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属于自行车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动能回收可降温的自行车。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的缺点是现有的自行车通常采用橡胶与轮毂的摩擦将车辆动能转换为热能消耗,无法利用其动能,现有自行车的刹车闸通常置于车把手前侧,当需要刹车时人员需张开手掌握住刹车闸,存在安全隐患,现有自行车的车座在阳光下长时间放置时温度会迅速升高,给骑行人员带来不好的体验,现有自行车的电池大多为隐藏内置式的,人员想要更换电池较为繁琐,现有自行车的刹车示警灯大多采用被动折射式和控制点亮式,当电池没电时骑行,后车无法有效得知刹车行为,较为危险。
为此,人们进行了长期的探索,提出各种各样的解决方案。
例如,中国专利文献一种可快速降温的自行车坐垫降温装置公开了[申请号:cn201810007174.9],包括包括设置在坐垫内的夹层空间以及用于向该夹层空间输送冷却液的输送机构,其中,所述输送机构包括输送泵以及动力机构,所述输送泵包括泵体、活塞以及活塞杆,所述泵体安装在坐管内且该泵体与所述夹层空间之间通过第一输送管道连接,所述冷却液存放在所述泵体内;所述动力机构包括偏心轮,所述偏心轮安装在自行车的脚踏转轴上,该偏心轮的侧面上设置有偏心导向槽,所述活塞杆的底端延伸至所述偏心导向槽中。所述自行车坐垫降温装置可以在人们骑行自行车前给自行车的坐垫降温,从而避免人体与灼热的坐垫接触,进而给予人们良好的骑行体验以及保护人们的身体健康。
上述方案,通过脚踏转轴带动液体流动,从而给座椅降温,只有在车辆行进过程中才能降温,且无法利用座椅的热能,降低了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通过转把刹车,座椅降温发电,刹车发电带动刹车灯,易更换电池具有实用性、易换性等优点的设备。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本发明的一种动能回收可降温的自行车,包括车把连接杆,所述车把连接杆两端对称的设置有通过转动控制刹车及动能回收程度的车把装置,所述车把连接杆中心固定连接有前车轴,所述前车轴一侧通过转动配合连接有上撑架,所述上撑架下侧固定连接有下撑架,所述下撑架一侧固设有储存电能且引导风流动的立管装置,所述立管装置与所述上撑架固定连接,所述立管装置上侧设置有供骑行人员骑坐且具有降温及温差发电的坐垫装置,所述立管装置内部设置有便于取出更换电芯且不影响所述立管装置导风的电芯装置,所述立管装置一侧固设有后上叉,所述后上叉内设置有利用磁阻刹车,通过移动距离控制刹车强度的刹车装置,从而使设备能够从刹车及坐垫温差中获取能量,提高设备的能量利用。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车把装置包括位于所述车把连接杆一端的车把,所述车把与所述车把连接杆通过转动配合连接,所述车把一侧的内部设置有刹车闸空间,所述车把连接杆内设置有第一刹车线孔,所述第一刹车线孔与所述刹车装置连通,所述第一刹车线孔一侧设置有刹车线导轮,所述刹车线导轮与所述车把连接杆通过转动配合连接,所述第一刹车线孔内贯穿设置有刹车线,所述刹车线穿过所述第一刹车线孔与所述刹车线导轮滑动连接,固定于所述刹车闸空间外侧,所述车把连接杆一侧固设有第一刹车触点,所述车把一端固设有第二刹车触点,所述第一刹车触点与所述第二刹车触点分别与控制器电力连接,从而使人员在刹车使手掌无需离开车把,提高安全性。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立管装置包括固设于所述上撑架一端的立管,所述立管内部贯穿的设置有第一导风孔,所述立管一端设置有若干通风孔,所述通风孔将第一导风孔与外部空间连通,所述立管中部设置有电芯腔,所述电芯腔内设置有通过翻转卡扣结构使内部的所述电芯装置易于取出的翻转组件,从而在骑行引导风吹向坐垫,提高设备舒适性。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翻转组件包括位于所述电芯腔内的翻转盒,所述翻转盒与所述立管通过转动配合连接,所述翻转盒一端固设有翻转底板,所述翻转底板内设置有第二导风孔,所述翻转底板一侧固设有围栏片,所述翻转盒一侧设置有卡扣连接片,所述卡扣连接片一侧固设有卡扣,所述立管内设置有盒槽,所述盒槽与所述卡扣连接片对应设置,所述盒槽一侧设置有与所述卡扣对应的卡扣槽,所述卡扣槽与所述卡扣通过装卡连接,所述卡扣槽一侧设置有解锁孔,从而使位于设备内的电芯装置易于取出,提高设备的可更换性。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电芯装置包括位于所述翻转盒内的电芯上盖,所述电芯上盖内阵列的设置有若干电芯上座,所述电芯上座内设置有第三导风孔,所述电芯上座一侧设置有若干电芯触点,所述电芯上盖一侧设置有若干电芯卡扣,所述电芯上盖一端设置有电芯提手,所述电芯提手与最上侧的所述电芯上座通过转动配合连接,所述电芯上盖一侧铰接有电芯下盖,所述电芯下盖内阵列的设置有若干电芯底座,所述电芯底座内设置有若干电芯槽,所述电芯底座内设置有第四导风孔,所述电芯下盖一侧与所述电芯卡扣对应的设置有电芯卡扣槽,所述电芯卡扣槽与所述电芯卡扣通过装卡连接,从而使内部电芯易于更换,且在使用时提高散热效率,提高设备安全性。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坐垫装置包括固设于所述立管一端的散热鳍片,所述散热鳍片上侧设置有坐垫,所述坐垫与所述散热鳍片之间贴合设置有若干热电转换片,所述热电转换片与控制器电力连接,所述坐垫后侧固设有刹车灯,所述刹车灯与控制器电力连接,从而使坐垫既能够通过温差发电又能够主动降温提高舒适度。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刹车装置包括固设于所述后上叉内的后叉连接件,所述后叉连接件一侧固设有刹车连接块,所述后叉连接块内设置有第二刹车线孔,所述第二刹车线孔与所述车把装置内的第一刹车孔连通,所述第二刹车线孔内贯穿有刹车线,所述刹车线一端固设有t型连接件,所述t型连接件两侧对称的设置有刹车夹,所述刹车夹与所述t型连接件通过转动柱转动连接,所述刹车夹与所述刹车连接块通过发条弹簧弹性转动连接,所述刹车夹一侧固设有电机连接件,所述电机连接件一端固设有刹车电机,所述刹车电机一端设置有刹车导轮,所述刹车电机通过连接柱与所述刹车导轮动力连接,从而使设备能够利用刹车将动能回收。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采用了车把装置与刹车装置的设计,使人员能够不张开手掌即可控制刹车,提高设备安全性,且刹车时能够回收动能进行发电再利用,提高设备环保性,采用了立管装置与坐垫装置的设计,使坐垫能够吸热降温,通过导风孔的导风进一步提高坐垫散热,提高设备的舒适性。
上述优点具体表现为:
1.采用了车把装置与刹车装置的设计,利用到了第一刹车线孔、第二刹车线孔、刹车线导轮、刹车闸空间、刹车线的设计,通过第一刹车线孔与第二刹车线孔贯穿车把连接杆、前车轴、上撑架、后上叉及后叉连接块,使刹车线能够通过刹车线孔连接在车把与t型连接件之间,使刹车线位于车身内部,通过刹车闸空间将刹车线一端固定于车把内部,且利用刹车线导轮引导刹车线,使人员能够通过转动车把拉动刹车线刹车,提高设备安全性;利用到了t型连接件、刹车夹、刹车电机及刹车导轮的设计,通过t型连接件的移动,控制刹车夹的转动,使刹车导轮靠近或远离轮框,通过刹车电机的磁阻效应来阻止轮框的转动,使其具有刹车功能,通过控制刹车导轮与轮框的贴合程度控制刹车强度,同时使刹车电机能够将动能利用回收,提高设备环保性;利用到了第一刹车触点与第二刹车触点的设计,通过车把的转动使刹车导轮与轮框贴合,当第一刹车触点与第二刹车触点接触导通时,控制器将向刹车电机输出电流,增强刹车电机的磁阻,从而达到急刹的效果,通过第一刹车触点与第二刹车触点之间设置有一定角度,使车把在将刹车导轮与轮框完全贴合之后才能触发急刹,防止突然急刹危害人员安全,提高设备安全性。
2.采用了立管装置与坐垫装置的设计,利用到了热电转换片的设计,通过在阳光直射情况下,坐垫升温与散热鳍片产生温差,从而使热能主动从坐垫通过热电转换片传导至散热鳍片,从而使热电转换片输出电流,提高设备的能源利用;利用到了导风孔及散热鳍片的设计,通过控制器向热电转换片输出电流,使热电转换片主动将坐垫上的热能搬运至散热鳍片,降低坐垫温度,通过设备移动时将立管下端前方的空气通过导风孔引导至散热鳍片下方,并从通风孔中吹出,从而带走散热鳍片上的热量,提高设备的散热能力,从而提高设备的舒适度。
3.采用了电芯装置的设计,利用到了翻转盒的设计通过卡扣与卡扣槽的配合,使翻转盒能够方便地翻出立管,使人员取出电芯装置,提高设备的易用性;利用到了电芯卡扣、电芯卡扣槽、电芯槽及导风孔的设计,通过电芯卡扣与电芯卡扣槽的配合使人员能够方便地将电芯上盖与电芯下盖打开,通过电芯槽放置通用电芯,使人员能够自行购买及更换电芯,提高设备实用性,通过电芯槽围绕导风孔的设计,通过导风孔将电芯热量导出设备,使电芯能够维持适宜的工作温度,提高设备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设备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图1设备的后视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图2中立管的a处放大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图2中后上叉的b处放大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图1中设备的俯视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图5中车把连接杆的c处放大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图5中立管的d处放大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中立管的剖切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中翻转盒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发明中电芯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本发明图10中设备的侧视示意图;
图中,车把连接杆101、前车轴102、上撑架103、下撑架104、后上叉105、立管106、刹车灯107、坐垫108、热电转换片109、散热鳍片110、通风孔111、第一刹车线孔112、刹车线113、t型连接件114、转动柱115、后叉连接块116、刹车连接块117、轮框118、刹车导轮119、连接柱120、刹车电机121、电机连接件122、刹车夹123、车把124、刹车线导轮125、第一刹车触点126、刹车闸空间127、第二刹车触点128、解锁孔129、卡扣槽130、盒槽131、翻转盒132、第一导风孔133、卡扣连接片134、卡扣135、围栏片136、翻转底板137、电芯卡扣138、电芯提手139、电芯下盖140、电芯底座141、电芯槽142、电芯上盖143、电芯上座144、电芯卡扣槽145、电芯触点146、电芯腔147、发条弹簧148、第二刹车线孔149、第二导风孔150、第三导风孔151、第四导风孔152、车把装置950、坐垫装置951、刹车装置952、立管装置953、电芯装置954。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11所示,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为叙述方便,现对下文所说的方位规定如下:下文所说的上下左右前后方向与图1本身投影关系的上下左右前后方向一致,本发明的一种动能回收可降温的自行车,包括车把连接杆101,车把连接杆101两端对称的设置有通过转动控制刹车及动能回收程度的车把装置950,车把连接杆101中心固定连接有前车轴102,前车轴102一侧通过转动配合连接有上撑架103,上撑架103下侧固定连接有下撑架104,下撑架104一侧固设有储存电能且引导风流动的立管装置953,立管装置953与上撑架103固定连接,立管装置953上侧设置有供骑行人员骑坐且具有降温及温差发电的坐垫装置951,立管装置953内部设置有便于取出更换电芯且不影响立管装置953导风的电芯装置954,立管装置953一侧固设有后上叉105,后上叉105内设置有利用磁阻刹车,通过移动距离控制刹车强度的刹车装置952,从而使设备能够从刹车及坐垫温差中获取能量,提高设备的能量利用。
有益地,其中,车把装置950包括位于车把连接杆101一端的车把124,车把124与车把连接杆101通过转动配合连接,车把124一侧的内部设置有刹车闸空间127,车把连接杆101内设置有第一刹车线孔112,第一刹车线孔112与刹车装置952连通,第一刹车线孔112一侧设置有刹车线导轮125,刹车线导轮125与车把连接杆101通过转动配合连接,第一刹车线孔112内贯穿设置有刹车线113,刹车线113穿过第一刹车线孔112与刹车线导轮125滑动连接,固定于刹车闸空间127外侧,车把连接杆101一侧固设有第一刹车触点126,车把124一端固设有第二刹车触点128,第一刹车触点126与第二刹车触点128分别与控制器电力连接,从而使人员在刹车使手掌无需离开车把,提高安全性。
有益地,其中,立管装置953包括固设于上撑架103一端的立管106,立管106内部贯穿的设置有第一导风孔133,立管106一端设置有若干通风孔111,通风孔111将第一导风孔133与外部空间连通,立管106中部设置有电芯腔147,电芯腔147内设置有通过翻转卡扣结构使内部的电芯装置954易于取出的翻转组件,从而在骑行引导风吹向坐垫,提高设备舒适性。
有益地,其中,翻转组件包括位于电芯腔147内的翻转盒132,翻转盒132与立管106通过转动配合连接,翻转盒132一端固设有翻转底板137,翻转底板137内设置有第二导风孔150,翻转底板137一侧固设有围栏片136,翻转盒132一侧设置有卡扣连接片134,卡扣连接片134一侧固设有卡扣135,立管106内设置有盒槽131,盒槽131与卡扣连接片134对应设置,盒槽131一侧设置有与卡扣135对应的卡扣槽130,卡扣槽130与卡扣(135)通过装卡连接,卡扣槽130一侧设置有解锁孔129,从而使位于设备内的电芯装置易于取出,提高设备的可更换性。
有益地,其中,电芯装置954包括位于翻转盒132内的电芯上盖143,电芯上盖143内阵列的设置有若干电芯上座144,电芯上座144内设置有第三导风孔151,电芯上座144一侧设置有若干电芯触点146,电芯上盖143一侧设置有若干电芯卡扣138,电芯上盖143一端设置有电芯提手139,电芯提手139与最上侧的电芯上座144通过转动配合连接,电芯提手139的转动方向为与电芯上座144垂直的方向,电芯上盖143一侧铰接有电芯下盖140,电芯下盖140内阵列的设置有若干电芯底座141,电芯底座141内设置有若干电芯槽142,电芯槽142内放置有单个电芯,电芯底座141内设置有第四导风孔152,电芯下盖140一侧与电芯卡扣138对应的设置有电芯卡扣槽145,电芯卡扣槽145与电芯卡扣138通过装卡连接,从而使内部电芯易于更换,且在使用时提高散热效率,提高设备安全性。
有益地,其中,坐垫装置951包括固设于立管106一端的散热鳍片110,散热鳍片110上侧设置有坐垫108,坐垫108与散热鳍片110之间贴合设置有若干热电转换片109,热电转换片109由帕尔贴制成,热电转换片109与控制器电力连接,坐垫108后侧固设有刹车灯107,刹车灯107与控制器电力连接,从而使坐垫既能够通过温差发电又能够主动降温提高舒适度。
热电转换片为热电半导体制冷组件,也称温差发电芯片,不需要任何制冷剂,可连续工作,没有污染源没有旋转部件,不会产生回转效应,没有滑动部件是一种固体片件,工作时没有震动、噪音、寿命长,既能制冷,又能加热,制冷组件的反向使用就是温差发电,有温差就能产生电压,电压和温差大小有关。
有益地,其中,刹车装置952包括固设于后上叉105内的后叉连接块116,后叉连接块116一侧固设有刹车连接块117,后叉连接块116内设置有第二刹车线孔149,第二刹车线孔149与车把装置950内的第一刹车线孔112连通,刹车线孔112内贯穿有刹车线113,刹车线113一端固设有t型连接件114,t型连接件114两侧对称的设置有刹车夹123,刹车夹123与t型连接件114通过转动柱115转动连接,刹车夹123与刹车连接块117通过发条弹簧148弹性转动连接,刹车夹123一侧固设有电机连接件122,电机连接件122一端固设有刹车电机121,刹车电机121作为发电机使用,刹车电机121一端设置有刹车导轮119,刹车电机121通过连接柱120与刹车导轮119动力连接,从而使设备能够利用刹车将动能回收。
控制器采用无刷型电动自行车控制器,电压为36v,6管,霍尔角度为60度,控制器一侧设置有稳流器,控制器与稳流器电力连接,稳流器与刹车电机121电力连接,控制器的不同端口分别与电芯、第一刹车触点126、第二刹车触点128、刹车灯107、热电制冷片109电力连接。
初始状态时,上述装置、组件和结构处于停止工作状态,刹车夹123与t型连接件114处于平行位置,使刹车导轮119脱离轮框118,卡扣连接片134位于盒槽131内,且卡扣135位于卡扣槽130内,人员可以进行维修或清洗。
当车辆需要刹车时,人员转动车把124,拉动刹车线113,使刹车线113在刹车线孔112内移动,从而拉动t型连接件114向后叉连接块116移动,使刹车夹123转动,刹车导轮119靠近并贴合轮框118,轮框118带动刹车导轮119转动,使刹车电机121输出电能至控制器中,同时控制器输出电流至刹车灯107,使刹车灯107亮起,利用刹车电机121的磁阻效应阻碍轮框118的转动,从而起到刹车的作用,当继续转动把手124,使第二刹车触点128与第一刹车触点126接触通电,控制器反向向刹车电机121供电,使刹车电机121的磁阻增大直至刹车导轮119反向转动,起到急刹效果,此时车辆完成刹车。
当车辆利用温差发电时,坐垫108由于太阳的照射升温,使坐垫108与散热鳍片110之间形成温差,热电制冷片109开始工作,当上方坐垫108的热量通过热电制冷片109向散热鳍片110移动时,热电制冷片109输出电流至控制器。
当坐垫需要降温时,控制器向热电制冷片109输出电流,使热电制冷片109将位于坐垫108上的热量转移至散热鳍片110上,同时,由于车辆的移动,使位于立管106下端的空气进入第一导风孔133内,且通过第一导风孔133、第二导风孔150、第三导风孔151、第四导风孔152流向坐垫装置951,最终从通风孔111中吹出,带走散热鳍片110上的热量,此时坐垫降温结束。
当人员需要取出电芯装置时,人员通过解锁孔129按动卡扣135,使卡扣135脱离解锁孔129,同时拉动翻转盒132,使翻转盒132翻出立管106,转动电芯提手139至垂直电芯上盖143位置,拉动电芯提手139,使电芯装置954脱离翻转盒132,此时电芯装置954取出完成。
当人员需要更换电芯时,人员取出电芯装置954,掰动电芯卡扣138脱离电芯卡扣槽145,同时拉动电芯上盖143脱离电芯下盖140,此时将位于电芯槽142内的旧电芯取出换入新电芯,当所有电芯更换完毕后,将电芯上盖143推向电芯下盖140,使卡扣135卡入卡扣槽142内,此时更换电芯完成。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发明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尽管本文较多地使用了车把连接杆101、前车轴102、上撑架103、下撑架104、后上叉105、立管106、刹车灯107、坐垫108、热电制冷片109、散热鳍片110、通风孔111、第一刹车线孔112、刹车线113、t型连接件114、转动柱115、后叉连接块116、刹车连接块117、轮框118、刹车导轮119、连接柱120、刹车电机121、电机连接件122、刹车夹123、车把124、刹车线导轮125、第一刹车触点126、刹车闸空间127、第二刹车触点128、解锁孔129、卡扣槽130、盒槽131、翻转盒132、第一导风孔133、卡扣连接片134、卡扣135、围栏片136、翻转底板137、电芯卡扣138、电芯提手139、电芯下盖140、电芯底座141、电芯槽142、电芯上盖143、电芯上座144、电芯卡扣槽145、电芯触点146、电芯空间147、发条弹簧148、第二刹车线孔149、第二导风孔150、第三导风孔151、第四导风孔152、车把装置950、坐垫装置951、刹车装置952、立管装置953、电芯装置954等术语,但并不排除使用其它术语的可能性。使用这些术语仅仅是为了更方便地描述和解释本发明的本质,把它们解释成任何一种附加的限制都是与本发明精神相违背的。
1.一种动能回收可降温的自行车,其特征在于,包括车把连接杆(101),所述车把连接杆(101)两端对称的设置有通过转动控制刹车及动能回收程度的车把装置(950),所述车把连接杆(101)中心固定连接有前车轴(102),所述前车轴(102)一侧通过转动配合连接有上撑架(103),所述上撑架(103)下侧固定连接有下撑架(104),所述下撑架(104)一侧固设有储存电能且引导风流动的立管装置(953),所述立管装置(953)与所述上撑架(103)固定连接,所述立管装置(953)上侧设置有供骑行人员骑坐且具有降温及温差发电的坐垫装置(951),所述立管装置(953)内部设置有便于取出更换电芯且不影响所述立管装置(953)导风的电芯装置(954),所述立管装置(953)一侧固设有后上叉(105),所述后上叉(105)内设置有利用磁阻刹车,通过移动距离控制刹车强度的刹车装置(95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动能回收可降温的自行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车把装置(950)包括位于所述车把连接杆(101)一端的车把(124),所述车把(124)与所述车把连接杆(101)通过转动配合连接,所述车把(124)一侧的内部设置有刹车闸空间(127),所述车把连接杆(101)内设置有第一刹车线孔(112),所述第一刹车线孔(112)与所述刹车装置(952)连通,所述第一刹车线孔(112)一侧设置有刹车线导轮(125),所述刹车线导轮(125)与所述车把连接杆(101)通过转动配合连接,所述第一刹车线孔(112)内贯穿设置有刹车线(113),所述刹车线(113)穿过所述第一刹车线孔(112)与所述刹车线导轮(125)滑动连接,固定于所述刹车闸空间(127)外侧,所述车把连接杆(101)一侧固设有第一刹车触点(126),所述车把(124)一端固设有第二刹车触点(128),所述第一刹车触点(126)与所述第二刹车触点(128)分别与控制器电力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动能回收可降温的自行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立管装置(953)包括固设于所述上撑架(103)一端的立管(106),所述立管(106)内部贯穿的设置有第一导风孔(133),所述立管(106)一端设置有若干通风孔(111),所述通风孔(111)将第一导风孔(133)与外部空间连通,所述立管(106)中部设置有电芯腔(147),所述电芯腔(147)内设置有通过翻转卡扣结构使内部的所述电芯装置(954)易于取出的翻转组件。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动能回收可降温的自行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翻转组件包括位于所述电芯腔(147)内的翻转盒(132),所述翻转盒(132)与所述立管(106)通过转动配合连接,所述翻转盒(132)一端固设有翻转底板(137),所述翻转底板(137)内设置有第二导风孔(150),所述翻转底板(137)一侧固设有围栏片(136),所述翻转盒(132)一侧设置有卡扣连接片(134),所述卡扣连接片(134)一侧固设有卡扣(135),所述立管(106)内设置有盒槽(131),所述盒槽(131)与所述卡扣连接片(134)对应设置,所述盒槽(131)一侧设置有与所述卡扣(135)对应的卡扣槽(130),所述卡扣槽(130)与所述卡扣(135)通过装卡连接,所述卡扣槽(130)一侧设置有解锁孔(129)。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动能回收可降温的自行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芯装置(954)包括位于所述翻转盒(132)内的电芯上盖(143),所述电芯上盖(143)内阵列的设置有若干电芯上座(144),所述电芯上座(144)内设置有第三导风孔(151),所述电芯上座(144)一侧设置有若干电芯触点(146),所述电芯上盖(143)一侧设置有若干电芯卡扣(138),所述电芯上盖(143)一端设置有电芯提手(139),所述电芯提手(139)与最上侧的所述电芯上座(144)通过转动配合连接,所述电芯上盖(143)一侧铰接有电芯下盖(140),所述电芯下盖(140)内阵列的设置有若干电芯底座(141),所述电芯底座(141)内设置有若干电芯槽(142),所述电芯底座(141)内设置有第四导风孔(152),所述电芯下盖(140)一侧与所述电芯卡扣(138)对应的设置有电芯卡扣槽(145),所述电芯卡扣槽(145)与所述电芯卡扣(138)装卡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动能回收可降温的自行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坐垫装置(951)包括固设于所述立管(106)一端的散热鳍片(110),所述散热鳍片(110)上侧设置有坐垫(108),所述坐垫(108)与所述散热鳍片(110)之间贴合设置有若干热电转换片(109),所述热电转换片(109)与控制器电力连接,所述坐垫(108)后侧固设有刹车灯(107),所述刹车灯(107)与控制器电力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动能回收可降温的自行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刹车装置(952)包括固设于所述后上叉(105)内的后叉连接块(116),所述后叉连接块(116)一侧固设有刹车连接块(117),所述后叉连接块(116)内设置有第二刹车线孔(149),所述第二刹车线孔(149)与所述车把装置(950)内的第一刹车线孔(112)连通,所述刹车线孔(112)内贯穿有刹车线(113),所述刹车线(113)一端固设有t型连接件(114),所述t型连接件(114)两侧对称的设置有刹车夹(123),所述刹车夹(123)与所述t型连接件(114)通过转动柱(115)转动连接,所述刹车夹(123)与所述刹车连接块(117)通过发条弹簧(148)弹性转动连接,所述刹车夹(123)一侧固设有电机连接件(122),所述电机连接件(122)一端固设有刹车电机(121),所述刹车电机(121)一端设置有刹车导轮(119),所述刹车电机(121)通过连接柱(120)与所述刹车导轮(119)动力连接。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