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智能终端的制造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智能终端贴膜定位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智能终端,例如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电子产品处于高速发展时期,其伴随着新增功能在不断的叠代升级,例如针对部分高频率使用智能终端屏幕的用户而言,为更好保护屏幕外观和用户体验,特此在智能终端出货前贴上保护膜,为给用户带来更为舒适的体验。
现有技术中,由于智能终端设计更为精密,边框窄,可视区大,所以在给智能终端贴膜时所预留的空间比较紧凑,产品设计公差小,一旦未实现精准贴膜,则将影响产品美观,可能还会造成可视干扰,在生产过程中带来一定难度。为提高生产效率,生产过程采用设备贴装,其实现过程为人工取放产品——设备相机抓取定位——贴膜,
目前贴膜方案中存在的问题如下:
1.贴膜一致性高,每台产品同一规格,不能超出aa显示区;
2.智能终端的产品外观面为黑色,待机主题背景色为黑色,不利于机相抓取边界,造成贴偏,影响产品外观。
因此,需要一种新型的贴膜方法和系统,增强智能终端和工装间的色差,提高定位精准度。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上述技术缺陷,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智能终端贴膜定位方法及系统,有利于相机抓取边界,提高对智能终端的贴膜精准度。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智能终端贴膜定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控制待贴膜的智能终端放置于一工装底座上,并将智能终端的显示界面控制为白屏界面;
贴膜装置吸取一覆膜,拍摄覆膜形成一覆膜图像,并标定覆膜图像中覆膜的第一中心及包括中心的第一矩形框在覆膜图像中的位置;
贴膜装置以白屏界面与工装底座的边界为取景区,拍摄智能终端形成一终端图像,并标定终端图像的第二中心及第二矩形框在终端图像中的位置;
贴膜装置对齐第一中心、第二中心和第一矩形框和第二矩形框后稳定覆膜的位置;
贴膜装置控制覆膜贴设于智能终端上。
优选地,控制待贴膜的智能终端放置于一工装底座上,并将智能终端的显示界面控制为白屏界面的步骤包括:
于一智能终端内安装一应用程序;
将一待贴膜的智能终端放置于一工装底座上,并夹持于工装底座内稳定;
激活应用程序,控制智能终端的显示界面为白屏界面,并将智能终端内亮白屏事件的权限调整为最高级别。
优选地,贴膜装置吸取一覆膜,拍摄覆膜形成一覆膜图像,并标定覆膜图像中覆膜的第一中心及包括中心的第一矩形框在覆膜图像中的位置的步骤包括:
贴膜装置吸取一覆膜;
安装于贴膜装置上的摄像设备以覆膜与背景的边界为取景区,拍摄一覆膜图像;
贴膜装置自摄像设备获取覆膜图像,并采集沿覆膜图像的对角线交点为第一中心;
贴膜装置获取覆膜图像的对角线上任意一点为第一采集始点,并获取和记录第一采集始点至第一中心的第一距离;
自第一采集始点顺时针或逆时针作平行于覆膜图像的边界的射线,直至与覆膜图像的对角线相交形成第一采集拐点;
重复上述步骤,直至射线返回至第一采集始点,依次连接每一第一采集始点和第一采集拐点以形成第一矩形框;
获取并记录第一中心至边界的长度。
优选地,贴膜装置以白屏界面与工装底座的边界为取景区,拍摄智能终端形成一终端图像,并标定终端图像的第二中心及第二矩形框在终端图像中的位置的步骤包括:
安装于贴膜装置上的摄像设备以白屏界面与工装底座的边界为取景区,拍摄一终端图像;
贴膜装置自摄像设备获取终端图像,并采集沿终端图像的对角线交点为第二中心;
贴膜装置获取覆膜图像的对角线上较第二中心的距离为第一距离的点为第二采集始点;
自第二采集始点顺时针或逆时针作平行于终端图像的边界的射线,直至与终端图像的对角线相交形成第二采集拐点;
重复上述步骤,直至射线返回至第二采集始点,依次连接每一第二采集始点和第二采集拐点以形成第二矩形框;
获取并记录第二中心至边界的长度。
优选地,贴膜装置对齐第一中心、第二中心和第一矩形框和第二矩形框后稳定覆膜的位置的步骤包括:
贴膜装置根据第一中心、第二中心分别至边界的长度,对齐第一中心和第二中心;
贴膜装置贴合第一矩形框和第二矩形框的框边,以对齐第一矩形框和第二矩形框;
贴膜装置于智能终端的射影方向上稳定覆膜。
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智能终端贴膜定位系统,包括待贴膜的智能终端、固定智能终端的工装底座及抓取覆膜的贴膜装置,
智能终端的显示界面为白屏界面;
贴膜装置拍摄覆膜形成一覆膜图像,标定覆膜图像中覆膜的第一中心及包括中心的第一矩形框在覆膜图像中的位置,并以白屏界面与工装底座的边界为取景区,拍摄智能终端形成一终端图像,标定终端图像的第二中心及第二矩形框在终端图像中的位置;
贴膜装置对齐第一中心、第二中心和第一矩形框和第二矩形框后稳定覆膜的位置,并控制覆膜贴设于智能终端上。
优选地,智能终端内安装有一应用程序,其夹持于工装底座内稳定后接收一激活指令,并基于激活指令激活应用程序,控制智能终端的显示界面为白屏界面,且智能终端内亮白屏事件的权限调整为最高级别。
优选地,贴膜装置吸取覆膜后,安装于贴膜装置上的摄像设备以覆膜与背景的边界为取景区,拍摄一覆膜图像,并采集沿覆膜图像的对角线交点为第一中心,后获取覆膜图像的对角线上任意一点为第一采集始点,并获取和记录第一采集始点至第一中心的第一距离;
贴膜装置自第一采集始点顺时针或逆时针作平行于覆膜图像的边界的射线,直至与覆膜图像的对角线相交形成第一采集拐点,当射线返回至第一采集始点时,依次连接每一第一采集始点和第一采集拐点以形成第一矩形框,贴膜装置获取并记录第一中心至边界的长度。
优选地,安装于贴膜装置上的摄像设备以白屏界面与工装底座的边界为取景区,拍摄一终端图像,贴膜装置采集沿终端图像的对角线交点为第二中心,并获取覆膜图像的对角线上较第二中心的距离为第一距离的点为第二采集始点;
贴膜装置自第二采集始点顺时针或逆时针作平行于终端图像的边界的射线,直至与终端图像的对角线相交形成第二采集拐点,当射线返回至第二采集始点,贴膜装置依次连接每一第二采集始点和第二采集拐点以形成第二矩形框,获取并记录第二中心至边界的长度。
优选地,贴膜装置根据第一中心、第二中心分别至边界的长度,对齐第一中心和第二中心,并贴合第一矩形框和第二矩形框的框边,以对齐第一矩形框和第二矩形框;
贴膜装置于智能终端的射影方向上稳定覆膜。
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差异化智能终端和工装底座的边界,有助于贴膜装置给智能终端作出粗定位判断;
2.再不增加设备的基础上,可保证每次贴膜位置精准且一致化,符合大量设备的生产工艺要求。
附图说明
图1为符合本发明一优选实施例中智能终端安装于工装底座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符合本发明一优选实施例中智能终端贴膜定位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发明的优点。
这里将详细地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说明,其示例表示在附图中。下面的描述涉及附图时,除非另有表示,不同附图中的相同数字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以下示例性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并不代表与本公开相一致的所有实施方式。相反,它们仅是与如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详述的、本公开的一些方面相一致的装置和方法的例子。
在本公开使用的术语是仅仅出于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而非旨在限制本公开。在本公开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单数形式的“一种”、“所述”和“该”也旨在包括多数形式,除非上下文清楚地表示其他含义。还应当理解,本文中使用的术语“和/或”是指并包含一个或多个相关联的列出项目的任何或所有可能组合。
应当理解,尽管在本公开可能采用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来描述各种信息,但这些信息不应限于这些术语。这些术语仅用来将同一类型的信息彼此区分开。例如,在不脱离本公开范围的情况下,第一信息也可以被称为第二信息,类似地,第二信息也可以被称为第一信息。取决于语境,如在此所使用的词语“如果”可以被解释成为“在……时”或“当……时”或“响应于确定”。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规定和限定,需要说明的是,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机械连接或电连接,也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的具体含义。
在后续的描述中,使用用于表示元件的诸如“模块”、“部件”或“单元”的后缀仅为了有利于本发明的说明,其本身并没有特定的意义。因此,“模块”与“部件”可以混合地使用。
参阅图2,在一优选实施例中,为实现对智能终端的精准定位,并在覆膜时保证贴膜不会偏移,智能终端贴膜定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00:控制待贴膜的智能终端放置于一工装底座上,并将智能终端的显示界面控制为白屏界面
参阅图1,为对智能终端贴膜,需首先将智能终端定位,对此,将待贴膜的智能终端放置在一个工装底座上。工装底座的中部设有一容纳腔,智能终端可恰卡入容纳腔内,与工装底座呈间隙配合或紧密配合。安装手段可以是手动卡入或机器夹持卡入。工装底座的原材料可选用乳白色pom材料加工,首先在颜色上使得智能终端的外壳(一般为黑色)与工装底座间呈明显色差,为后续相机拍摄作粗定位。
为进一步凸显智能终端与工装底座的边界,其显示界面将显示为白屏界面,从而将智能终端两侧的产品均以白色方式凸显出智能终端的边界,更为方便后续拍照分辨。
s200:贴膜装置吸取一覆膜,拍摄覆膜形成一覆膜图像,并标定覆膜图像中覆膜的第一中心及包括中心的第一矩形框在覆膜图像中的位置
贴膜设备吸取即将在智能终端上贴附的覆膜,并在吸取后对覆膜及附带其边缘背景拍摄照片,形成一覆膜图像,则可理解的是,该覆膜图像包括了覆膜的整体,和/或包括覆膜外侧的部分边缘背景(例如照相机无法准确分辨覆膜的边界位置时,略为向外扩张拍摄)。一般而言,覆膜与其背景的边界差异明显,例如背景呈黑色,覆膜为透明或白色,则覆膜图像优选地仅包括完整的覆膜。
拍摄完成后,将对覆膜图像中覆膜的第一中心(即最中间的位置)以及包括该第一中心的一第一矩形框在覆膜图像中的位置进行标定。例如,覆膜图像的各像素以点坐标形式表示,第一中心和包括该第一中心的第一矩形框的各边框在覆膜图像中的位置同样以点坐标和直线解析式表示。
s300:贴膜装置以白屏界面与工装底座的边界为取景区,拍摄智能终端形成一终端图像,并标定终端图像的第二中心及包括第二中心的第二矩形框在终端图像中的位置
另一方面,贴膜装置也需对智能终端的显示界面拍摄取景。具体地,贴膜装置以白屏界面与工装底座的边界为取景区,拍摄智能终端的照片,并形成终端图像。由于工装底座的颜色,与智能终端的显示界面的颜色配合智能终端的边缘差异化颜色,所拍摄的终端图像也将仅包括智能终端的整体,优选地无背景。同时,一般智能终端的覆膜大小与智能终端的大小相当接近,因此,终端图像的长宽尺寸与覆膜图像的长宽尺寸基本相同。利用该特点,也同样将标定终端图像的第二中心(即最中间的位置)以及包括该第二中心的一第二矩形框在终端图像中的位置。例如,终端图像的各像素以点坐标形式表示,第二中心和包括该第二中心的第二矩形框的各边框在终端图像中的位置同样以点坐标和直线解析式表示。且可以理解的是,第一矩形框和第二矩形框的大小相同,以具有相同的对照标准。
s400:贴膜装置对齐第一中心、第二中心和第一矩形框和第二矩形框后稳定覆膜的位置
贴膜装置将覆膜图像与终端图像相互比较,比较对象为第一中心和第二中心,以及第一矩形框和第二矩形框。具体地,当第一中心和第二中心互相对齐时,则覆膜图像和终端图像的中心位置已对齐,配合第一矩形框和第二矩形框互相重叠时,使得覆膜图像和终端图像的长短也互相对齐,则覆膜与智能终端的位置便可互相对齐。
在此情况下,覆膜装置将稳定覆膜的位置,则不会出现贴偏的情况。
s500:贴膜装置控制覆膜贴设于智能终端上
两者互相对齐后,贴膜装置控制覆膜自上而下贴设在智能终端上,完成贴膜操作。
一优选实施例中,步骤s100包括:
s110:于一智能终端内安装一应用程序;
在智能终端安装在工装底座前,更前序的步骤中,智能终端内安装有应用程序,该应用程序需安装在底层,需通过某些特殊方式激活。
s120:将一待贴膜的智能终端放置于一工装底座上,并夹持于工装底座内稳定;
s130:激活应用程序,控制智能终端的显示界面为白屏界面,并将智能终端内亮白屏事件的权限调整为最高级别
智能终端的位置确定后,将激活应用程序,激活的方式可以是智能终端的安装厂商对应用程序配置为,当智能终端接收一暗码指令输入,且与预设的暗码匹配时,视为输入正确的指令,则基于该正确的指令,应用程序将控制智能终端的显示界面显示白屏界面,亮度为50%,且该白屏界面的显示事件的权限为最高级别,即便接收其他的指令,例如按压电源键、点触桌面键,也将维持白屏界面的显示。
一优选实施例中,步骤s200包括:
s210:贴膜装置吸取一覆膜;
s220:安装于贴膜装置上的摄像设备以覆膜与背景的边界为取景区,拍摄一覆膜图像;
s230:贴膜装置自摄像设备获取覆膜图像,并采集沿覆膜图像的对角线交点为第一中心;
考虑到覆膜的尺寸通常为长方形,则对于第一中心选取,将需先画出覆膜图像的两对角线(仅在覆膜图像上画出),两对角线的交点即为该长方形的中心,也即覆膜的中心。
s240:贴膜装置获取覆膜图像的对角线上任意一点为第一采集始点,并获取和记录第一采集始点至第一中心的第一距离;
在覆膜图像的对角线上任意取一点,优选地,该取点可以为较接近于第一中心的点。并以该点定义为第一采集始点,同时记录下第一采集始点至第一中心的第一距离。该第一采集始点将构成第一矩形框。
s250:自第一采集始点顺时针或逆时针作平行于覆膜图像的边界的射线,直至与覆膜图像的对角线相交形成第一采集拐点;
以第一采集始点为起始点,顺时针或逆时针作平行于覆膜图像的边界的射线,则该射线与对角线相交时,该交点将定义为第一采集拐点。
s260:重复上述步骤s250,直至射线返回至第一采集始点,依次连接每一第一采集始点和第一采集拐点以形成第一矩形框;
不断地作出上述射线,最终将获得三个采集拐点。三个采集拐点和一个采集始点连接后,形成该第一矩形框。
可选地,上述步骤s250和步骤s260可替换为,在第一采集始点选取完毕后,在对角线上,以第一距离为标准,第一中心为端点,选取另一端点为采集拐点。又或是,以第一中心为圆心,第一距离为半径作圆,与对角线相交的位置为采集拐点。
s270:获取并记录第一中心至边界的长度。
后记录下第一中心至边界的长度,作为第一中心在覆膜图像内位置的确认。
进一步优选地,步骤s300包括:
s310:安装于贴膜装置上的摄像设备以白屏界面与工装底座的边界为取景区,拍摄一终端图像;
s320:贴膜装置自摄像设备获取终端图像,并采集沿终端图像的对角线交点为第二中心;
s330:贴膜装置获取覆膜图像的对角线上较第二中心的距离为第一距离的点为第二采集始点;
在该步骤s330中,第二采集始点的选取位置并非任意,而是同样一第一距离为标准,从而使得在对齐状态下,第一采集始点与第二采集始点应当重叠(即相同位置)。
s340:自第二采集始点顺时针或逆时针作平行于终端图像的边界的射线,直至与终端图像的对角线相交形成第二采集拐点;
s350:重复上述步骤s340,直至射线返回至第二采集始点,依次连接每一第二采集始点和第二采集拐点以形成第二矩形框;
如上文所述的,步骤s350也可替换为,使用其他方式确定第二采集拐点。
s360:获取并记录第二中心至边界的长度。
进一步优选地,步骤s400包括:
s410:贴膜装置根据第一中心、第二中心分别至边界的长度,对齐第一中心和第二中心;
基于该第一中心和第二中心分别在覆膜图像和终端图像内的位置,以及第一中心、第二中心分别至边界的长度,将两者对齐,也即互相重叠。可以理解的是,重叠时,需将覆膜图像和终端图像放置在不同的水平图层上,或是与水平面具有相同的倾斜度。
s420:贴膜装置贴合第一矩形框和第二矩形框的框边,以对齐第一矩形框和第二矩形框;
利用第一矩形框和第二矩形框的框边,需两者完全对齐后,实现等同于覆膜图像和终端图像的边界完全对齐。
s430:贴膜装置于智能终端的射影方向上稳定覆膜。
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智能终端贴膜定位系统,包括待贴膜的智能终端、固定智能终端的工装底座及抓取覆膜的贴膜装置,智能终端的显示界面为白屏界面;贴膜装置拍摄覆膜形成一覆膜图像,标定覆膜图像中覆膜的第一中心及包括第一中心的第一矩形框在覆膜图像中的位置,并以白屏界面与工装底座的边界为取景区,拍摄智能终端形成一终端图像,标定终端图像的第二中心及包括第二中心的第二矩形框在终端图像中的位置;贴膜装置对齐第一中心、第二中心和第一矩形框和第二矩形框后稳定覆膜的位置,并控制覆膜贴设于智能终端上。
一优选实施例中,智能终端内安装有一应用程序,其夹持于工装底座内稳定后接收一激活指令,并基于激活指令激活应用程序,控制智能终端的显示界面为白屏界面,且智能终端内亮白屏事件的权限调整为最高级别。
一优选实施例中,贴膜装置吸取覆膜后,安装于贴膜装置上的摄像设备以覆膜与背景的边界为取景区,拍摄一覆膜图像,并采集沿覆膜图像的对角线交点为第一中心,后获取覆膜图像的对角线上任意一点为第一采集始点,并获取和记录第一采集始点至第一中心的第一距离;贴膜装置自第一采集始点顺时针或逆时针作平行于覆膜图像的边界的射线,直至与覆膜图像的对角线相交形成第一采集拐点,当射线返回至第一采集始点时,依次连接每一第一采集始点和第一采集拐点以形成第一矩形框,贴膜装置获取并记录第一中心至边界的长度。
一优选实施例中,安装于贴膜装置上的摄像设备以白屏界面与工装底座的边界为取景区,拍摄一终端图像,贴膜装置采集沿终端图像的对角线交点为第二中心,并获取覆膜图像的对角线上较第二中心的距离为第一距离的点为第二采集始点;贴膜装置自第二采集始点顺时针或逆时针作平行于终端图像的边界的射线,直至与终端图像的对角线相交形成第二采集拐点,当射线返回至第二采集始点,贴膜装置依次连接每一第二采集始点和第二采集拐点以形成第二矩形框,获取并记录第二中心至边界的长度。
一优选实施例中,贴膜装置根据第一中心、第二中心分别至边界的长度,对齐第一中心和第二中心,并贴合第一矩形框和第二矩形框的框边,以对齐第一矩形框和第二矩形框;贴膜装置于智能终端的射影方向上稳定覆膜。
智能终端可以以各种形式来实施。例如,本发明中描述的终端可以包括诸如移动电话、智能电话、笔记本电脑、pda(个人数字助理)、pad(平板电脑)、pmp(便携式多媒体播放器)、导航装置等等的智能终端以及诸如数字tv、台式计算机等等的固定终端。下面,假设终端是智能终端。然而,本领域技术人员将理解的是,除了特别用于移动目的的元件之外,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构造也能够应用于固定类型的终端。
应当注意的是,本发明的实施例有较佳的实施性,且并非对本发明作任何形式的限制,任何熟悉该领域的技术人员可能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变更或修饰为等同的有效实施例,但凡未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修改或等同变化及修饰,均仍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1.一种智能终端贴膜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控制待贴膜的智能终端放置于一工装底座上,并将所述智能终端的显示界面控制为白屏界面;
贴膜装置吸取一覆膜,拍摄所述覆膜形成一覆膜图像,并标定所述覆膜图像中所述覆膜的第一中心及包括所述第一中心的第一矩形框在所述覆膜图像中的位置;
所述贴膜装置以所述白屏界面与所述工装底座的边界为取景区,拍摄所述智能终端形成一终端图像,并标定所述终端图像的第二中心及包括所述第二中心的第二矩形框在所述终端图像中的位置;
所述贴膜装置对齐所述第一中心、第二中心和第一矩形框和第二矩形框后稳定所述覆膜的位置;
所述贴膜装置控制所述覆膜贴设于所述智能终端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终端贴膜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
控制待贴膜的智能终端放置于一工装底座上,并将所述智能终端的显示界面控制为白屏界面的步骤包括:
于一智能终端内安装一应用程序;
将一待贴膜的智能终端放置于一工装底座上,并夹持于所述工装底座内稳定;
激活所述应用程序,控制所述智能终端的显示界面为白屏界面,并将所述智能终端内亮白屏事件的权限调整为最高级别。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终端贴膜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
贴膜装置吸取一覆膜,拍摄所述覆膜形成一覆膜图像,并标定所述覆膜图像中所述覆膜的第一中心及包括所述第一中心的第一矩形框在所述覆膜图像中的位置的步骤包括:
所述贴膜装置吸取一覆膜;
安装于所述贴膜装置上的摄像设备以所述覆膜与背景的边界为取景区,拍摄一覆膜图像;
所述贴膜装置自所述摄像设备获取所述覆膜图像,并采集沿所述覆膜图像的对角线交点为第一中心;
所述贴膜装置获取所述覆膜图像的对角线上任意一点为第一采集始点,并获取和记录所述第一采集始点至所述第一中心的第一距离;
自所述第一采集始点顺时针或逆时针作平行于所述覆膜图像的边界的射线,直至与所述覆膜图像的对角线相交形成第一采集拐点;
重复上述步骤,直至所述射线返回至所述第一采集始点,依次连接每一第一采集始点和第一采集拐点以形成所述第一矩形框;
获取并记录所述第一中心至所述边界的长度。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智能终端贴膜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贴膜装置以所述白屏界面与所述工装底座的边界为取景区,拍摄所述智能终端形成一终端图像,并标定所述终端图像的第二中心及包括所述第二中心的第二矩形框在所述终端图像中的位置的步骤包括:
安装于所述贴膜装置上的摄像设备以所述白屏界面与所述工装底座的边界为取景区,拍摄一终端图像;
所述贴膜装置自所述摄像设备获取所述终端图像,并采集沿所述终端图像的对角线交点为第二中心;
所述贴膜装置获取所述覆膜图像的对角线上较所述第二中心的距离为第一距离的点为第二采集始点;
自所述第二采集始点顺时针或逆时针作平行于所述终端图像的边界的射线,直至与所述终端图像的对角线相交形成第二采集拐点;
重复上述步骤,直至所述射线返回至所述第二采集始点,依次连接每一第二采集始点和第二采集拐点以形成所述第二矩形框;
获取并记录所述第二中心至所述边界的长度。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智能终端贴膜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贴膜装置对齐所述第一中心、第二中心和第一矩形框和第二矩形框后稳定所述覆膜的位置的步骤包括:
所述贴膜装置根据所述第一中心、第二中心分别至所述边界的长度,对齐第一中心和第二中心;
所述贴膜装置贴合第一矩形框和第二矩形框的框边,以对齐第一矩形框和第二矩形框;
所述贴膜装置于所述智能终端的射影方向上稳定所述覆膜。
6.一种智能终端贴膜定位系统,包括待贴膜的智能终端、固定所述智能终端的工装底座及抓取覆膜的贴膜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智能终端的显示界面为白屏界面;
所述贴膜装置拍摄所述覆膜形成一覆膜图像,标定所述覆膜图像中所述覆膜的第一中心及包括所述第一中心的第一矩形框在所述覆膜图像中的位置,并以所述白屏界面与所述工装底座的边界为取景区,拍摄所述智能终端形成一终端图像,标定所述终端图像的第二中心及包括所述第二中心的第二矩形框在所述终端图像中的位置;
所述贴膜装置对齐所述第一中心、第二中心和第一矩形框和第二矩形框后稳定所述覆膜的位置,并控制所述覆膜贴设于所述智能终端上。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智能终端贴膜定位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智能终端内安装有一应用程序,其夹持于所述工装底座内稳定后接收一激活指令,并基于所述激活指令激活所述应用程序,控制所述智能终端的显示界面为白屏界面,且所述智能终端内亮白屏事件的权限调整为最高级别。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智能终端贴膜定位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贴膜装置吸取所述覆膜后,安装于所述贴膜装置上的摄像设备以所述覆膜与背景的边界为取景区,拍摄一覆膜图像,并采集沿所述覆膜图像的对角线交点为第一中心,后获取所述覆膜图像的对角线上任意一点为第一采集始点,并获取和记录所述第一采集始点至所述第一中心的第一距离;
所述贴膜装置自所述第一采集始点顺时针或逆时针作平行于所述覆膜图像的边界的射线,直至与所述覆膜图像的对角线相交形成第一采集拐点,当所述射线返回至所述第一采集始点时,依次连接每一第一采集始点和第一采集拐点以形成所述第一矩形框,所述贴膜装置获取并记录所述第一中心至所述边界的长度。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智能终端贴膜定位系统,其特征在于,
安装于所述贴膜装置上的摄像设备以所述白屏界面与所述工装底座的边界为取景区,拍摄一终端图像,所述贴膜装置采集沿所述终端图像的对角线交点为第二中心,并获取所述覆膜图像的对角线上较所述第二中心的距离为第一距离的点为第二采集始点;
所述贴膜装置自所述第二采集始点顺时针或逆时针作平行于所述终端图像的边界的射线,直至与所述终端图像的对角线相交形成第二采集拐点,当所述射线返回至所述第二采集始点,所述贴膜装置依次连接每一第二采集始点和第二采集拐点以形成所述第二矩形框,获取并记录所述第二中心至所述边界的长度。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智能终端贴膜定位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贴膜装置根据所述第一中心、第二中心分别至所述边界的长度,对齐第一中心和第二中心,并贴合第一矩形框和第二矩形框的框边,以对齐第一矩形框和第二矩形框;
所述贴膜装置于所述智能终端的射影方向上稳定所述覆膜。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