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执法仪装置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2-07-09  76


    本实用新型属于执法仪技术领域,也属于智能执法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智能执法仪装置。



    背景技术:

    执法记录仪又称警用执法记录仪或现场执法记录仪。集数码摄像、对讲送话器功能于一身,能够对执法过程中进行动态、静态的现场情况数字化记录,便于公安干警在各种环境中执法使用。

    而现在普遍运用的智能执法仪装置,其包括与控制器相连接的声音传感器和无线通讯装置,这样就能在现场通过声音传感器把语音信号传递至控制器再经由无线通讯装置传递至无线网里的监控终端里播放出来,以此达到远程交互执法的目的,但是目前在声音传感器把采集的语音信号传递至控制器时,常常会出现信号不稳定的问题,由此使得后续的把语音由无线通讯装置传递至无线网里的监控终端的信号也会伴着信号不稳定的问题,影响了远程交互执法的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智能执法仪装置,有效避免了现有技术中的智能执法仪在声音传感器把采集的语音信号传递至控制器时常常会出现信号不稳定的问题、后续的把语音由无线通讯装置传递至无线网里的监控终端的信号也会伴着信号不稳定的问题、影响了远程交互执法的效果的缺陷。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智能执法仪装置的解决方案,具体如下:

    一种智能执法仪装置,其包括外壳,所述外壳上设置有与控制器相连接的声音传感器;

    无线通讯装置也与所述控制器连接;

    所述声音传感器和控制器之间连接着信号调理电路。

    进一步的,所述声音传感器为dd-200-aj型号的拾音器,所述控制器为at89s51型单片机u1;

    所述信号调理电路包括顺序连接的增强电路、稳定电路和转换电路。

    进一步的,所述增强电路包括第一电阻r1、第一电容c14、第二电阻r2、lf353bi-fet型第一放大器u1a、第三电阻r6、第四电阻r8、第二电容c3、第五电阻r3、lf353bi-fet型第二放大器u1b、第六电阻r7、第七电阻r9和第三电容c4;

    所述第一电阻r1的一端、5v锂电池的正极和第一电容c14的一极相连,所述第一电容c14的另一极接地,所述第一电阻r1的一端、dd-200-aj型号的拾音器的正极和所述第二电阻r2的一端连接,所述dd-200-aj型号的拾音器的负极接地,第二电阻r2的另一端与lf353bi-fet型第一放大器u1a的3脚连接,lf353bi-fet型第一放大器u1a的2脚、第三电阻r6的一端和第四电阻r8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三电阻r6的另一端与第二电容c3的一极连接,所述第二电容c3的另一极接地,所述第四电阻r8的另一端、第五电阻r3的一端与lf353bi-fet型第一放大器u1a的1脚连接,所述第五电阻r3的另一端与lf353bi-fet型第二放大器u1b的3脚连接,所述lf353bi-fet型第二放大器u1b的2脚、第六电阻r7的一端和第七电阻r9的一端连接,所述第六电阻r7的另一端与第三电容c4的一极连接,所述第三电容c4的另一极接地,所述第七电阻r9的另一端与所述lf353bi-fet型第二放大器u1b的1脚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稳定电路包括第八电阻r4、第九电阻r5、第四电容c1、lf353bi-fet型第三放大器u2a、第五电容c2、第十电阻r10和第十一电阻r11;

    所述lf353bi-fet型第二放大器u1b的1脚与第八电阻r4连接,所述第八电阻r4的另一端、第九电阻r5的一端和第四电容c1的一极连接,所述第四电容c1的另一极与lf353bi-fet型第三放大器u2a的1脚连接,所述第九电阻r5的另一端、lf353bi-fet型第三放大器u2a的3脚和第五电容c2的一极连接,所述第五电容c2的另一极接地,所述第十电阻r10的一端接地,所述第十电阻r10的另一端、第十一电阻r11的一端和lf353bi-fet型第三放大器u2a的2脚连接,所述第十一电阻r11的另一端和lf353bi-fet型第三放大器u2a的1脚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转换电路包括adc0804型模数转化芯片和第十二电阻r16,所述lf353bi-fet型第三放大器u2a的1脚与第十二电阻r16的一端连接,所述第十二电阻r16的另一端与adc0804型模数转化芯片的6脚连接,所述adc0804型模数转化芯片的11脚、adc0804型模数转化芯片的12脚、adc0804型模数转化芯片的13脚、adc0804型模数转化芯片的14脚、adc0804型模数转化芯片的15脚、adc0804型模数转化芯片的16脚、adc0804型模数转化芯片的17脚和adc0804型模数转化芯片的18脚分别同所述at89s51型单片机u1的1脚、at89s51型单片机u1的2脚、at89s51型单片机u1的3脚、at89s51型单片机u1的4脚、at89s51型单片机u1的5脚、at89s51型单片机u1的6脚、at89s51型单片机u1的7脚和at89s51型单片机u1的8脚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无线通讯装置为具有usb接口的dl7300型4g模块一;

    所述dl7300型4g模块一的usb接口通过pl2303型接口转换模块与at89s51型单片机u1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5v锂电池、具有usb接口的dl7300型4g模块一和at89s51型单片机u1设置在所述外壳内。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本实用新型经由信号调理电路就能把声音传感器采集到的语音信号进行信号调理,使得其传递到所述控制器后更为稳定,有效避免了现有技术中的智能执法仪在声音传感器把采集的语音信号传递至控制器时常常会出现信号不稳定的问题、后续的把语音由无线通讯装置传递至无线网里的监控终端的信号也会伴着信号不稳定的问题、影响了远程交互执法的效果的缺陷。所述增强电路、稳定电路和转换电路分别对声音传感器采集到的语音信号进行信号放大、滤波稳定和模数转化,使得其传递到所述控制器后更为稳定,有效避免了现有技术中的智能执法仪在声音传感器把采集的语音信号传递至控制器时常常会出现信号不稳定的问题、后续的把语音由无线通讯装置传递至无线网里的监控终端的信号也会伴着信号不稳定的问题、影响了远程交互执法的效果的缺陷。增强电路的lf353bi-fet型第一放大器u1a和lf353bi-fet型第二放大器u1b就能把对声音传感器采集到的语音信号进行信号放大,增强了语音信号对外部的抗干扰能力,另外,结合第一电容、第二电容的第三电容对其线路的杂波的滤除的功能,进一步保障了在放大语音的时候的抗干扰能力,让语音信号更为稳定。所述稳定电路就作为滤波电路进一步对增强电路放大后的语音信号进行滤波,实现了滤波稳定的效果,让放大后的语音信号更为稳定。而所述第四电容c1的一极接到lf353bi-fet型第三放大器u2a的1脚,使得其与第九电阻r5组成的滤波电路能够进一步的让lf353bi-fet型第三放大器u2a的1脚导出的电压信号在高频段快速降低,而在接近剪切频率下的下降幅度却不大,进一步加强了滤波功能。通过adc0804型模数转化芯片模数转化后,就能让at89s51型单片机u1获得滤波后的语音数字信号,这样就能进行进一步处理,即通过所述无线通讯装置转发到无线网里的监控终端中,最终播放出来,以此达到远程交互执法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原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at89s51型单片机的原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增强电路的原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稳定电路的原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转换电路的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地说明。

    如图1-图5所示,智能执法仪装置,其包括:

    外壳,所述外壳上设置有与控制器相连接的声音传感器;无线通讯装置也与所述控制器连接;所述声音传感器和控制器之间连接着信号调理电路。这样,经由信号调理电路就能把声音传感器采集到的语音信号进行信号调理,使得其传递到所述控制器后更为稳定,有效避免了现有技术中的智能执法仪在声音传感器把采集的语音信号传递至控制器时常常会出现信号不稳定的问题、后续的把语音由无线通讯装置传递至无线网里的监控终端的信号也会伴着信号不稳定的问题、影响了远程交互执法的效果的缺陷。所述声音传感器为dd-200-aj型号的拾音器,所述控制器为at89s51型单片机u1;所述信号调理电路包括顺序连接的增强电路、稳定电路和转换电路。所述增强电路、稳定电路和转换电路分别对声音传感器采集到的语音信号进行信号放大、滤波稳定和模数转化,使得其传递到所述控制器后更为稳定,有效避免了现有技术中的智能执法仪在声音传感器把采集的语音信号传递至控制器时常常会出现信号不稳定的问题、后续的把语音由无线通讯装置传递至无线网里的监控终端的信号也会伴着信号不稳定的问题、影响了远程交互执法的效果的缺陷。

    所述增强电路包括第一电阻r1、第一电容c14、第二电阻r2、lf353bi-fet型第一放大器u1a、第三电阻r6、第四电阻r8、第二电容c3、第五电阻r3、lf353bi-fet型第二放大器u1b、第六电阻r7、第七电阻r9和第三电容c4;所述第一电阻r1的一端、5v锂电池的正极和第一电容c14的一极相连,所述第一电容c14的另一极接地,所述第一电阻r1的一端、dd-200-aj型号的拾音器mic1的正极和所述第二电阻r2的一端连接,所述dd-200-aj型号的拾音器的负极接地,第二电阻r2的另一端与lf353bi-fet型第一放大器u1a的3脚连接,lf353bi-fet型第一放大器u1a的2脚、第三电阻r6的一端和第四电阻r8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三电阻r6的另一端与第二电容c3的一极连接,所述第二电容c3的另一极接地,所述第四电阻r8的另一端、第五电阻r3的一端与lf353bi-fet型第一放大器u1a的1脚连接,所述第五电阻r3的另一端与lf353bi-fet型第二放大器u1b的3脚连接,所述lf353bi-fet型第二放大器u1b的2脚、第六电阻r7的一端和第七电阻r9的一端连接,所述第六电阻r7的另一端与第三电容c4的一极连接,所述第三电容c4的另一极接地,所述第七电阻r9的另一端与所述lf353bi-fet型第二放大器u1b的1脚连接。这样,增强电路的lf353bi-fet型第一放大器u1a和lf353bi-fet型第二放大器u1b就能把对声音传感器采集到的语音信号进行信号放大,增强了语音信号对外部的抗干扰能力,另外,结合第一电容、第二电容的第三电容对其线路的杂波的滤除的功能,进一步保障了在放大语音的时候的抗干扰能力,让语音信号更为稳定。

    所述稳定电路包括第八电阻r4、第九电阻r5、第四电容c1、lf353bi-fet型第三放大器u2a、第五电容c2、第十电阻r10和第十一电阻r11;所述lf353bi-fet型第二放大器u1b的1脚与第八电阻r4连接,所述第八电阻r4的另一端、第九电阻r5的一端和第四电容c1的一极连接,所述第四电容c1的另一极与lf353bi-fet型第三放大器u2a的1脚连接,所述第九电阻r5的另一端、lf353bi-fet型第三放大器u2a的3脚和第五电容c2的一极连接,所述第五电容c2的另一极接地,所述第十电阻r10的一端接地,所述第十电阻r10的另一端、第十一电阻r11的一端和lf353bi-fet型第三放大器u2a的2脚连接,所述第十一电阻r11的另一端和lf353bi-fet型第三放大器u2a的1脚连接。所述稳定电路就作为滤波电路进一步对增强电路放大后的语音信号进行滤波,实现了滤波稳定的效果,让放大后的语音信号更为稳定。而所述第四电容c1的一极接到lf353bi-fet型第三放大器u2a的1脚,使得其与第九电阻r5组成的滤波电路能够进一步的让lf353bi-fet型第三放大器u2a的1脚导出的电压信号在高频段快速降低,而在接近剪切频率下的下降幅度却不大,进一步加强了滤波功能。

    所述转换电路包括adc0804型模数转化芯片和第十二电阻r16,所述lf353bi-fet型第三放大器u2a的1脚与第十二电阻r16的一端连接,所述第十二电阻r16的另一端与adc0804型模数转化芯片的6脚连接,所述adc0804型模数转化芯片的11脚、adc0804型模数转化芯片的12脚、adc0804型模数转化芯片的13脚、adc0804型模数转化芯片的14脚、adc0804型模数转化芯片的15脚、adc0804型模数转化芯片的16脚、adc0804型模数转化芯片的17脚和adc0804型模数转化芯片的18脚分别同所述at89s51型单片机u1的1脚、at89s51型单片机u1的2脚、at89s51型单片机u1的3脚、at89s51型单片机u1的4脚、at89s51型单片机u1的5脚、at89s51型单片机u1的6脚、at89s51型单片机u1的7脚和at89s51型单片机u1的8脚连接。这样通过adc0804型模数转化芯片模数转化后,就能让at89s51型单片机u1获得滤波后的语音数字信号,这样就能进行进一步处理,即通过所述无线通讯装置转发到无线网里的监控终端中,最终播放出来,以此达到远程交互执法的目的。该监控终端可以是计算机,该计算机具有音频播放器,并且该计算机还连接有喇叭,这样就能把接收到的语音数字信号通过音频播放器播放而由喇叭传出来。计算机也连接有麦克风和具有usb接口的dl7300型4g模块二,这样也能把语音经由麦克风传入计算机,再经由具有usb接口的dl7300型4g模块二传递给连接有喇叭的at89s51型单片机u1而播放出来,由此达到语音交互执法的效果。

    所述无线通讯装置为具有usb接口的dl7300型4g模块一;所述dl7300型4g模块一的usb接口通过pl2303型接口转换模块与at89s51型单片机u1连接。这样就能让传递至at89s51型单片机u1的语音信号再经由具有usb接口的dl7300型4g模块一传递至无线网里的监控终端里。所述5v锂电池、具有usb接口的dl7300型4g模块一和at89s51型单片机u1设置在所述外壳内。

    以上以用实施例说明的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了描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本公开不限于以上描述的实施例,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做出各种变化、改变和替换。


    技术特征:

    1.一种智能执法仪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外壳,所述外壳上设置有与控制器相连接的声音传感器;

    无线通讯装置也与所述控制器连接;

    所述声音传感器和控制器之间连接着信号调理电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执法仪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声音传感器为dd-200-aj型号的拾音器,所述控制器为at89s51型单片机u1;

    所述信号调理电路包括顺序连接的增强电路、稳定电路和转换电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智能执法仪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增强电路包括第一电阻r1、第一电容c14、第二电阻r2、lf353bi-fet型第一放大器u1a、第三电阻r6、第四电阻r8、第二电容c3、第五电阻r3、lf353bi-fet型第二放大器u1b、第六电阻r7、第七电阻r9和第三电容c4;

    所述第一电阻r1的一端、5v锂电池的正极和第一电容c14的一极相连,所述第一电容c14的另一极接地,所述第一电阻r1的一端、dd-200-aj型号的拾音器的正极和所述第二电阻r2的一端连接,所述dd-200-aj型号的拾音器的负极接地,第二电阻r2的另一端与lf353bi-fet型第一放大器u1a的3脚连接,lf353bi-fet型第一放大器u1a的2脚、第三电阻r6的一端和第四电阻r8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三电阻r6的另一端与第二电容c3的一极连接,所述第二电容c3的另一极接地,所述第四电阻r8的另一端、第五电阻r3的一端与lf353bi-fet型第一放大器u1a的1脚连接,所述第五电阻r3的另一端与lf353bi-fet型第二放大器u1b的3脚连接,所述lf353bi-fet型第二放大器u1b的2脚、第六电阻r7的一端和第七电阻r9的一端连接,所述第六电阻r7的另一端与第三电容c4的一极连接,所述第三电容c4的另一极接地,所述第七电阻r9的另一端与所述lf353bi-fet型第二放大器u1b的1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智能执法仪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稳定电路包括第八电阻r4、第九电阻r5、第四电容c1、lf353bi-fet型第三放大器u2a、第五电容c2、第十电阻r10和第十一电阻r11;

    所述lf353bi-fet型第二放大器u1b的1脚与第八电阻r4连接,所述第八电阻r4的另一端、第九电阻r5的一端和第四电容c1的一极连接,所述第四电容c1的另一极与lf353bi-fet型第三放大器u2a的1脚连接,所述第九电阻r5的另一端、lf353bi-fet型第三放大器u2a的3脚和第五电容c2的一极连接,所述第五电容c2的另一极接地,所述第十电阻r10的一端接地,所述第十电阻r10的另一端、第十一电阻r11的一端和lf353bi-fet型第三放大器u2a的2脚连接,所述第十一电阻r11的另一端和lf353bi-fet型第三放大器u2a的1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智能执法仪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换电路包括adc0804型模数转化芯片和第十二电阻r16,所述lf353bi-fet型第三放大器u2a的1脚与第十二电阻r16的一端连接,所述第十二电阻r16的另一端与adc0804型模数转化芯片的6脚连接,所述adc0804型模数转化芯片的11脚、adc0804型模数转化芯片的12脚、adc0804型模数转化芯片的13脚、adc0804型模数转化芯片的14脚、adc0804型模数转化芯片的15脚、adc0804型模数转化芯片的16脚、adc0804型模数转化芯片的17脚和adc0804型模数转化芯片的18脚分别同所述at89s51型单片机u1的1脚、at89s51型单片机u1的2脚、at89s51型单片机u1的3脚、at89s51型单片机u1的4脚、at89s51型单片机u1的5脚、at89s51型单片机u1的6脚、at89s51型单片机u1的7脚和at89s51型单片机u1的8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智能执法仪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线通讯装置为具有usb接口的dl7300型4g模块一;

    所述dl7300型4g模块一的usb接口通过pl2303型接口转换模块与at89s51型单片机u1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智能执法仪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5v锂电池、具有usb接口的dl7300型4g模块一和at89s51型单片机u1设置在所述外壳内。

    技术总结
    一种智能执法仪装置,包括外壳,所述外壳上设置有与控制器相连接的声音传感器;无线通讯装置也与所述控制器连接;所述声音传感器和控制器之间连接着信号调理电路。结合其它结构有效避免了现有技术中的智能执法仪在声音传感器把采集的语音信号传递至控制器时常常会出现信号不稳定的问题、后续的把语音由无线通讯装置传递至无线网里的监控终端的信号也会伴着信号不稳定的问题、影响了远程交互执法的效果的缺陷。

    技术研发人员:刘磊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江苏颐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6.11
    技术公布日:2021.03.12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p.8miu.com/read-26365.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