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扭转式压力调节机构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2-07-07  84


    本实用新型涉及了压力调节技术领域,具体的是一种防扭转式压力调节机构。



    背景技术:

    本部分的描述仅提供与本实用新型公开相关的背景信息,而不构成现有技术。

    压力调节机构是目前工装、设备中常用的一种机构,现有技术中常见的两种表现形式为:通过更换不同刚性的弹簧来调整压力;或者,通过调整弹簧长度来调整压力。前一种的弊端是更换起来非常费时、费力;后一种的弊端是:采用单根弹簧调节的方式会造成弹簧扭曲变形,间接造成输出压力不准;采用多根弹簧调节的方式,是在机构中设置有调整螺丝进行调整,上述的机构较为复杂,且占用空间较大,对于小巧机构完全不符合使用。

    应该注意,上面对技术背景的介绍只是为了方便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说明,并方便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而阐述的。不能仅仅因为这些方案在本实用新型的背景技术部分进行了阐述而认为上述技术方案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防扭转式调节机构,其采用止推轴承件的设置,使得调节机构在安装和压力调节过程中,弹性件相对于壳体在周向上的位置始终不会发生变化,进而保证在占用空间小的前提下,提供稳定的输出压力。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防扭转式压力调节机构,包括:

    壳体,所述壳体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端和第二端;

    弹性组件,所述弹性组件包括自所述壳体的第一端插入所述壳体内的弹性件;

    驱动组件,所述驱动组件包括自所述壳体的第二端插入所述壳体内的推杆,所述推杆能够将所述弹性件的部分结构推出至所述壳体外部;

    调节组件,所述调节组件包括位于所述壳体内的止推轴承件,所述止推轴承件位于所述推杆与所述弹性件之间,且能够分别与所述推杆与弹性件抵接;

    其中,位于所述壳体外部的所述弹性件的端部与外部机构抵接,所述壳体的第一端与外部机构固定连接以能压缩所述弹性件。

    进一步地,所述推杆包括位于所述壳体内的第一杆体、自所述壳体的第二端插入所述壳体内的第二杆体,所述第二杆体能够推动所述第一杆体相对所述壳体移动,以能压缩所述弹性件。

    进一步地,包括用于对所述弹性件的压力进行检测的压力传感件,所述压力传感件设置在所述第一杆体与所述第二杆体抵接位置处。

    进一步地,所述壳体的侧壁上开设有供所述压力传感件穿设的缺口,所述缺口沿所述壳体的轴线方向延伸,以使得所述第二杆体能够推动所述压力传感件沿壳体的轴线方向移动。

    进一步地,所述壳体的侧壁上设置有用于在周向上对所述第一杆体进行锁紧的第一锁紧件,所述壳体的第二端处设置有对所述第二杆体进行锁紧的第二锁紧件。

    进一步地,所述弹性件与外部机构之间在周向上的摩擦力大于所述止推轴承件自身的摩擦力。

    进一步地,所述弹性件和推杆均沿所述壳体的轴线方向延伸,且两者同轴设置。

    借由以上的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本申请的止推轴承的设置,所述外壳在旋转固定的过程中,所述弹性件与外部机构在周向上的摩擦力大于所述止推轴承件自身的摩擦力,进而使得所述止推轴承能够跟随所述壳体转动,以抵消现有技术中弹簧所受到的扭曲力,进而有效实现占用空间小、且能提供稳定的输出压力等优势。

    为让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所附图式,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整体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整体装置结构剖视图。

    以上附图的附图标记:1、壳体;2、弹性件;3、止推轴承件;4、第一杆体;5、第二杆体;6、压力传感件;7、缺口;8、第一锁紧件;9、第二锁紧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和区别类似的对象,两者之间并不存在先后顺序,也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此外,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结合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方式中公开了一种防扭转式压力调节机构,该压力调节机构包括壳体1、能够对外部机构施加预设抵压力的弹性组件、用于压缩所述弹性组件以改变所述弹性组件输出的抵压力的驱动件、以及用于防止所述弹性件2在所述壳体1周向上转动的调节组件。通过上述壳体1和各组件之间的配合,使得该压力调节机构不仅能够满足占用空间小的特性,而且能够提供稳定的输出压力。

    本实施方式中,所述壳体1呈圆筒状结构,优选地,所述壳体1沿上下方向延伸。其中,所述壳体1的下端部定义为第一端、上端部定义为第二端,所述壳体1还具有连通上述第一端和第二端的腔体。所述壳体1外侧壁的下端部处开设有螺纹,以使得整体的压力调节机构能够通过上述的螺纹与外部机构固定连接。

    本实施方式中,所述弹性组件包括弹性件2,所述弹性件2的表现形式有很多,本方式选取的为弹簧,且本申请的压力调节机构仅设置有一个弹簧。优选地,所述弹簧与所述壳体1同轴设置,且该弹簧的上端能够沿自身轴线方向自所述壳体1的第一端插入所述壳体1内,以使得所述壳体1的内侧壁在径向上实现对弹簧的机械限位。本方式中,为了能够具体有效地实现预设抵接力的作用,在所述弹簧插入后,其下端部位于所述壳体1的外部。

    本实施方式中,所述驱动组件包括与所述壳体1同轴设置、且能够沿自身轴线方向自所述壳体1的第二端插入所述壳体1内的推杆。具体地,所述推杆包括位于所述壳体1内的第一杆体4、自所述壳体1的第二端插入所述壳体1内的第二杆体5。其中,所述第一杆体4的下端能够与位于所述壳体1内部的弹簧上端部抵接,以使得所述第一杆体4在所述壳体1的轴线方向上推动所述第二杆体5向下移动过程中,能够压缩所述弹簧。值得注意的是,所述弹簧在被推动后和被压缩过程中,所述弹簧的下端部始终位于所述壳体1的外部。

    本实施方式中,所述调节组件包括位于所述壳体1内的止推轴承件3,该所述止推轴承件3包括止推轴承、用于对所述止推轴承固定的支撑轴。本方式中,所述止推轴承的上下端面垂直于所述壳体1的轴线方向设置,且所述止推轴承的侧壁与所述壳体1的内侧壁之间抵接设置,以使得所述壳体1的内侧壁在径向上实现对所述止推轴承的机械限位。所述支撑轴与所述壳体1同轴设置,优选地,所述第一杆体4的下端部设置有用于供所述支撑轴的上端插入的孔,以使得所述第一杆体4与所述支撑轴固定设置;所述弹簧的上端套设在所述支撑轴上,与使得所述弹簧能够与所述支撑轴固定连接。

    由于外壳在与外部机构连接的过程中,所述弹簧的下端部是与外部机构处于抵接的状态、上端部也是与其他部件处于抵接的状态,两端均受到周向的摩擦力,所述外壳在旋转固定的过程中会造成弹簧的扭曲变形,进而间接造成输出压力不准的弊端。通过本申请的止推轴承的设置,所述外壳在旋转固定的过程中,所述弹性件2与外部机构在周向上的摩擦力大于所述止推轴承件3自身的摩擦力,进而使得所述止推轴承能够跟随所述壳体1转动,以抵消现有技术中弹簧所受到的扭曲力,进而有效实现占用空间小、且能提供稳定的输出压力等优势。

    本实施方式中,还包括用于对弹性件2的压力进行检测的压力传感器,优选地,所述压力传感件6设置在所述第一杆体4和第二杆体5之间,且分别与所述第一杆体4和第二杆体5抵接。通过上述的设置,由于所述弹簧的下端部与外部机构抵接设置,当所述第二杆体5沿所述壳体1轴线方向向下运动的过程中,所述弹簧被压缩,而压缩后的反作用力可以通过第一杆体4间接作用在压力传感器上,进而实现稳定调压的功能。

    上述方式中,由于所述压力传感器需要与外部的线材连接,且在所述第二杆体5运动的过程中需要跟随所述第二杆体5同步移动。为了满足上述要求,本方式中,所述壳体1的侧壁上开设有供所述压力传感件6穿设的缺口7,所述缺口7沿所述壳体1的轴线方向延伸。

    本实施方式中,为了避免所述第一杆体4在第二杆体5旋转的过程中跟随所述第二杆体5在周向上旋转,本方式中,在所述壳体1的侧壁上设置有用于在周向上对所述第一杆体4进行锁紧的第一锁紧件8。优选地,该所述第一锁紧件8可选用锁紧螺杆,所述锁紧螺杆穿过上述的缺口7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一杆体4上,所述锁紧螺杆的侧壁与形成所述缺口7的壳体1侧壁抵接,采用机械限位的方式实现对所述第一杆体4周向上的限位,且能够满足第一杆体4在轴线方向上的移动,结构设计优化。

    上述方式中,所述壳体1的第二端处设置有对所述第二杆体5进行锁紧的第二锁紧件9。当所第二杆体5需要旋转时,松开所述第二锁紧件9;当所述第二杆体5旋转到位时,锁紧所述第二锁紧件9,则可完成所述第二杆体5相对所述壳体1的固定。

    本实用新型中应用了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技术特征:

    1.一种防扭转式压力调节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所述壳体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端和第二端;

    弹性组件,所述弹性组件包括自所述壳体的第一端插入所述壳体内的弹性件;

    驱动组件,所述驱动组件包括自所述壳体的第二端插入所述壳体内的推杆,所述推杆能够将所述弹性件的部分结构推出至所述壳体外部;

    调节组件,所述调节组件包括位于所述壳体内的止推轴承件,所述止推轴承件位于所述推杆与所述弹性件之间,且能够分别与所述推杆与弹性件抵接;

    其中,位于所述壳体外部的所述弹性件的端部与外部机构抵接,所述壳体的第一端与外部机构固定连接以能压缩所述弹性件。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扭转式压力调节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推杆包括位于所述壳体内的第一杆体、自所述壳体的第二端插入所述壳体内的第二杆体,所述第二杆体能够推动所述第一杆体相对所述壳体移动,以能压缩所述弹性件。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扭转式压力调节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对所述弹性件的压力进行检测的压力传感件,所述压力传感件设置在所述第一杆体与所述第二杆体抵接位置处。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防扭转式压力调节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的侧壁上开设有供所述压力传感件穿设的缺口,所述缺口沿所述壳体的轴线方向延伸,以使得所述第二杆体能够推动所述压力传感件沿壳体的轴线方向移动。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扭转式压力调节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的侧壁上设置有用于在周向上对所述第一杆体进行锁紧的第一锁紧件,所述壳体的第二端处设置有对所述第二杆体进行锁紧的第二锁紧件。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扭转式压力调节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件与外部机构之间在周向上的摩擦力大于所述止推轴承件自身的摩擦力。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扭转式压力调节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件和推杆均沿所述壳体的轴线方向延伸,且两者同轴设置。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防扭转式压力调节机构,包括壳体、弹性组件、驱动组件和调节组件,所述壳体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弹性组件包括自壳体的第一端插入壳体内的弹性件;所述驱动组件包括自壳体的第二端插入壳体内的推杆;所述调节组件包括位于所述壳体内的止推轴承件,所述止推轴承件能够分别与所述推杆与弹性件抵接;位于所述壳体外部的所述弹性件的端部与外部机构抵接,所述壳体的第一端与外部机构固定连接以能压缩所述弹性件。本实用新型至少包括以下优点:采用止推轴承件的设置,使得调节机构在安装和压力调节过程中,弹性件相对于壳体在周向上的位置始终不会发生变化,进而保证在占用空间小的前提下,提供稳定的输出压力。

    技术研发人员:蒋柏军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苏州众可为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5.29
    技术公布日:2021.03.16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p.8miu.com/read-2547.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