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转向管柱总成的夹具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2-07-10  202


    本申请涉及一种用于转向管柱总成的夹具。



    背景技术:

    在汽车上,连接方向盘和车身的转向管柱总成是保证汽车正常行驶的关键部件之一,主要用于控制汽车行进方向、传递扭矩、吸收汽车撞击时的能量。在转向管柱总成制造完成后,需要通过万能试验机对转向管柱总成进行各项测试。

    如图1所示,转向管柱总成4包括套筒41、手柄42、两块竖板43、两块限位块44、弯折板45和两块夹板46,限位块44上开设有通孔441和供竖板43固定插接的插接槽442,弯折板45位于两块竖板43之间并一体成型于两块竖板43,两块夹板46均固定在弯折板45上;套筒41通过转轴411转动连接于两块夹板46,手柄42通过安装架421安装在两块夹板46上。

    发明人认为在转向管柱总成的检测过程中,因转向管柱总成的形状不规则,故万能试验机难以将转向管柱总成稳定夹持,影响了转向管柱总成的正常检测,因此需要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提高转向管柱总成在检测过程中的稳定性,本申请提供一种用于转向管柱总成的夹具。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用于转向管柱总成的夹具,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用于转向管柱总成的夹具,包括底座,底座上固定有立板,立板上设有限位组件和压紧组件;限位组件包括两个固定在立板上的固定块,限位块贴合于固定块远离于立板的一侧,弯折板位于两个固定块之间,固定块上固定有穿设于通孔的穿设杆;压紧组件包括两个滑动套设在对应穿设杆外的压紧件和两个促使对应压紧件将限位块压紧在固定块上的带动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转向管柱总成检测之前,先移动转向管柱总成,使得两根穿设杆均穿设于对应的通孔,再将两个压紧件滑动套设到对应穿设杆外,然后通过带动件促使压紧件将限位块压紧在固定块上,此时转向管柱总成将被压紧固定,提高了转向管柱总成在检测过程中的稳定性。

    优选的,所述带动件为转动连接于固定块的转动条,压紧件为弹性帽,转动条通过连接板固定连接于弹性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旋转转动条使得弹性帽转向穿设杆时,弹性帽将逐渐套设到穿设杆上并被穿设杆挤压形变;当弹性帽套设到穿设杆外并将限位块压紧在固定块上后,弹性帽将回复至自然状态,若要使弹性帽远离于限位块,则需拉动弹性帽并使其发生形变,从而保证了弹性帽对限位块的压紧效果。

    优选的,所述转动条上固定有促使弹性帽远离于穿设杆的配重板。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工人未对压紧组件施力时,配重板因自身重力将促使弹性帽远离于穿设杆,以便工人移动转向管柱总成使得穿设杆穿设于通孔。

    优选的,所述立板上固定有用于将配重板吸附的永磁体,当永磁体将配重板吸附时,弹性帽将套设在穿设杆外。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弹性帽将套设在穿设杆外时,配重板将被吸附在永磁体上,因配重板不易从永磁体上脱离,故弹性帽也不易从穿设杆上脱离,从而提高了弹性帽对限位块的压紧效果。

    优选的,所述弹性帽外固定套设有压环,压环压紧于限位块远离于固定块的一侧。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弹性帽压紧于限位块时,压环也将压紧于限位块,从而提高了压紧组件对限位块的压紧效果。

    优选的,所述立板上固定有位于固定块下方的托板,托板抵触于转向管柱总成的下侧。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转向管柱总成的下侧抵触托板后,只需水平移动转向管柱总成即可使得穿设杆穿设于通孔,操作方便;且托板为转向管柱总成提供了支撑效果,故提高了转向管柱总成的稳定性。

    优选的,两个所述固定块相对的一侧上均设有贴合面,弯折板远离于夹板的一侧贴合于立板和两个贴合面。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弯折板在检测过程中不易晃动,提高了转向管柱总成的稳定性。

    优选的,所述立板上固定有位于固定块上方的卡板,卡板远离于立板的一侧开设有卡槽,卡槽贯穿于卡板的上下两侧,卡槽内设有若干抵触于套筒外壁的抵触面。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套筒在检测过程中不易晃动,提高了转向管柱总成的稳定性。

    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有益技术效果:

    1.固定块、穿设杆、压紧件和带动件的设置,两根穿设杆将穿设于对应的通孔,带动件将促使压紧件将限位块压紧在固定块上,提高了转向管柱总成在检测过程中的稳定性;

    2.配重板的设置,在工人未对压紧组件施力时,配重板因自身重力将促使弹性帽远离于穿设杆,以便工人移动转向管柱总成使得穿设杆穿设于通孔;

    3.托板的设置,便于穿设杆穿设于通孔,且提高了转向管柱总成的稳定性;

    4.贴合面和抵触面的设置,提高了转向管柱总成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是背景技术中转向管柱总成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中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中表示限位组件和压紧组件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中隐藏了管柱总成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底座;11、立板;2、限位组件;21、固定块;211、贴合面;22、托板;23、穿设杆;24、卡板;241、卡槽;242、抵触面;3、压紧组件;31、弹性帽;32、转动条;33、连接板;34、压环;35、配重板;36、永磁体;4、转向管柱总成;41、套筒;411、转轴;42、手柄;421、安装架;43、竖板;44、限位块;441、通孔;442、插接槽;45、弯折板;46、夹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2-4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用于转向管柱总成4的夹具。如图2所示,一种用于转向管柱总成4的夹具,包括底座1,底座1上固定有立板11,立板11上设有限位组件2和压紧组件3。

    如图2和图3所示,限位组件2包括两个固定在立板11上的固定块21和位于固定块21下方的托板22,限位块44贴合于固定块21远离于立板11的一侧,弯折板45位于两个固定块21之间,固定块21上固定有穿设杆23。当把转向管柱总成4放置在托板22上并移向穿设杆23后,穿设杆23将穿设于通孔441。

    如图2和图3所示,压紧组件3包括两个压紧件和两个带动件,压紧件为弹性帽31,带动件为转动条32,转动条32通过连接板33固定连接于弹性帽31,转动条32远离于连接板33的一端转动连接于固定块21。当旋转转动条32使得弹性帽31转向穿设杆23时,弹性帽31将逐渐套设到穿设杆23上并被穿设杆23挤压形变;当弹性帽31套设到穿设杆23外并将限位块44压紧在固定块21上后,弹性帽31将回复至自然状态,此时转向管柱总成4将被压紧固定;若要使弹性帽31远离于限位块44,则需拉动弹性帽31并使其发生形变,从而保证了弹性帽31对转向管柱总成4的压紧效果。

    弹性帽31的材质可以为塑胶,也可以为橡胶;弹性帽31外固定套设有压环34,当弹性帽31压紧于限位块44时,压环34也将压紧于限位块44,从而提高了压紧组件3对限位块44的压紧效果。

    如图3和图4所示,转动条32转动连接于固定块21的一端上固定有配重板35,在工人未对压紧组件3施力时,配重板35因自身重力将促使弹性帽31远离于穿设杆23,以便工人移动转向管柱总成4使得穿设杆23穿设于通孔441。

    如图3所示,立板11上固定有永磁体36,当弹性帽31将套设在穿设杆23外时,配重板35将被吸附在永磁体36上,因配重板35不易从永磁体36上脱离,故弹性帽31也不易从穿设杆23上脱离,从而提高了弹性帽31对限位块44的压紧效果。

    如图4所示,两个固定块21相对的一侧上均设有贴合面211,弯折板45远离于夹板46的一侧贴合于立板11和两个贴合面211,使得弯折板45在检测过程中不易晃动,提高了转向管柱总成4的稳定性。

    如图4所示,立板11上固定有位于固定块21上方的卡板24,卡板24远离于立板11的一侧开设有卡槽241,卡槽241贯穿于卡板24的上下两侧,卡槽241内设有若干抵触面242,在本实施例中抵触面242的数量为两组,也可以为三组或四组;抵触面242抵触于套筒41外壁,使得套筒41在检测过程中不易晃动,提高了转向管柱总成4的稳定性。

    本申请实施例一种用于转向管柱总成4的夹具的实施原理为:在转向管柱总成4检测之前,先将转向管柱总成4放置在托板22上并移向穿设杆23,穿设杆23将穿设于通孔441;然后旋转转动条32使得弹性帽31转向穿设杆23,弹性帽31将逐渐套设到穿设杆23上并被穿设杆23挤压形变;当弹性帽31完全套设到穿设杆23外后,弹性帽31和压环34将把限位块44压紧在固定块21上,此时转向管柱总成4将被压紧固定;且弯折板45远离于夹板46的一侧将贴合于立板11和两个贴合面211,套筒41的外壁将抵触于所有抵触面242,从而提高了转向管柱总成4的稳定性。

    当转向管柱总成4检测完成后,按压配重板35,弹性帽31将发生形变并从穿设杆23上脱离,此时即可将转向管柱总成4从托板22上取下;当工人取消对配重板35的按压后,因配重板35自身重力的原因,故弹性帽31仍远离于穿设杆23,以便工人移动下一组转向管柱总成4使得穿设杆23穿设于通孔441。

    以上均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申请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用于转向管柱总成的夹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底座(1)上固定有立板(11),立板(11)上设有限位组件(2)和压紧组件(3);限位组件(2)包括两个固定在立板(11)上的固定块(21),限位块(44)贴合于固定块(21)远离于立板(11)的一侧,弯折板(45)位于两个固定块(21)之间,固定块(21)上固定有穿设于通孔(441)的穿设杆(23);压紧组件(3)包括两个滑动套设在对应穿设杆(23)外的压紧件和两个促使对应压紧件将限位块(44)压紧在固定块(21)上的带动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转向管柱总成的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带动件为转动连接于固定块(21)的转动条(32),压紧件为弹性帽(31),转动条(32)通过连接板(33)固定连接于弹性帽(3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转向管柱总成的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条(32)上固定有促使弹性帽(31)远离于穿设杆(23)的配重板(35)。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用于转向管柱总成的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板(11)上固定有用于将配重板(35)吸附的永磁体(36),当永磁体(36)将配重板(35)吸附时,弹性帽(31)将套设在穿设杆(23)外。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转向管柱总成的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帽(31)外固定套设有压环(34),压环(34)压紧于限位块(44)远离于固定块(21)的一侧。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转向管柱总成的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板(11)上固定有位于固定块(21)下方的托板(22),托板(22)抵触于转向管柱总成(4)的下侧。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转向管柱总成的夹具,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固定块(21)相对的一侧上均设有贴合面(211),弯折板(45)远离于夹板(46)的一侧贴合于立板(11)和两个贴合面(211)。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转向管柱总成的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板(11)上固定有位于固定块(21)上方的卡板(24),卡板(24)远离于立板(11)的一侧开设有卡槽(241),卡槽(241)贯穿于卡板(24)的上下两侧,卡槽(241)内设有若干抵触于套筒(41)外壁的抵触面(242)。

    技术总结
    本申请涉及一种用于转向管柱总成的夹具,其包括底座,底座上固定有立板,立板上设有限位组件和压紧组件;限位组件包括两个固定在立板上的固定块,限位块贴合于固定块远离于立板的一侧,弯折板位于两个固定块之间,固定块上固定有穿设于通孔的穿设杆;压紧组件包括两个滑动套设在对应穿设杆外的压紧件和两个带动件。在转向管柱总成检测之前,先移动转向管柱总成,使得两根穿设杆均穿设于对应的通孔,再将两个压紧件滑动套设到对应穿设杆外,然后通过带动件促使压紧件将限位块压紧在固定块上,此时转向管柱总成将被压紧固定。本申请提高了转向管柱总成在检测过程中的稳定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丽丽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杭州兴诺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6.28
    技术公布日:2021.03.12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p.8miu.com/read-27157.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