第二锥齿轮46,第一锥齿轮5在第二电机3的作用下自转并带动丝杆22自转。

    转动板1下侧设有固定座13及转动块12,转动块12位于第一联动齿轮11下侧,且转动块12与第一联动齿轮11一体成型设置,转动板1中部及第一联动齿轮11中部均具有上下贯穿以对扭力限制器6或第一锥齿轮5让位的贯穿孔。扭力限制器6固定于第二电机3的输出轴上,扭力限制器6下端为输入端并与第二电机3的输出轴联动,扭力限制器6上端为输出端并与第一锥齿轮5联动。第一锥齿轮5中部固定有向下延伸的连接轴51,扭力限制器6上端与连接轴51下端固定,连接轴51偏离下端处具有向周向外侧延伸的支撑凸台52,通过设置支撑凸台52以对进行连接轴51级第一锥齿轮5的支撑。

    固定座13具有向上开口的第二内腔,转动块12通过第一轴承14可转动固定于固定座13的第二内腔中。转动块12中部形成有向上开口的第一内腔,第二电机3位于第一内腔中,且第二电机3的壳体通过紧固件与转动块12固定。

    其中,扭力限制器、连接轴、第二电机的输出轴三者的固定方式,采用现有扭力限制器与轴类部件的常规固定方式。

    本实用新型能用于工件的端面抛光,也能用于工件的钻孔加工。当工件用于钻孔加工时,通过第一电机以使转动板以设定角度进行转动,以便于进行工件上的钻孔,以使钻出的孔与工件中部间距离相同。

    本实用新型具有能用于不同尺寸的工件夹紧定位,且使用十分方便的优点。


    技术特征:

    1.一种工件夹紧旋转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转动板、第一电机及第二电机,所述转动板在第一电机的作用下自转,所述转动板上固定有第一联动齿轮,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轴与第一联动齿轮联动,所述转动板上侧设有至少三个夹爪组件,所述转动板中部可转动固定有的第一锥齿轮,所述夹爪组件包括导向块,所述导向块上可转动固定有丝杆,若干丝杆呈以第一锥齿轮为中心的环形间隔设置,所述丝杆上螺纹配合有夹紧块,所述导向块形成有限制夹紧块转动并呈条形的导向槽,所述丝杆端部固定有与第一锥齿轮啮合的第二锥齿轮,或丝杆端部形成有用于与第一锥齿轮啮合的齿结构,所述第一锥齿轮在第二电机的作用下自转并带动丝杆自转,所述第一锥齿轮与第一联动齿轮同轴设置,所述转动板下侧设有固定座及转动块,所述转动块通过第一轴承与固定座可转动固定,所述转动块与第一联动齿轮或转动板固定并联动,所述转动块中部形成有向上开口的第一内腔,所述第二电机位于第一内腔中,且第二电机的壳体与转动块固定,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轴固定有扭力限制器,所述扭力限制器下端为输入端并与第二电机的输出轴联动,所述扭力限制器上端为输出端并与第一锥齿轮联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工件夹紧旋转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座具有向上开口的第二内腔,所述转动块通过第一轴承可转动固定于固定座的第二内腔中。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工件夹紧旋转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机输出轴上设有与第一联动齿轮啮合的第二联动齿轮,或第一电机输出轴端部形成有用于与第一联动齿轮啮合的齿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工件夹紧旋转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块固定于第一联动齿轮下侧,所述转动板中部及第一联动齿轮中部均具有上下贯穿以对扭力限制器或第一锥齿轮让位的贯穿孔。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工件夹紧旋转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锥齿轮下端固定有向下延伸的连接轴,所述扭力限制器上端与连接轴下端固定,且连接轴偏离下端处具有向周向外侧延伸的支撑凸台。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工件夹紧旋转机构。一种工件夹紧旋转机构,包括转动板、第一电机及第二电机,所述转动板在第一电机的作用下自转,所述转动板上侧设有至少三个夹爪组件,所述转动板中部可转动固定有第一锥齿轮,所述夹爪组件包括导向块,所述导向块上可转动固定有丝杆,若干丝杆呈以第一锥齿轮为中心的环形间隔设置,所述丝杆上螺纹配合有夹紧块,所述导向块形成有限制夹紧块转动并呈条形的导向槽,所述丝杆端部固定有与第一锥齿轮啮合的第二锥齿轮,所述第一锥齿轮在第二电机的作用下自转并带动丝杆自转。本实用新型具有能用于不同尺寸的工件夹紧定位,且使用十分方便的优点。

    技术研发人员:任秉文;郭刚浩;许华斌;黄金宝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横店集团英洛华电气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7.22
    技术公布日:2021.03.12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p.8miu.com/read-27432.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