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气工程用配电箱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2-07-10  106


    本实用新型涉及配电箱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电气工程用配电箱。



    背景技术:

    配电箱是数据上的海量参数,一般是构成低压林按电气接线,要求将开关设备、测量仪表、保护电器和辅助设备组装在封闭或半封闭金属柜中或屏幅上,构成低压配电箱。正常运行时可借助手动或自动开关接通或分断电路,配电箱具有体积小、安装简便,技术性能特殊、位置固定,配置功能独特、不受场地限制,应用比较普遍,操作稳定可靠,空间利用率高,占地少且具有环保效应的特点。

    现有技术中户外设置的配电箱,容易受到外界因素和人为因素的破坏,并且没有不方便移动,处于暴晒和淋雨的环境容易被腐蚀从而导致其使用寿命降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气工程用配电箱,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电气工程用配电箱,一种电气工程用配电箱,包括外箱体、滑动设置在外箱体中的内箱体、固定设置在外箱体内部的散热机构和设置在内箱体内部的压紧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箱体的两外侧上对称设置有两对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远离所述内箱体的一端转动连接设置有滚轮,所述外箱体的两内壁上对称固定设置有一对滑道。

    进一步的,所述内箱体通过所述滚轮的滑动设置在所述滑道中而实现滑动连接设置在所述外箱体的内部。

    进一步的,所述内箱体和所述外箱体之间的四周具有间隙。

    进一步的,所述散热机构包括风扇、第一导管和第二导管,所述风扇固定安装设置在所述外箱体的内壁上且所述风扇处于所述内箱体的顶端和所述所述外箱体内部的顶面之间的间隙,所述风扇的进风口连接设置有所述第一导管,所述第一导管贯穿所述外箱体的顶端并伸出外箱体的外部,所述风扇的出风口连接设置有第二导管,所述第二导管远离所述风扇的部分具有两个端口并且分别指向所述内箱体和所述外箱体左右两边的间隙。

    进一步的,所述外箱体的外部顶面上对称固定连接设置有支撑板,两个所述支撑板的顶端固定连接设置有遮板。

    进一步的,所述外箱体的底面设置有行走机构。

    进一步的,所述行走机构包括支柱和万向轮,所述支柱设置有四个且分别固定连接设置在所述外箱体底面的四个拐角处,所述支柱的底端固定连接有所述万向轮。

    进一步的,所述内箱体两内壁上对称设置有滑槽。

    进一步的,所述压紧机构包括压板、丝杆、固定块和安装座,所述安装座和安装座固定连接设置在所述内箱体的内壁上且处于两个所述滑槽的中间位置,所述安装座位于所述固定块的正上方,所述压板的两端对称设置有滑块,所述压板通过所述滑块滑动连接设置在两个所述滑槽之间并且所压板还位于所述安装座和所述固定块之间,所述安装座和所述固定块之间转动连接设置有所述丝杆,所述丝杆靠近所述安装座的一端贯穿所述安装座且固定安装设置有第二锥齿轮,所述丝杆贯穿所述压板并与所述压板螺纹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安装座的顶面上固定连接设置有轴承座,所述轴承座中转动连接设置有第二转轴,所述第二转轴靠近所述第二锥齿轮的一端固定连接设置有第一锥齿轮,所述第一锥齿轮与所述第二锥齿轮啮合设置,所述第二转轴远离所述第一锥齿轮的一端固定连接设置有旋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在本实用新型中安装设备时,内箱体与外箱体的滑动设置使得设备的安装过程在外箱体的外部进行,可操作空间变大,方便操作人员进行安装设备,内箱体和外箱体之间形成间隙可以对外箱体外部的热量起到一定隔绝效果并且加强对内箱体内部设备的保护,风扇的进风口通过第一导管吸取外部空气,风扇的出风口通过第二导管向内箱体和外箱体之间的间隙吹风,加速本实用新型中空气的流通速度,实现对本实用新型的散热功能,提高本实用新型的工作稳定性,遮板的设置能够遮阳挡雨,避免雨水通过第一导管进入到风扇中,提高本实用新型的使用寿命,本实用新型中设置的行走机构方便对本实用新型的移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部分的放大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内箱体内部的压紧机构的三维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中b部分的放大图。

    图中:1-万向轮,2-支柱,3-第一转轴,4-滚轮,5-滑道,6-压板,7-内箱体,8-遮板,9-外箱体,10-滑块,11-丝杆,12-固定块,13-安装座,14-轴承座,15-第一锥齿轮,16-旋钮,17-第二锥齿轮,18-支撑板,19-滑槽,20-第二转轴,21-风扇,22-第一导管,23-第二导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请参阅图1和2,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电气工程用配电箱,包括外箱体9、滑动设置在外箱体9中的内箱体7、固定设置在外箱体9内部的散热机构和设置在内箱体7内部的压紧机构,内箱体7的两外侧上对称设置有两对第一转轴3,第一转轴3远离内箱体7的一端转动连接设置有滚轮4,外箱体9的两内壁上对称固定设置有一对滑道5。

    其中,内箱体7通过滚轮4的滑动设置在滑道5中而实现滑动连接设置在外箱体9的内部。

    其中,内箱体7和外箱体9之间的四周具有间隙。

    其中,散热机构包括风扇21、第一导管22和第二导管23,风扇21固定安装设置在外箱体9的内壁上且风扇21处于内箱体7的顶端和外箱体9内部的顶面之间的间隙,风扇21的进风口连接设置有第一导管22,第一导管22贯穿外箱体9的顶端并伸出外箱体9的外部,风扇21的出风口连接设置有第二导管23,第二导管23远离风扇21的部分具有两个端口并且分别指向内箱体7和外箱体9左右两边的间隙。

    其中,外箱体9的外部顶面上对称固定连接设置有支撑板18,两个支撑板18的顶端固定连接设置有遮板8。

    其中,外箱体9的底面设置有行走机构。

    其中,行走机构包括支柱2和万向轮1,支柱2设置有四个且分别固定连接设置在外箱体9底面的四个拐角处,支柱2的底端固定连接有万向轮1。

    其中,内箱体7两内壁上对称设置有滑槽19。

    工作原理是:在本实用新型中安装设备时,先将将内箱体7拉出,拉出内箱体7后将设备安装设在内箱体7中,接着将内箱体7推入外箱体9中,内箱体7与外箱体9的滑动设置使得设备的安装过程在外箱体9的外部进行,可操作空间变大,方便操作人员进行安装设备,内箱体7和外箱体9之间形成间隙可以对外箱体9外部的热量起到一定隔绝效果并且加强对内箱体7内部设备的保护,接着启动风扇21,风扇21的进风口通过第一导管22吸取外部空气,风扇21的出风口通过第二导管23向内箱体7和外箱体9之间的间隙吹风,加速本实用新型中空气的流通速度,实现对本实用新型的散热功能,提高本实用新型的工作稳定性。遮板8的设置能够遮阳挡雨,避免雨水通过第一导管22进入到风扇21中,提高本实用新型的使用寿命,本实用新型中设置的行走机构方便对本实用新型的移动。

    实施例2:

    请参阅图1和3,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一种电气工程用配电箱,其特征在于,压紧机构包括压板6、丝杆11、固定块12和安装座13,安装座13和安装座13固定连接设置在内箱体7的内壁上且处于两个滑槽19的中间位置,安装座13位于固定块12的正上方,压板6的两端对称设置有滑块10,压板6通过滑块10滑动连接设置在两个滑槽19之间并且所压板6还位于安装座13和固定块12之间,安装座13和固定块12之间转动连接设置有丝杆11,丝杆11靠近安装座13的一端贯穿安装座13且固定安装设置有第二锥齿轮17,丝杆11贯穿压板6并与压板6螺纹连接。

    其中,安装座13的顶面上固定连接设置有轴承座14,轴承座14中转动连接设置有第二转轴20,第二转轴20靠近第二锥齿轮17的一端固定连接设置有第一锥齿轮15,第一锥齿轮15与第二锥齿轮17啮合设置,第二转轴20远离第一锥齿轮15的一端固定连接设置有旋钮16。

    工作原理是:旋转旋钮16使得第二转轴20转动,第二转轴20带动第一锥齿轮15转动,第一锥齿轮15带动第二锥齿轮17转动,第二锥齿轮17带动丝杆11转动,丝杆11的转动使得压板6在内箱体7的内壁之间上下滑动,压紧机构的设置能够提高对内箱体7中设备安装的稳定性,并且操作简单,能够在一定范围内根据设备尺寸进行高度调节,具有一定灵活性,提高了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性。

    本实用新型使用到的标准零件均可以从市场上购买,异形件根据说明书的和附图的记载均可以进行订制,各个零件的具体连接方式均采用现有技术中成熟的螺栓、铆钉、焊接等常规手段,机械、零件和设备均采用现有技术中,常规的型号,加上电路连接采用现有技术中常规的连接方式,在此不再详述。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技术特征:

    1.一种电气工程用配电箱,包括外箱体(9)、滑动设置在外箱体(9)中的内箱体(7)、固定设置在外箱体(9)内部的散热机构和设置在内箱体(7)内部的压紧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箱体(7)的两外侧上对称设置有两对第一转轴(3),所述第一转轴(3)远离所述内箱体(7)的一端转动连接设置有滚轮(4),所述外箱体(9)的两内壁上对称固定设置有一对滑道(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气工程用配电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箱体(7)通过所述滚轮(4)的滑动设置在所述滑道(5)中而实现滑动连接设置在所述外箱体(9)的内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气工程用配电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箱体(7)和所述外箱体(9)之间的四周具有间隙。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电气工程用配电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机构包括风扇(21)、第一导管(22)和第二导管(23),所述风扇(21)固定安装设置在所述外箱体(9)的内壁上且所述风扇(21)处于所述内箱体(7)的顶端和所述外箱体(9)内部的顶面之间的间隙,所述风扇(21)的进风口连接设置有所述第一导管(22),所述第一导管(22)贯穿所述外箱体(9)的顶端并伸出外箱体(9)的外部,所述风扇(21)的出风口连接设置有第二导管(23),所述第二导管(23)远离所述风扇(21)的部分具有两个端口并且分别指向所述内箱体(7)和所述外箱体(9)左右两边的间隙。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气工程用配电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箱体(9)的外部顶面上对称固定连接设置有支撑板(18),两个所述支撑板(18)的顶端固定连接设置有遮板(8)。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气工程用配电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箱体(9)的底面设置有行走机构。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电气工程用配电箱,其特征在于,所述行走机构包括支柱(2)和万向轮(1),所述支柱(2)设置有四个且分别固定连接设置在所述外箱体(9)底面的四个拐角处,所述支柱(2)的底端固定连接有所述万向轮(1)。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气工程用配电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箱体(7)两内壁上对称设置有滑槽(19)。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电气工程用配电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紧机构包括压板(6)、丝杆(11)、固定块(12)和安装座(13),所述固定块(12)和安装座(13)固定连接设置在所述内箱体(7)的内壁上且处于两个所述滑槽(19)的中间位置,所述安装座(13)位于所述固定块(12)的正上方,所述压板(6)的两端对称设置有滑块(10),所述压板(6)通过所述滑块(10)滑动连接设置在两个所述滑槽(19)之间并且所压板(6)还位于所述安装座(13)和所述固定块(12)之间,所述安装座(13)和所述固定块(12)之间转动连接设置有所述丝杆(11),所述丝杆(11)靠近所述安装座(13)的一端贯穿所述安装座(13)且固定安装设置有第二锥齿轮(17),所述丝杆(11)贯穿所述压板(6)并与所述压板(6)螺纹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电气工程用配电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座(13)的顶面上固定连接设置有轴承座(14),所述轴承座(14)中转动连接设置有第二转轴(20),所述第二转轴(20)靠近所述第二锥齿轮(17)的一端固定连接设置有第一锥齿轮(15),所述第一锥齿轮(15)与所述第二锥齿轮(17)啮合设置,所述第二转轴(20)远离所述第一锥齿轮(15)的一端固定连接设置有旋钮(16)。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气工程用配电箱,一种电气工程用配电箱,包括外箱体、滑动设置在外箱体中的内箱体、固定设置在外箱体内部的散热机构和设置在内箱体内部的压紧机构,在本实用新型中安装设备时,内箱体与外箱体的滑动设置使得设备的安装过程在外箱体的外部进行,可操作空间变大,方便操作人员进行安装设备,内箱体和外箱体之间形成间隙可以对外箱体外部的热量起到一定隔绝效果并且加强对内箱体内部设备的保护,遮板的设置能够遮阳挡雨,避免雨水通过第一导管进入到风扇中,提高本实用新型的使用寿命,本实用新型中设置的行走机构方便对本实用新型的移动。

    技术研发人员:赵燕平;满秀清;董润田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赵燕平
    技术研发日:2020.12.02
    技术公布日:2021.03.12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p.8miu.com/read-27360.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