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区块链的可信路由器设备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2-07-09  92


    本实用新型主要涉及路由器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区块链的可信路由器设备。



    背景技术:

    路由器是连接因特网中各局域网、广域网的设备,它会根据信道的情况自动选择和设定路由,以最佳路径发送信号。

    根据申请号为cn201720738542.8的专利文献所提供的一种防水散热无线路由器可知,该产品包括路由器本体,路由器本体设有电路板、无线增益天线,路由器本体的顶部设有一盖板,盖板包括散热板、防水导板,散热板的一端通过转轴连接在路由器本体的左端面上,其另一端扣紧在路由器本体的右端面上,散热板上开设若干个散热孔,防水导板盖设在散热板的上方,促使两者之间形成有多个通风腔,路由器本体的后端面上还设有散热风扇,该产品通过在路由器本体的顶部连接有一由散热板和防水导板等构成的盖板,且二者在扣合时波浪相互交错形成通风腔,并且在散热风扇对通风腔吹气的作用下,能够大大的提高散热效果的同时具备防水的性能。

    但上述路由器任然存在着缺陷,例如上述路由器虽然具有防水的同时进行散热的效果,但该路由器缺少防尘功能,导致灰尘进入路由器内部并进行堆积,从而对路由器中的电器元件进行侵蚀。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主要提供了一种基于区块链的可信路由器设备用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基于区块链的可信路由器设备,包括有路由器外壳,所述路由器外壳的一端连接有防尘组件和散热组件,所述防尘组件包括有散热板,所述散热板的底端与所述路由器外壳相互铰接,所述散热板靠近路由器外壳内腔的一侧表面的四个顶角处均固定有l形滑块,所述散热板通过l形滑块滑动连接有过滤网板,所述散热组件包括相互平行的丝杠和滑动柱,所述丝杠和滑动柱的两端均通过轴承座与所述散热板靠近过滤网板的一侧表面相连接,所述丝杠和滑动柱的外周面均由上至下依次穿设有上升降块和下升降块,所述丝杠和滑动柱均通过丝杠螺母与上升降块和下升降块相连接,两个所述上升降块之间固定有上排风扇,两个所述下升降块之间固定有下排风扇。

    进一步的,所述上排风扇的顶端表面固定有对称设置的限位柱,所述上排风扇的顶端通过限位柱与卡接槽相卡接,两个所述卡接槽均开设于所述路由器外壳内腔的顶端表面。

    进一步的,所述丝杠通过动力组件旋转,所述动力组件包括有第一锥齿轮,所述第一锥齿轮固定于所述丝杠的外周面,所述第一锥齿轮的一侧啮合连接有第二锥齿轮,所述第二锥齿轮通过转轴与所述散热板转动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锥齿轮转轴贯穿所述散热板一端的径向平面开设有六角槽。

    进一步的,所述散热板的壳体由上至下依次开设有多个逐一等距设置的散热孔,每个所述散热孔的顶端外周面均设有导流檐,每个所述导流檐均固定于所述散热板的壳体上。

    进一步的,所述路由器外壳靠近所述散热板的内壁表面固定有对称设置的档条。

    进一步的,所述上排风扇和下排风扇靠近所述过滤网板的一侧表面均固定有毛刷。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其一,本实用新型能够在散热的同时,防止对电器元件进行侵蚀,从而提高了路由器的使用寿命,通过路由器外壳、散热组件和防尘组件的配合,使得开启散热组件中的上排风扇和下排风扇后,引导路由器外壳中电器元件所产生的热流排向过滤网板,由于路由器外壳通过过滤网板上滑动连接的散热板封堵其开口,又由于散热板上开设有散热孔,从而利用散热孔将内部热空气排出的同时,利用过滤网板阻挡外界灰尘进入至路由器外壳内部。

    其二,本实用新型能够快速拆卸,露出路由器外壳的空腔,从而方便维修人员检修,通过路由器外壳、散热组件和防尘组件的配合,使得散热组件中的丝杆进行旋转时,由于上排风扇和下排风扇固定在上升降块和下升降块上,使得上排风扇和下排风扇进行直线位移,直至上上排风扇上的限位柱脱离路由器外壳内腔所开设的卡接槽,由于路由器外壳与防尘组件中的散热板相铰接,从而在路由器外壳上转动散热板,直至散热板脱离路由器外壳的开口,露出路由器外壳空腔。

    以下将结合附图与具体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的解释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散热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防尘组件和散热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动力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路由器外壳;2、防尘组件;21、散热板;22、l形滑块;23、过滤网板;24、散热孔;25、导流檐;3、散热组件;31、丝杠;32、滑动柱;33、上升降块;34、下升降块;35、上排风扇;351、限位柱;352、毛刷;36、下排风扇;4、动力组件;41、第一锥齿轮;42、第二锥齿轮。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加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若干实施例,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通过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文本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的,提供这些实施例是为了使对本实用新型公开的内容更加透彻全面。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设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连接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知识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请参照附图1-4,一种基于区块链的可信路由器设备,包括有路由器外壳1,所述路由器外壳1的一端连接有防尘组件2和散热组件3,所述防尘组件2包括有散热板21,所述散热板21的底端与所述路由器外壳1相互铰接,所述散热板21靠近路由器外壳1内腔的一侧表面的四个顶角处均固定有l形滑块22,所述散热板21通过l形滑块22滑动连接有过滤网板23,所述散热组件3包括相互平行的丝杠31和滑动柱32,所述丝杠31和滑动柱32的两端均通过轴承座与所述散热板21靠近过滤网板23的一侧表面相连接,所述丝杠31和滑动柱32的外周面均由上至下依次穿设有上升降块33和下升降块34,所述丝杠31和滑动柱32均通过丝杠螺母与上升降块33和下升降块34相连接,两个所述上升降块33之间固定有上排风扇35,两个所述下升降块34之间固定有下排风扇36。

    实施例,请参照附图2,所述散热板21的壳体由上至下依次开设有多个逐一等距设置的散热孔24,从而利用散热孔24进行散热,每个所述散热孔24的顶端外周面均设有导流檐25,每个所述导流檐25均固定于所述散热板21的壳体上,使得散热孔24通过其上导流檐25的遮挡防止飞灰堵在散热孔24上,且路由器外壳1内腔热气得以通过导流檐25上弯曲的内壁的引导,从而在不影响散热孔24散热的情况下,阻挡飞灰堆积。

    实施例,请参照附图3,所述路由器外壳1靠近所述散热板21的内壁表面固定有对称设置的档条12,从而利用散热板21内壁固定的档条12阻挡散热板21,使得散热板21与路由器外壳1的外壁相对齐,此时,上排风扇35上的限位柱351与路由器外壳1内腔所开设的卡接槽11相对齐。

    实施例,请着重参照附图3和4,所述上排风扇35和下排风扇36靠近所述过滤网板23的一侧表面均固定有毛刷352,使得使用者从散热板21上的l形滑块22抽出过滤网板23时,过滤网版23得以利用上排风扇35和下排风扇36固定的毛刷352进行刮擦,使得过滤网板23上所堆积的飞灰落下。

    实施例,请再次参照附图3和4,所述上排风扇35的顶端表面固定有对称设置的限位柱351,所述上排风扇35的顶端通过限位柱351与卡接槽11相卡接,两个所述卡接槽11均开设于所述路由器外壳1内腔的顶端表面,使得上排风扇35跟随其在丝杠31上升降的上升降块33进行垂直位移,直至上排风扇35上的限位柱351插入路由器外壳1内腔所开设的卡接槽11内部时,从而利用卡接槽11对限位柱351的阻挡限制上排风扇35以及其上散热板21的移动。

    实施例,请参照附图4,所述丝杠31通过动力组件4旋转,所述动力组件4包括有第一锥齿轮41,所述第一锥齿轮41固定于所述丝杠31的外周面,所述第一锥齿轮41的一侧啮合连接有第二锥齿轮42,所述第二锥齿轮42通过转轴与所述散热板21转动连接,使得第二锥齿轮42进行旋转时,由于第二锥齿轮42与丝杠31上固定的第一锥齿轮41相啮合,从而将扭矩传递给丝杠31上的第一锥齿轮41并带动丝杠31进行旋转,所述第二锥齿轮42转轴贯穿所述散热板21一端的径向平面开设有六角槽43,从而利用第二锥齿轮42转轴上开设的六角槽43为六角扳手提供插入的位置,方便使用者转动第二锥齿轮42。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操作方式如下:

    在使用散热组件3为路由器进行散热时,首先开启散热组件3中的上排风扇35和下排风扇36,从而引导路由器外壳1中电器元件所产生的热流排向过滤网板23,由于路由器外壳1通过过滤网板23上滑动连接的散热板21封堵其开口,又由于散热板21上开设有散热孔24,从而利用散热孔24将内部热空气排出的同时,并利用过滤网板23阻挡外界灰尘进入至路由器外壳1内部;

    在检查路由器外壳1内部电器元件的工作情况时,使用者首先带动散热板21上所转动连接的第二锥齿轮42,由于第二锥齿轮42与丝杠31上固定的第一锥齿轮41相啮合,从而带动丝杠31进行旋转,由于上排风扇35和下排风扇36固定在上升降块33和下升降块34上,且上升降块33和下升降块34通过丝母连接丝杠31,使得上排风扇35和下排风扇36沿滑动柱32进行直线位移,直至上上排风扇35上的限位柱351脱离路由器外壳1内腔所开设的卡接槽11,由于路由器外壳1与防尘组件2中的散热板21相铰接,从而在路由器外壳1上转动散热板21,直至散热板21脱离路由器外壳1的开口,露出路由器外壳1空腔。

    上述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示例性描述,显然本实用新型具体实现并不受上述方式的限制,只要采用了本实用新型的方法构思和技术方案进行的这种非实质改进,或未经改进将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和技术方案直接应用于其他场合的,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基于区块链的可信路由器设备,包括有路由器外壳(1),其特征在于,所述路由器外壳(1)的一端连接有防尘组件(2)和散热组件(3),所述防尘组件(2)包括有散热板(21),所述散热板(21)的底端与所述路由器外壳(1)相互铰接,所述散热板(21)靠近路由器外壳(1)内腔的一侧表面的四个顶角处均固定有l形滑块(22),所述散热板(21)通过l形滑块(22)滑动连接有过滤网板(23);

    所述散热组件(3)包括相互平行的丝杠(31)和滑动柱(32),所述丝杠(31)和滑动柱(32)的两端均通过轴承座与所述散热板(21)靠近过滤网板(23)的一侧表面相连接,所述丝杠(31)和滑动柱(32)的外周面均由上至下依次穿设有上升降块(33)和下升降块(34),所述丝杠(31)和滑动柱(32)均通过丝杠螺母与上升降块(33)和下升降块(34)相连接,两个所述上升降块(33)之间固定有上排风扇(35),两个所述下升降块(34)之间固定有下排风扇(3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区块链的可信路由器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排风扇(35)的顶端表面固定有对称设置的限位柱(351),所述上排风扇(35)的顶端通过限位柱(351)与卡接槽(11)相卡接,两个所述卡接槽(11)均开设于所述路由器外壳(1)内腔的顶端表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区块链的可信路由器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丝杠(31)通过动力组件(4)旋转,所述动力组件(4)包括有第一锥齿轮(41),所述第一锥齿轮(41)固定于所述丝杠(31)的外周面,所述第一锥齿轮(41)的一侧啮合连接有第二锥齿轮(42),所述第二锥齿轮(42)通过转轴与所述散热板(21)转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基于区块链的可信路由器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锥齿轮(42)转轴贯穿所述散热板(21)一端的径向平面开设有六角槽(43)。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区块链的可信路由器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板(21)的壳体由上至下依次开设有多个逐一等距设置的散热孔(24),每个所述散热孔(24)的顶端外周面均设有导流檐(25),每个所述导流檐(25)均固定于所述散热板(21)的壳体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区块链的可信路由器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路由器外壳(1)靠近所述散热板(21)的内壁表面固定有对称设置的档条(12)。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区块链的可信路由器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排风扇(35)和下排风扇(36)靠近所述过滤网板(23)的一侧表面均固定有毛刷(352)。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基于区块链的可信路由器设备,包括有路由器外壳,所述路由器外壳的一端连接有防尘组件和散热组件,所述防尘组件包括有散热板,所述散热板的一侧表面的四个顶角处均固定有L形滑块,所述散热板通过L形滑块滑动连接有过滤网板,所述散热组件包括相互平行的丝杠和滑动柱,所述丝杠和滑动柱的外周面均由上至下依次穿设有上升降块和下升降块,所述丝杠和滑动柱均通过丝杠螺母与上升降块和下升降块相连接,两个所述上升降块之间固定有上排风扇,两个所述下升降块之间固定有下排风扇。本实用新型型通过路由器外壳、散热组件和防尘组件的配合,能够在散热的同时,防止对电器元件进行侵蚀,从而提高了路由器的使用寿命。

    技术研发人员:吴树兴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浙江亿邦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8.24
    技术公布日:2021.03.12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p.8miu.com/read-26411.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