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光纤单元以及光纤缆线。
背景技术:
传统上,已知一种具备光纤单元的光纤缆线,该光纤单元具有多个通过并排多根光纤芯线而得的光纤带芯线。
在这样的光纤缆线中,为了布线,需要1条1条地识别光纤芯线,因此已知一种光纤单元,其中,用于识别的集束线卷绕在光纤带芯线的束上(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3-190641公报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在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光纤单元中,两条识别线呈螺旋状卷绕在光纤芯线的束上。
但是,由于识别线的粗细与光纤芯线相同,因而从光纤单元的识别性的观点来看,并不能说是充分的,还有进一步改良的余地。
本发明是鉴于这样的情况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识别性优异的光纤单元以及光纤缆线。
[解决课题的手段]
本发明的光纤单元具备:将多个光纤芯线并排配置而成的光纤带芯线、以及在将多根所述光纤带芯线绞合而成的光纤带芯线束上纵向附加或横向卷绕的有色的集束带,其中所述集束带的宽度方向上的一个端部与所述集束带的宽度方向上的另一个端部重合并结合,并且所述集束带覆盖所述光纤带芯线束的整个周围。
另外,本发明的光纤缆线将多个光纤单元容纳在缆线外皮内。
[发明的效果]
根据上述,能够提供识别性优异的光纤单元以及光纤缆线。
附图说明
[图1]是作为第1实施方式的光纤缆线的剖面图。
[图2]是作为第1实施方式的光纤单元的剖面图。
[图3]是光纤带芯线的平面图。
[图4]是作为第2实施方式的光纤单元的剖面图。
[图5]是表示光纤单元的第1变形例的侧面图。
[图6]是表示光纤单元的第2变形例的侧面图。
符号的说明
10···光纤缆线
11···缆线外皮
12···受拉构件
13···撕裂绳
100、200···光纤单元
110、210···光纤带芯线束
111、···光纤带芯线
111a、···光纤芯线
111b、···连结区域
111c、···非连结区域
120、220···集束带
220a···热收缩前的集束带
121、221a···集束带的宽度方向上的一个端部
122、222a···集束带的宽度方向上的另一个端部
s···狭缝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实施方式的说明]
首先列举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内容并进行说明。
本发明的光纤单元,(1)具备:将多个光纤芯线并排配置而成的光纤带芯线、以及在将多根所述光纤带芯线绞合而成的光纤带芯线束上纵向附加或横向卷绕的有色的集束带,其中所述集束带的宽度方向上的一个端部与所述集束带的宽度方向上的另一个端部重合并结合,并且所述集束带覆盖所述光纤带芯线束的整个周围。
根据这样构成的光纤单元,与将和光纤芯线同等粗细的识别绳卷绕在光纤带芯线束上以识别光纤带芯线束的情况相比,通过有色的集束带覆盖光纤带芯线束的整个周围,着色区域变大,从而能够更容易地识别光纤带芯线束。
进一步,集束带的宽度方向上的一个端部与集束带的宽度方向上的另一个端部重合并结合,并且集束带覆盖光纤带芯线束的整个周围,从而,与简单地重叠集束带的情况相比,集束带的重合状态难以消除,因此即使对光纤单元施加外力,也能使光纤带芯线束不易凌乱。
因此,根据上述构成的光纤单元,能够在提高光纤带芯线束的识别性的同时,使光纤带芯线束不易凌乱。
(2)在上述光纤单元中,在所述集束带的外表面上设有识别用的标记。
因此,除了集束带的着色外,还可以通过标记的形状或着色来识别卷绕有集束带的光纤单元,从而能够提高光纤单元的识别性。
(3)在上述光纤单元中,在所述集束带上形成有沿所述集束带的纵向方向延伸的狭缝。
因此,集束带的刚性降低,集束带容易沿宽度方向伸长,从而更容易使集束带与光纤单元密接,能够缩小光纤单元的外径。
(4)在上述光纤单元中,所述集束带为通过施加热量而收缩的带。
因此,通过对集束带施加热量,使得集束带与光纤带芯线束可以密接,从而可以减小光纤单元的直径,同时,使光纤带芯线束更不容易凌乱。
此外,当将该光纤单元容纳在光纤缆线中时,光纤缆线可以实现高密度。
(5)另外,本发明的光纤缆线将多个上述(1)~(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光纤单元容纳在缆线外皮内。
因此,由于具有识别性优异的光纤单元,因而与现有的通过识别线来识别光纤单元的光纤缆线相比,能够在容易识别的状态下容纳更多的光纤单元。
[本发明实施方式的详细说明]
(第1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图1至图3对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涉及的光纤缆线10的具体的缆线结构进行说明。
图1是作为第1实施方式的光纤缆线的剖面图,图2是作为第1实施方式的光纤单元的剖面图,图3是光纤带芯线的平面图。
需要说明的是,在以下说明中,即使在不同的附图中,只要赋予了相同的符号,则为相同的构成,有时会省略其说明。
另外,本发明不限于这些示例,而是由权利要求书来表示,并且意图包含与权利要求书相同的意义及范围内的所有变化。
[光纤缆线]
首先,参照图1对光纤缆线10的具体的缆线结构进行说明。
如图1所示,光纤缆线10具备:覆盖多个光纤单元100的外侧并且容纳多个光纤单元100的缆线外皮11、保护光纤单元100不受铺设时的张力影响的受拉构件12、以及用于撕裂缆线外皮11的撕裂绳13。
缆线外皮11例如为高密度聚乙烯,其杨氏模量为800pa~1000pa左右。
受拉构件12为对拉伸和压缩具有耐力的线材,例如为钢丝或frp(fiberreinforcedplastics:纤维增强塑料)等,如图1所示,在缆线外皮11的内部埋设有2个,且彼此相对。
如图1所示,在缆线外皮11的内部也埋设有2个撕裂绳13,且彼此相对。
需要说明的是,如图1所示,将受拉构件12与撕裂绳13彼此间隔开而配置。
[光纤单元]
接下来,基于图2和图3对光纤单元100进行说明。
光纤单元100具备:将多根并排配置有多个光纤芯线111a的光纤带芯线111绞合而成的光纤带芯线束110、以及沿着该光纤带芯线束110的纵向方向纵向附加的集束带120。
例如,如图3所示,光纤带芯线111是由将相邻的光纤芯线111a彼此之间连结起来的连结区域111b、以及将邻接的光纤芯线111a彼此之间隔开的非连结区域111c构成的间断性带芯线,本实施方式中,由12个光纤芯线111a形成。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方式中的光纤芯线111a的直径约为0.25mm。
集束带120例如由有色的无纺布构成,其厚度约为0.03mm。
通过将集束带120的厚度设为约0.03mm,可以使集束带120兼具柔软性和可拆卸性(容易用手扯断)。
如图2所示,集束带120覆盖光纤带芯线束110的整个周围。
另外,集束带120的宽度方向上的一个端部121与集束带120的宽度方向上的另一个端部122重合并结合。
该集束带120的端部彼此的结合可以通过粘接剂进行接合,也可以通过热压接或超声波熔接,还可以通过自身熔接。
另外,集束带120的宽度方向上的一个端部121与宽度方向上的另一个端部122之间的重叠率优选为(例如)集束带120的宽度的1%~25%左右。
这样得到的作为本发明第1实施方式的光纤单元100中,通过有色的集束带120覆盖光纤带芯线束110的整个周围,从而,与将和光纤芯线同等粗细的识别绳卷绕在光纤带芯线束上以识别光纤带芯线束的情况相比,由于着色了的区域变大,从而能够更容易地识别光纤带芯线束110。
此外,通过集束带120的宽度方向上的一个端部121与集束带120的宽度方向上的另一个端部122重合并结合,使得集束带120覆盖光纤带芯线束110的整个周围,从而,与简单地重叠集束带120的情况相比,由于集束带120的重合状态难以消除,因此即使对光纤单元100施加外力,也能够使光纤带芯线束110不容易凌乱。
因此,根据上述构成的光纤单元100,能够在提高光纤带芯线束110的识别性的同时,使光纤带芯线束110不容易凌乱。
另外,由于作为本发明第1实施方式的光纤缆线10具有识别性优异的光纤单元100,因而,与现有的使用识别线来识别光纤单元的光纤缆线相比,能够在容易识别的状态下容纳更多的光纤单元100。
(第2实施方式)
接下来,基于图4,对作为本发明第2实施方式的光纤单元进行说明。
图4是作为第2实施方式的光纤单元的剖面图。
需要说明的是,第2实施方式的光纤单元200改变了第1实施方式的光纤单元100中的集束带120的材质,并且多个要素与第一实施方式的光纤单元100是共通的,因此对于共通的事项省略详细的说明,只标注后两位共通的200系列的符号。
第2实施方式的光纤单元200中的集束带220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系或聚乳酸(pla)系的带,其是通过施加70℃~100℃的热量而收缩形成的。
需要说明的是,集束带220的厚度约为0.03mm。
然后,在本实施方式中,与第1实施方式同样地,热收缩前的集束带220a也覆盖光纤带芯线束210的整个周围。
另外,集束带220a的宽度方向上的一个端部221a与集束带220a的宽度方向上的另一个端部222a重合并结合。
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将集束带220a的端部彼此结合之后,对集束带220a施加热量,从而使其收缩。
即,热收缩前的集束带220a与光纤带芯线束210之间形成有空间,但是通过使集束带220a热收缩,使得热收缩后的集束带220与光纤带芯线束210呈密接状态。
这样得到的作为本发明第2实施方式的光纤单元200中,通过对热收缩前的集束带220a施加热量,使得热收缩后的集束带220与光纤带芯线束210密接,从而可以减小光纤单元200的直径,同时,能够使光纤带芯线束210更不易凌乱。
此外,当将光纤单元200容纳在光纤缆线10中时,光纤缆线200可以实现高密度。
(变形例)
以上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不限于上述。
另外,上述实施方式所具备的各要素在技术上可能的范围内可以进行组合,只要这些组合后的要素也包括本发明的特征,那么就包含在本发明的范围内。
例如,关于受拉构件的个数,上述各实施方式中均为2个,但不受此限定。
另外,关于撕裂绳的个数,上述各实施方式中均为2个,但不受此限定。
例如,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光纤带芯线束由8根光纤带芯线形成,但是光纤带芯线的数量不受此限定,只要是多根,则可以为任意根数。
另外,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光纤带芯线由12个光纤芯线形成,但是光纤芯线的数量不受此限定,只要是多根,则可以为任意根数。
例如,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光纤带芯线具有由连结区域和非连结区域构成的间断性结构,但是光纤带芯线也可以不具有非连结区域。
例如,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光纤芯线的直径约为0.25mm,但是光纤芯线的直径不受此限定,例如,也可以为更细径的约0.165mm~约0.22mm左右。
例如,在上述各实施例中,集束带的厚度约为0.03mm,但是集束带的厚度不受此限定。
例如,在第2实施方式中,集束带220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系或聚乳酸(pla)系的带,但是只要是通过施加热量而收缩的材质,则没有特别地限定。
例如,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在集束带的外表面上什么也没有形成,但是也可以在集束带的外表面上设有识别用的标记。
通过在集束带的外表面上设有识别用的标记,除了集束带的着色以外,还可以通过标记的形状或着色来识别卷绕有集束带的光纤单元,从而能够提高光纤单元的识别性。
或者,如作为表示光纤单元的第1变形例的侧面图的图5所示,可以在集束带的表面上形成多个沿纵向方向延伸的狭缝s。
通过在集束带的表面上设置沿纵向方向延伸的狭缝s,使得集束带容易在宽度方向上伸长,更容易使集束带与光纤单元密接,从而能够缩小光纤单元的外径。
需要说明的是,关于狭缝s的个数、形状、配置,可以为任意形式,不受图5的限制。
例如,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将集束带纵向附加在光纤带芯线束上,但是如作为表示光纤单元的第2变形例的侧面图的图6所示,也可以将集束带横向卷绕在光纤带芯线束上。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关于光纤芯线的直径、集束带的厚度,示出了具体的数值,这些数值仅仅是示例,并不限定于此。
1.一种光纤单元,具备:
将多个光纤芯线并排配置而成的光纤带芯线、以及
在将多根所述光纤带芯线绞合而成的光纤带芯线束上纵向附加或横向卷绕的有色的集束带,
所述集束带的宽度方向上的一个端部与所述集束带的宽度方向上的另一个端部重合并结合,并且
所述集束带覆盖所述光纤带芯线束的整个周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纤单元,在所述集束带的外表面上设有识别用的标记。
3.根据权利要求1或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纤单元,在所述集束带上形成有沿所述集束带的纵向方向延伸的狭缝。
4.根据权利要求1至权利要求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光纤单元,所述集束带为通过施加热量而收缩的带。
5.一种光纤缆线,其是通过将多个权利要求1至权利要求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光纤单元容纳在缆线外皮内而形成的。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