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高压气体放电管老化工艺,特别涉及一种可有效降低能量损耗的气体放电管hv老化分选电路。
背景技术:
气体放电管由封装在充满惰性气体的陶瓷管中相隔一定距离的两个电极组成,是一种重要的开关类保护元器件。在气体放电管的生产过程中,对其老化是产品质量的保障。原老化工艺在老化高电压气体放电管时需配置高压老化电路,老化过程中耗电量大,老化电流检测电路稳定性差,不易进行自动分选。
高压脉冲击穿是在低压老化电路的30°角和210°角各插入一个高压脉冲,高压脉冲击穿气体放电管,低压工频电流流过气体放电管达到老化的功能;因其实际老化电压低,电流检测电路稳定性高,易进行分选挑料。
技术实现要素:
为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有效降低能量损耗的气体放电管hv老化分选电路。
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可有效降低能量损耗的气体放电管hv老化分选电路,包括一个用于提供续流电压和电流使气体放电管进入弧光放电状态的老化电路,一个用于提供击穿所述气体放电管并使所述气体放电管进入脉冲放电状态的高压脉冲电路,以及一个用于电流取样后判断所述气体放电管平均电流是否符合老化工艺要求,并提供挑料信号的取样分选电路。
优选的技术方案为:所述老化电路包括升压变压器t1,所述升压变压器t1的原边绕组输入端和第一电源u1连接,所述升压变压器t1的次边绕组高端和限流电阻r1的一端连接,所述限流电阻r1的另一端和所述气体放电管阳极连接,所述升压变压器t1的次边绕组低端和所述气体放电管阴极连接。
优选的技术方案为:所述高压脉冲电路包括脉冲变压器t2,所述脉冲变压器t2的原边绕组输入端和第二电源u2及充电电阻r2串联成电源输入电路,所述充电电阻r2位于所述脉冲变压器t2的原边绕组高端侧,所述脉冲变压器t2的原边绕组输入端还并联有脉冲电容c1、固态放电管组ve和压敏电阻r3,所述脉冲变压器t2的次边绕组输出端和所述气体放电管连接,所述脉冲变压器t2的次边绕组输出端还并联有泄放电阻r4。
优选的技术方案为:所述固态放电管组ve包括串联的第一固态放电管ve1和第二固态放电管ve2。
优选的技术方案为:所述取样分选电路包括电压比较器ic,所述电压比较器ic的第一输入端接收由第一整流桥br1提供的直流电源,所述电压比较器ic的第二输入端接收由感应线圈l1采集并经过第二整流桥br2整流后的电流信号,所述电压比较器ic内部设定判定电压阈值。
优选的技术方案为:所述电压比较器ic的第二输入端并联有钳位二极管dw1。
优选的技术方案为:所述电压比较器ic的第二输入电路中于正端电路串联有限流电阻r5。
优选的技术方案为:所述电压比较器ic的输出端依次连接上拉电阻r6和功放管n1,p1和p2为分选控制输出端子。
由于上述技术方案运用,本发明具有的有益效果为: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可有效降低能量损耗的气体放电管hv老化分选电路,大幅降低了老化电源电压,从数千伏降至几百伏,降低了能量损耗,同时降低了设备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老化电路电路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高压脉冲电路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取样分选电路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发明的其他优点及功效。
请参阅图1-图4。须知,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发明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术语“水平”、“竖直”、“悬垂”等术语并不表示要求部件绝对水平或悬垂,而是可以稍微倾斜。如“水平”仅仅是指其方向相对“竖直”而言更加水平,并不是表示该结构一定要完全水平,而是可以稍微倾斜。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
如图1所示,为本申请提出的一种可有效降低能量损耗的气体放电管hv老化分选电路,包括老化电路、高压脉冲电路和取样分选电路。老化电路用于提供续流电压和电流使气体放电管进入弧光放电,从而使电子粉充分激活;高压脉冲电路用于提供击穿气体放电管并使其进入辉光放电;取样分选电路用于电流取样后判断气体放电管是否充分老炼,并提供挑料信号。
如图2所示,老化电路包括升压变压器t1,升压变压器t1的原边绕组输入端和交流电源u1连接,升压变压器t1的次边绕组高端和限流电阻r1的一端连接,限流电阻r1的另一端和气体放电管阳极连接,升压变压器t1的次边绕组低端和气体放电管阴极连接。限流电阻r1为功率电阻,在设计时其阻值根据续流需求的电流值和老化电压值计算得出,其功率应大于计算功率值的2.5倍,以保障在使用过程中不会应为温度过高而导致阻值漂移或损坏。
如图3所示,高压脉冲电路包括脉冲变压器t2,脉冲变压器t2的原边绕组输入端和第二电源u2及充电电阻r2串联成电源输入电路。充电电阻r2位于脉冲变压器t2的原边绕组高端侧。脉冲变压器t2的原边绕组输入端还并联有脉冲电容c1、固态放电管组ve和压敏电阻r3。脉冲变压器t2的次边绕组输出端和气体放电管连接,脉冲变压器t2的次边绕组输出端还并联有泄放电阻r4(用于泄放脉冲变压器t2残留的磁能,以确保脉冲变压器t2正常工作)。
进一步的,固态放电管组ve包括串联的第一固态放电管ve1和第二固态放电管ve2。
如图4所示,取样分选电路包括电压比较器ic,电压比较器ic的第一输入端接收由第一整流桥br1提供的直流电源,电压比较器ic的第二输入端接收由感应线圈l1采集并经过第二整流桥br2整流后的电流信号,电压比较器ic内部设定判定电压阈值。
进一步的,电压比较器ic的第二输入端并联有钳位二极管dw1,钳位输入信号最高电压值,起过压保护作用。
进一步的,电压比较器ic的第二输入电路中于正端电路串联有限流电阻r5,控制输入电压比较器ic的输入电流,起限流作用。
进一步的,所述电压比较器ic的输出端依次连接上拉电阻r6(用于使输出信号正常驱动功放管n1)和功放管n1(用于放大电压比较器ic的输出信号),p1和p2为分选控制输出端子。
所以,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可有效降低能量损耗的气体放电管hv老化分选电路,大幅降低了老化电源电压,从数千伏降至几百伏,降低了能量损耗,同时降低了设备成本。
上述实施例仅例示性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及其功效,而非用于限制本发明。任何熟悉此技术的人士皆可在不违背本发明的精神及范畴下,对上述实施例进行修饰或改变。因此,举凡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未脱离本发明所揭示的精神和技术思想下所完成的一切等效修饰或改变,仍应由本发明的权利要求所涵盖。
1.一种可有效降低能量损耗的气体放电管hv老化分选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一个用于提供续流电压和电流使气体放电管进入弧光放电状态的老化电路,一个用于提供击穿所述气体放电管并使所述气体放电管进入脉冲放电状态的高压脉冲电路,以及一个用于电流取样后判断所述气体放电管平均电流是否符合老化工艺要求,并提供挑料信号的取样分选电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有效降低能量损耗的气体放电管hv老化分选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老化电路包括升压变压器t1,所述升压变压器t1的原边绕组输入端和第一电源u1连接,所述升压变压器t1的次边绕组高端和限流电阻r1的一端连接,所述限流电阻r1的另一端和所述气体放电管阳极连接,所述升压变压器t1的次边绕组低端和所述气体放电管阴极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有效降低能量损耗的气体放电管hv老化分选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压脉冲电路包括脉冲变压器t2,所述脉冲变压器t2的原边绕组输入端和第二电源u2及充电电阻r2串联成电源输入电路,所述充电电阻r2位于所述脉冲变压器t2的原边绕组高端侧,所述脉冲变压器t2的原边绕组输入端还并联有脉冲电容c1、固态放电管组ve和压敏电阻r3,所述脉冲变压器t2的次边绕组输出端和所述气体放电管连接,所述脉冲变压器t2的次边绕组输出端还并联有泄放电阻r4。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可有效降低能量损耗的气体放电管hv老化分选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固态放电管组ve包括串联的第一固态放电管ve1和第二固态放电管ve2。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有效降低能量损耗的气体放电管hv老化分选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取样分选电路包括电压比较器ic,所述电压比较器ic的第一输入端接收由第一整流桥br1提供的直流电源,所述电压比较器ic的第二输入端接收由感应线圈l1采集并经过第二整流桥br2整流后的电流信号,所述电压比较器ic内部设定判定电压阈值。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可有效降低能量损耗的气体放电管hv老化分选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压比较器ic的第二输入端并联有钳位二极管dw1。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可有效降低能量损耗的气体放电管hv老化分选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压比较器ic的第二输入电路中于正端电路串联有限流电阻r5。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可有效降低能量损耗的气体放电管hv老化分选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压比较器ic的输出端依次连接上拉电阻r6和功放管n1,p1和p2为分选控制输出端子。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