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船舶环段临时舱室排水方法与流程

    专利2022-07-09  96


    本发明涉及船舶建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船舶环段临时舱室排水方法。



    背景技术:

    船舶建造过程中,一般通过向完整的舱室内加注或排出压载水的方法来配置或调整船舶的起浮状态。为了合理利用船坞资源,提高船舶建造效率,采用多岛建造。为了避免重新布置坞墩,根据环段的数量,相邻环段之间的间距应满足一定的要求。多岛建造要求各个环段起浮吃水差不小于500mm,同时需要满足一定的落墩顺序,这就导致有的环段为了满足起浮吃水要求,需要在未形成封闭结构的船舶环段上焊接封板以形成临时舱室进行起浮状态配置。

    例如某公司采用三岛建造方式,相邻环段之间的间距约50mm,由于采用的封板厚度为12mm,当在每个环段上分别焊接上封板以使各环段均形成临时舱室后,相邻两个环段之间的间距仅为26mm,空间非常狭窄。由于相邻两个环段之间的间距仅为26mm,工作人员无法进入该狭窄空间向临时舱室的常规封板上安装排水阀;如果在外底板工艺孔临时封板上安装排水阀,则船舶环段的船体结构会与坞墩发生干涉;如果直接在船舶环段的船体结构上安装排水阀,则会破坏船体结构。因此,当船舶环段起浮落墩后,临时舱室内的压载水无法排出,临时舱室的排水问题亟待解决。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船舶环段临时舱室排水方法,用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一种船舶环段临时舱室排水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s1,制作舱室封板和带排水阀的箱体;

    所述舱室封板上开设有用于安装箱体的开口;

    s2,将箱体和舱室封板安装在所述船舶环段上,箱体、舱室封板与船舶环段共同形成临时舱室,

    所述舱室封板安装在船舶环段的非封闭的位置,舱室封板的上、下端分别与船舶环段的内底板和外底板焊接固定,所述箱体安装在舱室封板的开口处且其排水阀朝向外界环境,箱体分别与舱室封板和船舶环段的内底板、纵桁焊接固定;

    s3,利用冲水试验检测临时舱室的密性;

    s4,关闭箱体上的排水阀,向临时舱室内注入压载水,并向船坞加水,观察船舶环段的起浮落墩状态;

    s5,打开箱体上的排水阀,排掉临时舱室内的压载水。

    优选地,所述带排水阀的箱体包括两个垂直设置的围壁板、设置在围壁板上端的顶板,其中一个围壁板上穿设固定有一根排水管,排水管的端部安装有排水阀。

    优选地,所述排水阀为截止阀。

    优选地,所述步骤s3中利用冲水试验检测临时舱室的密性的具体步骤为:

    将高压水泵放置在距离临时舱室的试验部位不超过1.5米的位置,喷嘴内径的最小直径为12mm,然后,启动高压水泵,使高压水泵内的水压不低于0.2mpa的水流喷射在试验部位,观察试验部位的背面是否有渗水,如没有,则临时舱室的密性满足要求;

    所述临时舱室与封板、箱体之间的所有焊缝均为试验部位。

    优选地,所述步骤s4中向临时舱室内注入压载水,并向船坞加水,观察船舶环段的起浮落墩状态的具体步骤为:

    首先,向临时舱室内注入压载水至试验液位;

    然后,向船坞内逐步注水直至坐落在坞墩上的船舶环段达到起浮状态,观察船舶环段起浮过程中的浮态是否满足要求;

    然后,逐步排干船坞内的水,观察船舶环段的落墩状态。

    优选地,所述舱室封板根据船舶环段的结构线型以及其《起浮计算说明书》中的配载要求设计制作。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利用特设的箱体和舱室封板与船舶环段共同形成临时舱室,船舶环段在起浮落墩之后,可通过箱体上的排水阀排出临时舱室内的压载水,有效地解决了相邻船舶环段之间的空间狭窄,无法在船舶环段的常规封板上安装排水阀,从而导致临时舱室内的压载水无法排出的问题,避免破坏船体结构,为多岛建造提供了技术支撑,大大缩短了船舶的建造周期,提高了船舶的建造效率。

    2、本发明的方法不需重新布置坞墩,降低了劳动强度,同时避免出现外底板上的临时封板与坞墩出现干涉的风险。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箱体的正视图。

    图2是本发明箱体的侧视图。

    图3是本发明箱体的俯视图。

    图4是本发明临时舱室上安装的封板的示意图。

    图5是箱体安装在船舶环段上的正视图。

    图6是箱体安装在船舶环段上的侧视图。

    图7是箱体安装在船舶环段上的俯视图。

    图中标号的含义为:

    1为舱室封板,2为围壁板,3为顶板,4为排水管,5为排水阀,6为箱体,7为临时舱室,8为内底板,9为外底板,10为纵桁。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好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

    应当明确,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下面通过具体的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申请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本说明书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本申请实施例所描述的“上”、“下”、“左”、“右”等方位词是以附图所示的角度来进行描述的,不应理解为对本申请实施例的限定。此外,在上下文中,还需要理解的是,当提到一个元件连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下”时,其不仅能够直接连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下”,也可以通过中间元件间接连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下”。

    本发明给出一种船舶环段临时舱室排水方法,该方法利用特设的箱体和舱室封板与船舶环段共同形成临时舱室,船舶环段在起浮落墩之后,可通过箱体上的排水阀排出临时舱室内的压载水,有效地解决了相邻船舶环段之间的空间狭窄,无法在船舶环段的常规封板上安装排水阀,从而导致临时舱室内的压载水无法排出的问题,避免破坏船体结构,为多岛建造提供了技术支撑,大大缩短了船舶的建造周期,提高了船舶的建造效率。

    本发明的船舶环段临时舱室排水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s1,制作舱室封板1和带排水阀的箱体6。

    所述箱体6包括两个垂直设置的围壁板2、设置在围壁板2上端的顶板3,其中一个围壁板上穿设固定有一根排水管4,排水管4的端部安装有排水阀5。排水管4在围壁板2上的安装高度位置,根据排水阀5选用的规格型号来定。本实施例中,所述排水阀5为截止阀。

    所述舱室封板1上开设有用于安装箱体的开口。舱室封板1根据船舶环段的结构线型以及其《起浮计算说明书》中的配载要求设计制作。

    s2,将箱体6和舱室封板1安装在所述船舶环段上,箱体6、舱室封板1与船舶环段共同形成临时舱室7。

    所述舱室封板1安装在船舶环段的非封闭的位置,舱室封板1的上、下端分别与船舶环段的内底板8和外底板9焊接固定,所述箱体6安装在舱室封板1的开口处且其排水阀5朝向外界环境,箱体6分别与舱室封板1和船舶环段的内底板8、纵桁10焊接固定。

    s3,利用冲水试验检测临时舱室7的密性。

    具体地,将高压水泵放置在距离临时舱室的试验部位不超过1.5米的位置,然后,启动高压水泵,使高压水泵内的水压不低于0.2mpa的水流喷射在试验部位,观察试验部位的背面是否有渗水,如没有,则临时舱室的密性满足要求。

    所述临时舱室与封板、箱体相关的所有焊缝均为试验部位。

    s4,关闭箱体上的排水阀5,向临时舱室内注入压载水,并向船坞加水,观察船舶环段的起浮落墩状态。

    具体地,首先,根据船舶环段的《起浮计算说明书》并结合坞墩受力核算要求,向临时舱室内注入压载水至试验液位;

    然后,向船坞内逐步注水直至坐落在坞墩上的船舶环段达到起浮状态,观察船舶环段起浮过程中的浮态是否满足要求;

    然后,逐步排干船坞内的水,观察船舶环段的落墩状态。

    s5,打开箱体上的排水阀5,排掉临时舱室内的压载水。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保护的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船舶环段临时舱室排水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s1,制作舱室封板和带排水阀的箱体;

    所述舱室封板上开设有用于安装箱体的开口;

    s2,将箱体和舱室封板安装在所述船舶环段上,箱体、舱室封板与船舶环段共同形成临时舱室,

    所述舱室封板安装在船舶环段的非封闭的位置,舱室封板的上、下端分别与船舶环段的内底板和外底板焊接固定,所述箱体安装在舱室封板的开口处且其排水阀朝向外界环境,箱体分别与舱室封板和船舶环段的内底板、纵桁焊接固定;

    s3,利用冲水试验检测临时舱室的密性;

    s4,关闭箱体上的排水阀,向临时舱室内注入压载水,并向船坞加水,观察船舶环段的起浮落墩状态;

    s5,打开箱体上的排水阀,排掉临时舱室内的压载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船舶环段临时舱室排水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带排水阀的箱体包括两个垂直设置的围壁板、设置在围壁板上端的顶板,其中一个围壁板上穿设固定有一根排水管,排水管的端部安装有排水阀。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船舶环段临时舱室排水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阀为截止阀。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船舶环段临时舱室排水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3中利用冲水试验检测临时舱室的密性的具体步骤为:

    将高压水泵放置在距离临时舱室的试验部位不超过1.5米的位置,喷嘴内径不小于为12mm,然后,启动高压水泵,使高压水泵内的水压不低于0.2mpa的水流喷射在试验部位,观察试验部位的背面是否有渗水,如没有,则临时舱室的密性满足要求;

    所述临时舱室与封板、箱体之间的所有焊缝均为试验部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船舶环段临时舱室排水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4中向临时舱室内注入压载水,并向船坞加水,观察船舶环段的起浮落墩状态的具体步骤为:

    首先,向临时舱室内注入压载水至试验液位;

    然后,向船坞内逐步注水直至坐落在坞墩上的船舶环段达到起浮状态,观察船舶环段起浮过程中的浮态是否满足要求;

    然后,逐步排干船坞内的水,观察船舶环段的落墩状态。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船舶环段临时舱室排水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舱室封板根据船舶环段的结构线型以及其《起浮计算说明书》中的配载要求设计制作。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船舶环段临时舱室排水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制作舱室封板和带排水阀的箱体;将箱体和舱室封板安装在所述船舶环段上,箱体、舱室封板与船舶环段共同形成临时舱室,利用冲水试验检测临时舱室的密性;关闭箱体上的排水阀,向临时舱室内注入压载水,并向船坞加水,观察船舶环段的起浮落墩状态;打开箱体上的排水阀,排掉临时舱室内的压载水。本发明可通过箱体上的排水阀排出临时舱室内的压载水,有效地解决了相邻船舶环段之间的空间狭窄,无法在船舶环段的常规封板上安装排水阀,从而导致临时舱室内的压载水无法排出的问题,为多岛建造提供了技术支撑,大大缩短了船舶的建造周期。

    技术研发人员:程丽;瞿雪刚;宋飞金;望华蓉;胡晋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上海江南长兴造船有限责任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10.30
    技术公布日:2021.03.12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p.8miu.com/read-25633.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