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属于监控线路损耗监控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线路损耗监控系统及监控方法。
背景技术:
线路损耗是指电能通过输电线路传输而产生的能量损耗,具体为电阻、电导消耗的有功功率。
随着全球一次能源的减少,降低线路损耗的问题日益突出,而减少线路损耗的首要问题是及时发现线路损耗,并对其进行监控报警,采取相应措施,从而从源头上减少线路损耗。但是,现有技术中,并没有准确简单的监控线路损耗的装置,不能满足线路损监控报警的需求。此为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一种线路损耗监控系统及监控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缺陷,是非常有必要的。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提供设计一种线路损耗监控系统及监控方法,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一种线路损耗监控系统,包括线路损耗监控模块、电量采集模块、线损异常分析模块以及数据存储模块;所述的线路损耗监控模块包括电量数据处理模块、线损计算模块、显示模块;
所述的线路损耗监控模块连接到所述的电量采集模块、线损异常分析模块以及数据存储模块,所述的数据存储模块还连接到所述的电量采集模块和线损异常分析模块。
优选的,所述电量采集模块通过无线收发模块连接多个电量采集节点,具体为所述电量测量装置通过无线收发模块连接电量采集模块,能够高效远距离传输电量数据。
优选的,所述电量采集节点包括3个电量测量装置;所述电量测量装置包括电极、电流互感器,电极分别挂接到被测线路的a、b、c三相上。
优选的,所述线损计算模块通过计算方法计算实际线损和理论线损。实际线损的计算方法为:实际线损=上网电量-下网电量,实际线损率=(上网电量-下网电量)/上网电量*100%。理论线损的计算方法采用潮流计算法,具体为:先计算线路、变压器、电容器、电抗器设备的功率损耗,再与时间相乘得到相应时间段内的电能损耗,再在将各时间段内的电能损耗求和,即得到线路的总电能损耗。
优选的,所述显示模块为液晶显示器。
优选的,所述线损异常分析模块包括线损异常分析单元和线损异常分析库。线损异常分析单元通过数据线连接线损计算模块,对实时实际线损进行异常分析;线损异常分析库为预先分析出电网中每一区域所有可能导致线损异常的异常原因以及每一异常原因引起的线损偏离范围,构建每一异常原因与相应的线损偏离范围之间的映射关系。
一种线路损耗监控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所述电极结合电流互感器测量线路电流,分别将采集到的电流信号和电压相位信号送入电量数据处理模块进行电能计量,计量得到的结果通过数据线实时传送给线损计算模块和显示模块;
s2、所述线损计算模块通过计算方法计算出实际线损和理论线损;
s3、所述线损异常分析单元通过数据线获得实际线损,并将实际线损与预先设定的正常线损范围作对比,若超出正常线损范围,则向显示模块和工作人员发送线损报警信号;
s4、利用预先构建的线损异常分析库对出现线损异常的区域进行线损异常原因分析,得到相应的异常原因分析报告。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线路损耗监控系统及监控方法,通过获取电量数据,计算出实际线损和理论线损,对线路进行实时监控,并通过分析,找出线损出现的原因,方便改善,提高线损管理水平。
此外,本发明设计原理可靠,结构简单,具有非常广泛的应用前景。
由此可见,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突出的实质性特点和显著地进步,其实施的有益效果也是显而易见的。
附图说明
图1为线路损耗监控系统结构示意图。
图2为电量采集模块结构示意图。
图3为线路损耗监控系统工作流程图。
1为电量采集模块;2为线路损耗监控模块;21为电量数据处理模块;22为线损计算模块、23为显示模块;3为数据存储模块;4为线损异常分析模块;41为线损异常分析单元;42为线损异常分析库;5为无线收发模块;6为电量采集节点。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阐述,以下实施例是对本发明的解释,而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以下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一种线路损耗监控系统,包括线路损耗监控模块2、电量采集模块1、线损异常分析模块4以及数据存储模块3,各模块间通过数据线连接;线路损耗监控模块2包括通过数据线互相连接的电量数据处理模块21、线损计算模块22、显示模块23。
图1-2所示为电量采集模块1通过无线收发模块5连接部分电量采集点6的结构示意图,一个电量采集模块1连接多个电量采集节点6。电量采集节点6包括3个电量测量装置,所述电量测量装置通过无线收发模块5连接电量采集模块1。电量测量装置包括电极、电流互感器,电极分别挂接到被测线路的a、b、c三相上。
如图1-3所示,监控系统的工作流程为:首先电极结合电流互感器测量线路电流,分别将采集到的电流信号和电压相位信号送入电量数据处理模块21进行电能计量,计量得到的结果通过数据线实时传送给线损计算模块22和显示模块23;然后线损计算模块22通过计算方法计算出实际线损和理论线损;接着线损异常分析单元41通过数据线获得实际线损,并将实际线损与预先设定的正常线损范围作对比,若超出正常线损范围,则向显示模块和工作人员发送线损报警信号;最后利用预先构建的线损异常分析库42对出现线损异常的区域进行线损异常原因分析,得到相应的异常原因分析报告。
以上公开的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本发明并非局限于此,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思之的没有创造性的变化,以及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前提下所作的若干改进和润饰,都应落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1.一种线路损耗监控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线路损耗监控模块、电量采集模块、线损异常分析模块以及数据存储模块;所述的线路损耗监控模块包括电量数据处理模块、线损计算模块、显示模块;所述的线路损耗监控模块连接到所述的电量采集模块、线损异常分析模块以及数据存储模块,所述的数据存储模块还连接到所述的电量采集模块和线损异常分析模块;所述电量采集模块通过无线收发模块连接多个电量采集节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路损耗监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量采集节点包括3个电量测量装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线路损耗监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量测量装置包括电极、电流互感器,电极分别挂接到被测线路的a、b、c三相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路损耗监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线损计算模块通过计算方法计算实际线损和理论线损。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路损耗监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模块为液晶显示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路损耗监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线损异常分析模块包括线损异常分析单元和线损异常分析库。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线路损耗监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线损异常分析单元通过数据线连接线损计算模块,对实时实际线损进行异常分析。
8.一种线路损耗监控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所述电极结合电流互感器测量线路电流,分别将采集到的电流信号和电压相位信号送入电量数据处理模块进行电能计量,计量得到的结果通过数据线实时传送给线损计算模块和显示模块;
s2、所述线损计算模块通过计算方法计算出实际线损和理论线损;
s3、所述线损异常分析单元通过数据线获得实际线损,并将实际线损与预先设定的正常线损范围作对比,若超出正常线损范围,则向显示模块和工作人员发送线损报警信号;
s4、利用预先构建的线损异常分析库对出现线损异常的区域进行线损异常原因分析,得到相应的异常原因分析报告。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