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公开涉及车辆制造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货箱锁止机构和车辆。
背景技术:
对于大多数载货车辆,其货箱具有能够翻转的围板,围板在竖直状态可以围挡货物,在向下翻转后,可以方便用户取放货物。货箱锁止机构是保证车辆货箱安全使用的重要部件,通常通过用户手动拉动锁扣来完成锁止和解锁,但锁扣的自重和机械阻力较大,且长时间使用后容易因为生锈等老化现象的出现进一步增大使用过程中的阻力。此外,传统的货箱锁止机构存在非人为作用的打开风险,例如汽车颠簸状态下,锁止机构可能会出现自发打开的风险,给车辆的安全行驶造成很大困扰。因此,开发一种轻质的、使用阻力小且具有自锁定功能的货箱锁止机构能较好的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公开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货箱锁止机构,以解决传统货箱锁止结构自重大和使用阻力大的问题。
本公开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车辆,该车辆包括本公开提供的货箱锁止机构。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公开提供一种货箱锁止机构,包括设置在第一围板上的锁止件和设置在第二围板上的能够扣合在所述锁止件上以锁止的运动件,
所述运动件包括固定在所述第二围板上的固定轴和可上下转动地连接在所述固定轴上的摆杆,所述锁止件上形成有供所述摆杆上下摆动的通道;
所述固定轴上套设有第一扭转弹簧和第二扭转弹簧,所述第一扭转弹簧和所述第二扭转弹簧分别一端连接在所述固定轴上,另一端连接在所述摆杆上;
所述第一扭转弹簧和所述第二扭转弹簧配置为:在锁止位置,所述第一扭转弹簧扭转变形并具有使所述摆杆扣合于所述锁止件的弹力,所述第二扭转弹簧处于平衡状态;在开启位置,所述第一扭转弹簧处于平衡状态,所述第二扭转弹簧扭转变形并具有使所述摆杆脱离所述锁止件的弹力;
所述货箱锁止机构还包括能够对所述摆杆上限位的第一限位部和对所述摆杆下限位的第二限位部。
可选地,所述摆杆包括杆体和可转动地连接在所述杆体上的旋转盘,所述第一扭转弹簧和所述第二扭转弹簧分别连接在所述旋转盘上,以能能够分别通过所述旋转盘带动所述杆体摆动;
所述货箱锁止机构还包括用于驱动所述旋转盘转动的驱动件。
可选地,所述驱动件包括能够双向摆动的按钮以及分别连接在所述按钮上的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所述第一连杆和所述第二连杆分别连接到所述旋转盘上,所述按钮通过所述第一连杆和所述第二连杆驱动所述旋转盘双向转动。
可选地,所述固定轴径向贯穿所述杆体,所述旋转盘同轴安装在所述杆体的内部,所述第一连杆和所述第二连杆分别径向伸入到所述杆体的内部以与所述旋转盘连接;所述第一连杆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按钮、所述旋转盘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连杆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按钮、所述旋转盘转动连接。
可选地,所述按钮安装在所述第二围板上,且所述按钮的顶部向上凸出于所述第二围板。
可选地,所述旋转盘上开设有用于容纳并固定所述第一扭转弹簧的端部的第一安装孔和用于容纳并固定所述第二扭转弹簧的端部的第二安装孔。
可选地,所述锁止件构造为具有向上开口的u形板,所述u形板的开口形成为所述通道,所述u形板的底部形成为所述第二限位部。
可选地,所述杆体的自由端形成有拐折部,在所述锁止状态,所述拐折部止挡所述u形板。
可选地,所述第二围板上开设有上下延伸的长条孔,所述摆杆从所述第二围板的内部穿过所述长条孔并延伸至所述锁止件,所述长条孔的上端内壁形成为所述第一限位部。
根据本公开的第二个方面,提供一种车辆,包括货箱,所述货箱包括上述的货箱锁止机构。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由于第一扭转弹簧和第二扭转弹簧分别一端连接固定在固定轴上,另一端连接在摆杆上,因此分别可以通过改变第一扭转弹簧和第二扭转弹簧连接在摆杆上的位置,使第一扭转弹簧和第二扭转弹簧的两个不同扭转力配合,驱动摆杆上下转动,使摆杆的位置状态发生转换,进而实现摆杆所在的第二围板与锁止件所在的第一围板之间的锁止或打开。
本公开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公开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公开,但并不构成对本公开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根据相关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的货箱锁止机构及使用环境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公开的一种实施方式的货箱锁止机构及使用环境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公开的一种实施方式的货箱锁止机构示意图;
图4是根据本公开的一种实施方式的货箱锁止机构在一个状态的示意图;
图5是根据本公开的一种实施方式的货箱锁止机构在另一个状态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1摆杆111旋转盘
1111第一安装孔1112第二安装孔
112杆体113拐折部
114转动轴12固定轴
121第一扭转弹簧122第二扭转弹簧
13驱动件131按钮
132第一连杆133第二连杆
2锁止件3第一围板
4第二围板5卡接板
6转动杆61转动轴
62把手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公开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公开,并不用于限制本公开。
在本公开中,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使用的方位词如“上、下”和“左、右”是以实际使用过程来定义的。例如可上下摆动的摆杆11及在第二围板4上开设的上下延伸的长条孔41,均是以车辆使用过程中的上和下来定义的。本公开使用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一个要素与另一个要素,不表示任何顺序及重要性。下面的描述在涉及附图时,不同附图中的同一标记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
首先参照图1,相关技术中,为使围板能够锁止或解锁,货箱锁止机构包括设置在第一围板3上的具有开口的卡接板5和设置在第二围板4上的转动杆6。转动杆6包括沿侧面伸入第二围板4的转动轴61和把手62,把手62可绕转动轴61轴向转动,以锁止在卡接板5的开口中或者脱离于该卡接口。当需要锁止或者打开锁止机构时,需要手动转动把手62克服机械阻力才能打开或锁止。该过程机械阻力大,且随着使用时间的增大,可能因为生锈等老化导致机械阻力进一步增大。
为了解决相关技术中货箱锁止机构自重大和使用阻力大的问题,参照图2和图3,本公开提供了一种货箱锁止机构,包括锁止件2和运动件。锁止件2设置在第一围板3上,运动件设置在第二围板4上,运动件能够扣合在锁止件2上使该锁止机构处于锁止的状态。这里第一围板3和第二围板4仅是为了区别而命名的,可以根据实际使用情况合理设置。例如:可以将第一围板3设置为后围板,第二围板4为侧围板;也可以是第一围板3为侧围板,第二围板4为后围板。其中,第一围板3和第二围板4中的至少一者可翻转,以方便用户取放货物。在该实施方式中,第一围板3和第二围板4通过货箱锁止机构互相锁止。此外,根据另一种实施方式,锁止件2和运动件中的一者固定在围板(第一围板3或第二围板4)上,另一者可以固定在车身上,在这种情况下,第一围板3和第二围板4无连接关系。本公开这里仅以第一种实施方式为例(即锁止件2设置在第一围板3上,运动件设置在第二围板4)进行说明。
参照图2和图3,运动件可以包括固定在第二围板4上的固定轴12和可上下转动地连接在固定轴12上的摆杆11,锁止件2上形成有供摆杆11上下摆动的通道;摆杆11可上下转动的与第二围板4上的固定轴12连接,此上下摆动的过程即打开或锁止该第二围板4的过程,该通道用于限制摆杆11的运动方向,防止摆杆11侧向脱离。例如在下述的锁止件2构造为u形板的情况下,u形板的开口形成摆杆11的摆动通道。
本公开实施例通过弹簧的弹力来驱动摆杆11的转动,以代替人力掰动,具体地,固定轴12上套设有第一扭转弹簧121和第二扭转弹簧122,第一扭转弹簧121和第二扭转弹簧122分别一端连接在固定轴12上,另一端连接在摆杆11上。第一扭转弹簧121和第二扭转弹簧122配置为:在锁止位置,第一扭转弹簧121扭转变形并具有使摆杆11扣合于锁止件2的弹力,第二扭转弹簧122处于平衡状态;在开启位置,第一扭转弹簧121处于平衡状态,第二扭转弹簧122扭转变形并具有使摆杆11脱离锁止件2的弹力。货箱锁止机构还包括能够对摆杆11上限位的第一限位部和对摆杆11下限位的第二限位部。
由于第一扭转弹簧121和第二扭转弹簧122分别一端连接固定在固定轴12上,另一端连接在摆杆11上,因此分别可以通过改变第一扭转弹簧121和第二扭转弹簧122连接在摆杆11上的位置,使第一扭转弹簧121和第二扭转弹簧122的两个不同扭转力配合,驱动摆杆11上下转动,使摆杆11的位置状态发生转换,进而实现摆杆11所在的第二围板4与锁止件2所在的第一围板3之间的锁止或打开。
具体地,当第一扭转弹簧121的一端连接在摆杆11上的第一位置,第二扭转弹簧122的一端连接在摆杆11上的第二位置时,第一扭转弹簧121扭转变形并具有使摆杆11扣合于锁止件2的弹力,第二扭转弹簧122处于未受力的平衡状态,因此可以使货箱锁止机构保持在锁止位置。在锁止位置,第一限位部或第二限位部配合上述的通道,可以将摆杆11限制为能够使第二围板4保持竖立的状态,不会翻转。而当摆杆11具有例如下述的拐折部113等异形结构时,还可以限制第一围板3的转动。
当通过外加作用力使第一扭转弹簧121连接在摆杆11上的第三位置,同时使第二扭转弹簧122连接在摆杆11上的第四位置时,第一扭转弹簧121处于平衡状态,第二扭转弹簧122扭转变形并具有使摆杆11脱离锁止件2的弹力,因此可以使货箱锁止机构保持在开启位置,第二围板4可以自由转动。而当摆杆11具有例如下述的拐折部113时,还可以使第一围板3自由转动。
上述的第一位置与第三位置的切换以及第二位置与第四位置的切换可以通过任意适当的方式来实现。本公开中,参照图3至图5,根据一种实施例,摆杆11可以包括杆体112和可转动地连接在杆体112上的旋转盘111,第一扭转弹簧121和第二扭转弹簧122分别连接在旋转盘111上,以能够分别通过旋转盘111带动杆体112摆动;货箱锁止机构还包括用于驱动旋转盘111转动的驱动件13。本公开的摆杆11设置有旋转盘111,将杆体112和固定轴12上的第一扭转弹簧121、第二扭转弹簧122通过旋转盘111连接在一起,通过旋转盘111的转动来改变第一扭转弹簧121和第二扭转弹簧122与杆体112的连接位置,进而改变第一扭转弹簧121和第二扭转弹簧122的扭转力,使摆杆杆体112可以实现上下摆动。此外,为了便捷的实现旋转盘111的转动,货箱锁止机构还可以设置有驱动件13,用于驱动旋转盘111的转动。具体地,通过驱动件13驱动旋转盘111第一次转动,可以改变第一扭转弹簧121和第二扭转弹簧122的扭转力,从而驱动旋转盘111第二次转动,该第二次转动可以带动杆体112摆动,即第二次转动的方向与摆杆11上下摆动的方向相同。其中,上述的第一次转动的驱动力来自整个装置外部,例如可以为人力操作,第二次转动的驱动力来自整个装置内部,具体为第一扭转弹簧121和第二扭转弹簧122。例如参照4和图5,旋转盘111的第一次转动在图面方向内,绕旋转盘111的自身的转动轴114转动;旋转盘111的第二次转动不在图面内,而是绕固定轴2转动。
本公开对于驱动件13的结构不做限制。根据一种实施方式,参照图4和图5,驱动件13可以包括能够双向摆动的按钮131以及分别连接在按钮131上的第一连杆132和第二连杆133。第一连杆132和第二连杆133的另外一端分别连接到旋转盘111上,通过按压按钮131带动第一连杆132和第二连杆133驱动旋转盘111的双向转动。
以图4示出的位置为锁止位置,图5示出的位置为打开位置。货箱锁止机构处于锁止位置时,参照图4,第一扭转弹簧121扭转变形并具有使摆杆11扣合于锁止件2的弹力,第二扭转弹簧122处于平衡状态。此时,一方面,第一扭转弹簧121具有要回复平衡状态的第一回弹力,该第一回弹力使杆体112继续扣紧锁止件2,因此货箱锁止机构能够保持在锁止位置。当需要改变锁止机构的状态时,按下按钮131,在按压过程中,按压力通过第一连杆132和第二连杆133连杆传递到旋转盘111上,带动旋转盘111转动的同时改变了锁止位置时第一扭转弹簧121和第二扭转弹簧122的与杆体112的相对位置(即改变旋转盘111与杆体112的相对位置)。该相对位置的改变过程中,第一扭转弹簧121逐渐回复到平衡状态,而第二扭转弹簧122处于扭转不断增强的过程,这时第二扭转弹簧122具有第二回弹力,该第二回弹力具有使杆体112脱离锁止件2的趋势,并使杆体112保持脱离于锁止件2的状态,因此当释放按钮131后,货箱锁止机构能够保持图5中所示的位置,该位置使货箱锁止机构保持在打开位置。
由于将货箱锁止机构从打开位置转换为锁止位置时的过程与上述过程刚好相反,因此这不在重复解释。
本公开对摆杆11内部连接方式、摆杆11与固定轴12的连接方式不做限制。根据一种实施方式,参照图3,固定轴12可以径向贯穿于杆体112,旋转盘111(图3中未示出)同轴安装在杆体112的内部,第一连杆132和第二连杆133分别径向伸入到杆体112的内部以与旋转盘111连接;第一连杆132的两端分别与按钮131、旋转盘111转动连接,第二连杆133的两端分别与按钮131、旋转盘111转动连接。这里旋转盘111同轴安装在杆体112的内部可以使旋转盘111与杆体112之间的连接更紧固,避免旋转盘111旋转时的脱落,使货箱锁止机构的使用过程更稳定。例如,根据一种实施例,杆体112可以包括实心杆部分和空心杆部分,实心杆部分的端面凸出形成转轴,旋转盘111同轴安装在该转轴上,且旋转盘111容纳在空心杆部分的内部。固定轴12可以径向贯穿于杆体112,套设在固定轴12上的第一扭转弹簧121和第二扭转弹簧122分别一端连接在杆体12内部的旋转盘111上。第一连杆132和第二连杆133分别径向伸入到杆体112的内部与旋转盘111连接,可以使杆体112对第一连杆132和第二连杆133的移动路径进行限制,降低第一连杆132和第二连杆133脱落或者破坏的风险。第一连杆132的两端分别与按钮131、旋转盘111转动连接,第二连杆133的两端分别与按钮131、旋转盘111转动连接可以确保第一连杆132和第二连杆133顺畅移动。参照图4和图5,在锁止位置和打开位置,第一连杆132与按钮131、旋转盘111之间的夹角变化,且第二连杆133与按钮131、旋转盘111之间的夹角也变化。
本公开中对按钮131的设置位置不做限制。例如,参照图2,按钮131可以安装在第二围板4上,且按钮131的顶部向上凸出于第二围板4,具体地,按钮131可以转动连接在第二围板4上,按动按钮131可以使按钮131相对于第二围板4转动。将按钮131设置凸出于第二围板的位置可以使按压驱动过程更容易操作。
本公开对第一扭转弹簧121、第二扭转弹簧122与旋转盘111的连接方式不做限制。根据一种实施方式,参照图4和图5,旋转盘111上开设有用于容纳并固定第一扭转弹簧121的端部的第一安装孔1111和用于容纳并固定第二扭转弹簧122的端部的第二安装孔1112。通过第一安装孔1111和第二安装孔1112的设置可以实现第一扭转弹簧121和第二扭转弹簧122与旋转盘111的固定连接,并且采用安装孔的方式还可以对弹簧起到一定保护作用。
本公开中,参照图2和图3,锁止件2的构造可以为具有向上开口的u形板,u形板的开口形成为上述的供摆杆11摆动的通道,u形板的底部形成为第二限位部。该通道用于防止摆杆11的侧向脱落,u形板的底部对摆杆11向下运动的位置进行限定,当摆杆11扣紧在u形板的底部时,货箱锁止机构即保持在锁止位置。
本公开对摆杆11的具体构造不做限制。根据一种实施方式,参照图3,杆体112的自由端可以形成有拐折部113,在锁止位置,拐折部113止挡u形板。在锁止状态下,杆体112穿过u形板的开口,拐折部113扣在u形板底部的外侧面。通过这种设置方式,参照图2,在锁止位置,锁止件2能够限制第二围板4的转动,运动件的拐折部113能够限制第一围板3的转动,即在这种情况下,第一围板3和第二围板4均不会发生转动。拐折部113可以构造为图中示出的l形的拐角,也可以形成为直径大于u形板开口的圆盘等,只要能够止挡在u形板的侧面即可。
进一步地,参照图2,第二围板4上可以开设有上下延伸的长条孔41,摆杆11从第二围板4的内部穿过长条孔41并延伸至锁止件2,长条孔41的上端内壁形成为第一限位部。第二围板4的侧面开设的上下延伸的长条孔41也可以对摆杆11的上下转动起限位作用,其中第一限位部用于限制摆杆11向上运动的极限。长条孔41的下端内壁可以设置为位置比u形板的底部高度更低,这样,可以确保u形板的开口底部为第二限位部,避免摆杆11还未完全进入u形板的开口时就因到达长条孔41的下端内壁而无法向下摆动,从而不会存在摆杆11从u形板开口脱离的风险。
此外,本公开还提供了一种车辆,包括货箱,货箱包括上述的货箱锁止机构,该车辆具有上述货箱锁止机构所有有益效果,这里不再赘述。
以上结合附图详细描述了本公开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是,本公开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中的具体细节,在本公开的技术构思范围内,可以对本公开的技术方案进行多种简单变型,这些简单变型均属于本公开的保护范围。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中所描述的各个具体技术特征,在不矛盾的情况下,可以通过任何合适的方式进行组合。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本公开对各种可能的组合方式不再另行说明。
此外,本公开的各种不同的实施方式之间也可以进行任意组合,只要其不违背本公开的思想,其同样应当视为本公开所公开的内容。
1.一种货箱锁止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在第一围板(3)上的锁止件(2)和设置在第二围板(4)上的能够扣合在所述锁止件(2)上以锁止的运动件,
所述运动件包括固定在所述第二围板(4)上的固定轴(12)和可上下转动地连接在所述固定轴(12)上的摆杆(11),所述锁止件(2)上形成有供所述摆杆(11)上下摆动的通道;
所述固定轴(12)上套设有第一扭转弹簧(121)和第二扭转弹簧(122),所述第一扭转弹簧(121)和所述第二扭转弹簧(122)分别一端连接在所述固定轴(12)上,另一端连接在所述摆杆(11)上;
所述第一扭转弹簧(121)和所述第二扭转弹簧(122)配置为:在锁止位置,所述第一扭转弹簧(121)扭转变形并具有使所述摆杆(11)扣合于所述锁止件(2)的弹力,所述第二扭转弹簧(122)处于平衡状态;在开启位置,所述第一扭转弹簧(121)处于平衡状态,所述第二扭转弹簧(122)扭转变形并具有使所述摆杆(11)脱离所述锁止件(2)的弹力;
所述货箱锁止机构还包括能够对所述摆杆(11)上限位的第一限位部和对所述摆杆(11)下限位的第二限位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货箱锁止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摆杆(11)包括杆体(112)和可转动地连接在所述杆体(112)上的旋转盘(111),所述第一扭转弹簧(121)和所述第二扭转弹簧(122)分别连接在所述旋转盘(111)上,以能能够分别通过所述旋转盘(111)带动所述杆体(112)摆动;
所述货箱锁止机构还包括用于驱动所述旋转盘(111)转动的驱动件(1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货箱锁止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件(13)包括能够双向摆动的按钮(131)以及分别连接在所述按钮(131)上的第一连杆(132)和第二连杆(133),所述第一连杆(132)和所述第二连杆(133)分别连接到所述旋转盘(111)上,所述按钮(131)通过所述第一连杆(132)和所述第二连杆(133)驱动所述旋转盘(111)双向转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货箱锁止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轴(12)径向贯穿所述杆体(112),所述旋转盘(111)同轴安装在所述杆体(112)的内部,所述第一连杆(132)和所述第二连杆(133)分别径向伸入到所述杆体(112)的内部以与所述旋转盘(111)连接;所述第一连杆(132)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按钮(131)、所述旋转盘(111)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连杆(133)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按钮(131)、所述旋转盘(111)转动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货箱锁止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按钮(131)安装在所述第二围板(4)上,且所述按钮(131)的顶部向上凸出于所述第二围板(4)。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货箱锁止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盘(111)上开设有用于容纳并固定所述第一扭转弹簧(121)的端部的第一安装孔(1111)和用于容纳并固定所述第二扭转弹簧(122)的端部的第二安装孔(1112)。
7.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货箱锁止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锁止件(2)构造为具有向上开口的u形板,所述u形板的开口形成为所述通道,所述u形板的底部形成为所述第二限位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货箱锁止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杆体(112)的自由端形成有拐折部(113),在所述锁止状态,所述拐折部(113)止挡所述u形板。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货箱锁止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围板(4)上开设有上下延伸的长条孔(41),所述摆杆从所述第二围板(4)的内部穿过所述长条孔(41)并延伸至所述锁止件(2),所述长条孔(41)的上端内壁形成为所述第一限位部。
10.一种车辆,包括货箱,其特征在于,所述货箱包括根据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货箱锁止机构。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