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静电消除器,属于静电消除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静电是电荷在物质系统中的不平衡分布产生的现象,例如用毛皮摩擦琥珀、丝绸摩擦玻璃棒等方法均能使物体带电。物体带电后,电荷会保持在物体上,除非被其他物体移走,所以称之为“静电”。静电与电流不同,后者是电荷在导体中的定向移动产生的电学现象,带电物体往往具有吸引轻小物体(比如纸屑)的性质。静电积累之后,由于不同物体电势不同,电荷通过瞬间电流发生转移的过程称为放电。冬季手和金属之间的火花以及闪电等现象都属于放电。可燃性流体中积聚的静电一旦发生放电,产生的电火花可能会引起爆炸,例如汽车在加油站进行加油时,如果空气中可燃气体浓度过大,汽车车身所带静电在放电时产生的电火花就有引起爆炸的危险。消除静电的最简单方法就是使用空气加湿器,提高空气的相对湿度可以增强空气的导电性,有利于物体上的静电经过空气被导走。使用离子发生器也能达到相同的效果。对静电放电敏感的物体可以使用抗静电剂,使它们的表面变得容易导电,从而防止静电积累。许多半导体设备对静电很敏感,这些电路元件通常需要用防静电包装(例如由金属网制成)来进行保护。在对含有敏感元件的电路进行操作时,人们也会穿戴防静电装置。对于汽车静电的消除,有静电带导地式的消除器,悬挂于车尾,通过螺丝安装在车架下部,静电带拖地进行静电传导;也有移动式的消除器,随身携带安装在钥匙扣上,每次使用的时候要拿出来去凑车身的金属部分。静电带式的消除器不仅安装不便,而且拖地端有磨损,车辆快速驾驶时会飘起来,如果行驶中勾到阻碍物则会拉坏。移动式的消除器也存在使用不便的缺陷。
技术实现要素:
因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提供一种使用方便、可靠的新型的静电消除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静电消除器,包括壳体、导电件以及耗能电路,所述导电件突出于壳体外部用于连接静电体表面将电荷导出;所述耗能电路设置于壳体内,包括电阻元件以及电池,所述电阻元件的一端连接于所述导电件,另一端连接于所述电池。
所述静电消除器包括磁吸装置,用于吸附于静电体表面。
所述导电件为导电钉,所述导电钉安装于壳体上的安装孔内,在所述壳体内设置有压缩弹簧,所述导电钉能够直接或间接施压于所述压缩弹簧上。
所述导电钉为多个。
多个所述导电钉安装于一导电环上,所述导电环通过导线连接于所述电阻元件。
所述导电钉均匀分布在所述导电环的周向上,所述磁吸装置位于所述导电环的内侧。
所述电阻元件为发光二极管。
所述壳体包括透明罩,所述透明罩将所述发光二极管罩在其中。
所述电阻元件连接于所述电池的正极端。
所述电池为纽扣电池。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静电消除器,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能够通过导电件将静电体表面的电荷导出,并通过电阻元件与电池形成耗能电路将放电电能消耗;
2、能够利用磁力吸附与车底的金属部分,安装简单方便;
3、通过压缩弹簧对导电钉施加弹力,能够避免导电钉与静电体表面接触不实;
4、导电钉为多个,并且安装在导电环上,通过导线将导电环连接于电阻元件,使静电消除器与静电体之间具有多个接触点,进而保证良好的接触效果,同时装配结构较为简单、稳定;
5、电阻元件为发光二极管,既能够消耗放电的电能,同时又能够阻止反向电流的通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仰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电路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如图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静电消除器,包括壳体1、磁吸装置2、导电件3以及耗能电路,所述导电件3突出于壳体1外部用于连接静电体表面将电荷导出;所述耗能电路设置于壳体1内,包括电阻元件4以及电池5,所述电阻元件4的一端连接于所述导电件3,另一端连接于所述电池5;所述磁吸装置2可以为强力磁铁,用于将壳体1吸附于静电体表面。
在电路中,通常电阻元件4是代表电路中消耗电能的二端元件,如电灯泡、电炉、电烙铁等这类实际电阻器,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电阻元件4为发光二极管,其连接于所述电池5的正极端,所述电池5为纽扣电池,通过导电件3能够将静电体表面的负电荷导出,当负电荷进入消除器后,与电池5的正极端形成回路,点亮消除器内部的发光二极管,消耗掉车身的负电荷,从而起到消除车身静电的作用。
所述导电件3为多个导电钉31,每个所述导电钉31安装于壳体1上的安装孔内,并且部分突出于壳体1外部,在所述壳体1内设置有压缩弹簧6,所述导电钉31能够顶在所述压缩弹簧6上,在本实施例中,多个所述导电钉31安装于一导电环32上,所述导电环32能够直接施压于压缩弹簧6上。所述导电环32通过导线连接于所述电阻元件4。所述导电钉31均匀分布在所述导电环32的周向上,所述磁吸装置2位于所述导电环32的内侧。
所述壳体1包括透明罩11,所述透明罩11将所述发光二极管罩在其中。
显然,上述实施例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对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由此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实用新型创造的保护范围之中。
1.一种静电消除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导电件以及耗能电路,所述导电件突出于壳体外部用于连接静电体表面将电荷导出;所述耗能电路设置于壳体内,包括电阻元件以及电池,所述电阻元件的一端连接于所述导电件,另一端连接于所述电池。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静电消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静电消除器包括磁吸装置,用于吸附于静电体表面。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静电消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件为导电钉,所述导电钉安装于壳体上的安装孔内,在所述壳体内设置有压缩弹簧,所述导电钉能够直接或间接施压于所述压缩弹簧上。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静电消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钉为多个。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静电消除器,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导电钉安装于一导电环上,所述导电环通过导线连接于所述电阻元件。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静电消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钉均匀分布在所述导电环的周向上,所述磁吸装置位于所述导电环的内侧。
7.如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静电消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阻元件为发光二极管。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静电消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包括透明罩,所述透明罩将所述发光二极管罩在其中。
9.如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静电消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阻元件连接于所述电池的正极端。
10.如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静电消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为纽扣电池。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