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水面料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2-07-09  79


    本实用新型纺织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防水面料。



    背景技术:

    面料就是用来制作服装的材料,作为服装三要素之一,面料不仅可以诠释服装的风格和特性,而且直接左右着服装的色彩、造型的表现效果,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于面料的各种功能需要越来越高,面料已经朝着舒适化、功能化不断改进,高性能的面料依靠于原料、组织、款式及加工综合因素,防水面料越来越多的应用于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

    现有技术中公开号为cn207535393u的中国专利,其公开了一种新型防水面料,基布层上侧表面涂覆设置有橡胶涂层,绒布内层水平贴合设置于基布层下侧,橡胶涂层上侧表面均匀设置有多条下导水条,防水面料层下侧表面均匀设置有多条上导水条,上导水条下侧与橡胶涂层上侧表面粘附固定,下导水条和上导水条沿水平方向均匀交错设置,防水面料层上侧表面涂覆设置有防辐射层,防水面料层采用聚酯纤维丝织造而成,聚酯纤维丝外侧包覆设置有防水剂层,具有抗辐射性能和防水性能。

    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上述面料的上下两侧均为密封结构,密封的面料虽然有防水性能,但容易滋生细菌,容易对穿戴者的皮肤造成损伤。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防水面料,在防水的同时,也能够将侵入面料中的水分及时散发出来,减少细菌的滋生,有利于对穿戴者的皮肤进行保护。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防水面料,包括棉基层,所述棉基层的一侧面设置有储水层,所述储水层远离所述棉基层的一侧设置有防水条和透气条,所述防水条、所述透气条和所述棉基层长度方向一致,所述防水条和所述透气条长度方向两侧的侧边相互抵接并间隔分布于所述储水层上,所述透气条上开设有通孔,所述通孔为多个并沿所述透气条的长度方向均匀分布,所述通孔内设置有与所述储水层连接的棉条,所述棉条为多根并均匀分布于所述通孔内。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防水条可以阻挡水分进入面料中,但当水分进入面料中后,水分会被储水层收集,然后储水层中的水分会传递至棉条中,由于棉条与外部空气接触,空气流动的移动会带走棉条上的水分,进而可以快速散发面料中的水分,且透气条可以起到透气作用,进一步加快了水分散发,因此,防水面料在防水的同时,也能够将侵入面料中的水分及时散发出来,减少细菌的滋生,有利于对穿戴者的皮肤进行保护。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通孔的截面层梯形,且所述通孔靠近所述储水层一侧的侧边的长度大于另一侧面的长度。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通孔设置为梯形状,可以加宽通孔与面料外部的接触面积,进而可以加快水分的散发,减少水分的滞留。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棉条远离所述储水层一端的端部位于所述透气条的上方。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棉条远离储水层一端的端部设置为位于透气条的上方,可以使得棉条的端部完全与外部的空气接触,进一步加快了棉条中水分的散发。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棉基层和所述储水层之间设置有抗菌层,所述抗菌层为涤纶抗菌抑菌面料。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抗菌层中有抗菌面料助剂,因此可以去除面料上的细菌、真菌以及霉菌等,有利于抑制细菌的再生和繁殖。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抗菌层和所述棉基层之间设置有保温层,所述保温层由see生态棉制成。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see生态棉制成的保温层,具有较好的保暖性和高弹性,有利于提高面料的保温效果。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防水条和所述透气条分别与所述储水层和所述棉基层之间为非穿透缝合。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非穿透缝合对防水条和透气条进行缝制,可以在防水条和透气条上不留针线孔,从而可以提高面料的防水性能。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储水层的层厚大于所述防水条以及所述透气条的层厚。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储水层的层厚设置为大于防水条和透气条的层厚,可以保证储水层有足够的空间收集和存储水分,减少因水分过多而渗入面料内部。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通过设置防水条、透气条和棉条,利用防水条可以阻挡水分进入面料中,但当水分进入面料中后,水分会被储水层收集,然后储水层中的水分会传递至棉条中,由于棉条与外部空气接触,空气流动会带走棉条上的水分,进而可以快速散发面料中的水分,且透气条可以起到透气作用,进一步加快了水分散发,因此,防水面料在防水的同时,也能够将侵入面料中的水分及时散发出来,减少细菌的滋生,有利于对穿戴者的皮肤进行保护;

    通过将通孔设置为梯形状,可以加宽通孔与面料外部的接触面积,进而可以加快水分的散发,减少水分的滞留;

    通过设置抗菌层,抗菌层中有抗菌面料助剂,因此可以去除面料上的细菌、真菌以及霉菌等,有利于抑制细菌的再生和繁殖。

    附图说明

    图1主要示意本实用新型中防水面料的层结构;

    图2主要示意图1中防水条和透气条的构造。

    图中,1、棉基层;2、储水层;3、防水条;4、透气条;41、通孔;5、棉条;6、抗菌层;7、保温层。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照图1,为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防水面料,包括棉基层1,棉基层1由化纤棉制成,棉基层1的其中一侧依次设置有保温层7、抗菌层6以及储水层2,储水层2远离抗菌层6的一侧设置有防水条3和透气条4。

    如图1所示,保温层7由see生态棉压制而成,see生态棉具有较好的保暖性和高弹性,有利于提高面料的保温效果,且该生态棉中有玉米植物纤维,因此甲醛含量比普通棉少10%,更有利于穿戴者的健康。抗菌层6为涤纶抗菌抑菌面料,抗菌层6中的抗菌面料助剂在高温时上染涤纶内部,抗菌面料助剂被固定于纤维内部且受到纤维的保护,以去除面料上的细菌、真菌以及霉菌等,有利于抑制细菌的再生和繁殖。储水层2由超细纤维制成,利用储水层2可以收集并储存水分,减少水分流动至面料的内部。

    如图1所示,防水条3由高分子防水材料和布料复合而成,透气条4由微多孔的疏水性材料制成,防水条3和透气条4均为条形状且厚度一致,防水条3的长度方向与透气条4的长度方向一致,且防水条3和透气条4长度方向两侧的侧边相互抵接,防水条3和透气条4间隔分布于储水层2远离抗菌层6的一侧,防水条3和透气条4均通过非穿透缝合技术将防水条3和透气条4缝制于面料上,利用非穿透缝合技术对防水条3和透气条4进行缝制,可以在防水条3和透气条4上不留针线孔,从而可以提高面料的防水性能。

    如图1所示,透气条4上开设有通孔41,通孔41为多个,多个通孔41沿透气条4的长度方向均匀分布(结合图2所示),通孔41的截面呈等腰梯形,且通孔41远离储水层2一侧的侧边的长度大于与储水层2抵接一侧的侧边的长度。通孔41内设置有棉条5,棉条5的一端与储水层2固接,另一端位于防水条3的上方,棉条5为多个并沿通孔41的一周均匀分布。此外,储水层2的层厚大于防水条3以及透气条4的层厚,从而可以保证储水层2有足够的空间收集和存储水分,减少因水分过多而渗入面料内部。

    本实施例的实施原理为:利用防水条3可以阻挡水分进入面料中,但当水分进入面料中后,水分会被储水层2收集,然后储水层2中的水分会传递至棉条5中,由于棉条5与外部空气接触,空气流动会带走棉条5上的水分,进而可以快速散发面料中的水分,且透气条4可以起到透气作用,进一步加快了水分散发,因此,防水面料在防水的同时,也能够将侵入面料中的水分及时散发出来,减少细菌的滋生,有利于对穿戴者的皮肤进行保护。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防水面料,包括棉基层(1),其特征在于:所述棉基层(1)的一侧面设置有储水层(2),所述储水层(2)远离所述棉基层(1)的一侧设置有防水条(3)和透气条(4),所述防水条(3)、所述透气条(4)和所述棉基层(1)长度方向一致,所述防水条(3)和所述透气条(4)长度方向两侧的侧边相互抵接并间隔分布于所述储水层(2)上,所述透气条(4)上开设有通孔(41),所述通孔(41)为多个并沿所述透气条(4)的长度方向均匀分布,所述通孔(41)内设置有与所述储水层(2)连接的棉条(5),所述棉条(5)为多根并均匀分布于所述通孔(41)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水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41)的截面层梯形,且所述通孔(41)靠近所述储水层(2)一侧的侧边的长度大于另一侧面的长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水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棉条(5)远离所述储水层(2)一端的端部位于所述透气条(4)的上方。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水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棉基层(1)和所述储水层(2)之间设置有抗菌层(6),所述抗菌层(6)为涤纶抗菌抑菌面料。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防水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抗菌层(6)和所述棉基层(1)之间设置有保温层(7),所述保温层(7)由see生态棉制成。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水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水条(3)和所述透气条(4)分别与所述储水层(2)和所述棉基层(1)之间为非穿透缝合。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水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水层(2)的层厚大于所述防水条(3)以及所述透气条(4)的层厚。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防水面料,包括棉基层,所述棉基层的一侧面设置有储水层,所述储水层远离所述棉基层的一侧设置有防水条和透气条,所述防水条、所述透气条和所述棉基层长度方向一致,所述防水条和所述透气条长度方向两侧的侧边相互抵接并间隔分布于所述储水层上,所述透气条上开设有通孔,所述通孔为多个并沿所述透气条的长度方向均匀分布,所述通孔内设置有与所述储水层连接的棉条,所述棉条为多根并均匀分布于所述通孔内。本实用新型具中的防水面料在防水的同时,也能够将侵入面料中的水分及时散发出来,减少细菌的滋生,有利于对穿戴者的皮肤进行保护。

    技术研发人员:汤金城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杭州伟业纺织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6.10
    技术公布日:2021.03.12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p.8miu.com/read-25944.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