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烟气回收装置的真空淬火炉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2-07-09  126


    本实用新型涉及真空淬火炉领域,具体为一种带烟气回收装置的真空淬火炉。



    背景技术:

    真空淬火炉适用于对大、中型真空产品零部件的固溶处理及时效处理,真空高压气体淬火炉是一种非常先进的真空热处理设备,其出色性能和独特的设计提供了广泛的适用高速钢、模具钢、不锈钢、合金钢、钛合金等合金材料高精密零件的真空光亮气淬、退火、磁性材料的烧结及快速冷却等特点。真空淬火炉是由加热炉罩和移动式底架组成的,方形或圆形炉罩顶装有起重机,通过链条和挂钩可将料筐吊至炉膛。炉罩由型钢支起,底部有气动或电动操作的炉门,位于炉罩下方的底架可沿轨道移动、定位,底架上面载有淬火水槽和料筐,生产时,将底架上的料筐移至炉罩正下方,打开炉门,放下链条及挂钩将料筐吊入炉膛,关闭炉门后进行加热。淬火是地,先将底架上的水槽移至炉罩正下方,然后打开炉门,放下链条,将料筐工件淬入水中。

    在实现本实用新型的过程中,发明人发现现有技术中至少存在如下问题没有得到解决:

    (1)传统的真空淬火炉装置在工作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烟气,烟气中含有有害物质,大部分企业采取自然排放到厂内,严重影响了工人的身体健康,污染了环境,对一些设备也造成了严重的腐蚀;

    (2)传统的真空淬火炉小部分企业采用烟气回收装置,但现有的烟气回收装置效果存在一定的弊端,结构单一并且回收利用效果不理想;

    (3)传统的一种带烟气回收装置的真空淬火炉,在长时间工作时,烟气会吸附在工作箱内壁,导致烟气中的灰尘清理过程艰难,且清理不彻底,影响本装置的使用寿命,提高了生产成本,增加了工作人员的劳动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带烟气回收装置的真空淬火炉,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现有烟气回收装置的真空淬火炉回收利用效果不理想、结构单一、灰尘清理过程艰难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带烟气回收装置的真空淬火炉,包括工作箱,所述工作箱的一侧设置有淬火炉本体,所述淬火炉本体的一侧连通有排烟管,所述排烟管的一端安装有排风扇,所述排烟管的外侧设置有法兰,所述排烟管通过法兰与导烟管连通,所述导烟管的内腔固定连接有吸收液层,所述吸收液层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活性炭过滤层,所述导烟管的一端设置有烟气管道,所述烟气管道远离法兰的一端贯穿工作箱并延伸至工作箱的底部,所述烟气管道的内部设置有盘管,所述烟气管道的顶部设置有转环,所述转环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转叶,所述烟气管道的外侧设置有散烟孔,所述转环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连接杆,所述工作箱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卡环,所述卡环的内腔设置有立杆,所述立杆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毛刷,所述立杆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滚轮,所述工作箱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吸收箱,所述吸收箱的一侧设置有水泵,所述工作箱的外侧安装有高压静电器。

    优选的,所述吸收箱的一侧连通有出水管,所述出水管的外侧设置有阀门。

    优选的,所述水泵的底部设置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一侧与吸收箱的外侧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吸收箱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底座,所述底座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万向轮,所述万向轮的外侧设置有配合使用的闸片。

    优选的,所述淬火炉本体的内腔设置有焚烧板,所述焚烧板的两侧均与淬火炉本体内壁的两侧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淬火炉本体的正表面设置有观察窗,所述观察窗的正表面固定连接有操作器。

    优选的,所述工作箱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的数量设置为两个。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排风扇、排烟管和导烟管的配合使用,使烟气进入烟气管道,通过设置吸收液层和活性炭过滤层,对烟气中的大颗粒物质进行过滤,通过滚轮、毛刷和立杆的配合使用,有效的解决了灰尘清理过程艰难,且清理不彻底的问题,减少了工作人员的劳动力,降低了成本,通过水泵和吸收箱的配合使用,解决了烟气回收效果不理想和结构单一的问题;

    (1)通过设置出水管和阀门的配合使用,有效的控制水流,方便了使用者使用,通过设置固定板,避免了因缺乏固定装置,导致使用者在使用水泵过程中出现掉落的现象,提高了水泵的稳定性,有效的延长了水泵的使用寿命;

    (2)通过设置底座和万向轮,提高了本装置的稳定性,通过万向轮和闸片的配合使用,方便了使用者对本装置的移动与固定,提高了本装置的灵活性,通过设置焚烧板,可以有效的对淬火炉内部物体进行焚烧,提高了焚烧效率;

    (3)通过设置观察窗和操作器,方便使用者对淬火炉本体内部的操控和方便了使用者对淬火炉本体内部进行观察检测,提高了本装置的实用性,通过设置支撑架,避免了因缺乏稳定装置,导致使用者在使用过程中出现晃动的现象,有效延长了吸收箱和工作箱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正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a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卡环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工作箱;2、淬火炉本体;3、排风扇;4、排烟管;5、法兰;6、导烟管;7、吸收液层;8、活性炭过滤层;9、烟气管道;10、转环;11、转叶;12、盘管;13、散烟孔;14、卡环;15、立杆;16、毛刷;17、滚轮;18、连接杆;19、水泵;20、吸收箱;21、高压静电器;22、出水管;23、固定板;24、底座;25、万向轮;26、焚烧板;27、观察窗;28、操作器;29、支撑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一种带烟气回收装置的真空淬火炉,包括工作箱1,工作箱1的一侧设置有淬火炉本体2,淬火炉本体2的一侧连通有排烟管4,排烟管4的一端安装有排风扇3,排烟管4的外侧设置有法兰5,排烟管4通过法兰5与导烟管6连通,导烟管6的内腔固定连接有吸收液层7,吸收液层7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活性炭过滤层8,导烟管6的一端设置有烟气管道9,烟气管道9远离法兰5的一端贯穿工作箱1并延伸至工作箱1的底部,烟气管道9的内部设置有盘管12,烟气管道9的顶部设置有转环10,转环10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转叶11,烟气管道9的外侧设置有散烟孔13,转环10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连接杆18,工作箱1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卡环14,卡环14的内腔设置有立杆15,立杆15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毛刷16,立杆15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滚轮17,工作箱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吸收箱20,吸收箱20的一侧设置有水泵19,工作箱1的外侧安装有高压静电器21;

    具体地,如图2所示,吸收箱20的一侧连通有出水管22,出水管22的外侧设置有阀门,通过设置出水管22和阀门的配合使用,有效的控制水流,方便了使用者使用;

    具体地,如图1所示,水泵19的底部设置有固定板23,固定板23的一侧与吸收箱20的外侧固定连接,通过设置固定板23,避免了因缺乏固定装置,导致使用者在使用水泵19过程中出现掉落的现象,提高了水泵19的稳定性,有效的延长了水泵19的使用寿命;

    具体地,如图1所示,吸收箱20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底座24,底座24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万向轮25,万向轮25的外侧设置有配合使用的闸片,通过设置底座24和万向轮25,提高了本装置的稳定性,通过万向轮25和闸片的配合使用,方便了使用者对本装置的移动与固定,提高了本装置的灵活性;

    具体地,如图2所示,淬火炉本体2的内腔设置有焚烧板26,焚烧板26的两侧均与淬火炉本体2内壁的两侧固定连接,通过设置焚烧板26,可以有效的对淬火炉内部物体进行焚烧,提高了焚烧效率;

    具体地,如图1所示,淬火炉本体2的正表面设置有观察窗27,观察窗27的正表面固定连接有操作器28,通过设置观察窗27和操作器28,方便使用者对淬火炉本体2内部的操控和方便了使用者对淬火炉本体2内部进行观察检测,提高了本装置的实用性;

    具体地,如图2所示,工作箱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架29,支撑架29的数量设置为两个,通过设置支撑架29,避免了因缺乏稳定装置,导致使用者在使用过程中出现晃动的现象,有效延长了吸收箱20和工作箱1的使用寿命。

    工作原理: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使用者通过打开排风扇3,将淬火炉本体2内部工作时产生的烟气进入到排烟管4,通过设置法兰5烟气再进入到导烟管6,通过设置吸收液层7和活性炭过滤层8对烟气中的大颗粒物进行过滤,烟气通过导烟管6进入烟气管道9,在烟气的压力作用下,通过设置在烟气管道9上的散烟孔13进入工作箱1内部,烟气孔排出的烟气直接冲击转叶11,在转叶11的作用下,带动转环10旋转,通过设置高压静电器21,在静电作用下,使烟气中的灰尘沉积在工作箱1内壁上,转环10通过连接杆18带动立杆15进行移动,通过滚轮17和毛刷16的配合使用对工作箱1的内壁进行清理,避免了灰尘累积影响工作箱1的正常使用,然后烟气中的粉尘落下吸收箱20的内部,通过设置水泵19,使粉尘溶于溶液中,并暂留在吸收箱20的内部,便于后续回收利用或处理,解决了结构单一,回收利用效果不理想和清理不便的问题。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技术特征:

    1.一种带烟气回收装置的真空淬火炉,包括工作箱(1),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箱(1)的一侧设置有淬火炉本体(2),所述淬火炉本体(2)的一侧连通有排烟管(4),所述排烟管(4)的一端安装有排风扇(3),所述排烟管(4)的外侧设置有法兰(5),所述排烟管(4)通过法兰(5)与导烟管(6)连通,所述导烟管(6)的内腔固定连接有吸收液层(7),所述吸收液层(7)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活性炭过滤层(8),所述导烟管(6)的一端设置有烟气管道(9),所述烟气管道(9)远离法兰(5)的一端贯穿工作箱(1)并延伸至工作箱(1)的底部,所述烟气管道(9)的内部设置有盘管(12),所述烟气管道(9)的顶部设置有转环(10),所述转环(10)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转叶(11),所述烟气管道(9)的外侧设置有散烟孔(13),所述转环(10)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连接杆(18),所述工作箱(1)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卡环(14),所述卡环(14)的内腔设置有立杆(15),所述立杆(15)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毛刷(16),所述立杆(15)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滚轮(17),所述工作箱(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吸收箱(20),所述吸收箱(20)的一侧设置有水泵(19),所述工作箱(1)的外侧安装有高压静电器(2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烟气回收装置的真空淬火炉,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收箱(20)的一侧连通有出水管(22),所述出水管(22)的外侧设置有阀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烟气回收装置的真空淬火炉,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泵(19)的底部设置有固定板(23),所述固定板(23)的一侧与吸收箱(20)的外侧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烟气回收装置的真空淬火炉,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收箱(20)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底座(24),所述底座(24)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万向轮(25),所述万向轮(25)的外侧设置有配合使用的闸片。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烟气回收装置的真空淬火炉,其特征在于:所述淬火炉本体(2)的内腔设置有焚烧板(26),所述焚烧板(26)的两侧均与淬火炉本体(2)内壁的两侧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烟气回收装置的真空淬火炉,其特征在于:所述淬火炉本体(2)的正表面设置有观察窗(27),所述观察窗(27)的正表面固定连接有操作器(28)。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烟气回收装置的真空淬火炉,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箱(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架(29),所述支撑架(29)的数量设置为两个。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带烟气回收装置的真空淬火炉,包括工作箱,所述工作箱的一侧设置有淬火炉本体,所述淬火炉本体的一侧连通有排烟管,所述排烟管的一端安装有排风扇,所述排烟管的外侧设置有法兰,所述排烟管通过法兰与导烟管连通,所述导烟管的内腔固定连接有吸收液层。本实用新型通过排风扇、排烟管和导烟管的配合使用,使烟气进入烟气管道,通过设置吸收液层和活性炭过滤层,对烟气中的大颗粒物质进行过滤,通过滚轮、毛刷和立杆的配合使用有效的解决了灰尘清理过程艰难,且清理不彻底的问题,减少了工作人员的劳动力,降低了成本,通过水泵和吸收箱的配合使用,解决了烟气回收效果不理想和结构单一的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张超;禹立新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重庆超强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6.02
    技术公布日:2021.03.12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p.8miu.com/read-25929.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