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气自动化用的散热配电箱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2-07-10  107


    本实用新型属于配电箱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气自动化用的散热配电箱。



    背景技术:

    配电箱具有体积小、安装简便,技术性能特殊、位置固定,配置功能独特、不受场地限制,应用比较普遍,操作稳定可靠,空间利用率高,占地少且具有环保效应的特点。是指挥供电线路中各种元器件合理分配电能的控制中心,是可靠接纳上端电源,正确馈出荷载电能的控制环节,也是获取用户对供电质量满意与否的关键。

    然而现有的配电箱内多是直接在箱体内部安装电器部件,电器部件在安装后距离门体内壁之间间隙较大,导致箱体内的空间利用不充分,且箱体上的箱门在打开后,电器部件无法充分暴露在检修人员面前,导致配电箱的检修维护效率较为低下,其次,现有的配电箱上的散热扇多是通过螺栓安装在箱体上,导致散热扇拆装较为不便,极大的降低了配电箱的组装效率,降低配电箱实用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了一种电气自动化用的散热配电箱。

    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实现:一种电气自动化用的散热配电箱,包括箱体、第一门体、第二门体和散热罩;

    所述箱体的前侧通过合页连接有对开门,对开门包括第一门体和第二门体,第一门体和第二门体通过锁定机构连接,锁定机构用于第一门体和第二门体的锁定和开启;第一门体、第二门体和箱体内侧均设有用于安装电器部件的空腔,第一门体、第二门体和箱体的空腔宽度相等,第一门体、第二门体和箱体的空腔自上向下设有多层用于安装电器部件的安装架;

    散热罩为圆筒状结构,散热罩包括卡顶端和用于与箱体配合安装的卡底端,卡底端的外径小于卡顶端的外径;卡顶端的筒体内设有散热扇,卡顶端的筒体顶端设有滤网,卡顶端外壁的底端相对于散热罩的轴线对称设有卡柱;

    配电箱顶部沿其长度方向对称设有两个圆形的过槽,其中一个过槽的一半位于箱体的顶部,另一半位于第一门体的顶部;另一个过槽的一半位于箱体的顶部,另一半位于第二门体的顶部;配电箱顶部固定有凸起的弧形卡台,卡台成对设置,每对卡台沿过槽的周向对称设置于过槽的旁侧,卡台的顶部设有插槽,卡台的内壁设有弧形的限位卡槽,限位卡槽的轴线与过槽的轴线重合,限位卡槽与插槽连通;

    所述散热罩的卡柱自插槽插入并且旋转卡装于限位卡槽内,散热罩的卡底端位于过槽内,卡顶端位于箱体顶部。

    进一步的,所述锁定机构包括锁轴、安装槽和卡固槽;

    所述锁轴包括转轴和锁舌,锁舌固定于转轴的末端;

    所述第一门体的外侧面设有圆孔,第一门体的右侧面设有安装槽,安装槽与圆孔连通;

    所述第二门体左侧面上正对安装槽的位置设有卡固槽;

    所述锁轴的转轴与第一门体的圆孔构成转动副,锁舌位于安装槽内,用于实现第一门体与第二门体开启;转轴在圆孔内转动,锁舌卡装于卡固槽内,用于实现第一门体与第二门体的锁定。

    进一步的,所述锁轴的转轴的起始端设有一字型凸起。

    进一步的,所述卡台上的限位卡槽的圆心角大于130°。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门体的外侧面设有第一拉槽,第二门体的外侧面设有第二拉槽。

    进一步的,所述安装架通过螺钉连接于第一门体、第二门体和箱体的内壁。

    进一步的,所述散热扇与散热罩通过螺栓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滤网与散热罩通过卡压的方式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卡台与第一门体、第二门体以及箱体粘接。

    本实用新型相比现有技术的有益效果:

    1.本申请结构简单,拆装方便快捷;

    2.本申请采用对开门的结构,并且对开门(第一门体和第二门体)内均设有用于安装电器部件的空腔;不仅实现了配电箱内空间的充分利用,而且能够在打开状态下,使得配电箱内的电器部件能够充分暴露在检修人员面前,从而极大的提高了配电箱的检修维护效率;

    3.本申请的散热罩通过将柱插入卡台的插槽内再同时旋转散热罩,最终使得的卡柱卡入限位卡槽内,实现散热罩和箱体快速安装和拆卸,极大的提高了配电箱的组装效率,实用性好;另外避免了外部螺栓的使用,更美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箱体、第一门体以及第二门体展开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散热罩的剖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第一门体的侧面投影示意图;

    图6是图5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第二门体的侧面投影示意图。

    图中:1-散热罩,1.1-卡顶端,1.2-卡底端,2-卡台,3-锁轴,3.1-转轴,3.2-锁舌,4-第一门体,5-第一拉槽,6-第二拉槽,7-第二门体,8-箱体,9-滤网,10-限位卡槽,11-安装架,12-圆孔,13-卡柱,14-散热扇,15-插槽,16-过槽,17-安装槽,18-卡固槽。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及功效。

    须知,本说明书所附图式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实用新型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技术内容得能涵盖的范围内。同时,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间”及“一”等的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技术内容下,当亦视为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畴。

    文中所述的“左右”指的是配电箱的长度方向,“前后”为配电箱的宽度方向,“上下”为配电箱的高度方向;第二门体位于第一门体的右侧,第一门体位于第二门体的左侧。

    参照图1至图7,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电气自动化用的散热配电箱,包括箱体8、第一门体4、第二门体7和散热罩1;

    所述箱体8的前侧通过合页连接有对开门,对开门包括第一门体4和第二门体7,第一门体4和第二门体7通过锁定机构连接,锁定机构用于第一门体4和第二门体7的锁定和开启;第一门体4、第二门体7和箱体8内侧均设有用于安装电器部件的空腔,第一门体4、第二门体7和箱体8的空腔宽度相等,第一门体4、第二门体7和箱体8的空腔自上向下设有多层用于安装电器部件的安装架11;

    散热罩1为圆筒状结构,散热罩1包括卡顶端1.1和用于与箱体8配合安装的卡底端1.2,卡底端1.2的外径小于卡顶端1.1的外径;卡顶端1.1的筒体内设有散热扇14,卡顶端1.1的筒体顶端设有滤网9,卡顶端1.1外壁的底端相对于散热罩1的轴线对称设有卡柱13;

    配电箱顶部沿其长度方向对称设有两个圆形的过槽16,其中一个过槽16的一半位于箱体8的顶部,另一半位于第一门体4的顶部;另一个过槽16的一半位于箱体8的顶部,另一半位于第二门体7的顶部;配电箱顶部固定有凸起的弧形卡台2,卡台2成对设置,每对卡台2沿过槽16的周向对称设置于过槽16的旁侧,卡台2的顶部设有插槽15,卡台2的内壁设有弧形的限位卡槽10,限位卡槽10的轴线与过槽16的轴线重合,限位卡槽10与插槽15连通;

    所述散热罩1的卡柱13自插槽15插入并且旋转卡装于限位卡槽10内,散热罩1的卡底端1.2位于过槽16内,卡顶端1.1位于箱体8顶部。

    所述锁定机构包括锁轴3、安装槽17和卡固槽18;

    所述锁轴3包括转轴3.1和锁舌3.2,锁舌3.2固定于转轴3.1的末端;

    所述第一门体4的外侧面设有圆孔12,第一门体4的右侧面设有安装槽17,安装槽17与圆孔连通;

    所述第二门体7左侧面上正对安装槽17的位置设有卡固槽18;

    所述锁轴3的转轴3.1与第一门体4的圆孔12构成转动副,锁舌3.2位于安装槽17内,用于实现第一门体4与第二门体7开启;转轴3.1在圆孔12内转动,锁舌3.2卡装于卡固槽18内,用于实现第一门体4与第二门体7的锁定,通过旋转锁轴3实现第一门体4与第二门体7的开启和锁定。

    所述锁轴3的转轴3.1的起始端设有一字型凸起,便于手动或借助扳手转动锁轴3,从而实现第一门体4与第二门体7的开启和锁定。

    所述卡台2上的限位卡槽10的圆心角大于130°,使得散热罩1与箱体8卡固的更稳固。

    所述第一门体4的外侧面设有第一拉槽5,第二门体7的外侧面设有第二拉槽6,便于开关第一门体4和第二门体7。

    所述安装架11通过螺钉连接于第一门体4、第二门体7和箱体8的内壁,便于安装架11的拆卸和安装。

    所述散热扇14与散热罩1通过螺栓连接,便于更换散热扇14。

    所述滤网9与散热罩1通过卡压的方式连接,便于更换清洗滤网9。

    所述卡台2与第一门体4、第二门体7以及箱体8粘接,便于快速更换卡台2。

    对开门的设计,箱体8即对开门(第一门体4和第二门体7)内均设有用于安装电器部件的空腔;不仅实现了配电箱内空间的充分利用,而且能够在打开状态下,使得配电箱内的电器部件能够充分暴露在检修人员面前,从而极大的提高了配电箱的检修维护效率。

    将散热罩1的卡柱13插入卡台2的插槽15内,并同时旋转散热罩1,最终使得的卡柱13卡入限位卡槽10内,由此可见只需转动抽拉即可实现散热罩1和箱体8快速安装和拆卸,有效避免了外部螺栓的使用,极大的提高了配电箱的组装效率,实用性好。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过程:

    1.使用时首先将第一门体4与第二门体7安装在箱体8的前侧,然后将各电器部件分别安装在第一门体4、第二门体7和箱体8的安装架11上,然后闭合第一门体4和第二门体7;

    2.并将散热罩1安装在卡台2上,在具体的安装过程,先将卡柱13对准插槽15插入,然后将散热罩1转动一定角度,使得卡柱13卡在限位卡槽10内,从而将散热罩1固定在箱体8上;

    3.待散热罩1固定后,只需将该配电箱以及散热扇14分别与外部电源接通,即可实现该配电箱的正常使用;

    当需要对配电箱内的电器部件进行检修维护时,先将散热罩1从箱体8上取下,开启锁定机构将第一门体4以及第二门体7按照如图3所示方式展开,以便于检修过程的高效进行。

    上述实施例仅例示性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其功效,而非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此技术的人士皆可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及范畴下,对上述实施例进行修饰或改变。因此,举凡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精神与技术思想下所完成的一切等效修饰或改变,仍应由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所涵盖。


    技术特征:

    1.一种电气自动化用的散热配电箱,其特征在于:包括箱体(8)、第一门体(4)、第二门体(7)和散热罩(1);

    所述箱体(8)的前侧通过合页连接有对开门,对开门包括第一门体(4)和第二门体(7),第一门体(4)和第二门体(7)通过锁定机构连接,锁定机构用于第一门体(4)和第二门体(7)的锁定和开启;第一门体(4)、第二门体(7)和箱体(8)内侧均设有用于安装电器部件的空腔,第一门体(4)、第二门体(7)和箱体(8)的空腔宽度相等,第一门体(4)、第二门体(7)和箱体(8)的空腔自上向下设有多层用于安装电器部件的安装架(11);

    散热罩(1)为圆筒状结构,散热罩(1)包括卡顶端(1.1)和用于与箱体(8)配合安装的卡底端(1.2),卡底端(1.2)的外径小于卡顶端(1.1)的外径;卡顶端(1.1)的筒体内设有散热扇(14),卡顶端(1.1)的筒体顶端设有滤网(9),卡顶端(1.1)外壁的底端相对于散热罩(1)的轴线对称设有卡柱(13);

    配电箱顶部沿其长度方向对称设有两个圆形的过槽(16),其中一个过槽(16)的一半位于箱体(8)的顶部,另一半位于第一门体(4)的顶部;另一个过槽(16)的一半位于箱体(8)的顶部,另一半位于第二门体(7)的顶部;配电箱顶部固定有凸起的弧形卡台(2),卡台(2)成对设置,每对卡台(2)沿过槽(16)的周向对称设置于过槽(16)的旁侧,卡台(2)的顶部设有插槽(15),卡台(2)的内壁设有弧形的限位卡槽(10),限位卡槽(10)的轴线与过槽(16)的轴线重合,限位卡槽(10)与插槽(15)连通;

    所述散热罩(1)的卡柱(13)自插槽(15)插入并且旋转卡装于限位卡槽(10)内,散热罩(1)的卡底端(1.2)位于过槽(16)内,卡顶端(1.1)位于箱体(8)顶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气自动化用的散热配电箱,其特征在于:所述锁定机构包括锁轴(3)、安装槽(17)和卡固槽(18);

    所述锁轴(3)包括转轴(3.1)和锁舌(3.2),锁舌(3.2)固定于转轴(3.1)的末端;

    所述第一门体(4)的外侧面设有圆孔(12),第一门体(4)的右侧面设有安装槽(17),安装槽(17)与圆孔连通;

    所述第二门体(7)左侧面上正对安装槽(17)的位置设有卡固槽(18);

    所述锁轴(3)的转轴(3.1)与第一门体(4)的圆孔(12)构成转动副,锁舌(3.2)位于安装槽(17)内,用于实现第一门体(4)与第二门体(7)开启;转轴(3.1)在圆孔(12)内转动,锁舌(3.2)卡装于卡固槽(18)内,用于实现第一门体(4)与第二门体(7)的锁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电气自动化用的散热配电箱,其特征在于:所述锁轴(3)的转轴(3.1)的起始端设有一字型凸起。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气自动化用的散热配电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台(2)上的限位卡槽(10)的圆心角大于13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气自动化用的散热配电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门体(4)的外侧面设有第一拉槽(5),第二门体(7)的外侧面设有第二拉槽(6)。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气自动化用的散热配电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架(11)通过螺钉连接于第一门体(4)、第二门体(7)和箱体(8)的内壁。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气自动化用的散热配电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扇(14)与散热罩(1)通过螺栓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气自动化用的散热配电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滤网(9)与散热罩(1)通过卡压的方式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气自动化用的散热配电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台(2)与第一门体(4)、第二门体(7)以及箱体(8)粘接。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属于配电箱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气自动化用的散热配电箱,其解决了传统配电箱的不足。本实用新型包括箱体、第一门体、第二门体和散热罩;箱体的前侧通过合页连接有对开门,对开门的第一门体和第二门体通过锁定机构连接;第一门体、第二门体和箱体内侧均设有用于安装电器部件的空腔;卡顶端的筒体内设有散热扇,卡顶端的筒体顶端设有滤网,卡顶端外壁的底端设有卡柱;配电箱顶部设有两个圆形的过槽;配电箱顶部固定有凸起的弧形卡台,卡台的限位卡槽与插槽连通;散热罩的卡柱自插槽插入并且旋转卡装于限位卡槽内。本实用新型实现了配电箱内空间的充分利用;提高了配电箱的检修维护效率;提高了配电箱的组装效率。

    技术研发人员:辛晋东;胡春明;赵晋光;连亮亮;程秀茹;李林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铁三局集团建筑安装工程有限公司;中铁三局集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8.10
    技术公布日:2021.03.12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p.8miu.com/read-27232.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