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属于连接器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内芯部件、连接器及连接器组件。
背景技术:
现有连接器一般使用灌胶方式固定线缆与内芯,为了实现线缆与内芯粘接套的固定,通常先将线缆穿入粘接套内,再在粘接套内填充胶水,经过常温放置或高温烘烤,使胶水固化,从而实现线缆与粘接套的固定,并提供一定的拉力。此种内芯部件装配方式的缺点在于,灌胶难度大且需要专用固定工装,胶水固化时间长,生产效率低,此外需要对线缆的护套进行预处理才能保证线缆与内芯间的拉力。当产品需要单个插芯时,粘接套和插芯间采用单个支撑护套,实现粘接套和插芯间的硬接触,硬接触护套在适配不同单芯模块时,侧向位移导致插头受力,因此目前的插芯设置方式无法满足当插座端内安装不同的单芯模块时,不同厂家的单芯模块由于在径向上位置不同,而插头端内部设置的插芯由于径向位置不能改变,导致其无法与不同的单芯模块对插配合实现光路或电路导通,降低了插头端适用范围。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现有连接器中的内芯部件装配效率低、不具备防转功能且插芯无法径向移动导致不能适配不同厂家的单芯模块的技术问题,从而提出一种内芯部件,并进一步提出了包括该内芯部件的连接器及连接器组件。
本发明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依据本发明提出的内芯部件,包括供线缆内芯穿装的支撑套以及装配在支撑套前端并与线缆内芯连接的插芯组件,插芯组件包括轴向活动装配于支撑套前端的支撑壳体,支撑壳体内活动装配有沿径向浮动设置的插芯。
进一步的,支撑壳体上沿径向设有活动槽,至少一个插芯固定在垫片上,垫片活动设置在活动槽内从而实现插芯的径向浮动装配。
进一步的,垫片沿活动槽长度方向上导向滑动设置在活动槽内,从而实现插芯沿活动槽的长度方向移动。
进一步的,垫片的长度与活动槽的槽长相当,活动槽的槽宽由中间向两端逐渐增大从而使垫片可在活动槽中偏转。
进一步的,支撑壳体包括相连的底座和盖板,底座轴向活动装配在支撑套前端且底座后端设有与支撑套前端外侧的挡止部配合的内翻沿,支撑套前端固设锁紧片,锁紧片与底座之间设有用于维持该锁紧片向后脱离底座的趋势的弹性件。
进一步的,底座和/或盖板上开设所述活动槽,插芯的尾壳与支撑壳体前端开口在高度方向上抵接限位。
进一步的,支撑套外侧设有至少一个内芯防转结构,从而实现内芯部件装配后的径向止转。
进一步的,支撑套通过压接套与线缆压接。
本发明还进一步提出装配有上述内芯部件的连接器及连接器组件,其中,连接器包括壳体部件及安装在壳体部件内的内芯部件,内芯部件为上述所述的内芯部件。
前述的连接器,其中壳体部件为推拉壳体部件,该推拉壳体部件包括用于装配内芯部件的内壳体以及轴向活动套设在内壳体外侧的外壳体,内壳体上设有与适配连接器上的圆珠锁止配合以实现头座锁紧的凹槽。
前述的连接器,其中所述内壳体后端设有用于实现内芯部件与内壳体之间密封功能的密封单元。
前述的连接器,其中所述壳体部件为螺纹壳体部件,螺纹壳体部件包括内壳体组件和外壳体组件,内壳体组件设于外壳体组件内,内芯部件安装在内壳体组件中,外壳体组件用于和适配连接器壳体螺纹连接实现头座锁紧,所述内壳体组件包括相连接的前端内壳和尾端密封结构。
前述的连接器,其中所述外壳体组件内壁沿周向设置倒挂结构,内壳体部件外壁设置与该倒挂结构沿轴向挡止配合的适配倒挂结构。
前述的连接器,其中所述尾端密封结构包括与前端内壳连接的连接帽,该连接帽后端为由若干周向分布的弹爪构成的腔体,腔体内设有供线缆穿过的弹性胶圈,
当连接器与适配连接器插合锁紧后,外壳体组件中的尾端锥面挤压弹爪,弹爪挤压弹性胶圈从而使弹性胶圈内腔缩小并挤压线缆实现密封防护。
前述的连接器,其中所述外壳体组件尾端内部设有与尾端密封结构沿轴向挡止配合的止挡面,以防止内壳体组件从外壳体组件尾端脱出。
前述的连接器,其中所述内壳体组件内设有抗拉面,抗拉面与支撑套后端轴向挡止配合实现插芯部件的拉力防护。
前述的连接器,其中所述外壳体组件尾部设有套设在线缆外侧的防护弹簧,从而提高线缆的抗弯折性能。
连接器组件,包括插接配合的连接器和适配连接器,连接器包括壳体部件及安装在壳体部件内的内芯部件,内芯部件为权利要求上述所述的内芯部件。
作为优选,壳体部件与适配连接器壳体通过头座防转结构实现对插后的径向止转。
借由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的连接器组件与现有技术技术至少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在插头端将插芯通过垫片固定在底座和盖板间,插芯通过在活动槽内移动或者摆动实现侧向位移,使得在插座端装配不同厂家、不同型号的单芯模块时,因不同的单芯模块接口在径向上位置存在偏差,本发明中的插芯通过侧向径向位移可以去适应不同位置的单芯模块并与之对插,提高了连接器的通用性。
2、通过压接压接套实现内芯部件与线缆之间的连接,压接后无等待时间,生产效率高;压接结构操作简单,无需专用固定工装,无需对缆进行处理,普通裁剪后即可压接。
3、实现了内芯部件的快速引导装配,提高了生产效率,还实现了内芯部件装配到位后与连接器壳体之间的径向防转功能。
4、在连接器与适配连接器上设置头座防转结构,实现了插合后的径向止转。
5、在连接器的壳体部件上设置密封结构,实现了线缆与内芯部件的密封以及内芯部件与壳体组件之间的密封。
上述说明仅是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更清楚了解本发明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让本发明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连接器组件实施例一中的内芯部件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连接器组件实施例一中的连接器的分解图。
图3和图4是本发明的连接器组件实施例一中适配连接器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的连接器组件实施例一中壳体部件的剖视示意图。
图6和图7是本发明的连接器组件实施例一中内芯部件与壳体部件的装配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的连接器组件实施例一中的内芯部件剖面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的连接器组件实施例一中的插芯沿x向移动时的前后状态示意图。
图10是本发明的连接器组件实施例一中的支撑壳体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本发明的连接器组件实施例二中的内芯部件结构示意图。
图12是本发明的连接器组件实施例二中的连接器的分解图。
图13是本发明的连接器组件实施例二中的内壳体组件示意图。
图14是本发明的连接器组件实施例二中的内壳体组件的前端接插端结构示意图。
图15是本发明的连接器组件实施例二中的外壳体组件的示意图。
图16和图17是本发明的连接器组件实施例二中的适配连接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18是本发明的连接器组件实施例二中内芯部件与壳体部件的安装示意图。
图19是本发明的连接器组件实施例二中线缆与尾端密封结构的配合示意图。
图20是本发明的连接器组件实施例二中的插芯沿x向移动时的前后状态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连接器组件的实施例一:
本实施例中提出一种推拉锁紧连接器组件,如图1至图10所示,包括插接配合的连接器和适配连接器,连接器的接插端定义为前端,连接器包括壳体部件1及安装在壳体部件内的内芯部件2,壳体部件1包括内壳体11和外壳体12,外壳体轴向活动套设在内壳体外侧,连接器或适配连接器的其中一个为插头,另一个为相配套的插座,本实施例中连接器以插头为例进行说明,适配连接器为插座,插座通过其后端固定部32上的螺钉孔配合紧固件装配在设备面板上。插座包括适配连接器壳体31,其上装配有至少一个径向活动设置的插座锁止结构,内壳体上设有与插座锁止结构配合的适配锁止结构,从而使得头座两端构成推拉型连接器组件。
本实施例中,插座锁止结构为圆珠33,适配锁止机构为凹槽13,头座对插过程中,内壳体将圆珠顶起,继续插入时,圆珠阻挡外壳体并使其向连接器后端方向移动,外壳体与内壳体之间装配的复位弹性件14压缩,当圆珠落入凹槽内,复位弹性件提供弹力使外壳体复位并在径向方向上对圆珠限位,实现头座锁紧;解锁时,朝连接器尾端方向拉动外壳体即可解除对圆珠的径向限位,圆珠从凹槽中出来后继续拉动外壳体可实现头座解锁。为了实现头座对插后的防转,在头座两端增设头座防转结构,即在内壳体上设置防转键15,在适配连接器壳体31内设置对应的键槽34;当然,防转键也可设在插座端,此时键槽位于插头端。插座内设置与内壳体的外圆面密封配合的第一密封装置35,固定部后端面嵌设第二密封装置36,用于实现与设备面板间的密封,两密封装置均优选为密封圈;内壳体的外圆面构成前端密封结构,其外径尺寸在φ18mm~21mm之间;凹槽13中心距离内壳体前端面尺寸在7mm~10mm之间。
内芯部件2安装在内壳体11中,内壳体内固设有内衬套111,内衬套上设有至少一个轴向延伸的引导键112,内芯部件2上设有与引导键轴向滑动配合以实现内芯部件与壳体部件之间径向防转的定位槽211。本实施例中,定位槽构成内芯防转结构,引导键构成适配防转结构,但不限于此,引导键也可以设于内芯部件上,此时定位槽设于连接器壳体内。
内芯部件2包括支撑套21、轴向浮动装配在支撑套前端的插芯组件22,线缆4的内芯穿过支撑套21后与插芯组件22连接,支撑套21对线缆内芯起支撑保护作用。插芯组件轴向浮动装配在支撑套前端可以适配插座端内装配不同厂家的单芯模块时在轴向上各种不同的接口位置。
插芯组件22包括轴向活动设于支撑套前端的支撑壳体5,支撑壳体内装配有可沿径向浮动的插芯6;支撑壳体包括相互扣合的底座51和盖板52,支撑壳体为中空方形壳体状结构,底座轴向活动装配在支撑套前端,且底座后端设有与支撑套前端外侧的挡止部213配合的内翻沿511,支撑套前端固设锁紧片7,锁紧片与底座之间设有用于维持该锁紧片向后脱离底座的趋势的弹性件71,弹性件优选为弹簧,其套装于锁紧片前端面上固定的导销上,借由上述结构,可以实现插芯组件的轴向移动。
支撑壳体5内设有活动槽8,结合图10,在底座和盖板上均设置相对分布的活动槽,至少一个插芯固定在垫片9上,垫片与插芯的尾壳61连接方式为卡接配合,以便于快速拆卸,垫片9位于在活动槽8内,插芯的尾壳61高度与支撑壳体的前端开口高度基本一致,从而抑制插芯在高度方向上晃动。本实施例中,垫片的长度与活动槽的槽长相当,活动槽的槽宽由中间向两端逐渐增大,活动槽两端具有供垫片在一定角度内相对偏转的空间,使垫片可在活动槽中以一定范围内偏转。如图9,在插头内的插芯6与插座内的单芯模块对插时,若插芯与单芯模块在x向上存在位置偏差,插芯为了与单芯模块插接配合则需要沿x向移动,但对插时所述插芯必须是始终保持轴向水平姿势,不能偏转/倾斜,因此活动槽将相对于垫片进行相对偏转才能实现插芯保持轴向布置的情况下进行沿图中x向的径向平移,因此支撑壳体将进行适应性的偏转方能实现此功能。较佳的,支撑壳体5后端的内翻沿511与支撑套前端在径向上具有间隙512,更利于支撑壳体进行偏转。
另一实施例中,为了提高插芯沿x向移动的距离从而适配更多插座端内部单芯模块沿x向的不同固定位置,可以将垫片设计得相比于活动槽的长度明显较短一些,此时垫片不仅可以相对于活动槽偏转,还能在活动槽内沿槽长方向滑动,偏转、滑动二者结合以实现插芯沿x向较大距离平移。
本实施例中的插头连接器不仅实现插芯沿轴向上的移动,还实现了插芯沿径向上的整体浮动,二者结合可以适配插座端装配不同轴向及径向位置的各种单芯模块,大大提高了连接器通用性。
进一步的,定位槽211开设在支撑套21上,定位槽后端设为扩口结构,形成了引导面,以便于对引导键进行插装引导以实现内芯部件的快速装配。内芯部件2在装配到位后,支撑套21后端设置的定位面212与内壳体11中的台阶113轴向挡止配合从而使内芯部件后端轴向限位。
进一步的,内芯部件包括压接套23、密封套24、保护套25、密封件26,支撑套21通过该压接套23与线缆4压接,支撑套可伸入线缆内部,对线缆提供支撑,并保证一定的轴向拉力,或者支撑套不伸入线缆内,支撑套后端面与线缆端面齐平,也可通过压接压接套实现支撑套与线缆的连接。密封套24与支撑套21后端螺纹连接从而套装在压接套外侧,以罩盖保护内芯部件尾部,保护套25套设在压接套23与密封套24之间;密封件26套设在线缆上且位于线缆与密封套之间,通过轴向移动密封套压紧密封件26,实现内芯部件和线缆间的密封;没有轴向压紧时,密封件也可实现内芯部件和线缆间的密封,所述密封件优选密封圈。
作为优选,内芯部件还包括防护弹簧27,对线缆4提供支撑保护作用,使线缆具备更好的抗弯折性能。防护弹簧27前端向外翻折后所形成的翻折部被压紧限位在密封套尾端台阶与垫圈28之间,垫圈套设在线缆上且位于密封件后端,密封圈尾端径向收缩形成便于和尾盖29配合的锁配部,锁配部内壁设置圆弧面241,圆弧面从前端至后端方向逐渐向外倾斜扩张,便于线缆弯折并提供保护,尾盖29与密封套24尾端通过螺纹连接进行内芯部件的尾部锁紧,对防护弹簧提供一定的进行夹持力,提高防护弹簧稳定性。为了实现内芯部件2与壳体组件之间的密封,在内壳体的内壁嵌设有与密封套24的外圆面密封配合的密封单元114,密封单元优选密封圈。
本实施例中,插座内孔后端至少设置一个档台37,与内壳体前端面配合实现对插头的插入位置限制,档台在插座径向上避让内芯部件前端的插芯组件从而实现与内芯部件的配合。
其它实施例中,也可以不设置复位弹性件以及限制外壳体复位距离的弹性挡圈结构,而借助连接器外部联动机械结构带动外壳体在合适的轴向滑动行程内作往复运动。
连接器组件的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中提出一种螺纹锁紧连接器组件,如图1至图7所示,包括插接配合的连接器和适配连接器,连接器为插头,其包括壳体部件及安装在壳体部件内的内芯部件20,壳体部件10包括内壳体组件和外壳体组件,内壳体组件套装于外壳体组件内,适配连接器为插座30并通过其后端固定部装配在设备面板上,该固定部不限于方形、圆形或其它形状的固定法兰,其上通过设置均布的螺孔配合紧固件进行固定可以使插拔力平均分部。外壳体组件前端的接插端具有锁紧螺帽101,用于和插座端的插座壳体的外螺纹301配合实现头座锁紧,从而使得头座两端构成螺纹锁紧式连接器组件。
结合图14,本实施例中,头座防转结构为在内壳体组件的前端接插端设置的至少一对平面特征,102,还可以进一步包括一对圆弧特征103,从而形成腰形接口,平面特征与圆弧特征之间相连也可以在特征交界处设置缺口104,该头座防转结构可以与插座端同样形状结构的插口腔体进行配合实现头座径向防转,缺口用于配合插座端处的卡钉或弹销等结构实现进一步锁定。其它实施例中,头座防转结构也可为多边形接口。
内芯部件20包括支撑套201、轴向浮动装配在支撑套前端的插芯组件202,支撑套201上设置内芯防转结构,支撑套后端通过压接套203与线缆4压接,本实施例中的插芯组件202与连接器组件实施例一中的插芯组件区别在于:支撑壳体上的活动槽也可以是与垫片沿槽长方向导向滑动配合的,沿槽长延伸方向上的槽宽相同,此时垫片90不与活动槽80相对偏转也能实现插芯沿x向移动,结合图20,垫片90长度明显小于活动槽80沿连接器径向方向的开设长度,垫片在活动槽内导向滑动带动插芯在x向上进行平移,支撑壳体50不需要进行偏转或倾斜。值得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的插芯组件也可采用实施例一种的插芯组件。
如图13,内壳体组件包括相连接的前端内壳105和尾端密封结构106,二者连接方式为可快速安装的卡扣连接,用于实现头座防转密封和尾端防护功能。其它实施例中,前端内壳也可以采用粘接、胶接、螺纹连接、强装配合等方式与尾端密封结构相连。
前端内壳外圆面通过设置密封圈元件1051实现内、外壳体组件之间的密封功能;前端内壳中设置至少一个导向槽1052,内芯防转结构为与导向槽径向止转配合的凸起204,从而实现内芯部件装配于内壳体组件后的径向防转,其它实施例中,凸起也可位于内壳体组件,而导向槽位于支撑套上。
外壳体组件包括外壳体107、螺纹连接在外壳体尾端的尾部螺帽108以及防护弹簧109,外壳体内壁沿周向设置倒挂结构,内壳体部件外壁设置与该倒挂结构沿轴向挡止配合的适配倒挂结构,倒挂结构为弹性锁片1071,适配倒挂结构为凸缘1053,凸缘越过弹性锁片后实现内芯部件对插方向上的止挡。外壳体尾端内部设置止挡面1072,其与内壳体组件的尾端密封结构106轴向挡止配合实现尾端止挡,防止内壳体组件从外壳体组件尾端脱出。
尾端密封结构106包括与前端内壳连接的连接帽1061,该连接帽后端为由若干周向均布的弹爪1062构成的腔体,腔体内设有供线缆穿过的弹性胶圈1063,弹性胶圈压设于连接帽和前端内壳之间。当插头和插座锁紧过程中,内芯部件在插座端顶推作用下朝后端方向带着内壳体组件进行轴向移动,外壳体组件中的尾端锥面1073挤压弹爪1062的活动端,各弹爪径向收缩挤压弹性胶圈1063从而使弹性胶圈内腔缩小并挤压线缆实现连接器与线缆之间的密封防护,线缆密封区a如图19所示。
内壳体组件的前端内壳内设有抗拉面1054,抗拉面与支撑套后端轴向挡止配合实现插芯部件的拉力防护。防护弹簧109套装在线缆外侧,从而提高线缆的抗弯折性能,防护弹簧可以与尾部螺母108固接。
作为本实施例的一种拓展,活动槽的槽宽与垫片的厚度相等或者略小,如此设置使得垫片可以以微强装的方式插入活动槽内,从而在滑动过程中具备一定的阻尼,在插座内的单芯模块位置与插头内的插芯在径向上存在偏差时,调整垫片至对准位置后可以使插芯具备一定的稳定性,避免垫片易松动导致的需要再次校准位置,而且一般单芯模块的接口或插孔是具备便于插合的引导面,则更便于配插。
本实施例中,头座插合时,插芯与插座内的单芯模块预插接后,旋转外壳体使其前端螺帽与插座的外螺纹配合实现锁紧,此过程中内壳体组件不转动,外壳体组件在旋合过程中带动内壳体组件轴向向前端方向移动,内芯部件在单芯模块的轴向顶推作用下相对于外壳体组件向后端移动,使得尾端密封结构中的弹性胶圈内腔缩小并挤压线缆外圈实现密封防护。
在连接器组件的实施例一和实施例二中,所述的插芯可以是lc或dlc或rj45等常用接插端口,从而传输光信号或电信号或光电信号;活动槽也可以由底座和/或盖板上设置的成对分布且沿径向延伸设置的凸起结构所形成的用于供垫片插装滑动或插座摆动的槽状结构。
在连接器组件的其它实施例中,连接器与适配连接器的锁紧配合也可以采用把手锁紧、卡扣锁紧、曲槽锁紧或弹销锁紧等连接器锁紧结构。
本发明中连接器的实施例即上述连接器组件各实施例中所述的连接器,内芯部件的实施例即上述连接器组件各实施例中所述的内芯部件,具体结构在此不再赘述。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范围内,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做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1.内芯部件,包括供线缆内芯穿装的支撑套以及装配在支撑套前端并与线缆内芯连接的插芯组件,其特征在于:
插芯组件包括轴向活动装配于支撑套前端的支撑壳体,支撑壳体内活动装配有沿径向浮动设置的插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芯部件,其特征在于:支撑壳体上沿径向设有活动槽,至少一个插芯固定在垫片上,垫片活动设置在活动槽内从而实现插芯的径向浮动装配。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内芯部件,其特征在于:垫片沿活动槽长度方向上导向滑动设置在活动槽内,从而实现插芯沿活动槽的长度方向移动。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内芯部件,其特征在于:垫片的长度与活动槽的槽长相当,活动槽的槽宽由中间向两端逐渐增大从而使垫片可在活动槽中偏转。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内芯部件,其特征在于:支撑壳体包括相连的底座和盖板,底座轴向活动装配在支撑套前端且底座后端设有与支撑套前端外侧的挡止部配合的内翻沿,支撑套前端固设锁紧片,锁紧片与底座之间设有用于维持该锁紧片向后脱离底座的趋势的弹性件。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内芯部件,其特征在于:底座和/或盖板上开设所述活动槽,插芯的尾壳与支撑壳体前端开口在高度方向上抵接限位。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芯部件,其特征在于:支撑套外侧设有至少一个内芯防转结构,从而实现内芯部件装配后的径向止转。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芯部件,其特征在于:支撑套通过压接套与线缆压接。
9.连接器,包括壳体部件及安装在壳体部件内的内芯部件,其特征在于:内芯部件为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内芯部件。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部件为推拉壳体部件,该推拉壳体部件包括用于装配内芯部件的内壳体以及轴向活动套设在内壳体外侧的外壳体,内壳体上设有与适配连接器上的圆珠锁止配合以实现头座锁紧的凹槽。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壳体后端设有用于实现内芯部件与内壳体之间密封功能的密封单元。
12.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部件为螺纹壳体部件,螺纹壳体部件包括内壳体组件和外壳体组件,内壳体组件设于外壳体组件内,内芯部件安装在内壳体组件中,外壳体组件用于和适配连接器壳体螺纹连接实现头座锁紧,所述内壳体组件包括相连接的前端内壳和尾端密封结构。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体组件内壁沿周向设置倒挂结构,内壳体部件外壁设置与该倒挂结构沿轴向挡止配合的适配倒挂结构。
1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尾端密封结构包括与前端内壳连接的连接帽,该连接帽后端为由若干周向分布的弹爪构成的腔体,腔体内设有供线缆穿过的弹性胶圈,
当连接器与适配连接器插合锁紧后,外壳体组件中的尾端锥面挤压弹爪,弹爪挤压弹性胶圈从而使弹性胶圈内腔缩小并挤压线缆实现密封防护。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体组件尾端内部设有与尾端密封结构沿轴向挡止配合的止挡面,以防止内壳体组件从外壳体组件尾端脱出。
16.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壳体组件内设有抗拉面,抗拉面与支撑套后端轴向挡止配合实现插芯部件的拉力防护。
17.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体组件尾部设有套设在线缆外侧的防护弹簧,从而提高线缆的抗弯折性能。
18.连接器组件,包括插接配合的连接器和适配连接器,连接器包括壳体部件及安装在壳体部件内的内芯部件,其特征在于:内芯部件为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内芯部件。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壳体部件与适配连接器壳体通过头座防转结构实现对插后的径向止转。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