盾构始发的洞门封堵系统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2-07-09  107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技术领域,特指一种盾构始发的洞门封堵系统。



    背景技术:

    洞门封堵是盾构始发过程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在盾构始发过程中洞门的直径大于盾构机外径以满足盾构机正常的进出洞,而盾构管片的安装需要在盾壳内进行管片的拼装作业,因此管片的外径小于盾壳的内径。而盾构始发过程中需要建立土压,以保持盾构机正常掘进,现有技术中通常在盾构拼装第4环时由盾构向封堵区域进行同步注浆,由于同步浆液有凝结时间的要求(通常为4小时),在凝结时间段内容易产生渗漏而造成盾构的始发困难,此时盾构机全部进行洞门内,洞门的密封效果达不到同步注浆浆液的压力,会导致洞门封堵效果差,同步注浆的浆液会从洞门处流到外侧,使盾构土压难以建立,同时对地层的土体会产生冲刷,严重的会引起坍塌事故。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盾构始发的洞门封堵系统,以解决现有由盾构向封堵区域进行同步注浆容易产生浆液渗漏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盾构始发的洞门封堵系统,用于封堵管片与洞门钢环之间的间隙,所述洞门封堵系统包括:

    设于所述管片与所述洞门钢环之间的呈弹性状的袋体,所述袋体上设有一供注浆的通孔,通过所述通孔向所述袋体内注入微膨胀混凝土以封堵所述管片与所述洞门钢环之间的间隙。

    本实用新型由通孔处向袋体内灌注的微膨胀混凝土,通过袋体容纳微膨胀混凝土能够避免微膨胀混凝土在凝结时间段内容易产生渗漏而造成盾构始发困难的问题,微膨胀混凝土在硬化的过程中体积膨胀,能够更加密实地填满管片与洞门钢环之间的间隙,对洞门进行封堵。由于袋体具有弹性能够随着微膨胀混凝土的膨胀而不被涨裂。

    本实用新型盾构始发的洞门封堵系统的进一步改进在于,还包括对应所述通孔安装固定于所述袋体上的注浆底座以及安装固定于所述注浆底座的注浆导管;

    所述注浆底座内形成有导浆通道,所述导浆通道与所述通孔和所述注浆导管连通。

    本实用新型盾构始发的洞门封堵系统的进一步改进在于,还包括对应所述注浆底座与所述袋体的连接处贴设的密封胶带。

    本实用新型盾构始发的洞门封堵系统的进一步改进在于,还包括安装于所述袋体上且与所述袋体连通的出气管。

    本实用新型盾构始发的洞门封堵系统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出气管位于所述间隙的顶部。

    本实用新型盾构始发的洞门封堵系统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洞门钢环沿着其边缘设有折边;

    所述折边上安装固定有折页压板,所述折页压板弯折并压设于所述袋体上。

    本实用新型盾构始发的洞门封堵系统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折页压板与所述折边之间安装固定有密封帘布,所述密封帘布沿着所述折页压板贴设于所述袋体上。

    本实用新型盾构始发的洞门封堵系统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密封帘布远离所述折边的一端弯折并贴设于所述注浆导管或所述出气管。

    本实用新型盾构始发的洞门封堵系统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折边上对应所述折页压板和所述密封帘布开设有第一螺栓孔,所述折边远离所述密封帘布的一侧对应所述第一螺栓孔固设有螺栓安装座;

    所述密封帘布对应所述第一螺栓孔开设有第二螺栓孔;

    所述折页压板对应所述第一螺栓孔开设有第三螺栓孔;

    通过螺栓穿过螺合连接于第三螺栓孔、第二螺栓孔以及第一螺栓孔,并螺合连接于螺栓安装座内,进而实现将所述折页压板和所述密封帘布安装固定于所述折边。

    本实用新型盾构始发的洞门封堵系统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注浆导管沿着所述间隙均匀布设。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盾构始发的洞门封堵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盾构始发的洞门封堵系统的袋体和注浆导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盾构始发的洞门封堵系统的注浆底座、注浆导管以及密封胶带部分的侧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盾构始发的洞门封堵系统的注浆底座、注浆导管以及密封胶带部分的俯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盾构始发的洞门封堵系统的注浆导管和出气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盾构始发的洞门封堵系统封堵完洞门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管片-1,洞门钢环-2,折边-21,螺栓安装座-211,间隙-3,袋体-4,注浆底座-5,注浆导管-6,密封胶带-51,出气管-7,折页压板-8,密封帘布-9。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盾构始发的洞门封堵系统,用于封堵管片与洞门钢环之间的间隙。本实用新型包括设于管片与洞门钢环之间的呈弹性状的袋体以及安装于袋体上且与袋体连通的注浆导管,由通孔处向袋体内灌注的微膨胀混凝土,通过袋体容纳微膨胀混凝土能够避免混凝土在凝结时间段内容易产生渗漏的问题,微膨胀混凝土在硬化的过程中体积膨胀,能够更加密实地填满管片与洞门钢环之间的间隙,对洞门进行封堵。由于袋体具有弹性能够随着微膨胀混凝土的膨胀而不被涨裂。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盾构始发的洞门封堵系统进行说明。

    参见图1、图2和图6,在本实施例中,一种盾构始发的洞门封堵系统,用于封堵管片与洞门钢环之间的间隙3,洞门封堵系统包括:设于管片1与洞门钢环2之间的呈弹性状的袋体4,袋体4上设有一供注浆的通孔,通过通孔向袋体4内注入微膨胀混凝土以封堵管片1与洞门钢环2之间的间隙3。

    在本实施例的洞门封堵系统由通孔处向袋体4内灌注的微膨胀混凝土,通过袋体4容纳微膨胀混凝土能够避免混凝土在凝结时间段内容易产生渗漏的问题,微膨胀混凝土在硬化的过程中体积膨胀,能够更加密实地填满管片1与洞门钢环2之间的间隙3,对洞门进行封堵。由于袋体4具有弹性能够随着微膨胀混凝土的膨胀而不被涨裂。

    参见图3和图4,进一步的,洞门封堵系统还包括对应通孔安装固定于袋体4上的注浆底座5以及安装固定于注浆底座5的注浆导管6,注浆底座5内形成有导浆通道,导浆通道与通孔和注浆导管6连通,通过注浆导管6向袋体4内注入微膨胀混凝土。

    参见图3和图4,更进一步的,洞门封堵系统还包括对应注浆底座5与袋体4的连接处贴设的密封胶带51,对浆底座与袋体4的连接处进行密封。

    参见图5,在一种具体实施例中,洞门封堵系统还包括安装于袋体4上且与袋体4连通的出气管7。

    参见图5,较佳地,出气管7位于间隙3的顶部,便于排出微膨胀混凝土中混杂的气体。

    参见图1,进一步的,洞门钢环2沿着其边缘设有折边21,折边21上安装固定有折页压板8,折页压板8弯折并压设于袋体4上。

    参见图1,更进一步的,折页压板8与折边21之间安装固定有密封帘布9,密封帘布9沿着折页压板8贴设于袋体4上。具体的,密封帘布9为橡胶帘布。

    参见图1,更进一步的,密封帘布9远离折边21的一端弯折并贴设于注浆导管6或出气管7。

    参见图1,较佳地,折边21上对应折页压板8和密封帘布9开设有第一螺栓孔,折边21远离密封帘布9的一侧对应第一螺栓孔固设有螺栓安装座211,密封帘布9对应第一螺栓孔开设有第二螺栓孔,折页压板8对应第一螺栓孔开设有第三螺栓孔,通过螺栓穿过螺合连接于第三螺栓孔、第二螺栓孔以及第一螺栓孔,并螺合连接于螺栓安装座211内,进而实现将折页压板8和密封帘布9安装固定于折边21。

    参见图5,较佳地,注浆导管6沿着间隙3均匀布设,间隙3呈环状,在间隙3的底部、中部的两侧以及顶部均设置注浆导管6。

    较佳地,袋体4由橡胶防水材料或丁基胶材料制成。

    下面对本实用新型的盾构始发的洞门封堵系统的工作流程进行说明。

    先向位于间隙3底部的注浆导管6内注浆,然后向位于间隙3中部两侧的注浆导管6进行同步注浆,最后向对位于间隙3顶部的注浆导管6注浆,当出气管7溢出浆液时,停止注浆并封住注浆导管6和出气导管。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由通孔处向袋体内灌注的微膨胀混凝土,通过袋体容纳微膨胀混凝土能够避免混凝土在凝结时间段内容易产生渗漏的问题,微膨胀混凝土在硬化的过程中体积膨胀,能够更加密实地填满管片与洞门钢环之间的间隙,对洞门进行封堵。由于袋体具有弹性能够随着微膨胀混凝土的膨胀而不被涨裂。

    需要说明的是,本说明书所附图式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实用新型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技术内容得能涵盖的范围内。同时,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间”及“一”等的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技术内容下,当亦视为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畴。


    技术特征:

    1.一种盾构始发的洞门封堵系统,用于封堵管片与洞门钢环之间的间隙,其特征在于,所述洞门封堵系统包括:

    设于所述管片与所述洞门钢环之间的呈弹性状的袋体,所述袋体上设有一供注浆的通孔,通过所述通孔向所述袋体内注入微膨胀混凝土以封堵所述管片与所述洞门钢环之间的间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盾构始发的洞门封堵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对应所述通孔安装固定于所述袋体上的注浆底座以及安装固定于所述注浆底座的注浆导管;

    所述注浆底座内形成有导浆通道,所述导浆通道与所述通孔和所述注浆导管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盾构始发的洞门封堵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对应所述注浆底座与所述袋体的连接处贴设的密封胶带。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盾构始发的洞门封堵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安装于所述袋体上且与所述袋体连通的出气管。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盾构始发的洞门封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气管位于所述间隙的顶部。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盾构始发的洞门封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洞门钢环沿着其边缘设有折边;

    所述折边上安装固定有折页压板,所述折页压板弯折并压设于所述袋体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盾构始发的洞门封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折页压板与所述折边之间安装固定有密封帘布,所述密封帘布沿着所述折页压板贴设于所述袋体上。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盾构始发的洞门封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帘布远离所述折边的一端弯折并贴设于所述注浆导管或所述出气管。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盾构始发的洞门封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折边上对应所述折页压板和所述密封帘布开设有第一螺栓孔,所述折边远离所述密封帘布的一侧对应所述第一螺栓孔固设有螺栓安装座;

    所述密封帘布对应所述第一螺栓孔开设有第二螺栓孔;

    所述折页压板对应所述第一螺栓孔开设有第三螺栓孔;

    通过螺栓穿过螺合连接于第三螺栓孔、第二螺栓孔以及第一螺栓孔,并螺合连接于螺栓安装座内,进而实现将所述折页压板和所述密封帘布安装固定于所述折边。

    10.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盾构始发的洞门封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注浆导管沿着所述间隙均匀布设。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盾构始发的洞门封堵系统,包括:用于封堵管片与洞门钢环之间的间隙,洞门封堵系统包括:设于管片与洞门钢环之间的呈弹性状的袋体,袋体上设有一供注浆的通孔,通过通孔向袋体内注入微膨胀混凝土以封堵管片与洞门钢环之间的间隙,通过袋体容纳微膨胀混凝土能够避免混凝土在凝结时间段内容易产生渗漏的问题,微膨胀混凝土在硬化的过程中体积膨胀,能够更加密实地填满管片与洞门钢环之间的间隙,对洞门进行封堵。

    技术研发人员:杜亚非;王小利;耿晓亮;王孟龙;郑永杰;梅静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建八局轨道交通建设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7.17
    技术公布日:2021.03.12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p.8miu.com/read-27071.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