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携式可移动扬声器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2-07-09  90


    本实用新型涉及扬声器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便携式可移动扬声器。



    背景技术:

    扬声器又称“喇叭”。是一种十分常用的电声换能器件,在发声的电子电气设备中都能见到它。扬声器是一种把电信号转变为声信号的换能器件,扬声器的性能优劣对音质的影响很大。扬声器在音响设备中是一个最薄弱的器件,而对于音响效果而言,它又是一个最重要的部件。扬声器的种类繁多,而且价格相差很大。音频电能通过电磁,压电或静电效应,使其纸盆或膜片振动并与周围的空气产生共振(共鸣)而发出声音。

    但是现有的扬声器都是面向一个方向进行播音,所以播放声音的角度范围极其有限,现有的扬声器播放角度范围很大的,都是通过多个扬声器进行播放,这样会使用更多的电量,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提供了一种便携式可移动扬声器,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携式可移动扬声器,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便携式可移动扬声器,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上壁面安装有扬声器支撑结构,所述扬声器支撑结构的左壁面安装有扬声器结构,所述底板的上壁面安装有动力结构,所述动力结构的驱动端安装有传动结构,所述底板的上壁面安装有上盖结构;所述扬声器支撑结构包括:扬声器支撑柱、轴承以及扬声器支撑架;所述扬声器支撑柱安装在底板的上壁面,所述轴承安装在扬声器支撑柱的上壁面,所述扬声器支撑架安装在轴承的上壁面。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扬声器结构包括:扬声器、两个扬声器安装板以及四个螺栓;两个所述扬声器安装板分别安装在扬声器支撑架的左壁面,所述扬声器通过四个螺栓安装在两个扬声器安装板的左壁面。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动力结构包括:动力电机以及电机支撑架;所述电机支撑架安装在底板的上壁面,所述动力电机安装在电机支撑架的内部。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传动结构包括:传动连杆、主动轮以及两个传动轴;所述主动轮安装在动力电机的上壁面,两个所述传动轴分别安装在主动轮的上壁面和扬声器支撑架的上壁面,所述传动连杆的两端分别套装在两个传动轴的外部。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上盖结构包括:上盖以及三个上盖支撑柱;三个所述上盖支撑柱分别安装在底板的上壁面,所述上盖安装在三个上盖支撑柱的上壁面。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底板的下壁面安装有四个轮子。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底板的右壁面安装有牵引杆。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底板的上壁面安装有电池。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中,通过摇杆机构来实现单个扬声器的广角播放,这样就能在同样的播放角度中,使用更低的能源,并且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可移动的设计,这样可以让本实用新型更加便于搬运,让本实用新型有了更多的使用场景。

    2、本实用新型是在现有扬声器技术上进行改进,本实用新型也可以在设计的层面上节约很多资源,并且本实用新型是适用于现有市面上绝大多数的扬声器原件上,这样就大大的提升了本实用新型的适用范围。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内部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内部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内部右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底板;2、扬声器支撑柱;3、轴承;4、扬声器支撑架;5、扬声器;6、扬声器安装板;7、螺栓;8、动力电机;9、电机支撑架;10、传动连杆;11、主动轮;12、传动轴;13、上盖;14、上盖支撑柱;15、轮子;16、牵引杆;17、电池。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便携式可移动扬声器,包括:底板1,底板1的上壁面安装有扬声器支撑结构,扬声器支撑结构的左壁面安装有扬声器结构,底板1的上壁面安装有动力结构,动力结构的驱动端安装有传动结构,底板1的上壁面安装有上盖结构;扬声器支撑结构包括:扬声器支撑柱2、轴承3以及扬声器支撑架4;扬声器支撑柱2安装在底板1的上壁面,轴承3安装在扬声器支撑柱2的上壁面,扬声器支撑架4安装在轴承3的上壁面。

    其中,扬声器结构包括:扬声器5、两个扬声器安装板6以及四个螺栓7;两个扬声器安装板6分别安装在扬声器支撑架4的左壁面,扬声器5通过四个螺栓7安装在两个扬声器安装板6的左壁面。动力结构包括:动力电机8以及电机支撑架9;电机支撑架9安装在底板1的上壁面,动力电机8安装在电机支撑架9的内部。传动结构包括:传动连杆10、主动轮11以及两个传动轴12;主动轮11安装在动力电机8的上壁面,两个传动轴12分别安装在主动轮11的上壁面和扬声器支撑架4的上壁面,传动连杆10的两端分别套装在两个传动轴12的外部。上盖结构包括:上盖13以及三个上盖支撑柱14;三个上盖支撑柱14分别安装在底板1的上壁面,上盖13安装在三个上盖支撑柱14的上壁面。底板1的下壁面安装有四个轮子15。底板1的右壁面安装有牵引杆16。底板1的上壁面安装有电池17。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本实用新型在使用之前要对电池17进行充电,这样就让本实用新型有了能量的来源,然后通过牵引杆16以及四个轮子15将本实用新型拉动到使用地点,然后进行驻停使用,操作人员打开本实用新型的开关,让本实用新型的动力电机8以及扬声器5通电,进行工作,在动力电机8进行工作的时候,其驱动端直接带动了主动轮11进行转动,然后就带动了处于主动轮11上壁面的传动轴12进行圆周运动,并且通过传动连杆10以及另一个传动轴12带动了扬声器支撑架4进行运动,扬声器支撑架4的运动方式是以轴承3为圆心实现往复的圆弧运动,这样就直接带动了处于扬声器支撑架4的左壁面的扬声器5,这样就实现了扬声器5广角播放。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便携式可移动扬声器,包括:底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的上壁面安装有扬声器支撑结构,所述扬声器支撑结构的左壁面安装有扬声器结构,所述底板(1)的上壁面安装有动力结构,所述动力结构的驱动端安装有传动结构,所述底板(1)的上壁面安装有上盖结构;

    所述扬声器支撑结构包括:扬声器支撑柱(2)、轴承(3)以及扬声器支撑架(4);

    所述扬声器支撑柱(2)安装在底板(1)的上壁面,所述轴承(3)安装在扬声器支撑柱(2)的上壁面,所述扬声器支撑架(4)安装在轴承(3)的上壁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携式可移动扬声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扬声器结构包括:扬声器(5)、两个扬声器安装板(6)以及四个螺栓(7);

    两个所述扬声器安装板(6)分别安装在扬声器支撑架(4)的左壁面,所述扬声器(5)通过四个螺栓(7)安装在两个扬声器安装板(6)的左壁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携式可移动扬声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结构包括:动力电机(8)以及电机支撑架(9);

    所述电机支撑架(9)安装在底板(1)的上壁面,所述动力电机(8)安装在电机支撑架(9)的内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携式可移动扬声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结构包括:传动连杆(10)、主动轮(11)以及两个传动轴(12);

    所述主动轮(11)安装在动力电机(8)的上壁面,两个所述传动轴(12)分别安装在主动轮(11)的上壁面和扬声器支撑架(4)的上壁面,所述传动连杆(10)的两端分别套装在两个传动轴(12)的外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携式可移动扬声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盖结构包括:上盖(13)以及三个上盖支撑柱(14);

    三个所述上盖支撑柱(14)分别安装在底板(1)的上壁面,所述上盖(13)安装在三个上盖支撑柱(14)的上壁面。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携式可移动扬声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的下壁面安装有四个轮子(15)。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携式可移动扬声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的右壁面安装有牵引杆(16)。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携式可移动扬声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的上壁面安装有电池(17)。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扬声器技术领域的一种便携式可移动扬声器,包括:底板,底板的上壁面安装有扬声器支撑结构,扬声器支撑结构的左壁面安装有扬声器结构,底板的上壁面安装有动力结构,动力结构的驱动端安装有传动结构,底板的上壁面安装有上盖结构;扬声器支撑结构包括:扬声器支撑柱、轴承以及扬声器支撑架;扬声器支撑柱安装在底板的上壁面,轴承安装在扬声器支撑柱的上壁面,扬声器支撑架安装在轴承的上壁面。本实用新型中,通过摇杆机构来实现单个扬声器的广角播放,这样就能在同样的播放角度中,使用更低的能源,并且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可移动的设计,这样可以让本实用新型更加便于搬运,让本实用新型有了更多的使用场景。

    技术研发人员:谷微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谷微
    技术研发日:2020.09.27
    技术公布日:2021.03.12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p.8miu.com/read-26259.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