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一种集藏品包装盒,特别涉及一种基于双滑道差动状态下盒体表面光栅图案变换形成的、具有动感效果的集藏品外盒,属于印刷装订领域。
背景技术:
在集藏品的收藏过程中,通常需要使用各种包装产品进行藏品包装和收藏,常见的包装产品包括:各种硬质的盒体、塑封袋、集邮册、纸夹、透明的收藏展示盒、票据册等。收藏的藏品主要包括钱币、邮票、票据、工艺品、纪念币等。不同的包装产品针对不同的藏品,可对藏品起到良好的固定、收藏和展示作用,也可对藏品实现长期、有效的保护,深受广大藏友的喜爱。
随着收藏事业的发展,对藏品的收藏、展示要求不断提高,方便使用过程,增强集藏品外包装的展示和使用效果就成为一种必然。于是,设计一种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集藏品外盒就成为本发明想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鉴于上述现有情况,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利用双滑道差动过程,在集藏品外盒表面形成光栅图案的运动或变换,同时,通过结构简化,方便光栅图案的安装和制作,从而简化加工过程,不断满足广大藏友的使用需要。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双滑道差动集藏品外盒,包括一个向一侧抽拉的盒体和一个套在盒体上的盒套,还包括一套抽拉式格栅单元或两套以上相互平齐并且平行的抽拉式格栅单元。盒套上设有与抽拉式格栅单元数量相同的天窗。抽拉式格栅单元包括相互插接的上格栅和下格栅,以及一个顶框和一个底框。顶框粘贴在天窗边沿的盒套内表面上,底框的外部边沿粘贴在顶框的底面上,底框的内部边沿与顶框之间形成卡持空腔,相互插套的上、下格栅的边沿卡持在空腔中,上、下格栅与天窗相对应,上格栅顶面边沿与顶框底面相粘接,下格栅的抽拉方向与盒体的抽拉方向相同,下格栅的内、外端分别设有与盒体内端顶部相配合的限位凸棱。
所述上、下格栅分别由一个栅格体构成或由两个以上同向插接并相互粘接的栅格体构成。
所述栅格体包括上横梁、下横梁和一个以上水平排列在上、下横梁之间的‘┠’型栅格,‘┠’型栅格的垂直端分别与上、下横梁连接,‘┠’型栅格的水平端与上、下横梁之间留有插接用的缝隙,相互插接的栅格体中‘┠’型栅格相互错开并均匀排列。限位凸棱位于下格栅中底层栅格体的上、下横梁的端部。
本发明所述的双滑道差动集藏品外盒的有益效果包括:
1、通过在集藏品外盒的盒套上设置一个或多个抽拉式格栅单元,使盒体在开启或关闭过程可以带动盒套表面天窗中上、下格栅相互插动,从而形成表面图案的变换或运动,丰富了集藏品外盒的内容和表现形式,提高了集藏品外盒的观赏性和趣味性,增强了集藏品外盒的动感;
2、通过隐藏在盒套内的限位凸棱对上、下格栅的插动过程进行控制,增加了集藏品外盒使用的神秘感,提高了集藏品外盒的使用性能;
3、简化的结构设计,使抽拉式格栅单元可以独立制作完成,然后再与盒套进行粘接固定,简化了整个双滑道差动集藏品外盒的加工过程,不会对原有盒套印刷装订过程产生任何影响,确保了加工效率,降低了加工成本,简化了加工过程;
4、相对独立的抽拉式格栅单元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安装灵活,对盒体空间以及盒套厚度没有任何限制性要求,可满足不同集藏品外盒的使用需要,可适用于各种软、硬质藏品的收藏、展示过程中。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所述上、下格栅的组装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所述双滑道差动集藏品外盒的组装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1、图2对本发明所述的双滑道差动集藏品外盒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本发明所述的双滑道差动集藏品外盒,包括一个向一侧抽拉的长方形盒体2和一个套在盒体2上的长方形盒套1以及一套纸质的抽拉式格栅单元3。抽拉式格栅单元3固定在盒套1的内表面上,盒套1上设有与抽拉式格栅单元3对应的天窗4。
抽拉式格栅单元3包括相互插接的上格栅8和下格栅7以及一个顶框5和一个底框6。顶框5粘贴在天窗4边沿的盒套1内表面上。底框6的外部边沿粘贴在顶框5的底面上,底框6的内部边沿与顶框5之间形成卡持空腔。相互插套的上、下格栅8,7的边沿卡持在空腔中。本例中,上格栅8由两个同向插接并相互粘接在一起的栅格体11构成,下格栅7由两个同向插接并相互粘接在一起的栅格体构成。其中,栅格体11包括上横梁、下横梁和三个水平排列在上、下横梁之间的‘┠’型栅格12。‘┠’型栅格12的垂直端分别与上、下横梁连接,‘┠’型栅格12的水平端与上、下横梁之间留有插接用的缝隙13,相互插接的栅格体11中‘┠’型栅格12相互错开并均匀排列。位于上格栅8顶层的栅格体顶面边沿与顶框5的底面相粘接,上格栅8整体被固定在顶框5上。下格栅7的抽拉方向与盒体2的抽拉方向相同,下格栅7的内、外端分别设有与盒体2内端顶部相配合的限位凸棱9。限位凸棱9粘贴在下格栅7中底层栅格体的上、下横梁的端部。限位凸棱9位于底框6的内侧,限位凸棱9在底框6中的最大移动距离等于相互插接的上、下格栅8,7之间的最大插动距离。
当然,分布在盒套1上的抽拉式格栅单元3也可为两套以上,两套以上的抽拉式格栅单元3相互平齐并且保持相互平行,这样,随着盒体2的抽拉过程就可同时带动两个以上的抽拉式格栅单元3进行抽拉运动了。
具体加工时,为简化盒套1制作过程,避免对原有开窗盒套1的印刷装订工艺产生影响,所述的抽拉式格栅单元3采用独立加工的方式进行单独制作。即分别完成两个同向插接并粘接在一起的栅格体11构成的上、下格栅8,7后,通过将上、下格栅8,7相互插接,然后放入到相互边沿粘接的顶框5和底框6之间构成的卡持空腔中,从而形成一个独立包装的抽拉式格栅单元3。当盒套1开窗完成后,利用顶框5将整体组装完成的抽拉式格栅单元3直接对应粘接在天窗4上,完成盒套1剩余加工过程并插入盒体2后,整个双滑道差动集藏品外盒制作完成。
使用时,当拉开盒体2时,随着盒体2拉出距离的增加,盒体2内端边沿与下格栅7的外端限位凸棱相接触,下格栅7被向外抽动,天窗4中上、下格栅8,7表面的栅格图案开始变换,到极限位置时,底框6将下格栅7阻挡,盒体2无法继续拉出,此时盒体2拉出到最大位置状态。当向内推回盒体2时,随着盒体2向内移动距离的增加,盒体2内端边沿与下格栅7的内端限位凸棱接触,下格栅7开始向内插回,天窗4中上、下格栅8,7表面的栅格图案开始复原,到极限位置时,底框6将下格栅7阻挡,盒体2被推回到盒套1中,盒体2关闭,盒体2的一次开启和退回过程完成。受盒体2拉出过程带动下格栅7与上格栅8间的差动,形成了表面栅格图案的变换或运动,丰富了盒套1表面的内容和表现形式,提高了双滑道差动集藏品外盒的观赏性。
1.双滑道差动集藏品外盒,包括一个向一侧抽拉的盒体和一个套在盒体上的盒套,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套抽拉式格栅单元或两套以上相互平齐并且平行的抽拉式格栅单元;所述盒套上设有与抽拉式格栅单元数量相同的天窗;所述抽拉式格栅单元包括相互插接的上格栅和下格栅,以及一个顶框和一个底框;所述顶框粘贴在天窗边沿的盒套内表面上;所述底框的外部边沿粘贴在顶框的底面上,底框的内部边沿与顶框之间形成卡持空腔,相互插套的上、下格栅的边沿卡持在空腔中,上、下格栅与天窗相对应;所述上格栅顶面边沿与顶框底面相粘接;所述下格栅的抽拉方向与盒体的抽拉方向相同,下格栅的内、外端分别设有与盒体内端顶部相配合的限位凸棱。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滑道差动集藏品外盒,其特征在于,所述上、下格栅分别由一个栅格体构成或由两个以上同向插接并相互粘接的栅格体构成。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滑道差动集藏品外盒,其特征在于,所述栅格体包括上横梁、下横梁和一个以上水平排列在上、下横梁之间的‘┠’型栅格,‘┠’型栅格的垂直端分别与上、下横梁连接,‘┠’型栅格的水平端与上、下横梁之间留有插接用的缝隙,相互插接的栅格体中‘┠’型栅格相互错开并均匀排列;所述限位凸棱位于下格栅中底层栅格体的上、下横梁的端部。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