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公开涉及仓储物流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输送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在仓储物流领域中,一般以容纳箱或容纳袋等容器作为输送物品的输送单元,可以通过环形输送线(简称环线)输送容器到不同的位置。环线的来源容器任务类型主要包括:回库、空箱入库、空箱投线、空箱补给、自动验收入库、人工验收入库、移库入和搬仓入等。具体地,例如,容纳箱或容纳袋等容器的出库流程实现策略主要为:容器在货架中被定位,通过输送线运输到环线中等待集齐,当任务单所需的容器集齐后,为集齐的容器分配拣货工作站,并为任务单分配目的容器,拣货完成后,目的容器再次通过输送线输送到环线中,目的容器通过环线到达目的容器的剔出口。
但是,由于环线承载空箱补给,回库,入库,在途定位入转出等多种容器任务类型,处理类型庞杂且多样,无法控制环线阈值。在单量较大时,经常造成环线输送堵塞,现场人员不得不将容器搬下环线,才能使得环线继续流转,当环线压力变小后再搬到环线上,进而经常导致现场挂单,找容器困难等情况发生。
根据数据统计,无人仓的工作站生产4000个订单,目的容器需要数量约为1027个,当入库环线容纳超过60个容器时就会发生堵塞。例如,在环线无拥堵条件下,容器从工作站目的位到剔出口的时间大约3分钟(约为普通容器绕一圈的时间),若环线容器饱和时(大约60个容器),容器从工作站目的位到剔出口的时间为35.9分钟左右,此时现场若不人工处理,则所有打包工作人员会出现闲置,并对订单生产效率产生较大影响。环线的容器饱和时,容器会缓慢前行,大部分容器会长时间的停止运行,当环线出现大流量堵塞时,需要人工搬箱子避免容器缓慢前行的情况,待环线压力变小时再将容器放置在环线上。
因此,在实现本公开构思的过程中,发明人发现相关技术中至少存在如下技术问题:在相关技术中,环线所承担的容器输送任务类型复杂,当环线中输送的容器较多时,容易导致环线堵塞,降低输送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公开提供了一种输送装置。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输送装置包括:环形输送线和出库线,上述环形输送线用于传输容器,其中,上述环形输送线包括第一侧,上述第一侧与上述出库线连接;拣选设备,用于将货物拣入容器内,其中,上述拣选设备经由拣选输送线与上述第一侧连接;以及第一转向设备,用于改变容器的传输方向,设置在上述第一侧上,并且位于上述拣选输送线与上述环形输送线的连接处。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上述第一侧与出库线的连接处设置有第二转向设备。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输送装置包括多个上述拣选设备,每个拣选设备各自通过相应拣选输送线与上述环形输送线的上述第一侧连接,上述每个拣选设备释放的容器通过上述相应拣选输送线被传输到上述环形输送线上。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上述第二转向装置被配置为在上述每个拣选设备释放的容器通过上述相应拣选输送线被传输到上述环形输送线上的情况下,使得上述每个拣选设备释放的容器通过上述第二转向装置进入上述出库线。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上述环形输送线还包括与上述第一侧相对的第二侧;上述每个拣选设备释放的容器通过上述第二转向装置直接进入上述出库线,而不经过上述第二侧。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上述环形输送线还包括与上述第一侧相对的第二侧,上述装置还包括:立库,用于管理容器,其中,上述立库通过传输输送线与上述第二侧连接。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上述传输输送线与上述第二侧的连接处设置有第三转向装置。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上述环形输送线还包括第三侧,上述第三侧与入库线连接。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上述入库线与上述环形输送线的连接处设置有读码器,上述读码器用于识别从上述入库线输送到上述环形输送线上的容器标识。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上述入库线与上述环形输送线的连接处还设置有第四转向装置。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通过转向设备改变环形输送线上的容器的输送方向,在单量较大时,不会造成输送环线堵塞,现场人员无需将容器搬下环线,才能使得环线继续流转,也无需当环线压力变小后再搬到环线上,避免了出现现场挂单,找容器困难等情况的发生,基本可以实现全流程自动化物流仓储操作。所以至少部分地克服了环线所承担的容器输送任务类型复杂,当环线中输送的容器较多时,容易导致环线堵塞,降低输送效率的技术问题,进而达到了缓解环线的作业压力,提高输送效率,基本实现了全流程自动化输送的技术效果。
附图说明
通过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公开实施例的描述,本公开的上述以及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将更为清楚,在附图中:
图1示意性示出了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输送装置的示意图;
图2a示意性示出了根据本公开另一实施例的输送装置的示意图;
图2b示意性示出了根据本公开另一实施例的输送装置的示意图;
图3示意性示出了根据本公开另一实施例的输送装置的示意图;以及
图4示意性示出了根据本公开另一实施例的输送装置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参照附图来描述本公开的实施例。但是应该理解,这些描述只是示例性的,而并非要限制本公开的范围。在下面的详细描述中,为便于解释,阐述了许多具体的细节以提供对本公开实施例的全面理解。然而,明显地,一个或多个实施例在没有这些具体细节的情况下也可以被实施。此外,在以下说明中,省略了对公知结构和技术的描述,以避免不必要地混淆本公开的概念。
在此使用的术语仅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例,而并非意在限制本公开。在此使用的术语“包括”、“包含”等表明了所述特征、步骤、操作和/或部件的存在,但是并不排除存在或添加一个或多个其他特征、步骤、操作或部件。
在此使用的所有术语(包括技术和科学术语)具有本领域技术人员通常所理解的含义,除非另外定义。应注意,这里使用的术语应解释为具有与本说明书的上下文相一致的含义,而不应以理想化或过于刻板的方式来解释。
在使用类似于“a、b和c等中至少一个”这样的表述的情况下,一般来说应该按照本领域技术人员通常理解该表述的含义来予以解释(例如,“具有a、b和c中至少一个的系统”应包括但不限于单独具有a、单独具有b、单独具有c、具有a和b、具有a和c、具有b和c、和/或具有a、b、c的系统等)。在使用类似于“a、b或c等中至少一个”这样的表述的情况下,一般来说应该按照本领域技术人员通常理解该表述的含义来予以解释(例如,“具有a、b或c中至少一个的系统”应包括但不限于单独具有a、单独具有b、单独具有c、具有a和b、具有a和c、具有b和c、和/或具有a、b、c的系统等)。
图1示意性示出了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输送装置的示意图。
如图1所示,该输送装置100包括环形输送线101、出库线102、拣选设备103和第一转向设备104。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环形输送线101用于传输容器,其中,环形输送线101包括第一侧,第一侧与出库线102连接。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环形输送线101的形状不做限定,例如,可以是类似长方形的形状,也可以是类型三角形的形状等等。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环形输送线101的长度不做限定,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设计不同长度的环形输送线101。例如,环形输送线101的总长度可以是50米或80米等。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环形输送线101可以采用滚筒输送线、皮带输送线,或者采用滚筒输送线和皮带输送线结合的形式搭建起来。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环形输送线101可以是用于供仓储中容器进行出入库的作业线,也可以是用于外部空箱投入的作业线。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出库线102可以包括一条或多条,每条出库线102的长度不做限定。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设计不同长度的出库线102。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出库线102也可以采用滚筒输送线、皮带输送线,或者采用滚筒输送线和皮带输送线结合的形式搭建起来。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需要说明的是,出库线102也可以作为入库线进行使用。例如,可以通过改变出库线102的运输方向,将出库线102作为入库线使用。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拣选设备103用于将货物拣入容器内,其中,拣选设备103经由拣选输送线与第一侧连接。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拣选设备103可以是全自动化设备,例如,可以是机械手。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拣选设备103的数量不做限定。例如,可以是一个拣选设备103,也可以是两个或两个以上拣选设备103。如图1所示,包括4个拣选设备103。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拣选设备103可以根据拣选设备103上的接收模块接收到的订单信息将订单中所包含的物品拣入容器内。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拣选设备103可以通过拣选输送线与环形输送线101的第一侧连接。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拣选输送线的数量不做限定。例如,可以是一条拣选输送线,也可以是两条或两条以上拣选输送线。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容器的类型不做限定。例如,可以是箱子,袋子等等。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第一转向设备104用于改变容器的传输方向,设置在第一侧上,并且位于拣选输送线与环形输送线101的连接处。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第一转向设备104的数量不做限定。第一转向设备104的数量可以与拣选输送线的数量相同,或者,第一转向设备104的数量可以小于拣选输送线的数量。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第一转向设备104可以根据容器在环形输送线101上的输送状况,改变当前经过第一转向设备104的容器的输送方向,以避免容器在环形输送线101堵塞。例如,所有的容器在环形输送线101上的输送速率稳定,第一转向设备104可以记录第一方向上投放的容器数量,第一转向设备104可以判断在第一方向上投放的容器数量达到预定数量时,可以停止继续向第一方向上投放容器。并且/或者,第一转向设备104还可以记录第二方向上投放的容器数量,第一转向设备104可以判断在第二方向上投放的容器数量达到预定数量时,可以停止继续向第二方向上投放容器。其中,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可以是相反的两个方向。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如图1所示,容器被第一转向设备104改变传输方向后,可以沿不同的传输方向传输。
通过本公开的实施例,第一转向设备104可以更加智能的工作,从而控制不同方向上容器数量,以避免环形输送线101堵塞。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环形输送线101可以承载不同类型的输送任务。例如,空箱补给,回库,入库、目的箱出库等多种容器任务类型,处理类型庞杂且多样,通过智能化的第一转向设备104,可以控制环形输送线101正常运行。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第一转向设备104可以是皮带顶升移载机,包括顶升与移载机构。在箱体输送至指定区域并停止后,顶升平台将自动升起,将箱体转向进入不同输送线,不同输送线可以在不同高度的平面上,移载机构可以将箱体移动到输送线上。可以实现箱体输送跨越不同生产线,极大的节约了大型生产线占地面积。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第一转向设备104还可以在环形线上改变箱体的输送方向。具体地,例如,第一转向设备104可以将环形输送线101中向上输送的箱体输送方向改变为向下输送。
通过本公开的实施例,通过转向设备改变环形输送线上的容器的输送方向,在单量较大时,不会造成输送环线堵塞,现场人员无需将容器搬下环线才能使得环线继续流转,也无需当环线压力变小后再搬到环线上,避免了出现现场挂单,找容器困难等情况的发生,基本可以实现全流程自动化物流仓储操作。例如,对于小件物品在全流程自动化处理过程中,可以利用智能的转向设备进行入库、出库、存储到库等物流仓储操作。所以至少部分地克服了环线所承担的容器输送任务类型复杂,当环线中输送的容器较多时,容易导致环线堵塞,降低输送效率的技术问题,进而达到了缓解环线的作业压力,提高输送效率,基本实现了全流程自动化输送的技术效果。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应该理解,图1中的第一转向设备、容器和拣选设备的数目仅仅是示意性的。根据实现需要,可以具有任意数目的第一转向设备、容器和拣选设备。
下面参考图2a、图2b、图3和图4,结合具体实施例对图1所示的装置做进一步说明。
图2a示意性示出了根据本公开另一实施例的输送装置的示意图。
如图2a所示,该输送装置200包括环形输送线201、出库线202、拣选设备203、第一转向设备204和第二转向设备205。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环形输送线201用于传输容器,其中,环形输送线201包括第一侧,第一侧与出库线202连接。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拣选设备203用于将货物拣入容器内,其中,拣选设备203包括拣选输送线,拣选设备203经由拣选输送线与第一侧连接。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第一转向设备204用于改变容器的传输方向,设置在第一侧上,并且位于拣选输送线与环形输送线201的连接处。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环形输送线201的第一侧与出库线202的连接处设置有第二转向设备205。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第二转向设备205用于改变容器的传输方向。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拣选设备203包括多个,多个拣选设备203中的每个拣选设备203各自通过相应拣选输送线与环形输送线201的第一侧连接,每个拣选设备203释放的容器通过相应拣选输送线被传输到环形输送线201上。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第二转向装置205被配置为在每个拣选设备203释放的容器通过相应拣选输送线被传输到环形输送线201上的情况下,使得每个拣选设备203释放的容器通过第二转向装置205进入出库线。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环形输送线201还包括与第一侧相对的第二侧;每个拣选设备203释放的容器通过第二转向装置205直接进入出库线202,而不经过第二侧。
通过本公开的实施例,通过第二转向装置205改变容器的传输方向,可以使得容器无需绕着环形输送线201的传输,在被拣选设备203释放后,直接进入出库线202。在这种情况下,可以减少环形输送线201上的输送压力,提高容器的输送效率,避免过多的容器堵塞在环形输送线201上。
通过本公开的实施例,通过第一转向设备和第二转向设备改变环形输送线上的容器的输送方向,在单量较大时,不会造成输送环线堵塞,现场人员无需将容器搬下环线才能使得环线继续流转,也无需当环线压力变小后再搬到环线上,避免了出现现场挂单,找容器困难等情况的发生,基本可以实现全流程自动化物流仓储操作,例如,对于小件物品在全流程自动化处理过程中,可以利用智能的转向设备进行入库、出库、存储到库等物流仓储操作。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所以至少部分地克服了环线所承担的容器输送任务类型复杂,当环线中输送的容器较多时,容易导致环线堵塞,降低输送效率的技术问题,进而达到了缓解环线的作业压力,提高输送效率,基本实现了全流程自动化输送的技术效果。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应该理解,图2a中的第一转向设备、第二转向设备、容器和拣选设备的数目仅仅是示意性的。根据实现需要,可以具有任意数目的第一转向设备、第二转向设备、容器和拣选设备。
图2b示意性示出了根据本公开另一实施例的输送装置的示意图。
如图2b所示,该输送装置200除了包括环形输送线201、出库线202、拣选设备203、第一转向设备204和第二转向设备205之外,还包括入库线206。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环形输送线201还包括第三侧,第三侧与入库线206连接。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入库线206可以作为空箱入库的输送线。在入库线206的投线口投入空箱,通过读码器扫描空箱上的箱号,确认空箱的目的储位,然后将箱号发给机器人,当空箱通过环形输送线201传输到相应的位置时,机器人可以将空箱放置到目的储位。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入库线206与环形输送线201的连接处设置有读码器,读码器用于识别从入库线206输送到环形输送线201上的容器标识。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容器标识可以是二维码,也可以是条形码等等。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入库线206与环形输送线201的连接处还设置有第四转向装置。
图3示意性示出了根据本公开另一实施例的输送装置的示意图。
如图3所示,该输送装置300除了包括环形输送线301、出库线302、拣选设备303、第一转向设备304、第二转向设备305、入库线306,还包括读码器307。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入库线306与环形输送线301的连接处设置有读码器307,读码器307用于识别从入库线306输送到环形输送线301上的容器标识。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环形输送线301还包括与第一侧相对的第二侧,输送装置300还包括立库308。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立库308用于管理容器,其中,所述立库308通过传输输送线与所述第二侧连接。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立库308可以是自动化设备存储料箱,可以实现容器存储,接收和释放容器,可以与各楼层出入输送线连接。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所述传输输送线与所述第二侧的连接处设置有第三转向装置309。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第三转向装置309用于改变容器的传输方向。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环形输送线301上传输的目的容器剔出口可以设置在拣选设备303的上游,通过第二转向设备305改变目的容器的方向,使得目的容器不需要绕环形输送线301一圈才能到达剔出口c处。目的容器的流向可以是a到c(流向如图3中箭头标引)。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环形输送线301上传输的目的容器剔出口可以设置在拣选设备303的下游,通过第二转向设备305改变目的容器的方向,使得目的容器不需要绕环形输送线301一圈才能到达剔出口b处。目的容器的流向可以是a到b(流向如图3中箭头标引)。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由于目的容器不需要绕环形输送线301一圈才能到达剔出口,还可以调整目的容器的出库速率。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通过改造线体可有效释放环形输送线301压力,该改造实行后可以使环形输送线301上的容器数量保持稳定,易于管理环线容器数量;修改策略后目的容器从拣选设备303到剔出口时间缩短到2min内,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
通过本公开的实施例,可以使得现场打包复核人员与拣货人员之间时间的空档变小,打包人员不会存在拣货忙碌,打包复核人员无事可干状况。
图4示意性示出了根据本公开另一实施例的输送装置的示意图。
如图4所示,该输送装置400除了包括环形输送线401、出库线402、拣选设备403、第一转向设备404、第二转向设备405、入库线406、读码器407、立库408和第三转向装置409。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应该理解,图4中的出库线402、拣选设备403、第一转向设备404、第二转向设备405、入库线406、读码器407、立库408和第三转向装置409的数目仅仅是示意性的。根据实现需要,可以具有任意数目的出库线402、拣选设备403、第一转向设备404、第二转向设备405、入库线406、读码器407、立库408和第三转向装置409。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出库线402、拣选设备403、入库线406和立库408的设置位置不做限定。第一转向设备404、第二转向设备405和第三转向装置409等其它转向装置,以及读码器407的设置位置可以随出库线402、拣选设备403、入库线406和立库408的设置位置做相应改变。
通过本公开的实施例,通过第一转向设备、第二转向设备和第三转向设备改变环形输送线上的容器的输送方向,在单量较大时,不会造成输送环线堵塞,现场人员无需将容器搬下环线才能使得环线继续流转,也无需当环线压力变小后再搬到环线上,避免了出现现场挂单,找容器困难等情况的发生,基本可以实现全流程自动化物流仓储操作。例如,对于小件物品在全流程自动化处理过程中,可以利用智能的转向设备进行入库、出库、存储到库等物流仓储操作。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本公开的各个实施例和/或权利要求中记载的特征可以进行多种组合和/或结合,即使这样的组合或结合没有明确记载于本公开中。特别地,在不脱离本公开精神和教导的情况下,本公开的各个实施例和/或权利要求中记载的特征可以进行多种组合和/或结合。所有这些组合和/或结合均落入本公开的范围。
以上对本公开的实施例进行了描述。但是,这些实施例仅仅是为了说明的目的,而并非为了限制本公开的范围。尽管在以上分别描述了各实施例,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各个实施例中的措施不能有利地结合使用。本公开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不脱离本公开的范围,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做出多种替代和修改,这些替代和修改都应落在本公开的范围之内。
1.一种输送装置,包括:
环形输送线和出库线,所述环形输送线用于传输容器,其中,所述环形输送线包括第一侧,所述第一侧与所述出库线连接;
拣选设备,用于将货物拣入容器内,其中,所述拣选设备经由拣选输送线与所述第一侧连接;以及
第一转向设备,用于改变容器的传输方向,设置在所述第一侧上,并且位于所述拣选输送线与所述环形输送线的连接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第一侧与出库线的连接处设置有第二转向设备。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装置包括多个所述拣选设备,每个所述拣选设备各自通过相应拣选输送线与所述环形输送线的所述第一侧连接,所述每个拣选设备释放的容器通过所述相应拣选输送线被传输到所述环形输送线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第二转向装置被配置为在所述每个拣选设备释放的容器通过所述相应拣选输送线被传输到所述环形输送线上的情况下,使得所述每个拣选设备释放的容器通过所述第二转向装置进入所述出库线。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环形输送线还包括与所述第一侧相对的第二侧;
所述每个拣选设备释放的容器通过所述第二转向装置直接进入所述出库线,而不经过所述第二侧。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环形输送线还包括与所述第一侧相对的第二侧,所述装置还包括:
立库,用于管理容器,其中,所述立库通过传输输送线与所述第二侧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传输输送线与所述第二侧的连接处设置有第三转向装置。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环形输送线还包括第三侧,所述第三侧与入库线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入库线与所述环形输送线的连接处设置有读码器,所述读码器用于识别从所述入库线输送到所述环形输送线上的容器标识。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入库线与所述环形输送线的连接处还设置有第四转向装置。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