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属于电磁屏蔽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屏蔽罩。
背景技术:
在工业生产中,当加工设备采用电极加热的方式对工件进行加热时,往往会产生电磁波,产生的电磁波会极大地影响操作者的身体健康,对人体造成伤害。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屏蔽罩,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屏蔽罩,包括屏蔽罩主体以及位于所述屏蔽罩主体内的封口组件;所述屏蔽罩主体为钣金件,所述屏蔽罩主体一端设有进料口,另一端设有出料口,所述封口组件数量为两组,一封口组件与所述进料口位置对应,另一封口组件与所述出料口位置对应,所述封口组件包括封口气缸与位于所述封口气缸活塞杆端的封门。
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屏蔽罩主体内设置有安装架,所述安装架上设置有导轨,所述封门一端通过滑块与所述导轨连接。
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安装架数量为四个且分别位于所述封门两端。
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封门为钣金件。
本实用新型解决了背景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本实用新型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采用钣金件作为屏蔽罩,能够将加工设备置于屏蔽罩内,由封口组件与屏蔽罩主体配合,实现对加工设备的屏蔽,对加工产生的电磁波进行隔绝,降低对人体的伤害。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部放大图
图中:1、屏蔽罩主体;2、封口组件;21、封口气缸;22、封门;3、安装架;4、导轨;5、滑块。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实用新型有关的构成。
如图1与图2所示,一种屏蔽罩,包括屏蔽罩主体1以及位于所述屏蔽罩主体1内的封口组件2;所述屏蔽罩主体1为钣金件,所述屏蔽罩主体1一端设有进料口,另一端设有出料口,所述封口组件2数量为两组,一封口组件2与所述进料口位置对应,另一封口组件2与所述出料口位置对应,所述封口组件2包括封口气缸21与位于所述封口气缸21活塞杆端的封门22。
在本实施例中,该屏蔽罩用于电极加热设备,电极加热设备位于屏蔽罩内,当待加热件从进料口进入电极加热设备后,封口组件2的封口气缸21驱动封门22进行运动,使进料口与出料口均封闭,此时,电极加热设备对待加热件进行加热,产生的电磁波将会被屏蔽罩屏蔽,从而降低了电磁波对人体的伤害。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屏蔽罩主体1内设置有安装架3,所述安装架3上设置有导轨4,所述封门22一端通过滑块5与所述导轨4连接,导轨4与滑块5配合,能够为封门22的运动进行导向,避免封门22的运动方向发生偏移。
具体地,所述安装架3数量为四个且分别位于所述封门22两端。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封门22为钣金件,屏蔽罩主体1与封门22均采用钣金件,能够对电磁波实现较好的屏蔽效果。
总而言之,本实用新型采用钣金件作为屏蔽罩,能够将加工设备置于屏蔽罩内,由封口组件2与屏蔽罩主体1配合,实现对加工设备的屏蔽,对加工产生的电磁波进行隔绝,降低对人体的伤害。
以上依据本实用新型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实用新型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实用新型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技术性范围。
1.一种屏蔽罩,其特征在于,包括屏蔽罩主体以及位于所述屏蔽罩主体内的封口组件;所述屏蔽罩主体为钣金件,所述屏蔽罩主体一端设有进料口,另一端设有出料口,所述封口组件数量为两组,一封口组件与所述进料口位置对应,另一封口组件与所述出料口位置对应,所述封口组件包括封口气缸与位于所述封口气缸活塞杆端的封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屏蔽罩,其特征在于,所述屏蔽罩主体内设置有安装架,所述安装架上设置有导轨,所述封门一端通过滑块与所述导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屏蔽罩,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架数量为四个且分别位于所述封门两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屏蔽罩,其特征在于,所述封门为钣金件。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