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文物保护设备技术领域,更具体的说,涉及一种历史考古文物保护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考古事业的不断发展,考古现场出土的文物保护和运输问题变得日趋严重。地下文物在考古发掘前,与封闭的埋藏环境形成的相对平衡体系,减缓甚至阻止了文物腐蚀和劣化,使得某些文物历经千百年后出土仍保留原有状态。但是,在文物出土后,这种平衡状态瞬间被打破,含氧量丰富的空气致使文物被氧化;因此对出土文物进行即时保护,避免出土文物处于常氧状态,对文物的保护有重要意义。而且刚出土的文物在运输过程中,为了安全起见,一般均会将文物封装在包装箱中,而包装箱在运输过程中,大都会出现震动或者移动等情况,进而易造成损坏文物。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以上缺陷,本发明提供一种历史考古文物保护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历史考古文物保护装置,包括气罐盛放箱体,所述气罐盛放箱体的顶端固定有安装板,气罐盛放箱体的内底壁上固定有氮气罐固定座,氮气罐固定座上固定有氮气罐,氮气罐上连通有充气管和出气管,充气管和出气管都伸出气罐盛放箱体外,其中伸出气罐盛放箱体外的充气管上安装有充气阀,出气管上安装有开关阀;所述出气管远离氮气罐的一端连通有分气阀,分气阀固定在安装板的底端,分气阀通过气管分别与两个自复位助力气缸、两个气囊进气阀和气管接头连通;所述自复位助力气缸安装在安装板顶端两侧开设的气缸安装槽中,自复位助力气缸的底端与气缸安装槽的底壁铰接,自复位助力气缸的伸出杆与折叠升降板一铰接,折叠升降板一的下端与安装板铰接,折叠升降板一远离安装板的一端与折叠升降板二铰接,折叠升降板二远离折叠升降板一的一端与顶板铰接;所述顶板上开设有放置口,放置口的上方设置有顶盖,顶盖的一端与顶板铰接,顶盖的另一端通过顶盖搭扣锁与顶板连接,其中放置口和顶盖之间设置有密封圈,密封圈固定在放置口侧壁上;所述气管接头安装在安装板上开设的连通孔中,连通孔与安装板顶端开设的干燥剂凹槽连通,干燥剂凹槽内放置有干燥剂,干燥剂凹槽的上方固定有微孔板,微孔板固定在干燥剂凹槽侧壁上,微孔板上开设有多个微孔;所述顶板的底端与外层气囊的顶端固定,外层气囊的底端固定在安装板的顶端,外层气囊的内侧连接有内层气囊,内层气囊和外层气囊之间密闭形成有可充气的空间;所述外层气囊上安装有气囊进气阀和放气管,气囊进气阀和放气管都与内层气囊和外层气囊之间密闭形成的可充气的空间连通,放气管远离外层气囊的一端伸出气罐盛放箱体外,伸出气罐盛放箱体外的放气管上安装有放气阀;所述气囊进气阀内设置有锥形阀块,锥形阀块连接有阀杆,阀杆伸出气囊进气阀与连接板固定,连接板上固定有顶杆,顶杆穿过安装板后与文物包装箱放置板固定,文物包装箱放置板的下方设置有限位座,限位座固定在安装板的顶端;所述限位座和文物包装箱放置板之间设置有压缩弹簧,压缩弹簧套装在顶杆上。
进一步的,所述外层气囊的外侧设置有保护囊,保护囊的上端与顶板固定,保护囊的下端与安装板固定。
进一步的,所述顶板的左侧顶端开设有弹簧勾安装槽,弹簧勾安装槽内设置有弹簧勾,弹簧勾通过弹簧勾紧固螺栓与弹簧勾安装槽固定;所述弹簧勾下方的折叠升降板二的顶端固定有弹簧片。
进一步的,所述顶盖的顶端固定有把手。
进一步的,所述顶盖上开设有出气口,出气口上塞有橡胶塞,顶盖31上还安装有安全阀。
进一步的,所述安装板和顶板上安装有顶板搭扣锁,顶板通过顶板搭扣锁与安装板连接。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当文物出土后将文物放到文物包装箱中,然后将文物包装箱放置到本装置内,本装置内的无氧环境会阻止刚出土文物的氧化;在运输文物过程中,内层气囊会将文物包装箱夹紧,防止在运输过程中文物包装箱出现震动或者移动等情况,有效保护文物包装箱内的文物。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所述一种历史考古文物保护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3是图2b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4是图2c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5是图1d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6是图5e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7是图5f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8是图5g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9是图1h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10是弹簧片和弹簧勾锁合后的连接关系示意图;
图11是弹簧勾、弹簧勾紧固螺栓和弹簧勾安装槽的连接关系示意图;
图12是自复位助力气缸的结构示意图;
图13是折叠升降板一和折叠升降板二升起过程中的示意图;
图14是内层气囊和外层气囊鼓起后的示意图;
图15是图14j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中,1、气罐盛放箱体;2、氮气罐;3、氮气罐固定座;4、充气管;5、出气管;6、开关阀;8、安装板;11、分气阀;12、自复位助力气缸;13、气缸安装槽;14、折叠升降板一;15、折叠升降板二;16、顶板;17、气管接头;18、连通孔;19、干燥剂凹槽;20、干燥剂;21、微孔板;22、微孔;23、内层气囊;24、外层气囊;26、保护囊;28、弹簧片;29、弹簧勾;30、弹簧勾紧固螺栓;31、顶盖;32、把手;33、顶盖搭扣锁;34、橡胶塞;35、密封圈;36、文物包装箱放置板;37、限位座;38、顶杆;39、压缩弹簧;40、连接板;41、气囊进气阀;42、锥形阀块;43、阀杆;44、放气管;45、放气阀;46、顶板搭扣锁;47、弹簧勾安装槽;48、文物包装箱。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行具体描述,如图1-15所示,一种历史考古文物保护装置,包括气罐盛放箱体1,气罐盛放箱体1的顶端固定有安装板8,气罐盛放箱体1的内底壁上固定有氮气罐固定座3,氮气罐固定座3上固定有氮气罐2,氮气罐2上连通有充气管4和出气管5,充气管4和出气管5都伸出气罐盛放箱体1外,其中伸出气罐盛放箱体1外的充气管4上安装有充气阀,出气管5上安装有开关阀6;出气管5远离氮气罐2的一端连通有分气阀11,分气阀11固定在安装板8的底端,分气阀11通过气管分别与两个自复位助力气缸12、两个气囊进气阀41和气管接头17连通;自复位助力气缸12安装在安装板8顶端两侧开设的气缸安装槽13中,自复位助力气缸12的底端与气缸安装槽13的底壁铰接,自复位助力气缸12的伸出杆与折叠升降板一14铰接,折叠升降板一14的下端与安装板8铰接,折叠升降板一14远离安装板8的一端与折叠升降板二15铰接,折叠升降板二15远离折叠升降板一14的一端与顶板16铰接;在顶板16上开设有放置口,放置口的上方设置有顶盖31,顶盖31的一端与顶板16铰接,顶盖31的另一端通过顶盖搭扣锁33与顶板16连接,其中放置口和顶盖31之间设置有密封圈35,密封圈35固定在放置口侧壁上;气管接头17安装在安装板8上开设的连通孔18中,连通孔18与安装板8顶端开设的干燥剂凹槽19连通,干燥剂凹槽19内放置有干燥剂20,干燥剂凹槽19的上方固定有微孔板21,微孔板21固定在干燥剂凹槽19侧壁上,微孔板21上开设有多个微孔22;顶板16的底端与外层气囊24的顶端固定,外层气囊24的底端固定在安装板8的顶端,外层气囊24的内侧连接有内层气囊23,内层气囊23和外层气囊24之间密闭形成有可充气的空间;在外层气囊24上安装有气囊进气阀41和放气管44,气囊进气阀41和放气管44都与内层气囊23和外层气囊24之间密闭形成的可充气的空间连通,放气管44远离外层气囊24的一端伸出气罐盛放箱体1外,伸出气罐盛放箱体1外的放气管44上安装有放气阀45;在气囊进气阀41内设置有锥形阀块42,锥形阀块42连接有阀杆43,阀杆43伸出气囊进气阀41与连接板40固定,连接板40上固定有顶杆38,顶杆38穿过安装板8后与文物包装箱放置板36固定,文物包装箱放置板36的下方设置有限位座37,限位座37固定在安装板8的顶端;在限位座37和文物包装箱放置板36之间设置有压缩弹簧39,压缩弹簧39套装在顶杆38上;
进一步优选的在外层气囊24的外侧设置有保护囊26,保护囊26的上端与顶板16固定,保护囊26的下端与安装板8固定;
进一步优选的在顶板16的左侧顶端开设有弹簧勾安装槽47,弹簧勾安装槽47内设置有弹簧勾29,弹簧勾29通过弹簧勾紧固螺栓30与弹簧勾安装槽47固定;在弹簧勾29下方的折叠升降板二15的顶端固定有弹簧片28;
进一步优选的在顶盖31的顶端固定有把手32;
进一步优选的在顶盖31上开设有出气口,出气口上塞有橡胶塞34,顶盖31上还安装有安全阀;
进一步优选的在安装板8和顶板16上安装有顶板搭扣锁46,顶板16通过顶板搭扣锁46与安装板8连接。
在本实施方案中,当需要使用本装置时,首先将顶板搭扣锁46打开,然后将开关阀6打开,再然后使用把手32将顶盖31提高,顶盖31会带动顶板16升高,顶板16会通过折叠升降板二15带动折叠升降板一14升高,使折叠升降板一14与自复位助力气缸12的伸出杆不在平行位置;此时氮气从氮气罐2中流出,氮气通过分气阀11后分别给两个自复位助力气缸12、两个气囊进气阀41和气管接头17供气,此时气囊进气阀41在锥形阀块42的作用下不能给内层气囊23和外层气囊24之间密闭形成的可充气的空间充气,此时氮气一部分会使两个自复位助力气缸12的伸出杆伸出,使折叠升降板一14和折叠升降板二15升高,另一部分氮气会通过连通孔18、干燥剂凹槽19和微孔22后进入到内层气囊23的内侧。当折叠升降板一14和折叠升降板二15升高到位后,折叠升降板一14和折叠升降板二15会处于同一竖直直线上,此时弹簧片28和弹簧勾29处于锁和状态,防止折叠升降板一14和折叠升降板二15下降。这时将橡胶塞34拔下释放内层气囊23内侧的气压,然后将打开顶盖31,再然后将橡胶塞34安上,等待一段时间,使氮气将内层气囊23内侧的氧气排空,这时将刚出土的文物放到文物包装箱48中,然后将文物包装箱48放置到文物包装箱放置板36上,此时文物包装箱放置板36会压缩压缩弹簧39向下运动,文物包装箱放置板36会通过顶杆38使连接板40向下运动,连接板40会带动阀杆43向下运动,阀杆43会带动锥形阀块42向下运动,锥形阀块42不再堵住气囊进气阀41,此时氮气可以通过气囊进气阀41进入到内层气囊23和外层气囊24之间密闭形成的可充气的空间内,这时将顶盖31盖合;此时进入到内层气囊23和外层气囊24之间的氮气会使内层气囊23和外层气囊24膨胀,使内层气囊23将文物包装箱48夹紧,防止在运输过程中文物包装箱48出现震动或者移动等情况,有效保护文物包装箱48内的文物。将文物包装箱48放置到本装置内,本装置内的无氧环境会阻止刚出土文物的氧化。当顶盖31上安装的安全阀喷气后,将开关阀6关闭,此时就可以运输本装置。
1.一种历史考古文物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气罐盛放箱体(1),所述气罐盛放箱体(1)的顶端固定有安装板(8),气罐盛放箱体(1)的内底壁上固定有氮气罐固定座(3),氮气罐固定座(3)上固定有氮气罐(2),氮气罐(2)上连通有充气管(4)和出气管(5),充气管(4)和出气管(5)都伸出气罐盛放箱体(1)外,其中伸出气罐盛放箱体(1)外的充气管(4)上安装有充气阀,出气管(5)上安装有开关阀(6);所述出气管(5)远离氮气罐(2)的一端连通有分气阀(11),分气阀(11)固定在安装板(8)的底端,分气阀(11)通过气管分别与两个自复位助力气缸(12)、两个气囊进气阀(41)和气管接头(17)连通;所述自复位助力气缸(12)安装在安装板(8)顶端两侧开设的气缸安装槽(13)中,自复位助力气缸(12)的底端与气缸安装槽(13)的底壁铰接,自复位助力气缸(12)的伸出杆与折叠升降板一(14)铰接,折叠升降板一(14)的下端与安装板(8)铰接,折叠升降板一(14)远离安装板(8)的一端与折叠升降板二(15)铰接,折叠升降板二(15)远离折叠升降板一(14)的一端与顶板(16)铰接;所述顶板(16)上开设有放置口,放置口的上方设置有顶盖(31),顶盖(31)的一端与顶板(16)铰接,顶盖(31)的另一端通过顶盖搭扣锁(33)与顶板(16)连接,其中放置口和顶盖(31)之间设置有密封圈(35),密封圈(35)固定在放置口侧壁上;所述气管接头(17)安装在安装板(8)上开设的连通孔(18)中,连通孔(18)与安装板(8)顶端开设的干燥剂凹槽(19)连通,干燥剂凹槽(19)内放置有干燥剂(20),干燥剂凹槽(19)的上方固定有微孔板(21),微孔板(21)固定在干燥剂凹槽(19)侧壁上,微孔板(21)上开设有多个微孔(22);所述顶板(16)的底端与外层气囊(24)的顶端固定,外层气囊(24)的底端固定在安装板(8)的顶端,外层气囊(24)的内侧连接有内层气囊(23),内层气囊(23)和外层气囊(24)之间密闭形成有可充气的空间;所述外层气囊(24)上安装有气囊进气阀(41)和放气管(44),气囊进气阀(41)和放气管(44)都与内层气囊(23)和外层气囊(24)之间密闭形成的可充气的空间连通,放气管(44)远离外层气囊(24)的一端伸出气罐盛放箱体(1)外,伸出气罐盛放箱体(1)外的放气管(44)上安装有放气阀(45);所述气囊进气阀(41)内设置有锥形阀块(42),锥形阀块(42)连接有阀杆(43),阀杆(43)伸出气囊进气阀(41)与连接板(40)固定,连接板(40)上固定有顶杆(38),顶杆(38)穿过安装板(8)后与文物包装箱放置板(36)固定,文物包装箱放置板(36)的下方设置有限位座(37),限位座(37)固定在安装板(8)的顶端;所述限位座(37)和文物包装箱放置板(36)之间设置有压缩弹簧(39),压缩弹簧(39)套装在顶杆(38)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历史考古文物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层气囊(24)的外侧设置有保护囊(26),保护囊(26)的上端与顶板(16)固定,保护囊(26)的下端与安装板(8)固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历史考古文物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板(16)的左侧顶端开设有弹簧勾安装槽(47),弹簧勾安装槽(47)内设置有弹簧勾(29),弹簧勾(29)通过弹簧勾紧固螺栓(30)与弹簧勾安装槽(47)固定;所述弹簧勾(29)下方的折叠升降板二(15)的顶端固定有弹簧片(28)。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历史考古文物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顶盖(31)的顶端固定有把手(32)。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历史考古文物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顶盖(31)上开设有出气口,出气口上塞有橡胶塞(34),顶盖(31)上还安装有安全阀。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历史考古文物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板(8)和顶板(16)上安装有顶板搭扣锁(46),顶板(16)通过顶板搭扣锁(46)与安装板(8)连接。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