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配电线路双向视频智能监控装置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2-07-09  97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网智能监测终端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配电线路双向视频智能监控装置。



    背景技术:

    为了进一步加强智能配电网的建设,构建智能配电网信息监测中心,现代化电网利用图像、雷达、温湿度等传感器对线路通道进行可视化智能监控,同时实现配电线路下火灾预警、杆塔倾斜预警、覆冰状态在线监测、结合gis等系统对线路设备信息、地理信息、运行信息、状态信息实现线路全景可视化管理。基于上述基础数据结合图像数据分析,实现对导线悬挂异物、大型机械闯入、物接近导线安全预警距离、野蛮施工、违章建筑、不法份子盗窃、毁坏电力设施、线路下焚烧农作物、外飘物如风筝、气球、白色垃圾外力破坏预警,有效减少外力破坏,减少用电企业和供电公司的经济损失。同时也大大减轻巡视人员的劳动强度,降低了电力系统维护的人工成本及硬件成本,提高线路安全运行水平,为线路运行单位提供直观可靠的线路安全信息。为便于安装和使用,上述监测终端设备除了直接应用在相应的设备或仪器外壳等结构之上,用于进行范围检测以及沿线检测的设备仪器一般是安装在蹋杆以及输电线上,以便于直接获取相关信息,设于塔杆等结构上的可以直接登杆安装,而设于输电线上的仪器设备则需要利用操作杆等装置来安装使用,安装精度不易保证,且操作繁琐,安装后易发生转动偏移,导致数据收集工作的效率和精度下降。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便于安装使用,连接稳定且不会偏移的配电线路双向视频智能监控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配电线路双向视频智能监控装置,包括安装壳体以及设于壳体内的摄像头,安装壳体包括上壳体1和下壳体2,下壳体2的两侧设置有摄像窗口20a,摄像窗口20a内分别设置有朝向相反的摄像头;

    上壳体1中间设置有半圆柱形的上线槽,下壳体2中间设置有半圆柱形的下线槽,上线槽和下线槽可拼合围成配电线夹紧通道9a;

    还包括设置在上壳体1和下壳体2之间的自动闭合结构和锁定结构;自动闭合结构和锁定结构设于夹紧通道9a两侧;

    上壳体1和下壳体2的一侧边缘通过铰接轴3铰接;

    自动闭合结构包括设置在上壳体1上的制动棘轮4,设置在下壳体2上的制动杆5,制动棘轮4与铰接轴3同轴设置,制动棘轮4朝向壳体内部的一侧设置有棘齿4a,制动棘轮4与下壳体2之间设置有扭力弹簧以使制动棘轮4及上壳体1具有盖向下壳体2的趋势;

    制动杆5中部轴接在下壳体2上呈跷跷板状结构,轴接点位于夹紧通道9a与铰接轴3之间;制动杆5的一端指向夹紧通道9a并伸入夹紧通道9a中,制动杆5的另一端指向制动棘轮4且该端末端可与棘齿4a噬合;

    制动杆5以及制动棘轮4尺寸匹配并并满足:当制动杆5一端与制动棘轮4噬合时,制动杆5另一端伸入夹紧通道9a中且高出下线槽的底部,当制动杆5一端被下压至下壳体2下线槽底部时,制动杆5的另一端与制动棘轮4脱离;上壳体1和下壳体2上设有供制动棘轮4和制动杆5动作的避空空间;

    锁定结构包括设置在上壳体1上的口字形的锁扣6,设置在下壳体2上的锁紧轴7,设于锁紧轴7顶端的凸轮8;

    锁扣6设于上壳体1边缘朝下伸出,下壳体2在锁扣6所在位置内侧设置有竖直向下的通孔2a,通孔2a上方设有凸轮腔,锁紧轴7可转动地设于通孔2a中,锁紧轴7的上端伸入凸轮腔中,凸轮8套设在锁紧轴7上端并随锁紧轴7在凸轮腔中同步转动,凸轮腔朝向锁扣6的一侧设置有开口,凸轮8的凸出部可从开口处旋出并扣在锁扣6上;

    锁紧轴7的下端设有用于连接操作杆的槽或孔7a。

    对前述配电线路双向视频智能监控装置的进一步改进或优选,制动杆5指向夹紧通道9a的一端设置为弧形结构。

    对前述配电线路双向视频智能监控装置的进一步改进或优选,通孔2a的下端设置有磁性圆环80,磁性圆环80套在锁紧轴7下端。

    对前述配电线路双向视频智能监控装置的进一步改进或优选,还包括对开式感应取电环,感应取电环的两瓣分别设置在上壳体1和下壳体2内;

    上壳体1分为不可拆的封装壳体1b以及设置于封装壳体1b一侧的可拆壳体1c,可拆壳体1c通过螺栓组连接在封装壳体1b上。

    对前述配电线路双向视频智能监控装置的进一步改进或优选,还包括设置在上线槽和下线槽中的双层衬垫10,双层衬垫10截面呈中空的月牙状,双层衬垫10由直径与上线槽和下线槽匹配的内层衬垫10a以及直径大于上线槽和下线槽的外层衬垫10b构成,内层衬垫10a上设有用于将双层衬垫10固定在槽底的连接孔,外层衬垫10b上设有与连接孔同轴的过孔10c。

    对前述配电线路双向视频智能监控装置的进一步改进或优选,双层衬垫10中间设有供制动杆5穿过的开槽。

    其有益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的配电线路双向视频智能监控装置利用自动闭合结构,能够保证配电线能够准确的卡入夹紧通道,当输电线未被准确压入(利用下方操作杆推动实现)下线槽中,则无法利用输电线的压紧来驱动闭合结构,解决了在视线盲区无法有效确认夹持角度是否合适,无法保证准确的将输电线夹紧的问题,通过推动以及转动装置,一旦输电线被准确的卡入下线槽,在输电线的挤压下,制动杆一端下移,使得制动杆与制动棘轮脱离,上壳体与下壳体合并,保证了输电线能够准确卡入夹紧通道中;该结构利用输电线与装置的相对位置来确认和驱动夹紧,能够有效解决在较高的输电线上安装时,人眼难以观察,拆装不方便的问题,提高安装时的准确度以及安装效率;配合锁定结构,能够方便的利用操作杆在上壳体和下壳体夹紧后进行紧固,有效防止壳体松懈导致装置脱落偏移。

    弧形结构的制动杆端部设计保证了制动动作能够被输电线的户型面驱动而不会被其他面型干扰,增加输电线压紧时对制动杆的作用强度,提高反应速度;

    由于操作杆较长,目力不及之下,操作杆在操作时难免无法准确迅速的定位操作孔/槽,通过在锁紧轴下端设置磁性圆环80,利用磁体对操作杆顶部金属操作头的吸附,是操作杆能够更准确的卡入锁紧轴下端的孔槽中,提高拆装效率;

    为提高夹紧通道的夹持效果,同时在输电线线缆直径或外形发生变化时也能够有效保证装置的连接强度和稳定性,利用双层衬垫的弹性变形挤压能力,提高结构对线缆的夹紧强度,增大摩擦面积,防止打滑或松动。

    附图说明

    图1是配电线路双向视频智能监控装置的侧视图;

    图2是配电线路双向视频智能监控装置的张开状态图;

    图3是配电线路双向视频智能监控装置的部分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4是配电线路双向视频智能监控装置的斜视图;

    图5是配电线路双向视频智能监控装置的壳体结构示意图;

    图6是是配电线路双向视频智能监控装置中双层衬垫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配电线路双向视频智能监控装置,主要用于安装在输电网输电线、牵引线等线缆索道上,用于检测索道沿线的影像等信息数据,其内部设置有摄像头供元件,现有问题是,由于目前输电线缆结构通常较高,在国家施工标准中,低压线路(380v)通过居民区不小于6米,低压线路(380v)通过非居民区不小于5米;中压线路(6-10kv)通过居民区不小于6.5米,中压线路(6-10kv)通过非居民区不小于5.5米;35~110kv线路通过居民区不小于7米,高压线路35~110kv线路通过非居民区不小于7.5米,35~110kv线路通过交通困难地区不小于6.5米。随着国内电网电压等级的升高,以及电网穿越区域发展以及交通等众多因素的限制,为保证输电安全,倾向于尽可能保证较高的安装高度,由于输电线缆悬空安装在高处,在相应区域安装监控装置的时候,一般是利用爬梯以及操作杆来进行操作,爬梯使用受环境限制,同时不便于使用,操作杆使用灵活,但由于操作者远离操作区域,无法直观看到安装状态,因此难以保证安装精度和效率,特别是本实用新型中这种盒盖夹持式装置,经常遇到无法将输电线准确固定在中间位置,拆装操作困难等问题。

    为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配电线路双向视频智能监控装置,以解决上述问题,实现高效快速转配,在装配时能够与输电线准确连接固定,加强安装以后的连接强度,保证装置能够准确获取影像信息。

    如图1、图2所示,其基本结构包括安装壳体以及设于壳体内的摄像头,安装壳体包括上壳体1和下壳体2,下壳体2的两侧设置有摄像窗口20a,摄像窗口20a内分别设置有朝向相反的摄像头;

    上壳体1中间设置有半圆柱形的上线槽,下壳体2中间设置有半圆柱形的下线槽,上线槽和下线槽可拼合围成配电线夹紧通道9a;

    如图2、图3所示,还包括设置在上壳体1和下壳体2之间的自动闭合结构和锁定结构;自动闭合结构和锁定结构设于夹紧通道9a两侧;上壳体1和下壳体2的一侧边缘通过铰接轴3铰接;

    还包括对开式感应取电环,感应取电环的两瓣分别设置在上壳体1和下壳体2内;上壳体1分为不可拆的封装壳体1b以及设置于封装壳体1b一侧的可拆壳体1c,可拆壳体1c通过螺栓组连接在封装壳体1b上。

    如图2~图6所示,还包括设置在上线槽和下线槽中的双层衬垫10,双层衬垫10截面呈中空的月牙状,双层衬垫10由直径与上线槽和下线槽匹配的内层衬垫10a以及直径大于上线槽和下线槽的外层衬垫10b构成,内层衬垫10a上设有用于将双层衬垫10固定在槽底的连接孔,外层衬垫10b上设有与连接孔同轴的过孔10c,双层衬垫10中间设有供制动杆5穿过的开槽。

    自动闭合结构包括设置在上壳体1上的制动棘轮4,设置在下壳体2上的制动杆5,制动棘轮4与铰接轴3同轴设置,制动棘轮4朝向壳体内部的一侧设置有棘齿4a,制动棘轮4与下壳体2之间设置有扭力弹簧以使制动棘轮4及上壳体1具有盖向下壳体2的趋势;

    制动杆5中部轴接在下壳体2上呈跷跷板状结构,轴接点位于夹紧通道9a与铰接轴3之间;制动杆5的一端指向夹紧通道9a并伸入夹紧通道9a中,制动杆5的另一端指向制动棘轮4且该端末端可与棘齿4a噬合;制动杆5指向夹紧通道9a的一端设置为弧形结构。

    制动杆5以及制动棘轮4尺寸匹配并并满足:当制动杆5一端与制动棘轮4噬合时,制动杆5另一端伸入夹紧通道9a中且高出下线槽的底部,当制动杆5一端被下压至下壳体2下线槽底部时,制动杆5的另一端与制动棘轮4脱离;上壳体1和下壳体2上设有供制动棘轮4和制动杆5动作的避空空间;

    锁定结构包括设置在上壳体1上的口字形的锁扣6,设置在下壳体2上的锁紧轴7,设于锁紧轴7顶端的凸轮8;

    锁扣6设于上壳体1边缘朝下伸出,下壳体2在锁扣6所在位置内侧设置有竖直向下的通孔2a,通孔2a上方设有凸轮腔,锁紧轴7可转动地设于通孔2a中,锁紧轴7的上端伸入凸轮腔中,凸轮8套设在锁紧轴7上端并随锁紧轴7在凸轮腔中同步转动,凸轮腔朝向锁扣6的一侧设置有开口,凸轮8的凸出部可从开口处旋出并扣在锁扣6上;通孔2a的下端设置有磁性圆环80,磁性圆环80套在锁紧轴7下端。锁紧轴7的下端设有用于连接操作杆的槽或孔7a。

    最后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了详细地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实质和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配电线路双向视频智能监控装置,包括安装壳体以及设于壳体内的摄像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壳体包括上壳体(1)和下壳体(2),下壳体(2)的两侧设置有摄像窗口(20a),摄像窗口(20a)内分别设置有朝向相反的摄像头;

    上壳体(1)中间设置有半圆柱形的上线槽,下壳体(2)中间设置有半圆柱形的下线槽,上线槽和下线槽可拼合围成配电线夹紧通道(9a);

    还包括设置在上壳体(1)和下壳体(2)之间的自动闭合结构和锁定结构;自动闭合结构和锁定结构设于夹紧通道(9a)两侧;

    所述上壳体(1)和下壳体(2)的一侧边缘通过铰接轴(3)铰接;

    自动闭合结构包括设置在上壳体(1)上的制动棘轮(4),设置在下壳体(2)上的制动杆(5),制动棘轮(4)与铰接轴(3)同轴设置,制动棘轮(4)朝向壳体内部的一侧设置有棘齿(4a),制动棘轮(4)与下壳体(2)之间设置有扭力弹簧以使制动棘轮(4)及上壳体(1)具有盖向下壳体(2)的趋势;

    所述制动杆(5)中部轴接在下壳体(2)上呈跷跷板状结构,轴接点位于夹紧通道(9a)与铰接轴(3)之间;制动杆(5)的一端指向夹紧通道(9a)并伸入夹紧通道(9a)中,制动杆(5)的另一端指向制动棘轮(4)且该端末端可与棘齿(4a)噬合;

    制动杆(5)以及制动棘轮(4)尺寸匹配并并满足:当制动杆(5)一端与制动棘轮(4)噬合时,制动杆(5)另一端伸入夹紧通道(9a)中且高出下线槽的底部,当制动杆(5)一端被下压至下壳体(2)下线槽底部时,制动杆(5)的另一端与制动棘轮(4)脱离;上壳体(1)和下壳体(2)上设有供制动棘轮(4)和制动杆(5)动作的避空空间;

    所述锁定结构包括设置在上壳体(1)上的口字形的锁扣(6),设置在下壳体(2)上的锁紧轴(7),设于锁紧轴(7)顶端的凸轮(8);

    锁扣(6)设于上壳体(1)边缘朝下伸出,下壳体(2)在锁扣(6)所在位置内侧设置有竖直向下的通孔(2a),通孔(2a)上方设有凸轮腔,锁紧轴(7)可转动地设于通孔(2a)中,锁紧轴(7)的上端伸入凸轮腔中,凸轮(8)套设在锁紧轴(7)上端并随锁紧轴(7)在凸轮腔中同步转动,凸轮腔朝向锁扣(6)的一侧设置有开口,凸轮(8)的凸出部可从开口处旋出并扣在锁扣(6)上;

    锁紧轴(7)的下端设有用于连接操作杆的槽或孔(7a)。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配电线路双向视频智能监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动杆(5)指向夹紧通道(9a)的一端设置为弧形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配电线路双向视频智能监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2a)的下端设置有磁性圆环(80),磁性圆环(80)套在锁紧轴(7)下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配电线路双向视频智能监控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对开式感应取电环,感应取电环的两瓣分别设置在上壳体(1)和下壳体(2)内;

    所述上壳体(1)分为不可拆的封装壳体(1b)以及设置于封装壳体(1b)一侧的可拆壳体(1c),可拆壳体(1c)通过螺栓组连接在封装壳体(1b)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配电线路双向视频智能监控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上线槽和下线槽中的双层衬垫(10),双层衬垫(10)截面呈中空的月牙状,双层衬垫(10)由直径与上线槽和下线槽匹配的内层衬垫(10a)以及直径大于上线槽和下线槽的外层衬垫(10b)构成,内层衬垫(10a)上设有用于将双层衬垫(10)固定在槽底的连接孔,外层衬垫(10b)上设有与连接孔同轴的过孔(10c)。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一种配电线路双向视频智能监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双层衬垫(10)中间设有供制动杆(5)穿过的开槽。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网智能监测终端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配电线路双向视频智能监控装置。一种配电线路双向视频智能监控装置,包括安装壳体以及设于壳体内的摄像头,安装壳体包括上壳体和下壳体,下壳体的两侧设置有摄像窗口,摄像窗口内分别设置有朝向相反的摄像头;上壳体中间设置有半圆柱形的上线槽,下壳体中间设置有半圆柱形的下线槽,上线槽和下线槽可拼合围成配电线夹紧通道;还包括设置在上壳体和下壳体之间的自动闭合结构和锁定结构;自动闭合结构和锁定结构设于夹紧通道两侧;本实用新型能够方便的利用操作杆在上壳体和下壳体夹紧后进行紧固,有效防止壳体松懈导致装置脱落偏移。

    技术研发人员:张国彦;庞子智;范玉亮;杨玉和;王欢;李彦业;汪世栋;徐浩峰;张绍海;高西丑;刘权琦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海北供电公司;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8.25
    技术公布日:2021.03.12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p.8miu.com/read-26315.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