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属于带钢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带钢扭转导槽出口装置。
背景技术:
带钢正常生产时,钢带平直从精轧机架进入扭转导槽,通过扭转导槽时改变成直立状态进入平板链。由于钢带自重原因,钢带下沿紧贴扭转导槽底部滑行,扭转导槽底部被钢带摩擦出一条条凹槽,凹槽又反作用与钢带下边部,造成钢带下边部划伤,产生三级品。日常生产必须对扭转导槽划伤位置堆焊修复后进行表面磨光处理。但是划伤部位在扭转导槽尾端直立出口处底部,该处深450mm,宽仅60mm。焊接空间不足,需加长焊条,并将焊条前段人为弯曲处理后进行堆焊作业,加大了堆焊难度,不仅延长堆焊时间而且堆焊质量不高。最大缺陷为,由于空间狭小,磨光机难以对堆焊面进行磨光处理,仅凭堆焊技术控制堆焊表面。
总结而言,目前的扭转导槽出口端存在的问题是:空间狭小,堆焊难度大,一次停机堆焊时间超过40分钟以上。并且由于空间狭小,磨光机难以对堆焊面进行磨光处理,仅凭堆焊技术控制堆焊表面虽然钢带表面划伤得以改善,如果堆焊质量失误,钢带下边部会出现鳞层,必须再次停机处理。此外普通钢板耐磨性差,频繁磨损。
技术实现要素:
实用新型目的: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带钢扭转导槽出口装置,该设备能够实现快速高质量的解决扭转导槽底部划伤。
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带钢扭转导槽出口装置,包括导向槽和接触板,所述导向槽包括底座和两个导向板,所述两个导向板分别自所述底座的两侧向上凸伸出;所述接触板可拆卸的安装于所述底座上,并位于两个所述导向板之间。
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该扭转导槽出口装置将扭转导槽的尾端直立出口处改进成两个部分,分别为导向槽和上层可拆卸的接触板。从而在生产过程中,仅通过接触板与钢带直接接触,当接触板磨损后,直接拆卸更换接触板即可实现快速恢复。且磨损的接触板在拆下后,可以进行线下堆焊打磨修复,方便操作,操作难度大大降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扭转导槽出口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扭转导槽出口装置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扭转导槽出口装置的仰视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扭转导槽出口装置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扭转导槽出口装置的右视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扭转导槽出口装置的左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该带钢扭转导槽出口装置位于扭转导槽的尾端直立出口处,用以解决该位置磨损修复难度大用时长等问题。
如图1~6所示,该装置主要包括两个部分,下层的导向槽1和上层的接触板2。
其中,导向槽1包括底座11和两个导向板12,底座11呈等腰梯形结构,其下底方向为钢带的进入端,上底方向为钢带的出口。两个导向板12分别沿着底座11的两腰向上凸伸出用以为钢带导向。
接触板2也呈梯形结构,采用0cr25ni20不锈钢制作而成,用以替代原有的普通钢板,提高表面耐磨性,延长使用时间,降低工人劳动强度和钢带出现划伤的几率。
接触板2可拆卸的安装于底座11上,并位于两个导向板12之间。具体的接触板2下表面设置有向下凸伸出的两个螺柱21,这两个螺柱21在接触板2的纵长方向(梯形的高)依次排列,也就是说沿着钢带的行进方向依次设置两个螺柱,从而提升安装的牢固度,同时也便于拆卸。
相应的,底座11上设置有与螺柱21适配的两个装配孔,通过将螺柱21自上而下分别穿过对应的装配孔,并在底座11的下方用螺母紧固,实现将接触板2安装至底座11上。
当接触板2磨损后,直接拆卸更换接触板2即可实现快速恢复。且磨损的接触板2在拆下后,可以进行线下堆焊打磨修复,修复难度也大大降低。
1.一种带钢扭转导槽出口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导向槽(1)和接触板(2),所述导向槽(1)包括底座(11)和两个导向板(12),所述两个导向板(12)分别自所述底座(11)的两侧向上凸伸出;所述接触板(2)可拆卸的安装于所述底座(11)上,并位于两个所述导向板(12)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钢扭转导槽出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接触板(2)下表面设置有向下凸伸出的螺柱(21),所述底座(11)上设置有与所述螺柱(21)适配的装配孔;通过将所述螺柱(21)自上而下穿过所述装配孔并在底座(11)的下方用螺母紧固,实现将所述接触板(2)安装至所述底座(11)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带钢扭转导槽出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接触板(2)的下表面设置两个所述螺柱(21),两个所述螺柱(21)沿着所述接触板(2)的纵长方向依次排布,所述底座(11)上设置有两个装配孔,所述装配孔的位置与所述螺柱(21)一一对应。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钢扭转导槽出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1)呈梯形结构,所述导向板(12)分别沿着底座(11)的梯形两腰延伸布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带钢扭转导槽出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接触板(2)呈梯形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带钢扭转导槽出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槽(1)在底座(11)的梯形上底处形成钢带的出口。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