铅酸蓄电池板栅网带喷砂装置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2-07-09  81


    本实用新型属于铅酸蓄电池制造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铅酸蓄电池板栅网带喷砂装置。



    背景技术:

    板栅是铅酸蓄电池主要组成部件,板栅作为活性物质的载体起着骨架支撑和粘附活性物质的作用,同时作为电流的传导体起着集流、汇流和输流的作用,以及作为极板的均流起着使电流均匀分布到活性物质中的作用。板栅制造主要有4种方法,分别为重力浇铸、连铸、拉网及冲网,其中拉网和冲网需优先使用连铸连轧技术做好半成品铅带,然后经过拉网或冲网技术做出板栅网带。由于板栅网带后续需要与铅膏结合,因此需要对板栅网带表面进行粗糙效果的处理。

    目前,大部分厂家生产的铅带表面比较光滑,也有部分厂家事先对铅带表面进行了粗糙处理,使得经过冲网后的板栅筋条具有一定的粗糙效果。然而进行这种粗糙处理仅使得处理后的板栅筋条只在上下表面形成一定的粗糙效果,筋条的侧面仍然达到粗糙的效果,这种只在上下面粗糙处理的比表面积不够大,容易导致板栅涂板后与铅膏之间的结合程度不够、接触不好,进而影响电池性能。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铅酸蓄电池板栅网带喷砂装置,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除板栅网带的上下面外通过该装置还可对板栅网带的每根筋条侧面均进行粗糙效果的处理,获得足够的比表面积,从而增大板栅和铅膏之间的结合程度,提高电池性能。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

    铅酸蓄电池板栅网带喷砂装置,包括进料口和接料口,所述接料口位于所述进料口下方,所述进料口和所述接料口中间设有喷砂机构,所述喷砂机构包括,

    喷砂管道,喷砂管道的进砂端有多个且均与所述进料口下方连通,所述喷砂管道的喷砂端包括开口方向向下的喷砂端a和开口方向向上的喷砂端b,所述喷砂端a和所述喷砂端b开口位置对应;

    鼓风机,鼓风机的输出端分别连通至鼓风通道a和鼓风通道b,所述鼓风通道a的鼓风口与所述喷砂端a上方的所述喷砂管道连通,所述鼓风通道b的鼓风口与所述喷砂端b下方的所述喷砂管道连通。

    设置开口方向向下和开口方向向上的相对的喷砂端a和喷砂端b,并在喷砂端附近连通至鼓风机的鼓风通道,使得进入喷砂管道的喷砂料在重力和鼓风机的作用下,从喷砂端高速喷出,与置于喷砂端a和喷砂端b中间的板栅网带进行撞击,令板栅网带除上下表面得到粗糙效果,其形成板栅网带的筋条侧面也得以充分喷砂从而得到粗糙效果的处理,获得足够的比表面积从而提升板栅与铅膏的接触性增强两者的结合程度,最终减少对电池性能的影响。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方案是,所述进料口上端固定有便于扩大进料容量的进料斗。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方案是,还包括位于所述喷砂管道下方用于存储下落喷砂料的接料斗,所述接料斗的出口下端与所述接料口连通。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方案是,还包括回料机构,所述回料机构包括螺旋输送机和电机,所述螺旋输送机一端连接于所述接料口的出口下端,一端连接至所述进料斗的进口上端。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方案是,所述螺旋输送机有三段连通,每一段的所述螺旋输送机均连接有电机。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方案是,所述喷砂管道沿所述进料口轴线对称设置且共有四根,四根所述喷砂管道的所述喷砂端包括悬于板栅网带上方的两个喷砂端a,和位于板栅网带下方的两个喷砂端b。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方案是,连接所述喷砂端b的所述喷砂管道设于所述喷砂端a的两侧,连接所述喷砂端b的所述喷砂管道呈弧形。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方案是,连接所述喷砂端a的两根所述喷砂管道形状竖直向下。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方案是,所述鼓风机有两个沿所述进料口轴线对称设于两侧。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所带来的有益效果有:

    (1)设置开口方向向下和开口方向向上的相对的喷砂端a和喷砂端b,并在喷砂端附近连通至鼓风机的鼓风通道,使得进入喷砂管道的喷砂料在重力和鼓风机的作用下,从喷砂端高速喷出,与置于喷砂端a和喷砂端b中间的板栅网带进行撞击,令板栅网带除上下表面得到粗糙效果,其形成板栅网带的筋条侧面也得以充分喷砂从而得到粗糙效果的处理,获得足够的比表面积从而提升板栅与铅膏的接触性增强两者的结合程度,最终减少对电池性能的影响。

    (2)进料斗的设置更加方便大量进料。

    (3)喷落的喷砂料从接料口出口下端进入螺旋输送机,回到进料斗完成喷砂循环。且螺旋输送机通过三个电机连接三段,特别中间一段为竖直段时,输送效果较好。

    (4)通过设置上下一共四个喷砂端,且成对称设置,将板栅网带置于喷砂端a和喷砂端b之间的间隙时可确保喷砂料能够充分撞击到板栅网带。

    (5)喷砂端b开口方向设为向上,与其连接的喷砂通道设为弧形更便于喷砂料在鼓风机的作用下向上吹拂,达到向上喷砂的效果。

    (6)连接喷砂端a的喷砂通道竖直向下设置,使得喷砂料在重力作用下撞击效果更好。

    (7)设置两个对称的鼓风机,鼓风性更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铅带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板栅网带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板栅网带喷砂前后效果对比图

    图中:1-喷砂管道;2-喷砂端:21-喷砂端a、22-喷砂端b;3-鼓风机;41-鼓风通道a、42-鼓风通道b;5-进料斗;6-接料斗;7-螺旋输送机;8-电机;9-板栅网带。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明本实用新型,应理解下述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在阅读了本实用新型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对实用新型的各种等价形式的修改均落于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

    铅酸蓄电池板栅网带9喷砂装置,包括进料口和接料口,所述接料口位于所述进料口下方,所述进料口和所述接料口中间设有喷砂机构,所述喷砂机构包括,

    喷砂管道1,喷砂管道1的进砂端有多个且均与所述进料口下方连通,所述喷砂管道1的喷砂端2包括开口方向向下的喷砂端a21和开口方向向上的喷砂端b22,所述喷砂端a21和所述喷砂端b22开口位置对应;

    鼓风机3,鼓风机3的输出端分别连通至鼓风通道a41和鼓风通道b42,所述鼓风通道a41的鼓风口与所述喷砂端a21上方的所述喷砂管道1连通,所述鼓风通道b42的鼓风口与所述喷砂端b22下方的所述喷砂管道1连通。

    本装置还与喷砂料输送机构相配合,喷砂料输送机构的输出口与所述进料口相配合。

    往进料斗5中添加喷砂料,市面上常用的喷砂料有:玻璃珠、石英砂、钢砂、陶瓷砂等,但为了不影响电池性能,本实施例中选择对电池无影响的陶瓷砂。

    为了方便大量进料,所述进料口上端固定有便于扩大进料容量的进料斗5。

    还包括位于所述喷砂管道1下方用于存储下落喷砂料的接料斗6,所述接料斗6的出口下端与所述接料口连通。

    装置还包括回料机构,所述回料机构包括螺旋输送机7和电机8,所述螺旋输送机7一端连接于所述接料口的出口下端,一端连接至所述进料斗5的进口上端。喷落的喷砂料从接料口出口下端进入螺旋输送机7,回到进料斗5完成喷砂循环。

    所述螺旋输送机7有三段连通,每一段的所述螺旋输送机7均连接有电机8。尤其对于三段中间的竖直段的螺旋输送机7来说,每段均连接配置电机8使得输送效果更好。

    根据实际中的需求,因一个喷砂端a21即对应一个喷砂端b22为一组,喷砂管道1可以设有偶数的多根,故设置多组喷砂端2。

    更加优化的是,所述喷砂管道1沿所述进料口轴线对称设置且共有四根,四根所述喷砂管道1的所述喷砂端2包括悬于板栅网带9上方的两个喷砂端a21,和位于板栅网带9下方的两个喷砂端b22。通过设置上下一共四个喷砂端2,且成对称设置,将板栅网带9置于喷砂端a21和喷砂端b22之间的间隙时可确保喷砂料能够充分撞击到板栅网带9。

    连接所述喷砂端b22的所述喷砂管道1设于所述喷砂端a21的两侧,连接所述喷砂端b22的所述喷砂管道1呈弧形。弧形更便于喷砂料在鼓风机3的作用下向上吹拂,达到向上喷砂的效果。

    为了达到更好的喷砂料的撞击效果,连接所述喷砂端a21的两根所述喷砂管道1形状竖直向下。所述鼓风机3有两个沿所述进料口轴线对称设于两侧。

    与本专利装置相连的可以有板栅网带9的传输装置,板栅网带9通过传输装置输送至喷砂端a21和喷砂端b22之间的间隙,从两者之间穿过达到一定喷砂效果后将网带进行收卷存储,待下工序使用。

    为了能够较为全面的喷砂,沿轴线对称的喷砂端2之间的间距根据板栅网带9的宽度进行设置,喷砂端2两侧之间的距离小于板栅网带9的宽度,喷砂端2的中心大约在板栅网带9宽度的三等分处,使得喷砂处理时板栅网带9的中间和两侧边均可以得到粗糙的处理。

    具体实施步骤:步骤一、提前将铅带使用冲网技术做成板栅网带9;步骤二、将做好的板栅网带9送入喷砂装置,使其经过喷砂端a21和喷砂端b22之间的间隙,确保喷砂时可在四个喷砂端2的作用下、喷砂料撞击到板栅网带9;步骤三、开启喷砂装置和喷砂料输送机构,使鼓风机3运作,喷砂过程中板栅网带9需保持持续送进送出;在此过程中,喷砂料运行路线为:从进料斗5进入,在重力作用和鼓风机3作用下,通过喷砂通道上的喷砂端a21和喷砂端b22高速喷出和板栅网带9进行撞击,重力作用下落入接料斗6,再通过螺旋输送机7回到进料斗5,完成循环;步骤四、完成喷砂的板栅网带9收卷存储,待下道工序使用。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技术特征:

    1.铅酸蓄电池板栅网带喷砂装置,包括进料口和接料口,所述接料口位于所述进料口下方,所述进料口和所述接料口中间设有喷砂机构,所述喷砂机构包括,其特征在于:

    喷砂管道(1),喷砂管道(1)的进砂端有多个且均与所述进料口下方连通,所述喷砂管道(1)的喷砂端(2)包括开口方向向下的喷砂端a(21)和开口方向向上的喷砂端b(22),所述喷砂端a(21)和所述喷砂端b(22)开口位置对应;

    鼓风机(3),鼓风机(3)的输出端分别连通至鼓风通道a(41)和鼓风通道b(42),所述鼓风通道a(41)的鼓风口与所述喷砂端a(21)上方的所述喷砂管道(1)连通,所述鼓风通道b(42)的鼓风口与所述喷砂端b(22)下方的所述喷砂管道(1)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铅酸蓄电池板栅网带喷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料口上端固定有便于扩大进料容量的进料斗(5)。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铅酸蓄电池板栅网带喷砂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位于所述喷砂管道(1)下方用于存储下落喷砂料的接料斗(6),所述接料斗(6)的出口下端与所述接料口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铅酸蓄电池板栅网带喷砂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回料机构,所述回料机构包括螺旋输送机(7)和电机(8),所述螺旋输送机(7)一端连接于所述接料口的出口下端,一端连接至所述进料斗(5)的进口上端。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铅酸蓄电池板栅网带喷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旋输送机(7)有三段连通,每一段的所述螺旋输送机(7)均连接有电机(8)。

    6.根据权利要求2、4或5任一项所述的铅酸蓄电池板栅网带喷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喷砂管道(1)沿所述进料口轴线对称设置且共有四根,四根所述喷砂管道(1)的所述喷砂端(2)包括悬于板栅网带(9)上方的两个喷砂端a(21),和位于板栅网带(9)下方的两个喷砂端b(22)。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铅酸蓄电池板栅网带喷砂装置,其特征在于:连接所述喷砂端b(22)的所述喷砂管道(1)设于所述喷砂端a(21)的两侧,连接所述喷砂端b(22)的所述喷砂管道(1)呈弧形。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铅酸蓄电池板栅网带喷砂装置,其特征在于:连接所述喷砂端a(21)的两根所述喷砂管道(1)形状竖直向下。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铅酸蓄电池板栅网带喷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鼓风机(3)有两个沿所述进料口轴线对称设于两侧。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铅酸蓄电池板栅网带喷砂装置。包括进料口和接料口,所述接料口位于所述进料口下方,所述进料口和所述接料口中间设有喷砂机构,所述喷砂机构包括喷砂管道,喷砂管道的进砂端有多个且均与所述进料斗下方连通,所述喷砂管道的喷砂端包括开口方向向下的喷砂端A和开口方向向上的喷砂端B,所述喷砂端A和所述喷砂端B开口位置对应;还包括鼓风机,鼓风机的输出端分别连通至鼓风通道A和鼓风通道B,所述鼓风通道A的鼓风口与所述喷砂端A上方的所述喷砂管道连通,所述鼓风通道B的鼓风口与所述喷砂端B下方的所述喷砂管道连通。本实用新型可对板栅网带的每根筋条上下面和侧面进行粗糙效果的处理,增大板栅和铅膏的接触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守君;胡国柱;张继胜;李军;李明钧;丁建中;孙旺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浙江天能电池(江苏)有限公司;浙江天能电池江苏新能源有限公司;天能集团江苏特种电源有限公司;天能集团江苏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6.29
    技术公布日:2021.03.12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p.8miu.com/read-25948.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