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光伏组件的网状支撑结构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2-07-09  100


    本实用新型涉及支撑结构,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光伏组件的网状支撑结构。



    背景技术:

    在节能减排的大背景下,光伏发电的应用变得非常普遍,为充分利用光资源及场地资源,在安装跨度大、安装条件复杂的场地安装光伏组件的需求变得愈加强烈,如山地、鱼塘、水池等需要大跨度架空的情况,而常规的光伏组件架设方式在此类工况下实施困难、施工工程量大,造价高,甚至干扰其他的正常生产活动(例:在鱼塘中打桩会干扰渔民的捕捞作业)。

    由此可见,需要发明一种适用于架设大跨度光伏组件的工况的支撑结构体系为本领域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于现有光伏组件存在安装跨度大,复杂场地安装困难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光伏组件的网状支撑结构,其结构新颖,很好的解决了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光伏组件的网状支撑结构,包括若干个钢索网,若干个主钢索,若干个调节张紧装置,若干个撑杆,若干个地锚和若干个安装卡件;所述主钢索位于钢索网边缘,与钢索网连接;所述调节张紧装置位于主钢索的两侧,与主钢索连接;所述撑杆设置在若干个主钢索的交叉处;所述地锚分别位于主钢索的端部和撑杆的底部;所述安装卡件安装在钢索网上。

    进一步地,所述钢索网由纵横向多根预应力钢索交织而成。

    进一步地,所述安装卡件为将光伏组件安装于钢索网上的连接组件。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用于光伏组件的网状支撑结构,其结构新颖,与常规的光伏组件支撑结构相比,其具有跨度大的特点,适用于复杂场地。

    附图说明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

    图1为本实例中网状支撑结构的平面示意图;

    图2为本实例中网状支撑结构的横向立面示意图;

    图3为本实例中网状支撑结构的纵向立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参见图1-图3,其所示为本实例中光伏组件的网状支撑结构的示意图,由图可知,以本方案为例,本实用新型中给出的网状支撑结构包括2个钢索网100,8个主钢索200,16个调节张紧装置300,8个撑杆400,22个地锚500和若干个安装卡件600。具体应用时,上述部件的数量不做限定,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制定方案。

    其中,钢索网100是由多根纵横向预应力钢索交织而成,形成一个网面,2个钢索网100对称设置,位于支撑结构的两端,两端的钢索网100之间通过钢索连接,钢索网100通过双向张拉预应力产生平面外的支撑刚度,进而用作光伏组件700的支撑面。

    这里的钢索网100的索材料及截面、布置间距、布置数量、张拉预应力值根据具体工程工况条件进行设计。

    8个主钢索200分别位于2个钢索网100的四周边缘,其与钢索网100连接并起支撑作用,其亦为预应力钢索,其为钢索网100提供边缘支撑并将张拉力传递给钢索网100,使得钢索网100具备张拉预应力而产生平面外的支撑刚度。

    这里的主钢索200的索材料及截面、张拉预应力值根据具体工程工况条件进行设计。

    16个调节张紧装置300分别安装于两端钢索网四周的主钢索200的两侧,用于调节主钢索200的张拉预应力,进而调节整个网状结构体系的预应力及平面外支撑刚度。

    8个撑杆400分别设置在钢索网四周边缘主钢索200的交叉点,通过支撑主钢索200为整个网状结构体系提供竖向支撑。

    22个地锚500位于钢索网四周的主钢索200端部和撑杆400底部,用于固定主钢索200的端部,承担主钢索200的拉力。

    这里的撑杆400和地锚500的基础根据具体工程结构工况及工程地质条件进行设计。

    光伏组件700的两端通过安装卡件600安装连接在若干个主钢索200交织所形成的网面上,安装卡件600同时可满足避免钢索的张拉预应力传递给光伏组件700本身。

    这里安装卡件600的结构或技术方案不做限定,可根据实际情况制定相对最优方案。

    由上述方案构成的光伏组件的网状支撑结构,在其具体应用时,将光伏组件700通过安装卡件600安装在由钢索交织而成的钢索网100上,钢索网100底端的撑杆400和地锚500放于指定地点,用来固定支撑钢索网100,承担主钢索200的压力,通过调节张紧装置300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来调节调节主钢索200的张拉预应力,进而调节整个网状结构体系的预应力及平面外支撑刚度。

    本实用新型中给出的光伏组件的网状支撑结构,其双向均采用钢索的张拉预应力而产生平面外支撑刚度,为光伏组件提供有效合理的结构支撑,与常规的光伏支撑结构方式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1)其施工用料省,现场施工量少;

    (2)其架空高度可根据具体的工况灵活设置,达到不干涉其结构下方的设施及正常生产活动的目的;

    (3)其能实现大跨度布置,能适应复杂场地的光伏安装布置;

    (4)能根据不同工况灵活调整光伏组件布置角度及间距,以提高光伏组件发电效率。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技术特征:

    1.一种用于光伏组件的网状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若干个钢索网,若干个主钢索,若干个调节张紧装置,若干个撑杆,若干个地锚和若干个安装卡件;所述主钢索位于钢索网边缘,与钢索网连接;所述调节张紧装置位于主钢索的两侧,与主钢索连接;所述撑杆设置在若干个主钢索的交叉处;所述地锚分别位于主钢索的端部和撑杆的底部;所述安装卡件安装在钢索网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光伏组件的网状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索网由纵横向多根预应力钢索交织而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光伏组件的网状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卡件为将光伏组件安装于钢索网上的连接组件。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光伏组件的网状支撑结构,其包括钢索网、主钢索、调节张紧装置、撑杆及地锚、安装卡件。钢索网由纵横向多根预应力钢索交织而成;主钢索位于钢索网边缘;调节张紧装置位于主钢索的两侧;撑杆设置在若干个主钢索的交叉处;地锚分别位于主钢索的端部和撑杆的底部;安装卡件为将光伏组件安装于钢索网上的连接件。本实用新型公开的光伏的网状支撑结构,双向均采用钢索的张拉预应力而产生平面外支撑刚度,具有适用跨度大,施工用料省,现场施工量少的特点;适用于安装跨度大、安装条件复杂的场地。

    技术研发人员:郭宇;周峥;李洪宇;薛维维;卫晓东;张英杰;苏晨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派赛菲歌(上海)绿色工程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7.29
    技术公布日:2021.03.12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p.8miu.com/read-26491.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