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鲜籽粒蛋白质含量测定方法,具体为一种菜用大豆鲜籽粒蛋白质含量的简易测定方法。
背景技术:
大豆蛋白质是目前公认的一种优质植物蛋白,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和保健价值,菜用大豆是在未成熟时采收食用,和成熟后干籽粒的蛋白质含量相比要低,但蛋白质仍是菜用大豆中重要的成分,明确其含量很有必要。目前,大豆蛋白质含量的测定采用凯氏定氮法,而测定菜用大豆鲜籽粒的蛋白质含量,需要首先将鲜籽粒切碎,然后用液氮将籽粒人工磨成粉末后再进行消化定氮测定计算,但菜用大豆鲜籽粒的研磨困难,费时费力,不能大批量进行测定。如果用高速粉碎机等机械研磨,因鲜籽粒中含有65%以上的水分,只能将鲜籽粒处理成颗粒状,颗粒状在后期消化处理时有不完全消化的情况,测定结果有较大误差。因此,研制菜用大豆鲜籽粒的蛋白质含量的简易测定方法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是解决目前菜用大豆鲜籽粒蛋白质测定方法费时费力,不能进行大批量的检测而提供的一种简易测定的方法。
本发明提供的菜用大豆鲜籽粒蛋白质含量的简易测定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鲜籽粒烘干至恒重,计算干物质含量m,单位%;
烘干籽粒的消化及蛋白质含量测定参照gb5009.5-2016的食品中蛋白质的测定方法,计算烘干籽粒蛋白质含量n1,单位g/100g;
计算鲜籽粒蛋白质含量n2,单位g/100g:n2=n1×m。
具体的包括以下步骤:
s1、菜用大豆鼓粒盛期(r7)当天采摘后选择无病虫害的鲜荚4℃处理0.5h,将鲜籽粒剥出后去掉包衣,记录重量m1(n.000g))(小数点后保留三位),置于烘箱80℃杀青0.5h,然后65℃烘干至恒重(烘72h后每隔3h记录1次重量,变化相差小于0.0003g为恒重),记录m2(x.000g)。计算干籽粒所占m,m=m2/m1。将烘干后的干籽粒用高速粉碎机碎成粉末后防潮干藏备用。
s2、称取0.500g步骤s1的干粉末至消化管内,加入0.4g硫酸铜(cuso4·5h2o)和6.0g硫酸钾(k2so4),再用移液管加入12ml浓硫酸(h2so4)。在石墨消解仪消化:150℃15min;250℃30min,400℃90min。消化后成蓝绿色澄清溶液。
s3、定氮试剂配制:
硼酸溶液(20g/l):称取20g硼酸,加水溶解后并稀释至1000ml;②氢氧化钠溶液(400g/l):称取400g氢氧化钠加水溶解后,放冷,并稀释至1000ml;③盐酸标准滴定溶液[c(hcl)]0.1000mol/l,使用前需要用混合指示剂滴定到具体的浓度;④甲基红乙醇溶液(1g/l):称取0.1g甲基红,溶于95%乙醇,用95%乙醇稀释至100ml;⑤溴甲酚绿乙醇溶液(1g/l):称取0.1g溴甲酚绿,溶于95%乙醇,用95%乙醇稀释至100ml;⑥混合指示液:1份甲基红乙醇溶液与5份溴甲酚绿乙醇溶液临用时混合。
s4、盐酸标准滴定溶液滴定,可参考gb/t601-2016化学试剂标准溶液的制备。
s5、将步骤s2消化后的溶液用定氮仪测定蛋白质含量。自动凯氏定氮仪(使用前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盐酸或硫酸标准溶液以及含有混合指示剂的硼酸溶液)上实现自动加液、蒸馏、滴定和记录滴定数据的过程。记录蛋白质含量。具体根据gb5009.5-2016标准的内容。
s6、鲜籽粒蛋白质含量换算(g/100g);
鲜籽粒蛋白质n2=n1×m,换算出来的鲜籽粒100g鲜籽粒中蛋白含量为n2g。即完成菜用大豆鲜籽粒蛋白含量的测定。
本发明的方法能有效准确的测定菜用大豆鲜籽粒蛋白质含量。以测定菜用大豆鲜籽粒川鲜豆1号为例,对鲜籽粒通过研磨后消化测定的蛋白质含量为11.335g/100g,而通过对鲜籽粒烘干再测定烘干后籽粒换算的蛋白质含量为11.445g/100g,测定数据相差0.110g/100g,差异率0.97%。用鲜籽粒测定时首先需要将籽粒切成小粒,再用液氮冷冻研磨,磨成能消化的粉末状。一个样品的前处理需要近10min。通过本发明的测定方法能明显提高鲜籽粒蛋白质含量的测定效率,能简化操作步骤,因此能大批量进行样品测定。
运用本发明的测定方法能准确的测定菜用大豆鲜籽粒蛋白质含量,为优质菜用大豆的鉴定与菜用大豆高蛋白育种提供技术支撑。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实施例说明本发明的具体技术方案。
本实施例的菜用大豆鲜籽粒蛋白质含量的简易测定方法,按以下步骤实现:
1、菜用大豆三个材料奎鲜5号、川鲜豆1号和辽豆38,当天采摘后选择无病重害的鲜荚4℃处理0.5h,将鲜籽粒剥出后去掉包衣,分别记录重量见表1,置于烘箱80℃杀青30min,然后65℃烘干至恒重(烘72h后每隔3h记录1次重量,变化相差小于0.0003g为恒重),记录重量,两次重复。分别计算干籽粒所占比重m=m2/m1。将烘干后的干籽粒用高速粉碎机碎成粉末后防潮干藏备用。同时将3个菜用大豆材料的鲜籽粒用液氮磨成鲜粉末。
表13份材料干籽粒重量记载表
2、称取0.500g步骤一的鲜粉和干粉末至消化管内,加入0.4g硫酸铜(cuso4·5h2o)和6.0g硫酸钾(k2so4),再用移液管加入12ml浓硫酸(h2so4)。在石墨消解仪消化:150℃15min;250℃30min,400℃90min。消化后成蓝绿色澄清溶液。三次平行重复样。
3、定氮试剂配制:①硼酸溶液(20g/l):称取20g硼酸,加水溶解后并稀释至1000ml;②氢氧化钠溶液(400g/l):称取400g氢氧化钠加水溶解后,放冷,并稀释至1000ml;③盐酸标准滴定溶液[c(hcl)]0.1000mol/l,使用前需要用混合指示剂滴定到具体的浓度;④甲基红乙醇溶液(1g/l):称取0.1g甲基红,溶于95%乙醇,用95%乙醇稀释至100ml;⑤溴甲酚绿乙醇溶液(1g/l):称取0.1g溴甲酚绿,溶于95%乙醇,用95%乙醇稀释至100ml;⑥混合指示液:1份甲基红乙醇溶液与5份溴甲酚绿乙醇溶液临用时混合。
4、盐酸标准滴定溶液滴定,可参考gb/t601-2016化学试剂标准溶液的制备。
5、将步骤2消化后的溶液用定氮仪测定蛋白质含量。使用自动凯氏定氮仪,上机前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盐酸或硫酸标准溶液以及含有混合指示剂的硼酸溶液,实现自动加液、蒸馏、滴定和记录滴定数据的过程,记录蛋白质含量。
6、鲜籽粒蛋白含量换算(g/100g);
鲜籽粒蛋白n2=n1×m,换算出来的鲜籽粒100g鲜籽粒中蛋白含量为n2g。即完成菜用大豆鲜籽粒蛋白含量的测定。结果见表2。
表2蛋白质含量测定数据记载表
具体效果:在实测奎鲜5号鲜籽粒蛋白质含量为10.398g/100g,用本发明测定换算后的鲜籽粒蛋白含量为10.774g/100g,两者相差0.376g/100g,差异率3.62%;实测川鲜豆1号鲜籽粒蛋白质含量为11.335g/100g,用本发明测定换算后的鲜籽粒蛋白含量为11.445g/100g,两者相差0.110g/100g,差异率0.97%;实测辽豆38鲜籽粒蛋白含量为11.094g/100g,用本发明测定换算后的鲜籽粒蛋白含量为11.582g/100g,两者相差0.492g/100g,差异率4.43%。三个试验结果差异率均在5%以内,说明本发明方法能简单有效较准确的测定菜用大豆鲜籽粒蛋白质含量。本发明着重于菜用大豆鲜籽粒前处理方法,将传统的费时费力的方法转化以简单可批量操作的方法,实用性强,应用范围广。
1.菜用大豆鲜籽粒蛋白质含量的简易测定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鲜籽粒烘干至恒重,计算干物质含量m,单位%;
烘干籽粒的蛋白消化及蛋白质含量测定参照gb5009.5-2016的食品中蛋白质的测定方法,计算烘干籽粒蛋白质含量n1,单位g/100g;
计算鲜籽粒蛋白质含量n2,单位g/100g:n2=n1×m。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菜用大豆鲜籽粒蛋白质含量的简易测定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菜用大豆鼓粒盛期当天采摘后选择无病虫害的鲜荚4℃处理0.5h,将鲜籽粒剥出后去掉包衣,记录重量m1,置于烘箱80℃杀青0.5h,然后65℃烘干至恒重,记录m2;计算干籽粒所占物质含量m,单位%,m=m2/m1;将烘干后的干籽粒用高速粉碎机碎成粉末后防潮干藏备用;
s2、称取0.500g步骤s1的干粉末至消化管内,加入0.4g的cuso4·5h2o和6.0g的k2so4,再用移液管加入12ml浓硫酸;在石墨消解仪消化:150℃、15min;250℃、30min,400℃、90min;消化后成蓝绿色澄清溶液;
s3、定氮试剂配制:
硼酸溶液,20g/l;
氢氧化钠溶液,400g/l;
盐酸标准滴定溶液,0.1000mol/l,使用前需要用混合指示剂滴定到具体的浓度;
甲基红乙醇溶液,1g/l;
溴甲酚绿乙醇溶液,1g/l;
混合指示液:1份甲基红乙醇溶液与5份溴甲酚绿乙醇溶液临用时混合;
s4、盐酸标准滴定溶液滴定;
s5、将步骤s2消化后的溶液用定氮仪测定蛋白质含量;使用自动凯氏定氮仪,上机前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盐酸标准滴定溶液以及含有混合指示剂的硼酸溶液,实现自动加液、蒸馏、滴定和记录滴定数据的过程;记录烘干籽粒蛋白质含量n1;
s6、计算鲜籽粒蛋白质含量n2。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