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土壤调理方法与流程

    专利2022-07-09  92

    本发明属于土壤调理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土壤调理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农业用地随着化肥大量的不合理的施用或者化肥使用量不足,使得土壤中的有机物质越来越少,从而造成农作物产量减少,目前大多都采用放置土壤的方法或者化学法进行土壤调理,但是,放置土壤不种植的方法调理效果不佳,并且土壤中容易长杂草,化学法易引起二次污、影响土壤生态,周期长且对土壤环境要求严格等。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土壤调理方法,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土壤调理效果不佳和容易二次污染的问题。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土壤调理方法,具体按照以下步骤实施:

    步骤1、将复合肥、防生菌剂、尿素混合加水,制成混合液,将注射装置均匀布置在土壤中;

    步骤2、在农作物种植前将混合液注射在土壤中;

    步骤3、在农作物生长中,对土壤施用水溶肥料;

    步骤4、农作物成熟收获后,对土壤施用高钾肥。

    本发明的特点还在于:

    步骤1中复合肥、防生菌剂、尿素、水的质量比为0.2~0.4:0.15~0.1:0.4~0.6:1。

    步骤1中注射装置的间距为30cm~50cm。

    步骤2中混合液的注射量为每亩地300kg~500kg。

    步骤3中水溶肥选用元素水溶肥或者微生物水溶肥。

    步骤3中水溶肥的施用量为每亩地5~40kg。

    步骤4中高钾肥的施用量为30kg~70kg。

    注射装置包括内芯和渗透层,渗透层套接在内芯外壁,渗透层上均匀开有若干孔。

    渗透层的材料选用棉布。

    内芯采用木质管。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一种土壤调理方法,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土壤调理效果不佳和容易二次污染的问题。具有高效和经济的优点,能确保土壤修复质量,周期短。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

    本发明一种土壤调理方法,具体按照以下步骤实施:

    步骤1、将复合肥、防生菌剂、尿素混合加水,制成混合液,将注射装置均匀布置在土壤中;步骤1中复合肥、防生菌剂、尿素、水的质量比为0.2~0.4:0.15~0.1:0.4~0.6:1。注射装置包括内芯和渗透层,渗透层套接在内芯外壁,渗透层上均匀开有若干孔。渗透层的材料选用棉布。内芯采用木质管。步骤1中注射装置的间距为30cm~50cm。

    步骤2、在农作物种植前将混合液注射在土壤中;步骤2中混合液的注射量为每亩地300kg~500kg。

    步骤3、在农作物生长中,对土壤施用水溶肥料;步骤3中水溶肥选用元素水溶肥或者微生物水溶肥。水溶肥的施用量为每亩地5~40kg。

    步骤4、农作物成熟收获后,对土壤施用高钾肥。

    步骤4中高钾肥的施用量为30kg~70kg。

    实施例1

    将复合肥、防生菌剂、尿素混合加水,制成混合液,复合肥、防生菌剂、尿素、水的质量比为0.2:0.1:0.4:1。将注射装置均匀布置在土壤中;注射装置包括内芯和渗透层,渗透层套接在内芯外壁,渗透层上均匀开有若干孔。渗透层的材料选用棉布。内芯采用木质管。注射装置的间距为30cm。在农作物种植前将混合液注射在土壤中;混合液的注射量为每亩地300kg。在农作物生长中,对土壤施用水溶肥料;水溶肥选用元素水溶肥。水溶肥的施用量为每亩地5kg。农作物成熟收获后,对土壤施用高钾肥。高钾肥的施用量为30kg。

    实施例2

    将复合肥、防生菌剂、尿素混合加水,制成混合液,复合肥、防生菌剂、尿素、水的质量比为0.4:0.15:0.6:1。将注射装置均匀布置在土壤中;注射装置包括内芯和渗透层,渗透层套接在内芯外壁,渗透层上均匀开有若干孔。渗透层的材料选用棉布。内芯采用木质管。注射装置的间距为50cm。在农作物种植前将混合液注射在土壤中;混合液的注射量为每亩地500kg。在农作物生长中,对土壤施用水溶肥料;水溶肥选用微生物水溶肥。水溶肥的施用量为每亩地40kg。农作物成熟收获后,对土壤施用高钾肥。高钾肥的施用量为70kg。

    实施例3

    将复合肥、防生菌剂、尿素混合加水,制成混合液,复合肥、防生菌剂、尿素、水的质量比为0.3:0.13:0.5:1。将注射装置均匀布置在土壤中;注射装置包括内芯和渗透层,渗透层套接在内芯外壁,渗透层上均匀开有若干孔。渗透层的材料选用棉布。内芯采用木质管。注射装置的间距为40cm。在农作物种植前将混合液注射在土壤中;混合液的注射量为每亩地400kg。在农作物生长中,对土壤施用水溶肥料;水溶肥选用元素水溶肥。水溶肥的施用量为每亩地35kg。农作物成熟收获后,对土壤施用高钾肥。高钾肥的施用量为50kg。

    实施例4

    将复合肥、防生菌剂、尿素混合加水,制成混合液,复合肥、防生菌剂、尿素、水的质量比为0.2:0.12:0.54:1。将注射装置均匀布置在土壤中;注射装置包括内芯和渗透层,渗透层套接在内芯外壁,渗透层上均匀开有若干孔。渗透层的材料选用棉布。内芯采用木质管。注射装置的间距为45cm。在农作物种植前将混合液注射在土壤中;混合液的注射量为每亩地350kg。在农作物生长中,对土壤施用水溶肥料;水溶肥选用微生物水溶肥。水溶肥的施用量为每亩地15kg。农作物成熟收获后,对土壤施用高钾肥。高钾肥的施用量为40kg。

    实施例5

    将复合肥、防生菌剂、尿素混合加水,制成混合液,复合肥、防生菌剂、尿素、水的质量比为0.25:0.11:0.48:1。将注射装置均匀布置在土壤中;注射装置包括内芯和渗透层,渗透层套接在内芯外壁,渗透层上均匀开有若干孔。渗透层的材料选用棉布。内芯采用木质管。注射装置的间距为430cm。在农作物种植前将混合液注射在土壤中;混合液的注射量为每亩地450kg。在农作物生长中,对土壤施用水溶肥料;水溶肥选用元素水溶肥。水溶肥的施用量为每亩地35kg。农作物成熟收获后,对土壤施用高钾肥。高钾肥的施用量为64kg。

    本发明一种土壤调理方法,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土壤调理效果不佳和容易二次污染的问题。具有高效和经济的优点,能确保土壤修复质量,周期短。


    技术特征:

    1.一种土壤调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按照以下步骤实施:

    步骤1、将复合肥、防生菌剂、尿素混合加水,制成混合液,将注射装置均匀布置在土壤中;

    步骤2、在农作物种植前将混合液注射在土壤中;

    步骤3、在农作物生长中,对土壤施用水溶肥料;

    步骤4、农作物成熟收获后,对土壤施用高钾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土壤调理方法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复合肥、防生菌剂、尿素、水的质量比为0.2~0.4:0.15~0.1:0.4~0.6: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土壤调理方法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注射装置的间距为30cm~50c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土壤调理方法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混合液的注射量为每亩地300kg~500kg。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土壤调理方法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水溶肥选用元素水溶肥或者微生物水溶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土壤调理方法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水溶肥的施用量为每亩地5~40kg。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土壤调理方法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中高钾肥的施用量为30kg~70kg。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土壤调理方法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注射装置包括内芯和渗透层,所述渗透层套接在内芯外壁,所述渗透层上均匀开有若干孔。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土壤调理方法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渗透层的材料选用棉布。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土壤调理方法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芯采用木质管。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土壤调理方法,具体按照以下步骤实施:步骤1、将复合肥、防生菌剂、尿素混合加水,制成混合液,将注射装置均匀布置在土壤中;步骤2、在农作物种植前将混合液注射在土壤中;步骤3、在农作物生长中,对土壤施用水溶肥料;步骤4、农作物成熟收获后,对土壤施用高钾肥,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土壤调理效果不佳和容易二次污染的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王重飞;黄淑娟;王伟娟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陕西理想基础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11.30
    技术公布日:2021.03.12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p.8miu.com/read-25798.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