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消防应急疏散余压控制箱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2-07-09  136


    本实用新型涉及消防安全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消防应急疏散余压控制箱。



    背景技术:

    发生火灾时,防烟楼梯间和前室是建筑内部人员疏散的重要通道,而受灾人员出现死亡原因绝大多数是吸入烟尘所致,由于火灾场所温度高,浓烟会往无烟房间倒灌,因此发生火灾时必须要对该无烟房间或场所进行加压送风,使之形成清洁空气的正压区,起到阻隔烟气侵入的作用,为安全逃生避险创造机会。而加压送风的控制方式便需要设定相应的消防应急疏散余压控制系统,对防烟楼梯间和前室内部余压值进行实时监测和调整,及时调整加压送风量,使前室和楼梯间的余压值保持在合理范围内,保证烟气和热量不能侵入,为逃生人员提供安全的逃生通道。

    消防应急疏散余压控制系统通常设置在消防应急疏散余压控制箱内,配合余压监测传感器、触控屏、指示灯和报警器等对送风机构进行控制,然而在发生过火灾或者火情频繁发生的场所中,消防应急疏散余压控制箱经常会受到火情影响,尤其是对余压监控器的损坏和报警器的损坏较为多见,为了便于经常性的维护更换配件,提高消防应急疏散安全,对消防应急疏散余压控制箱要进行改良,以提高零配件快速更换维修的效率,以便未雨绸缪。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目的:为了实现背景技术中的技术要求,我们设计一种消防应急疏散余压控制箱,借助c形卡环和铰接轴配合将不可拆卸的上面板与可拆卸的下面板牢牢紧贴固定,且端面平齐,利用可快速拆卸的面板对经常需要更换维护的余压监控器和报警器进行一次性直接拆除替换维护,减少在控制箱内直接维修的耗时,并且控制箱面板打开时可以向内折叠90度,防止面板打开状态下阻挡通道疏通人流,省时省力,简单实用。

    为解决上述问题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消防应急疏散余压控制箱,包括控制箱本体,包括箱体和面板,所述箱体内壁设有电源控制器,面板上设置有触控屏、信号指示灯、余压监控器和报警器,所述面板包括不可拆卸的上面板和可拆卸的下面板,

    所述上面板固定有触控屏和信号指示灯,所述下面板固定有余压监控器和报警器,

    所述上面板与下面板之间设有铰接套筒和铰接轴,其中上面板下边缘固定有两个铰接套筒,所述下面板上边缘通过铰接块固定有两个铰接轴,两所述铰接轴与两铰接套筒轴孔间隙配合,所述上面板下端边缘上部两侧还设置有上支架,下面板上边缘下部两侧还设置有下支架,上支架和下支架同侧还设置有与c形卡环两端设有的通孔轴孔铰接配合的加力轴,所述c形卡环呈c形,两端设有配合通孔,在与上支架、下支架铰接配合后,将上面板的下边缘和下面板的上边缘紧密贴合,人工手动向控制箱内翻折下面板后,c形卡环扩张再复位,致使下面板与上面板之间开合角度为90度,减少打开面板状态下通道被阻挡的面积,便于人员流通。

    进一步地,所述上面板左侧与箱体内壁之间设有铰链,右侧设有控制箱锁。

    进一步地,所述铰接轴和铰接套筒的中心轴线分别到下面板外侧、上面板外侧的距离相同。

    进一步地,所述上支架、下支架设有的加力轴均设置在左侧。

    进一步地,所述下面板上边缘的两个铰接轴均与铰接块水平方向同侧固定。

    进一步地,当需要维修更换余压监控器和报警器时,人工拆下c形卡环,铰接轴从铰接套筒分离即可拆下下面板,直接更换上装配有余压监控器和报警器的下面板。

    进一步地,所述箱体内壁背板与墙壁之间通过锁紧螺栓固定。

    进一步地,所述箱体上边缘、下边缘均设有凸出的边框,用于遮挡面板与箱体之间的上下缝隙。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该消防应急疏散余压控制箱借助c形卡环和铰接轴配合将不可拆卸的上面板与可拆卸的下面板牢牢紧贴固定,且端面平齐,利用可快速拆卸的下面板对经常需要更换维护的余压监控器和报警器进行一次性快速拆除替换维护,减少在控制箱内直接维修的耗时,并且下面板打开时可以向内折叠90度,防止面板打开状态下阻挡通道疏通人流,省时省力,简单实用。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

    图1为本实施例消防应急疏散余压控制箱的正视图;

    图2为本实施例消防应急疏散余压控制箱的右视图;

    图3为本实施例所述上面板、下面板打开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5为本实施例所述上面板、下面板铰接固定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信号指示灯,2-铰链,3-上面板,4-余压监控器,5-下面板,6-下边框,7-报警器,8-控制箱锁,9-触控屏,10-上边框,11-上支架,12-c形卡环,13-锁紧螺栓,14-电源控制器,15-箱体,16-下支架,17-加力轴,18-铰接轴,19-铰接套筒,20-铰接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请参阅图1-5,本实施例提出一种消防应急疏散余压控制箱,包括控制箱本体,包括箱体15和面板。

    具体地说,所述箱体15内壁设有电源控制器14,面板上设置有触控屏9、信号指示灯1、余压监控器4和报警器7,所述面板包括不可拆卸的上面板3和可拆卸的下面板5,所述箱体15上边缘、下边缘均设有凸出的边框,用于遮挡面板与箱体15之间的上下缝隙,所述上面板3固定有触控屏9和信号指示灯1,所述下面板5固定有余压监控器4和报警器7。

    所述上面板3与下面板5之间设有铰接套筒19和铰接轴18,其中上面板3下边缘固定有两个铰接套筒19,所述下面板5上边缘通过铰接块20固定有两个铰接轴18,两所述铰接轴18与两铰接套筒19轴孔间隙配合,所述上面板3下端边缘上部两侧还设置有上支架11,下面板5上边缘下部两侧还设置有下支架16,上支架11和下支架16同侧还设置有与c形卡环12两端设有的通孔轴孔铰接配合的加力轴17,所述c形卡环12呈c形,两端设有配合通孔,在与上支架11、下支架16铰接配合后,将上面板3的下边缘和下面板5的上边缘紧密贴合,人工手动向控制箱内翻折下面板5后,c形卡环12扩张再复位,致使下面板5与上面板3之间开合角度为90度,减少打开面板状态下通道被阻挡的面积,便于人员流通。

    所述上面板3左侧与箱体15内壁之间设有铰链2,右侧设有控制箱锁8,所述箱体15内壁背板与墙壁之间通过锁紧螺栓13固定。

    进一步的实施方案是,所述铰接轴18和铰接套筒19的中心轴线分别到下面板5外侧、上面板3外侧的距离相同,使得上面板和下面板外端面平齐。

    进一步的实施方案是,所述上支架11、下支架16设有的加力轴17均设置在左侧,便于c形卡环12装配。

    进一步的实施方案是,所述下面板5上边缘的两个铰接轴18均与铰接块20水平方向同侧固定。

    进一步的实施方案是,当需要维修更换余压监控器4和报警器7时,人工拆下c形卡环12,铰接轴18从铰接套筒19分离即可拆下下面板5,直接更换上装配有余压监控器4和报警器7的下面板5。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宗旨的前提下做出各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技术特征:

    1.一种消防应急疏散余压控制箱,包括控制箱本体,包括箱体和面板,所述箱体内壁设有电源控制器,所述面板包括不可拆卸的上面板和可拆卸的下面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上面板固定有触控屏和信号指示灯,所述下面板固定有余压监控器和报警器,

    所述上面板与下面板之间设有铰接套筒和铰接轴,其中上面板下边缘固定有两个铰接套筒,所述下面板上边缘通过铰接块固定有两个铰接轴,两所述铰接轴与两铰接套筒轴孔间隙配合,所述上面板下端边缘上部两侧还设置有上支架,下面板上边缘下部两侧还设置有下支架,上支架和下支架同侧还设置有与c形卡环两端设有的通孔轴孔铰接配合的加力轴,所述c形卡环呈c形,两端设有配合通孔,在与上支架、下支架铰接配合后,将上面板的下边缘和下面板的上边缘紧密贴合,人工手动向控制箱内翻折下面板后,c形卡环扩张再复位,致使下面板与上面板之间开合角度为90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消防应急疏散余压控制箱,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面板左侧与箱体内壁之间设有铰链,右侧设有控制箱锁。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消防应急疏散余压控制箱,其特征在于:所述铰接轴和铰接套筒的中心轴线分别到下面板外侧、上面板外侧的距离相同。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消防应急疏散余压控制箱,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支架、下支架设有的加力轴均设置在左侧。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消防应急疏散余压控制箱,其特征在于:所述下面板上边缘的两个铰接轴均与铰接块水平方向同侧固定。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消防应急疏散余压控制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内壁背板与墙壁之间通过锁紧螺栓固定。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消防应急疏散余压控制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上边缘、下边缘均设有凸出的边框,用于遮挡面板与箱体之间的上下缝隙。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消防应急疏散余压控制箱,包括控制箱本体,包括箱体和面板,箱体内壁设有电源控制器,面板包括上面板和下面板,上面板固定有触控屏和信号指示灯,下面板固定有余压监控器和报警器,上面板与下面板之间设有铰接套筒和铰接轴,上面板下端边缘上部两侧还设置有上支架,下面板上边缘下部两侧还设置有下支架,上支架和下支架同侧还设置有与C形卡环两端设有的通孔轴孔铰接配合的加力轴,借助C形卡环和铰接轴配合将上面板与下面板牢牢紧贴固定,利用可快速拆卸的下面板对经常需要更换维护的余压监控器和报警器进行快速拆除替换维护,减少在控制箱内维修的耗时,并且下面板打开时可以向内折叠90度,减少阻挡通道面积,省时省力。

    技术研发人员:刘苏明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苏州利霖安全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9.16
    技术公布日:2021.03.12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p.8miu.com/read-26079.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