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属于护肤品包装技术领域,具体一种折叠式连续封装装置及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手足膜护肤的原理,就是利用覆盖在手、脚部的短暂时间,暂时隔离外界污染,提高肌肤温度,扩张皮肤毛孔,促进汗腺分泌与新陈代谢,使肌肤的含氧量上升,加速肌肤排除表皮细胞新陈代谢的产物和累积的油脂类物质。同时手足膜中的水分渗入肌肤表皮的角质层,皮肤变得柔软,增加弹性,肌肤自然光亮有弹性,呈现好气色。可见,手足膜护肤中对手足膜自身的清洁度要求是很高的。
在现代生活中,手足膜已经逐渐成为现代女性不可或缺的美容产品。随着现代女性对美容的要求越来越高,各种不同美容功能的手足膜已经被开发出来,各种手足膜企业生产大量的手足膜产品以满足女性朋友的美容要求。而现代手足膜生产企业良莠不齐,国际巨头、国家大型企业等由于资金雄厚、管理规范,大多采用国外进口的先机设备,生产产品质量有保证,但因设备价格过高,生产成本难以得到控制,其产品价格也往往比较高。更多的国内厂商(甚至手工作坊),由于资金问题,大多采用非全自动的设备,将手足膜折叠、手足膜灌装封口等工序分开独立进行,导致生产效率低下,所需人员较多,而且卫生情况难以监控,导致产品质量不稳定,不但影响行业形象,而且容易导致市场上出现假冒伪劣产品的现象,难以保障使用者的安全性。
申请号为cn201721833538.6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多功能面膜自动包装设备,包括:设备主体、防尘罩、下袋吸盘、固定横板、光电感应器、显示屏。其中所述防尘罩是长方体结构,安装在所述设备主体上面;所述显示屏安装在所述防尘罩顶面上;所述光电感应器和所述下袋吸盘固定在所述固定横板上;所述光电感应器通过转换线与所示显示屏连接;所述固定横板连接有气缸。该实用新型一方面避免了面膜在包装过程中,车间污染物落入面膜袋中,影响面膜的清洁度;另一方面在生产中,可利用光电感应器统计生产量,不仅可以减少人工成本,而且统计准确方便。
申请号为201620182565.0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面膜自动包装生产系统,该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为:一次性将多片面膜袋放入储袋槽内,下袋气缸推动下袋吸盘将一片面膜袋吸至下袋滑槽上方,此时吸盘不再提供吸力,使面膜袋沿下袋滑槽下落至竖直槽,之后开袋气缸带动开袋吸盘从两边拉开面膜袋,灌装嘴气缸带动灌装嘴向下给面膜袋注液,完成后灌装嘴和开袋吸盘恢复原位,之后位于面膜袋两边竖直平板相互靠近排出面膜袋内过多的空气并使面膜袋平整,位于面膜袋上部的两边的封口板在气缸的带动下贴紧面膜袋,进行封口。结束后横向气缸拉动水平板,使封口完毕的面膜顺着输出滑槽下落至下方的传送带上,传送带将其带到大传送带和下传送带组成的夹层内,夹层给予封口完毕的面膜一定的压力,检测其气密性。灌装批次完成后需要清洗时,清洗阀和进水阀自动进水清洗管道。该实用新型虽然解决了面膜生产中包装效果差,不良品率高,不能自动完成面膜的生产和质检工作等问题,但是却未能解决面膜生产中面膜污染的问题。从开袋气缸带动开袋吸盘从两边拉开面膜袋开始,一直到封口结束,面膜袋均为敞口,且这一整个操作流程中均是在无遮挡的空间下完成的,车间空气中的灰尘和污染物不可避免的落到生产中的面膜袋内,对面膜造成了极大的污染,大大降低了面膜的清洁度。另外,在实际面膜生产中,需要随时掌握生产量,以便规划生产计划或者计算生产效率等。如果人工去统计面膜生产量,不仅企业人工成本投入大,且人工统计效率低,而且还容易出错。
申请号为cn202010593325.0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面膜生产包装设备,包括输送装置、面膜盒上料装置、面膜放置装置、面膜压实装置和包装封盖装置,所述输送装置呈竖直设置,所述面膜盒上料装置包括转动件和两个移动上料件,所述转动件设置在输送装置的旁侧,两个所述移动上料件对称设置在转动件上,所述面膜放置装置设置架设在输送装置的顶部,所述面膜压实装置设置在输送装置的顶部且面膜压实装置,所述包装封盖装置架设在输送装置的上方,所述包装封盖装置包括盒盖移动件和取盖件,所述盒盖移动件设置在输送装置上方,所述取盖件设置在盒盖移动件上。该发明通过各个装置之间的相互配合,将小袋的面膜包装至面膜盒内,提高了工作的效率。
申请号为cn201820485219.9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自动化包装设备的胶袋送料装置,该自动化包装设备的胶袋送料装置包括胶袋送料安装架,用于安装连续的胶袋的卷胶辊,用于推压连续的胶袋的一侧的胶袋压料组件和用于固定连续的胶袋的胶袋定料组件,胶袋压料组件和胶袋定料组件均安装在胶袋送料安装架上,所述胶袋定料组件位于胶袋压料组件的胶袋输送方向的下游。根据该实用新型的自动化包装设备的胶袋送料装置,能够自动输送固定长度的胶袋,且结构稳定,不会因为胶袋卷的不同导致输送长度不一致。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不足之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折叠式连续封装装置,用以解决现有手足膜包装时,由于包装袋为热塑制成,在手足膜进行包装时,人工打包无法快速打开包装袋封口,同时使用人工打包容易对手足膜造成污染的问题。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折叠式连续封装装置的使用方法,旨在提高手足膜的打包封装效率。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折叠式连续封装装置,包括折叠入料机构、送料履板、包装夹持机构,所述折叠入料机构设于送料履板上方,所述包装夹持机构设于送料履板下方,且所述包装夹持机构右端设有电机。
在具体使用时,通过送料履板将手足膜片整齐输送至折叠入料机构下方,此时包装夹持机构通过电机带动,将整齐叠好的包装袋夹取,折叠入料机构通过下压,将手足膜片折叠入袋,包装夹持机构对对包装袋封口加压释放,通过采用送料履板之间设置间隙,在送料履板上方设置折叠入料机构,下方设置包装夹持机构,通过折叠入料机构在竖直方向的运动将待手足膜直接折叠后装入包装袋中,以完成包装袋的折叠和装袋工序,由于无需人工进行折叠和装袋,从而降低了人体对待手足膜的污染,提高了手足膜包装清洁度。
进一步,所述包装夹持机构右端设有电机。
进一步,所述折叠入料机构、包括入料固定架、入料主轴、入料滑块和折叠入料板,所述入料主轴顶端与入料固定架固定连接,所述入料滑块滑动安装于于入料主轴轴体,所述折叠入料板后部与入料滑块前部固定连接。
在具体使用时,手足膜片输送至折叠入料板下方,入料滑块通过在入料主轴轴体上滑动,带动折叠入料板下压,对手足膜片进行折叠,可以对不同大小批次的手足膜进行打包折叠,需更换其他部件,达到更适应的效果,操作简便实用性强,普适性更好。
进一步,所述送料履板包括履带、主转轴、次转轴,所述主转轴设于履带左部内侧,所述次转轴设于履带右部内侧,所述履带通过传动连接主转轴与次转轴,且所述履带上开设有供折叠入料板下压的通孔。
在具体使用时,所述履带由多根组成,每条履带之间的缝隙使得送料履板具有很好的通风性能,同时保证了送料履板具有很好的结构强度,避免了疲劳强度不够而产生破损,采用小通孔防止漏料,提高了物料的输送效率。
进一步,所述包装夹持机构包括夹持底座、夹持滑轨、夹持组件,所述夹持滑轨设于夹持底座上部,所述夹持组件底部与夹持滑轨上部滑动连接;
所述夹持滑轨包括主轨、副轨,所述副轨设于主轨后方。
在具体使用时,所述夹持组件后端设于副轨上,后段前端设于主轨,在手足膜片输送至折叠入料机构下方时,夹持组件通过夹持滑轨在夹持底座进行滑动至手足膜片下方,用夹持滑轨对夹持组件进行输送,解决人手放置存在安全隐患,同时通过螺杆调节夹持底座位置,便于夹持不同规格的滑轨,用驱动齿轮推动夹持滑轨移位,提升自动化程序和安全性。
进一步,所述夹持组件包括滑动底座,所述滑动底座包括第一滑块、第二滑块、左滑块和右滑块,所述第二滑块后端与第一滑块前端固定连接,所述左滑块里段上部与第二滑块后段下部固定连接,所述右滑块里段上部与第二滑块后段固定连接。
在具体使用时,滑动底座采用蝶形设计,每个蝶片位置均能设置一组吸取头,,大大提高手足膜打包效率,方便更换吸取头,满足不同贴纸的打包需求。
进一步,所述夹持组件还包括两组吸取头以及横向吸取部件,两组所述吸取头分别安装于左滑块和右滑块上部,所述横向吸取部件后部中段与第二滑块前端固定连接。
在具体使用时,两组所述吸取头吸合对位横向吸取部件相互错位运动,当第一工位吸取头吸附包装袋时,第二工位吸取头吸合横向吸取部件进行包装袋与手足膜的封装,封装完毕后,第二工位吸取头吸合进行包装袋的吸附,第一工位吸取头吸合横向吸取部件将包装袋运输至产品处进行封装,双工位吸取头吸合横向吸取部件相互错位运动,产品贴合滑动底座左右滑动匹配双工位吸取头吸合横向吸取部件的封装运动,通过双工位设置,大大提高贴纸的贴合效率,满足高速批量的手足膜封装生产需求。
进一步,所述吸取头包括气动缸、气动轴、气动连接片、和气动头,所述气动轴安装于气动缸内部,所述气动连接片后端连接气动轴,所述气动头后段固定安装于气动连接片前端内部。
在具体使用时,吸取头对包装袋进行吸取时,气动缸推动气动轴向前运动,同时带动气动连接片向前运动,气动头运动至包装袋位置后,气动头对包装袋进行吸取。
进一步,所述横向吸取部件左右两端分别均匀设有与两组吸取头对应的副吸取头,且所述横向吸取部件下部还安装有折叠限位组件。
在具体使用时,气动头对包装袋进行吸取后,吸取头向前运动至横向吸取部件处,横向吸取部件处上的副吸取头配合气动头将包装袋进行吸附后,气动头向后回退一段距离,包装袋封口打开,折叠入料板下压将手足膜折叠压入包装袋后,气动头向前将封口封住,为待包装物打包放入做准备,采用此方法能够更好地均匀、平整地开口,这样下一步打包时,待包装物能够更容易的进入到包装袋中,合格率更高。
进一步,所述折叠限位组件包括连接杆体、限位主板、限位滑轴和限位片,所述限位主板与连接杆体底端固定连接,所述限位滑轴安装于限位主板下部,所述限位片尾端与限位滑轴铰接。
在具体使用时,在横向吸取部件处上的副吸取头配合气动头将包装袋进行吸附后,气动头向后回退一段距离,包装袋封口打开时,由于包装袋为热塑制成,内部容易出现粘连,限位片通过限位滑轴向上抬起,对包装袋内部粘连进行打散,保证包装质量,提高包装效率。
上述的一种折叠式连续封装装置的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膜片送料,所述折叠入料机构设于送料履板上方,手足膜片通过送料履板向右输送至折叠入料机构下方,折叠入料机构对手足膜片进行折叠入料;
s2:膜片折叠,所述折叠入料机构包括入料固定架、入料主轴、入料滑块和折叠入料板,所述入料主轴顶端与入料固定架固定连接,所述入料滑块滑动安装于于入料主轴轴体,所述折叠入料板后部与入料滑块前部固定连接,手足膜片输送至折叠入料板下方,入料滑块通过在入料主轴轴体上滑动,带动折叠入料板下压,对手足膜片进行折叠;
s3:膜袋移动,所述包装夹持机构包括夹持底座、夹持滑轨、夹持组件,所述夹持滑轨设于夹持底座上部,所述夹持组件底部与夹持滑轨上部滑动连接,在手足膜片输送至折叠入料机构下方时,夹持组件通过夹持滑轨在夹持底座进行滑动至手足膜片下方;
s4:膜片入袋,所述夹持组件还包括两组吸取头以及横向吸取部件,两组所述吸取头分别安装于左滑块和右滑块上部,所述横向吸取部件后部中段与第二滑块前端固定连接,夹持组件通过夹持滑轨在夹持底座进行滑动至手足膜片下方后,左滑块带动一组吸取头向右滑动,夹取一个包装袋至手足膜片下方,横向吸取部件对包装袋一侧进行吸取,配合一组吸取头对包装封口打开,折叠入料板下压将手足膜片压入包装袋内。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气动头对包装袋进行吸取后,吸取头向前运动至横向吸取部件处,横向吸取部件处上的副吸取头配合气动头将包装袋进行吸附后,气动头向后回退一段距离,包装袋封口打开,折叠入料板下压将手足膜折叠压入包装袋后,气动头向前将封口封住,为待包装物打包放入做准备,采用此方法能够更好地均匀、平整地开口,这样下一步打包时,待包装物能够更容易的进入到包装袋中,合格率更高;
2.当第一工位吸取头吸附包装袋时,第二工位吸取头吸合横向吸取部件进行包装袋与手足膜的封装,封装完毕后,第二工位吸取头吸合进行包装袋的吸附,第一工位吸取头吸合横向吸取部件将包装袋运输至产品处进行封装,双工位吸取头吸合横向吸取部件相互错位运动,产品贴合滑动底座左右滑动匹配双工位吸取头吸合横向吸取部件的封装运动,通过双工位设置,大大提高贴纸的贴合效率,满足高速批量的手足膜封装生产需求;
3.通过折叠入料机构在竖直方向的运动将待手足膜直接折叠后装入包装袋中,以完成包装袋的折叠和装袋工序,由于无需人工进行折叠和装袋,从而降低了人体对待手足膜的污染,提高了手足膜包装清洁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种折叠式连续封装装置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一;
图2为图1中x处局部放大图;
图3为本发明一种折叠式连续封装装置实施例中后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一种折叠式连续封装装置实施例中立体结构示意图二;
图5为图4中z处局部放大图;
图6为本发明一种折叠式连续封装装置实施例中前视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6中y处局部放大图。
说明书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包括:
折叠入料机构1、入料固定架11、入料主轴12、入料滑块13、折叠入料板14;
送料履板2、履带21、主转轴22、次转轴23;
包装夹持机构3、夹持底座31、夹持滑轨32、主轨321、副轨322、夹持组件33、滑动底座331、第一滑块3311、第二滑块3312、左滑块3313、右滑块3314、吸取头332、气动缸3321、气动轴3322、气动连接片3323、气动头3324、横向吸取部件333、副吸取头3331、折叠限位组件34、连接杆体341、限位主板342、限位滑轴343、限位片344;
电机4。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更好地理解本发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技术方案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一:
如图1-7所示,一种折叠式连续封装装置,包括折叠入料机构1、送料履板2、包装夹持机构3,折叠入料机构1设于送料履板2上方,包装夹持机构3设于送料履板2下方,且包装夹持机构3右端设有电机4。
通过送料履板2将手足膜片整齐输送至折叠入料机构1下方,此时包装夹持机构3通过电机4带动,将整齐叠好的包装袋夹取,折叠入料机构1通过下压,将手足膜片折叠入袋,包装夹持机构3对对包装袋封口加压释放,通过采用送料履板2之间设置间隙,在送料履板2上方设置折叠入料机构1,下方设置包装夹持机构3;通过折叠入料机构1在竖直方向的运动将待手足膜直接折叠后装入包装袋中,以完成包装袋的折叠和装袋工序,由于无需人工进行折叠和装袋,从而降低了人体对待手足膜的污染,提高了待手足膜清洁度。
折叠入料机构1包括入料固定架11、入料主轴12、入料滑块13和折叠入料板14,入料主轴12顶端与入料固定架11固定连接,入料滑块13滑动安装于于入料主轴12轴体,折叠入料板14后部与入料滑块13前部固定连接。
手足膜片输送至折叠入料板14下方,入料滑块13通过在入料主轴12轴体上滑动,带动折叠入料板14下压,对手足膜片进行折叠,可以对不同大小批次的手足膜进行打包折叠,需更换其他部件,达到更适应的效果,操作简便实用性强,普适性更好。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作为上一实施例的进一步改进,如图1-7所示,一种折叠式连续封装装置,包括折叠入料机构1、送料履板2、包装夹持机构3,折叠入料机构1设于送料履板2上方,包装夹持机构3设于送料履板2下方,且包装夹持机构3右端设有电机4。
通过送料履板2将手足膜片整齐输送至折叠入料机构1下方,此时包装夹持机构3通过电机4带动,将整齐叠好的包装袋夹取,折叠入料机构1通过下压,将手足膜片折叠入袋,包装夹持机构3对对包装袋封口加压释放,通过采用送料履板2之间设置间隙,在送料履板2上方设置折叠入料机构1,下方设置包装夹持机构3;通过折叠入料机构1在竖直方向的运动将待手足膜直接折叠后装入包装袋中,以完成包装袋的折叠和装袋工序,由于无需人工进行折叠和装袋,从而降低了人体对待手足膜的污染,提高了待手足膜清洁度。
折叠入料机构1包括入料固定架11、入料主轴12、入料滑块13和折叠入料板14,入料主轴12顶端与入料固定架11固定连接,入料滑块13滑动安装于于入料主轴12轴体,折叠入料板14后部与入料滑块13前部固定连接。
手足膜片输送至折叠入料板14下方,入料滑块13通过在入料主轴12轴体上滑动,带动折叠入料板14下压,对手足膜片进行折叠,可以对不同大小批次的手足膜进行打包折叠,需更换其他部件,达到更适应的效果,操作简便实用性强,普适性更好。
送料履板2包括履带21、主转轴22、次转轴23,主转轴22设于履带21左部内侧,次转轴23设于履带21右部内侧,履带21通过传动连接主转轴22与次转轴23,且履带21上开设有供折叠入料板14下压的通孔。
履带21由多根组成,每条履带之间的缝隙使得送料履板2具有很好的通风性能,同时保证了送料履板2具有很好的结构强度,避免了疲劳强度不够而产生破损,采用小通孔防止漏料,提高了物料的输送效率。
包装夹持机构3包括夹持底座31、夹持滑轨32、夹持组件33,夹持滑轨32设于夹持底座31上部,夹持组件33底部与夹持滑轨32上部滑动连接;
夹持滑轨32包括主轨321、副轨322,副轨322设于主轨321后方。
夹持组件33后端设于副轨322上,后段前端设于主轨321,在手足膜片输送至折叠入料机构1下方时,夹持组件33通过夹持滑轨32在夹持底座31进行滑动至手足膜片下方,用夹持滑轨32对夹持组件33进行输送,解决人手放置存在安全隐患,同时通过螺杆调节夹持底座31位置,便于夹持不同规格的滑轨,用驱动齿轮推动夹持滑轨32移位,提升自动化程序和安全性。
夹持组件33包括滑动底座331,滑动底座331包括第一滑块3311、第二滑块3312、左滑块3313和右滑块3314,第二滑块3312后端与第一滑块3311前端固定连接,左滑块3313里段上部与第二滑块3312后段下部固定连接,右滑块3314里段上部与第二滑块3312后段固定连接。
滑动底座331采用蝶形设计,每个蝶片位置均能设置一组吸取头332,大大提高手足膜打包效率,方便更换吸取头332,满足不同贴纸的打包需求。
夹持组件33还包括两组吸取头332以及横向吸取部件333,两组吸取头332分别安装于左滑块3313和右滑块3314上部,横向吸取部件333后部中段与第二滑块3312前端固定连接。
实施例二相对于实施例一来说,实施例二中夹持组件33通过夹持滑轨32在夹持底座31进行滑动至手足膜片下方,用夹持滑轨32对夹持组件33进行输送,解决人手放置存在安全隐患,同时通过螺杆调节夹持底座31位置,便于夹持不同规格的滑轨,用驱动齿轮推动夹持滑轨32移位,提升自动化程序和安全性。
实施例三:
本实施例作为上一实施例的进一步改进,如图1-7所示,一种折叠式连续封装装置,包括折叠入料机构1送料履板2、包装夹持机构3,折叠入料机构1设于送料履板2上方,包装夹持机构3设于送料履板2下方,且包装夹持机构3右端设有电机4。
通过送料履板2将手足膜片整齐输送至折叠入料机构1下方,此时包装夹持机构3通过电机4带动,将整齐叠好的包装袋夹取,折叠入料机构1通过下压,将手足膜片折叠入袋,包装夹持机构3对对包装袋封口加压释放,通过采用送料履板2之间设置间隙,在送料履板2上方设置折叠入料机构1,下方设置包装夹持机构3;通过折叠入料机构1在竖直方向的运动将待手足膜直接折叠后装入包装袋中,以完成包装袋的折叠和装袋工序,由于无需人工进行折叠和装袋,从而降低了人体对待手足膜的污染,提高了待手足膜清洁度。
折叠入料机构1包括入料固定架11、入料主轴12、入料滑块13和折叠入料板14,入料主轴12顶端与入料固定架11固定连接,入料滑块13滑动安装于于入料主轴12轴体,折叠入料板14后部与入料滑块13前部固定连接。
手足膜片输送至折叠入料板14下方,入料滑块13通过在入料主轴12轴体上滑动,带动折叠入料板14下压,对手足膜片进行折叠,可以对不同大小批次的手足膜进行打包折叠,需更换其他部件,达到更适应的效果,操作简便实用性强,普适性更好。
送料履板2包括履带21、主转轴22、次转轴23,主转轴22设于履带21左部内侧,次转轴23设于履带21右部内侧,履带21通过传动连接主转轴22与次转轴23,且履带21上开设有供折叠入料板14下压的通孔。
履带21由多根组成,每条履带之间的缝隙使得送料履板2具有很好的通风性能,同时保证了送料履板2具有很好的结构强度,避免了疲劳强度不够而产生破损,采用小通孔防止漏料,提高了物料的输送效率。
包装夹持机构3包括夹持底座31、夹持滑轨32、夹持组件33,夹持滑轨32设于夹持底座31上部,夹持组件33底部与夹持滑轨32上部滑动连接;
夹持滑轨32包括主轨321、副轨322,副轨322设于主轨321后方。
夹持组件33后端设于副轨322上,后段前端设于主轨321,在手足膜片输送至折叠入料机构1下方时,夹持组件33通过夹持滑轨32在夹持底座31进行滑动至手足膜片下方,用夹持滑轨32对夹持组件33进行输送,解决人手放置存在安全隐患,同时通过螺杆调节夹持底座31位置,便于夹持不同规格的滑轨,用驱动齿轮推动夹持滑轨32移位,提升自动化程序和安全性。
夹持组件33包括滑动底座331,滑动底座331包括第一滑块3311、第二滑块3312、左滑块3313和右滑块3314,第二滑块3312后端与第一滑块3311前端固定连接,左滑块3313里段上部与第二滑块3312后段下部固定连接,右滑块3314里段上部与第二滑块3312后段固定连接。
滑动底座331采用蝶形设计,每个蝶片位置均能设置一组吸取头332,大大提高手足膜打包效率,方便更换吸取头332,满足不同贴纸的打包需求。
夹持组件33还包括两组吸取头332以及横向吸取部件333,两组吸取头332分别安装于左滑块3313和右滑块3314上部,横向吸取部件333后部中段与第二滑块3312前端固定连接。
两组吸取头332吸合对位横向吸取部件333相互错位运动,当第一工位吸取头332吸附包装袋时,第二工位吸取头332吸合横向吸取部件333进行包装袋与手足膜的封装,封装完毕后,第二工位吸取头332吸合进行包装袋的吸附,第一工位吸取头332吸合横向吸取部件333将包装袋运输至产品处进行封装,双工位吸取头332吸合横向吸取部件333相互错位运动,产品贴合滑动底座331左右滑动匹配双工位吸取头332吸合横向吸取部件333的封装运动,通过双工位设置,大大提高贴纸的贴合效率,满足高速批量的手足膜封装生产需求。
吸取头332包括气动缸3321、气动轴3322、气动连接片3323、和气动头3324,气动轴3322安装于气动缸3321内部,气动连接片3323后端连接气动轴3322,气动头3324后段固定安装于气动连接片3323前端内部。
吸取头332对包装袋进行吸取时,气动缸3321推动气动轴3322向前运动,同时带动气动连接片3323向前运动,气动头3324运动至包装袋位置后,气动头3324对包装袋进行吸取。
横向吸取部件333左右两端分别均匀设有与两组吸取头332对应的副吸取头3331,且横向吸取部件333下部还安装有折叠限位组件34。
气动头3324对包装袋进行吸取后,吸取头332向前运动至横向吸取部件333处,横向吸取部件333处上的副吸取头3331配合气动头3324将包装袋进行吸附后,气动头3324向后回退一段距离,包装袋封口打开,折叠入料板14下压将手足膜折叠压入包装袋后,气动头3324向前将封口封住,为待包装物打包放入做准备,采用此方法能够更好地均匀、平整地开口,这样下一步打包时,待包装物能够更容易的进入到包装袋中,合格率更高。
折叠限位组件34包括连接杆体341、限位主板342、限位滑轴343和限位片344,限位主板342与连接杆体341底端固定连接,限位滑轴343安装于限位主板342下部,限位片344尾端与限位滑轴343铰接。
在横向吸取部件333处上的副吸取头3331配合气动头3324将包装袋进行吸附后,气动头3324向后回退一段距离,包装袋封口打开时,由于包装袋为热塑制成,内部容易出现粘连,限位片344通过限位滑轴343向上抬起,对包装袋内部粘连进行打散,保证包装质量,提高包装效率。
实施例三相对于实施例二来说,实施例三中折叠入料板14下压将手足膜折叠压入包装袋后,气动头3324向前将封口封住,为待包装物打包放入做准备,采用此方法能够更好地均匀、平整地开口,这样下一步打包时,待包装物能够更容易的进入到包装袋中,合格率更高。
一种折叠式连续封装装置的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膜片送料,折叠入料机构1设于送料履板2上方,手足膜片通过送料履板2向右输送至折叠入料机构1下方,折叠入料机构1对手足膜片进行折叠入料;
s2:膜片折叠,折叠入料机构1包括入料固定架11、入料主轴12、入料滑块13和折叠入料板14,入料主轴12顶端与入料固定架11固定连接,入料滑块13滑动安装于于入料主轴12轴体,折叠入料板14后部与入料滑块13前部固定连接,手足膜片输送至折叠入料板14下方,入料滑块13通过在入料主轴12轴体上滑动,带动折叠入料板14下压,对手足膜片进行折叠;
s3:膜袋移动,包装夹持机构3包括夹持底座31、夹持滑轨32、夹持组件33,夹持滑轨32设于夹持底座31上部,夹持组件33底部与夹持滑轨32上部滑动连接,在手足膜片输送至折叠入料机构1下方时,夹持组件33通过夹持滑轨32在夹持底座31进行滑动至手足膜片下方;
s4:膜片入袋,夹持组件33还包括两组吸取头332以及横向吸取部件333,两组吸取头332分别安装于左滑块3313和右滑块3314上部,横向吸取部件333后部中段与第二滑块3312前端固定连接,夹持组件33通过夹持滑轨32在夹持底座31进行滑动至手足膜片下方后,左滑块3313带动一组吸取头332向右滑动,夹取一个包装袋至手足膜片下方,横向吸取部件333对包装袋一侧进行吸取,配合一组吸取头332对包装封口打开,折叠入料板14下压将手足膜片压入包装袋内。
以上的仅是本发明的实施例,方案中公知的具体结构及特性等常识在此未作过多描述,所属领域普通技术人员知晓申请日或者优先权日之前发明所属技术领域所有的普通技术知识,能够获知该领域中所有的现有技术,并且具有应用该日期之前常规实验手段的能力,所属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在本申请给出的启示下,结合自身能力完善并实施本方案,一些典型的公知结构或者公知方法不应当成为所属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实施本申请的障碍。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结构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也应该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这些都不会影响本发明实施的效果和专利的实用性。
1.一种折叠式连续封装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折叠入料机构(1)、送料履板(2)、包装夹持机构(3),所述折叠入料机构(1)设于送料履板(2)上方,所述包装夹持机构(3)设于送料履板(2)下方。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折叠式连续封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折叠入料机构(1)、包括入料固定架(11)、入料主轴(12)、入料滑块(13)和折叠入料板(14),所述入料主轴(12)顶端与入料固定架(11)固定连接,所述入料滑块(13)滑动安装于于入料主轴(12)轴体,所述折叠入料板(14)后部与入料滑块(13)前部固定连接。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折叠式连续封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送料履板(2)包括履带(21)、主转轴(22)、次转轴(23),所述主转轴(22)设于履带(21)左部内侧,所述次转轴(23)设于履带(21)右部内侧,所述履带(21)通过传动连接主转轴(22)与次转轴(23),且所述履带(21)上开设有供折叠入料板(14)下压的通孔。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折叠式连续封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包装夹持机构(3)包括夹持底座(31)、夹持滑轨(32)、夹持组件(33),所述夹持滑轨(32)设于夹持底座(31)上部,所述夹持组件(33)底部与夹持滑轨(32)上部滑动连接;
所述夹持滑轨(32)包括主轨(321)、副轨(322),所述副轨(322)设于主轨(321)后方。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折叠式连续封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组件(33)包括滑动底座(331),所述滑动底座(331)包括第一滑块(3311)、第二滑块(3312)、左滑块(3313)和右滑块(3314),所述第二滑块(3312)后端与第一滑块(3311)前端固定连接,所述左滑块(3313)里段上部与第二滑块(3312)后段下部固定连接,所述右滑块(3314)里段上部与第二滑块(3312)后段固定连接。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折叠式连续封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组件(33)还包括两组吸取头(332)以及横向吸取部件(333),两组所述吸取头(332)分别安装于左滑块(3313)和右滑块(3314)上部,所述横向吸取部件(333)后部中段与第二滑块(3312)前端固定连接。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折叠式连续封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取头(332)包括气动缸(3321)、气动轴(3322)、气动连接片(3323)、和气动头(3324),所述气动轴(3322)安装于气动缸(3321)内部,所述气动连接片(3323)后端连接气动轴(3322),所述气动头(3324)后段固定安装于气动连接片(3323)前端内部。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折叠式连续封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横向吸取部件(333)左右两端分别均匀设有与两组吸取头(332)对应的副吸取头(3331),且所述横向吸取部件(333)下部还安装有折叠限位组件(34)。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折叠式连续封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折叠限位组件(34)包括连接杆体(341)、限位主板(342)、限位滑轴(343)和限位片(344),所述限位主板(342)与连接杆体(341)底端固定连接,所述限位滑轴(343)安装于限位主板(342)下部,所述限位片(344)尾端与限位滑轴(343)铰接。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折叠式连续封装装置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膜片送料,所述折叠入料机构(1)设于送料履板(2)上方,手足膜片通过送料履板(2)向右输送至折叠入料机构(1)下方,折叠入料机构(1)对手足膜片进行折叠入料;
s2:膜片折叠,所述折叠入料机构(1)包括入料固定架(11)、入料主轴(12)、入料滑块(13)和折叠入料板(14),所述入料主轴(12)顶端与入料固定架(11)固定连接,所述入料滑块(13)滑动安装于于入料主轴(12)轴体,所述折叠入料板(14)后部与入料滑块(13)前部固定连接,手足膜片输送至折叠入料板(14)下方,入料滑块(13)通过在入料主轴(12)轴体上滑动,带动折叠入料板(14)下压,对手足膜片进行折叠;
s3:膜袋移动,所述包装夹持机构(3)包括夹持底座(31)、夹持滑轨(32)、夹持组件(33),所述夹持滑轨(32)设于夹持底座(31)上部,所述夹持组件(33)底部与夹持滑轨(32)上部滑动连接,在手足膜片输送至折叠入料机构(1)下方时,夹持组件(33)通过夹持滑轨(32)在夹持底座(31)进行滑动至手足膜片下方;
s4:膜片入袋,所述夹持组件(33)还包括两组吸取头(332)以及横向吸取部件(333),两组所述吸取头(332)分别安装于左滑块(3313)和右滑块(3314)上部,所述横向吸取部件(333)后部中段与第二滑块(3312)前端固定连接,夹持组件(33)通过夹持滑轨(32)在夹持底座(31)进行滑动至手足膜片下方后,左滑块(3313)带动一组吸取头(332)向右滑动,夹取一个包装袋至手足膜片下方,横向吸取部件(333)对包装袋一侧进行吸取,配合一组吸取头(332)对包装封口打开,折叠入料板(14)下压将手足膜片压入包装袋内。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