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农业施肥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本发明涉及一种肥料配制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农业为通过培育动植物生产食品及工业原料的产业。农业属于第一产业,研究农业的科学是农学。农业的劳动对象是有生命的动植物,获得的产品是动植物本身.我们把利用动物植物等生物的生长发育规律,通过人工培育来获得产品的各部门,统称为农业.农业是支撑国民经济建设与发展的基础产品。农业是人们利用动植物体的生活机能,把自然界的物质和能转化为人类需要的产品的生产部门。现阶段的农业分为植物栽培和动物饲养两大类。土地是农业中不可替代的在基本生产资料,劳动对象主要是有生命的动植物,生产时间与劳动时间不一致,受自然条件影响大,有明显的区域性和季节性。农业是人类衣食之源、生存之本,是一切生产的首要条件。它为国民经济其他部门提供粮食、副食品、工业原料、资金和出口物资。
农业增产依赖于单产的提高,而肥料的施用对作物单产的提高起着至关重要的促进作用。长期以来,农村盲目施肥现象严重,这不仅造成农业生产成本增加,而且带来严重的环境污染,威胁农产品质量安全,影响农业产量进一步提高。
在长期的农业生产中,智慧的农业耕种者发现了一个种植规律,即在同块耕地连续多年种植相同农作物后,则该农作物的产量会减少,耕种者将其说成“地累了”,其主要原因是不同农作物需求和主要吸收的营养元素的不同,造成该位置土壤内的该元素含量下降,从而造成农作物的减产,而若盲目的挑选复合肥进行施肥,一方面会造成种植成本的提升且无法保证农作物产量的大量提高;另一方面会造成部分元素的超营养化,从而造成烧苗等情况的发生。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一种肥料配制方法及系统,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对不同土壤制备不同的施肥方案,从而提高农作物产量。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肥料配制系统,包括待施肥田和计算机模块;
所述待施肥田包括多根横向和纵向等距分布的划区线,所述待施肥田还包括可取消分区线;
所述计算机模块包括绘图软件、计量单元、对比单元和数据存储单元;
绘图软件用于绘制待施肥田的轮廓,使其形象化模拟待施肥田形状并于计算机模块显示;
计量单元用于计算区域土地元素缺失量,使待施肥量数据化;
对比单元用于对比区域土地的元素缺失量,为计量单元提供数据支撑;
数据存储单元用于存储同植物种植所需元素量、各类化肥的元素含量及各区域土地的植物种类及该植物的种植年限。
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相邻所述划区线间距设置为12-13米,所述可取消分区线与划区线位置重合分布,将大块土地区域划分,复合常规的种植习惯,可确保更贴合种植时分区种植不同农作物的方式。
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划区线和可取消分区线均由熟石灰粉划线制成。
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绘图软件设置为cad制图软件,所述数据存储单元设置为固态硬盘。
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计算机模块还包括显示屏和处理器,所述显示屏用于显示来自计算机模块的信息,所述处理器用于处理计算机模块的数据处理。
本发明还包括运用肥料配制系统的配制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a)划区线分区:沿待施肥田横向和纵向制备划区线,将整块的待施肥田划分成多块区域土地;
b)建立模型:使用绘图软件绘制待施肥田的轮廓图,并绘制对应的划区线,并在对应区域记录种植植株种类及种植年限,并备份至数据存储单元内,并将不同植物种植所需元素量、多种化肥的元素含量备份至数据存储单元内留用;
c)土壤取样、检测:对步骤a)中的区域土地采集土样,对其土样进行ph值和元素值含量进行检测;
d)数据输入:将检测数据输入计算机模块内,并使用对比单元将检测数据与数据存储单元内该区域土地种植物所需元素进行对比,并得出差别量;
e)数据输出:取消面积较小的区域土地与相邻区域土地间的可取消分区线,并按照种植物不同划分不同种植区域,并取消相同种植区域间的划区线,由绘图软件计算不同种植区域总面积,并由计量单元计算该种植面积总缺失元素量并输出数据;
f)土壤改善:
碱性土壤:配制0.2%的磷酸二氢钾溶液对土壤进行喷淋,利用自身酸性中和土壤较高的ph值;
酸性土壤:增施农家肥,并对土地进行翻土,利用自身碱性中和土壤较低的ph值;
g)施肥:根据输出数据量选择适配的化肥进行分区播撒。
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步骤e)中面积较小的区域土地≤正常区域土地的面积的1/4,因较小区域在种植时时与相邻区域种植相同作物,可减少计算量。
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步骤f)在步骤g)前20-30天进行,确保磷酸二氢钾溶液或农家肥的有效成分被土壤吸收,起到调节ph的效果,避免提前施肥造成肥料与之反应影响肥效。
本发明的技术效果和优点:
本发明通过在施肥前对待施肥田划区线分区并土壤取样、检测,可分区对该待施肥田不同区域处的土壤状况进行检测,可详尽了解到该区域土壤适合种植的农作物类型,根据ph值判定适合种植的农作物类型,或通过土壤改善步骤对土壤ph进行改善,再根据检测的输出数值计算种植区域所需的营养元素,从而方便种植者挑选适合的肥料种类进行施肥,较传统的清一色复合肥施加,一方面可减少肥料经费的投入量,另一方面可保证适合该作物的土壤营养环境,从而提高该处种植土壤的农作物产量,特别是对常见种植的农田营养元素的补充起到绝佳的作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待施肥田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计算机模块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整体流程图。
附图标记为:1待施肥田、11划区线、12可取消分区线、2计算机模块、21绘图软件、22计量单元、23对比单元、24数据存储单元。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肥料配制系统,包括待施肥田1和计算机模块2;
所述待施肥田1包括多根横向和纵向等距分布的划区线11,所述待施肥田1还包括可取消分区线12,相邻所述划区线11间距设置为12-13米,所述可取消分区线12与划区线11位置重合分布,将大块土地区域划分,复合常规的种植习惯,可确保更贴合种植时分区种植不同农作物的方式,所述划区线11和可取消分区线12均由熟石灰粉划线制成;
所述计算机模块2包括绘图软件21、计量单元22、对比单元23和数据存储单元24,所述计算机模块2还包括显示屏和处理器,所述显示屏用于显示来自计算机模块2的信息,所述处理器用于处理计算机模块2的数据处理;
绘图软件21用于绘制待施肥田1的轮廓,使其形象化模拟待施肥田1形状并于计算机模块2显示,所述绘图软件21设置为cad制图软件;
计量单元22用于计算区域土地元素缺失量,使待施肥量数据化;
对比单元23用于对比区域土地的元素缺失量,为计量单元22提供数据支撑;
数据存储单元24用于存储同植物种植所需元素量、各类化肥的元素含量及各区域土地的植物种类及该植物的种植年限,所述数据存储单元24设置为固态硬盘。
本发明还包括运用肥料配制系统的配制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a)划区线11分区:沿待施肥田1横向和纵向制备划区线11,将整块的待施肥田1划分成多块区域土地;
b)建立模型:使用绘图软件21绘制待施肥田1的轮廓图,并绘制对应的划区线11,并在对应区域记录种植植株种类及种植年限,并备份至数据存储单元24内,并将不同植物种植所需元素量、多种化肥的元素含量备份至数据存储单元24内留用;
c)土壤取样、检测:对步骤a)中的区域土地采集土样,对其土样进行ph值和元素值含量进行检测;
d)数据输入:将检测数据输入计算机模块2内,并使用对比单元23将检测数据与数据存储单元24内该区域土地种植物所需元素进行对比,并得出差别量;
e)数据输出:取消面积较小的区域土地(面积较小的区域土地≤正常区域土地的面积的1/4)与相邻区域土地间的可取消分区线12,并按照种植物不同划分不同种植区域,并取消相同种植区域间的划区线11,由绘图软件21计算不同种植区域总面积,并由计量单元22计算该种植面积总缺失元素量并输出数据,因较小区域在种植时时与相邻区域种植相同作物,可减少计算量;
f)土壤改善:
碱性土壤:配制0.2%的磷酸二氢钾溶液对土壤进行喷淋,利用自身酸性中和土壤较高的ph值;
酸性土壤:增施农家肥,并对土地进行翻土,利用自身碱性中和土壤较低的ph值;
g)施肥:待步骤f)结束20-30天后,根据输出数据量选择适配的化肥进行分区播撒,确保磷酸二氢钾溶液或农家肥的有效成分被土壤吸收,起到调节ph的效果,避免提前施肥造成肥料与之反应影响肥效。
实施例2: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肥料配制系统,包括待施肥田1和计算机模块2;
所述待施肥田1包括多根横向和纵向等距分布的划区线11,所述待施肥田1还包括可取消分区线12,相邻所述划区线11间距设置为12-13米,所述可取消分区线12与划区线11位置重合分布,将大块土地区域划分,复合常规的种植习惯,可确保更贴合种植时分区种植不同农作物的方式,所述划区线11和可取消分区线12均由熟石灰粉划线制成;
所述计算机模块2包括绘图软件21、计量单元22、对比单元23和数据存储单元24,所述计算机模块2还包括显示屏和处理器,所述显示屏用于显示来自计算机模块2的信息,所述处理器用于处理计算机模块2的数据处理;
绘图软件21用于绘制待施肥田1的轮廓,使其形象化模拟待施肥田1形状并于计算机模块2显示,所述绘图软件21设置为cad制图软件;
计量单元22用于计算区域土地元素缺失量,使待施肥量数据化;
对比单元23用于对比区域土地的元素缺失量,为计量单元22提供数据支撑;
数据存储单元24用于存储同植物种植所需元素量、各类化肥的元素含量及各区域土地的植物种类及该植物的种植年限,所述数据存储单元24设置为固态硬盘。
本发明还包括运用肥料配制系统的配制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a)划区线11分区:沿待施肥田1横向和纵向制备划区线11,将整块的待施肥田1划分成多块区域土地;
b)建立模型:使用绘图软件21绘制待施肥田1的轮廓图,并绘制对应的划区线11,并在对应区域记录种植植株种类及种植年限,并备份至数据存储单元24内,并将不同植物种植所需元素量、多种化肥的元素含量备份至数据存储单元24内留用;
c)土壤取样、检测:对步骤a)中的区域土地采集土样,对其土样元素值含量进行检测;
d)数据输入:将检测数据输入计算机模块2内,并使用对比单元23将检测数据与数据存储单元24内该区域土地种植物所需元素进行对比,并得出差别量;
e)数据输出:取消面积较小的区域土地(面积较小的区域土地≤正常区域土地的面积的1/4)与相邻区域土地间的可取消分区线12,并按照种植物不同划分不同种植区域,并取消相同种植区域间的划区线11,由绘图软件21计算不同种植区域总面积,并由计量单元22计算该种植面积总缺失元素量并输出数据,因较小区域在种植时时与相邻区域种植相同作物,可减少计算量;
f)施肥:根据输出数据量选择适配的化肥进行分区播撒。
对比例1:
采用常规的复合肥对待施肥田1进行施肥。
实施例3:
分别采用上述实施例1-2和对比例1的方式对15块常年种植的农耕田进行施肥,每5块为一组,得到以下数据:
由上表可知,实施例1中施肥方式比例科学,在使用该方式配制的肥料后,农作物长势较好,根茎粗壮,且枯叶率、死苗率大大降低,不仅降低了施肥所用的种植成本,而且在农作物的产量上提高近三成。
最后应说明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1.一种肥料配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待施肥田(1)和计算机模块(2);
所述待施肥田(1)包括多根横向和纵向等距分布的划区线(11),所述待施肥田(1)还包括可取消分区线(12);
所述计算机模块(2)包括绘图软件(21)、计量单元(22)、对比单元(23)和数据存储单元(24);
绘图软件(21)用于绘制待施肥田(1)的轮廓,使其形象化模拟待施肥田(1)形状并于计算机模块(2)显示;
计量单元(22)用于计算区域土地元素缺失量,使待施肥量数据化;
对比单元(23)用于对比区域土地的元素缺失量,为计量单元(22)提供数据支撑;
数据存储单元(24)用于存储同植物种植所需元素量、各类化肥的元素含量及各区域土地的植物种类及该植物的种植年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肥料配制系统,其特征在于:相邻所述划区线(11)间距设置为12-13米,所述可取消分区线(12)与划区线(11)位置重合分布。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肥料配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划区线(11)和可取消分区线(12)均由熟石灰粉划线制成。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肥料配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绘图软件(21)设置为cad制图软件,所述数据存储单元(24)设置为固态硬盘。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肥料配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模块(2)还包括显示屏和处理器,所述显示屏用于显示来自计算机模块(2)的信息,所述处理器用于处理计算机模块(2)的数据处理。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肥料配制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运用肥料配制系统的配制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a)划区线(11)分区:沿待施肥田(1)横向和纵向制备划区线(11),将整块的待施肥田(1)划分成多块区域土地;
b)建立模型:使用绘图软件(21)绘制待施肥田(1)的轮廓图,并绘制对应的划区线(11),并在对应区域记录种植植株种类及种植年限,并备份至数据存储单元(24)内,并将不同植物种植所需元素量、多种化肥的元素含量备份至数据存储单元(24)内留用;
c)土壤取样、检测:对步骤a)中的区域土地采集土样,对其土样进行ph值和元素值含量进行检测;
d)数据输入:将检测数据输入计算机模块(2)内,并使用对比单元(23)将检测数据与数据存储单元(24)内该区域土地种植物所需元素进行对比,并得出差别量;
e)数据输出:取消面积较小的区域土地与相邻区域土地间的可取消分区线(12),并按照种植物不同划分不同种植区域,并取消相同种植区域间的划区线(11),由绘图软件(21)计算不同种植区域总面积,并由计量单元(22)计算该种植面积总缺失元素量并输出数据;
f)土壤改善:
碱性土壤:配制0.2%的磷酸二氢钾溶液对土壤进行喷淋;
酸性土壤:增施农家肥,并对土地进行翻土;
g)施肥:根据输出数据量选择适配的化肥进行分区播撒。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运用肥料配制系统的配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e)中面积较小的区域土地≤正常区域土地的面积的1/4。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运用肥料配制系统的配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f)在步骤g)前20-30天进行。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