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车载系统的电力配网巡检无人机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2-07-09  100


    本发明涉及无人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车载系统的电力配网巡检无人机。



    背景技术:

    无人驾驶飞机简称“无人机”,英文缩写为“uav”,是利用无线电遥控设备和自备的程序控制装置操纵的不载人飞机,或者由车载计算机完全地或间歇地自主地操作;随着无人机技术的迅速发展,在进行电网巡检时可以通过巡检无人机进行操作。

    现有的巡检无人机在工作过程中,需要人工进行无人机的操控,使得其绕着电网进行巡检,这样不仅会降低无人机的机动性,同时,也降低其使用价值,人工进行调节,距离较远,调节精确度较低,容易降低得到的数据的精确性。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现有的巡检无人机在工作过程中,需要人工进行无人机的操控,使得其绕着电网进行巡检,这样不仅会降低无人机的机动性,同时,也降低其使用价值,人工进行调节,距离较远,调节精确度较低,容易降低得到的数据的精确性,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基于车载系统的电力配网巡检无人机。

    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基于车载系统的电力配网巡检无人机,包括无人机本体,所述无人机本体的底部外壁固定连接有固定柱,且固定柱的一侧外壁固定连接有固定框,所述固定框的内壁分别固定连接有红外传感器、距离传感器、光敏传感器和声敏传感器,且红外传感器和声敏传感器位于距离传感器和光敏传感器之间,所述固定框的外壁开有固定孔,且固定孔的内壁固定连接有玻璃观察镜。

    优选地,所述固定柱的两侧外壁均固定连接有固定杆,且两个固定杆的底部外壁均固定连接有固定板。

    优选地,所述固定板的底部外壁等距离固定连接有减震弹簧,且减震弹簧的底部外壁固定连接有减震板,减震板的底部外壁固定连接有接地轮。

    优选地,所述固定柱的底部外壁固定连接有防护罩,且防护罩的内壁固定连接有拍摄相机。

    优选地,所述无人机本体的两侧外壁固定连接有两个连接板,且位于一侧的两个连接板的相对一侧外壁固定连接有同一个连接轴,连接轴的外壁套接有降阻叶。

    优选地,所述无人机本体位于两个连接板之间的外壁等距离固定连接有复位弹簧,且多个复位弹簧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同一个限位板,限位板的外壁等距离固定连接有撞击球。

    优选地,所述固定框的两侧外壁均等距离开有进风孔,且固定框位于每个进风孔外侧的外壁均固定连接有导风板,固定框的外壁等距离开有散热孔。

    本发明中的有益效果为:

    1、通过设置有固定框、距离传感器、光敏传感器、声敏传感器和红外传感器,在进行电网巡检时,通过距离传感器、光敏传感器、声敏传感器和红外传感器之间的相互配合,由地面控制器进行远程控制,从而完成长续航精准定位型电网自动巡检,提高该无人机的使用价值,同时提高得到的数据的精确性。

    2、通过设置有固定板、减震弹簧和减震板,无人机落地时,无人机的重量加上其携带的重力势能对接地轮进行压缩,通过减震弹簧和减震板对下降的势能进行缓冲,从而使得该无人机本体可以顺利降落。

    3、通过设置有降阻叶、连接轴、撞击球、限位板和复位弹簧,无人机本体在飞行的过程中,外界的风阻使得降阻叶在连接轴上旋转,从而降低风阻对无人机本体造成的影响,降阻叶旋转时,限位板上的撞击球和降阻叶发生撞击,通过复位弹簧将降阻叶撞击回去,完美的实现风阻的抵消,降低无人机本体飞行过程中受到的影响。

    4、通过设置有进风孔、导风板和散热孔,各个传感器均安装于固定框中,无人机本体运行过程中,外界的风力通过导风板导入固定框中,将固定框中的热气体从散热孔带出,从而对固定框内部的传感器实现散热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基于车载系统的电力配网巡检无人机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基于车载系统的电力配网巡检无人机的整体结构侧视图;

    图3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基于车载系统的电力配网巡检无人机的降阻叶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基于车载系统的电力配网巡检无人机的固定框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基于车载系统的电力配网巡检无人机的定位系统图。

    图中:1无人机本体、2降阻叶、3接地轮、4拍摄相机、5减震弹簧、6减震板、7固定板、8固定杆、9红外传感器、10固定框、11距离传感器、12防护罩、13光敏传感器、14声敏传感器、15固定柱、16连接板、17撞击球、18限位板、19复位弹簧、20连接轴、21导风板、22散热孔、23进风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实施例1

    参照图1、图2、图3和图5,一种基于车载系统的电力配网巡检无人机,包括无人机本体1,无人机本体1的底部外壁固定连接有固定柱15,且固定柱15的一侧外壁固定连接有固定框10,固定框10的内壁分别固定连接有红外传感器9、距离传感器11、光敏传感器13和声敏传感器14,且红外传感器9和声敏传感器14位于距离传感器11和光敏传感器13之间,固定框10的外壁开有固定孔,且固定孔的内壁固定连接有玻璃观察镜。

    本发明中,固定柱15的两侧外壁均固定连接有固定杆8,且两个固定杆8的底部外壁均固定连接有固定板7。

    本发明中,固定板7的底部外壁等距离固定连接有减震弹簧5,且多个减震弹簧5的底部外壁固定连接有同一个减震板6,减震板6的底部外壁固定连接有接地轮3。

    本发明中,固定柱15的底部外壁固定连接有防护罩12,且防护罩12的内壁固定连接有拍摄相机4。

    本发明中,无人机本体1的两侧外壁固定连接有两个连接板16,且位于一侧的两个连接板16的相对一侧外壁固定连接有同一个连接轴20,连接轴20的外壁套接有降阻叶2。

    本发明中,无人机本体1位于两个连接板16之间的外壁等距离固定连接有复位弹簧19,且多个复位弹簧19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同一个限位板18,限位板18的外壁等距离固定连接有撞击球17。

    一种基于车载系统的电力配网巡检无人机的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定位巡检:无人机本体1在进行电网巡检时,通过固定框10内部的红外传感器9、距离传感器11、光敏传感器13和声敏传感器14进行定位,地面控制器进行控制,从而精确的绕着电网飞行,然后通过拍摄相机4进行拍摄,将影像传输至地面的终端上,实现巡检精确定位拍摄;

    2)飞行降阻:无人机本体1在飞行的过程中,外界的风阻使得降阻叶2在连接轴20上旋转,从而降低风阻对无人机本体1造成的影响,降阻叶2旋转时,限位板18上的撞击球17和降阻叶2发生撞击,通过复位弹簧19将降阻叶2撞击回去,完美的实现风阻的抵消,降低无人机本体1飞行过程中受到的影响;

    3)降落:无人机本体1完成巡检后,飞行至降落点,接地轮3与地面接触,减震弹簧5被压缩,降低无人机本体1降落时受到的冲击力,从而确保无人机本体1顺利降落。

    实施例2

    参照图1-5,一种基于车载系统的电力配网巡检无人机,包括无人机本体1,无人机本体1的底部外壁固定连接有固定柱15,且固定柱15的一侧外壁固定连接有固定框10,固定框10的内壁分别固定连接有红外传感器9、距离传感器11、光敏传感器13和声敏传感器14,且红外传感器9和声敏传感器14位于距离传感器11和光敏传感器13之间,固定框10的外壁开有固定孔,且固定孔的内壁固定连接有玻璃观察镜。

    本发明中,固定柱15的两侧外壁均固定连接有固定杆8,且两个固定杆8的底部外壁均固定连接有固定板7。

    本发明中,固定板7的底部外壁等距离固定连接有减震弹簧5,且多个减震弹簧5的底部外壁固定连接有同一个减震板6,减震板6的底部外壁固定连接有接地轮3。

    本发明中,固定柱15的底部外壁固定连接有防护罩12,且防护罩12的内壁固定连接有拍摄相机4。

    本发明中,无人机本体1的两侧外壁固定连接有两个连接板16,且位于一侧的两个连接板16的相对一侧外壁固定连接有同一个连接轴20,连接轴20的外壁套接有降阻叶2。

    本发明中,无人机本体1位于两个连接板16之间的外壁等距离固定连接有复位弹簧19,且多个复位弹簧19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同一个限位板18,限位板18的外壁等距离固定连接有撞击球17。

    相较于实施例1,固定框10的两侧外壁均等距离开有进风孔23,且固定框10位于每个进风孔23外侧的外壁均固定连接有导风板21,固定框10的外壁等距离开有散热孔22。

    一种基于车载系统的电力配网巡检无人机的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定位巡检:无人机本体1在进行电网巡检时,通过固定框10内部的红外传感器9、距离传感器11、光敏传感器13和声敏传感器14进行定位,地面控制器进行控制,从而精确的绕着电网飞行,然后通过拍摄相机4进行拍摄,将影像传输至地面的终端上,实现巡检精确定位拍摄;

    2)飞行降阻:无人机本体1在飞行的过程中,外界的风阻使得降阻叶2在连接轴20上旋转,从而降低风阻对无人机本体1造成的影响,降阻叶2旋转时,限位板18上的撞击球17和降阻叶2发生撞击,通过复位弹簧19将降阻叶2撞击回去,完美的实现风阻的抵消,降低无人机本体1飞行过程中受到的影响;

    3)降落:无人机本体1完成巡检后,飞行至降落点,接地轮3与地面接触,减震弹簧5被压缩,降低无人机本体1降落时受到的冲击力,从而确保无人机本体1顺利降落。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发明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基于车载系统的电力配网巡检无人机,包括无人机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无人机本体(1)的底部外壁固定连接有固定柱(15),且固定柱(15)的一侧外壁固定连接有固定框(10),所述固定框(10)的内壁分别固定连接有红外传感器(9)、距离传感器(11)、光敏传感器(13)和声敏传感器(14),且红外传感器(9)和声敏传感器(14)位于距离传感器(11)和光敏传感器(13)之间,所述固定框(10)的外壁开有固定孔,且固定孔的内壁固定连接有玻璃观察镜,所述固定框(10)的两侧外壁均等距离开有进风孔(23),且位于每个进风孔(23)外侧的固定框(10)的外壁均固定连接有导风板(21),固定框(10)的外壁等距离开有散热孔(2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车载系统的电力配网巡检无人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柱(15)的两侧外壁均固定连接有固定杆(8),且固定杆(8)的底部外壁均固定连接有固定板(7)。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车载系统的电力配网巡检无人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板(7)的底部外壁等距离固定连接有减震弹簧(5),且减震弹簧(5)的底部外壁固定连接有减震板(6),减震板(6)的底部外壁固定连接有接地轮(3)。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车载系统的电力配网巡检无人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柱(15)的底部外壁固定连接有防护罩(12),且防护罩(12)的内壁固定连接有拍摄相机(4)。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车载系统的电力配网巡检无人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无人机本体(1)的两侧外壁固定连接有两个连接板(16),且位于一侧的两个连接板(16)的相对一侧外壁固定连接有同一个连接轴(20),连接轴(20)的外壁套接有降阻叶(2)。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基于车载系统的电力配网巡检无人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无人机本体(1)位于两个连接板(16)之间的外壁等距离固定连接有复位弹簧(19),且多个复位弹簧(19)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同一个限位板(18),限位板(18)的外壁等距离固定连接有撞击球(17)。

    技术总结
    本发明属于无人机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基于车载系统的电力配网巡检无人机,针对现有的巡检无人机在工作过程中,需要人工进行无人机的操控,使得其绕着电网进行巡检,这样不仅会降低无人机的机动性,同时,也降低其使用价值,人工进行调节,距离较远,调节精确度较低,容易降低得到的数据的精确性,现提出以下方案,包括无人机本体,本发明通过设置有固定框、距离传感器、光敏传感器、声敏传感器和红外传感器,在进行电网巡检时,通过距离传感器、光敏传感器、声敏传感器和红外传感器之间的相互配合,由地面控制器进行远程控制,从而完成长续航精准定位型电网自动巡检,提高该无人机的使用价值,同时,提高得到的数据的精确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建伟;孟祥磊;徐林广;习鹏飞;贾建霞;李建新;陈欣;王兰芳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石家庄嘉诚联信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12.17
    技术公布日:2021.03.12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p.8miu.com/read-25419.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