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瓶型容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瓶盖及包括该瓶盖的瓶型容器。
背景技术:
在生活中,我们经常需要饮用饮料,一般饮料分为已经调配好的液体饮料,还有一种是浓缩干燥后的颗粒,需要使用者自行用水调配,前者的保质期有限,口感风味会随时间推移变差,或需要添加更多的食品添加剂,对健康不利。后者便利性不足。
在另外一些场合,例如药品,当需要a/b两种药品配对使用时,为了方便快捷,将定量的两种药品分别包装,使用时再进行混合调配。还有例如a/b胶水,分别用不同的容器盛装,使用时再进行混合调配等。
现有的方案都比较复杂,且通用性较差。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瓶盖及包括该瓶盖的瓶型容器,可以方便的进行不同物质的携带和调配。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瓶盖,包括:
第一瓶盖,设有第一连接部、第二连接部和破拆部,第一连接部用于和对应的容器开口连接,第二连接部用于和第二瓶盖连接;
第二瓶盖,设有与第二连接部匹配的第三连接部,还设有一腔体,所述第二瓶盖与第一瓶盖做相对运动时,所述破拆部接触并破坏腔体。
第二瓶盖的腔体相当于一个小型容器,可以容纳第二种物质,与整个瓶盖连接的瓶身是容纳第一种物质的第一容器,第二种物质可以定量的预先放置于腔体中,当需要第二种物质和第一种物质混合时,只需要使第二瓶盖和第一瓶盖做相对运动,使得破拆部接触并破坏腔体的完整性,腔体内的第二物质就从腔体中落入瓶身中,与第一物质混合。本发明结构简单巧妙,通用性很强。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瓶盖沿轴向设有贯通的连接管,所述第二瓶盖下部设有所述腔体,所述腔体套设在所述连接管中,所述破拆部设于所述连接管内壁上。腔体可以从第二瓶盖表面向上延伸一个柱状腔体,第二瓶盖与柱状腔体的连接处是贯穿的圆孔,在圆孔上覆膜,以对腔体中的物质进行密封。为了美观简洁,该腔体也可以由瓶盖下表面向下延伸,此时瓶盖是整体完整的,腔体的下端设有开口,开口上覆膜,以保存腔体中的物质。当破拆部破坏覆膜时,腔体中的物质则可以从腔体中落入与瓶盖连接的瓶身当中,与瓶身中的物质进行混合。
进一步的,所述腔体由第二瓶盖本体内壁、由第二瓶盖内壁向下延伸的管状结构、管状结构底端开口上的覆膜包围而成,所述第二瓶盖与第一瓶盖做相对运动时,所述破拆部接触并破坏覆膜。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瓶盖的还设有隔离部件,所述隔离部件为上端开口的杯状结构,其底部和/或侧壁上设有若干通孔,所述隔离部件上端套设于连接管中并可沿连接管上下运动。
进一步的,第一瓶盖的第二连接部与第二瓶盖的第三连接部之间为螺纹连接,第四连接部和第五连接部之间也是螺纹连接,且和第二连接部与第三连接部之间的螺纹呈反向螺纹,连接管内壁与隔离部外壁之间沿轴向设有相互匹配的凹槽和凸条,用于限制隔离部转动。
进一步的,所述管状结构嵌套在隔离部件中,所述破拆部设于隔离部件内壁上。
进一步的,所述第四连接部设于连接管内壁,所述隔离部件上端外壁设有与第四连接部匹配的连接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隔离部件通过螺纹旋转或直线滑动可沿连接管内壁做上下移动,带动破拆部接触并破坏覆膜;
或,所述第二瓶盖通过螺纹旋转或直线滑动,带动腔体沿连接管内壁做上下移动,带动覆膜接触破拆部,使破拆部接触并破坏覆膜。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瓶盖沿轴向设有连接管,所述连接管上端设有开口,其侧壁和底板构成隔离室,且其侧壁和/或底板上设有若干通孔,所述破拆部设于所述连接管内壁上,所述第二瓶盖下部设有所述腔体,所述腔体套设在所述连接管中。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瓶型容器,包括瓶体和瓶盖,所述瓶盖如上任一所述。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瓶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瓶盖的第一瓶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瓶盖的第二瓶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瓶盖在使用状态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如图1-3所示,一种瓶盖,包括:
第一瓶盖1,设有第一连接部11、第二连接部12和破拆部13,第一连接部11用和对应的容器(如图4中的瓶身3)的开口连接,第二连接部12用于和第二瓶盖2连接;
第二瓶盖2,设有与第二连接部12匹配的第三连接部21,还设有一腔体23,所述第二瓶盖2与第一瓶盖1做相对运动时,所述破拆部13接触并破坏腔体23。
第二瓶盖2的腔体23相当于一个小型容器,可以容纳第二种物质,与整个瓶盖连接的瓶身3(件图4所示)是容纳第一种物质的第一容器,第二种物质可以定量的预先放置于腔体23中,当需要第二种物质和第一种物质混合时,只需要使第二瓶盖2和第一瓶盖1做相对运动,使得破拆部13接触并破坏腔体23的完整性,腔体23内的第二物质就从腔体中落入瓶身3中,与第一物质混合。本发明结构简单巧妙,通用性很强。
在图1的示例中,所述第一瓶盖1沿轴向设有贯通的连接管15,连接管15突出于第一瓶盖1上部的部分构成第二连接部12,在第二连接部12的下方设有直径大于第二连接部12的第一连接部11,所述第二瓶盖2下部设有所述腔体23,所述腔体23套设在所述连接管15中,所述破拆部13可设于所述连接管内壁上(也可以如图1的示例设置在隔离部件14的内壁上)。
在具体实施中,腔体23可以从第二瓶盖2表面向上延伸一个柱状腔体,第二瓶盖2与柱状腔体的连接处是贯穿的圆孔,在圆孔上覆膜,以对腔体中的物质进行密封。
在图1的示例中,为了美观简洁,该腔体23由第二瓶盖2下表面向下延伸,此时第二瓶盖2表面是整体完整的,腔体23的下端设有开口,开口上设有覆膜25,以保存腔体中的物质。当破拆部13破坏覆膜25时,腔体23中的物质则可以从腔体23中落入与瓶盖连接的瓶身3当中,与瓶身3中的物质进行混合。
具体来说,所述腔体23可以由第二瓶盖2本体内壁、由第二瓶盖2内壁向下延伸的管状结构、管状结构底端开口上的覆膜25包围而成,所述第二瓶盖2与第一瓶盖1做相对运动时,所述破拆部13接触并破坏覆膜25。
在图1-4的示例中,所述第一瓶盖1的还设有隔离部件14,所述隔离部件14为上端开口的杯状结构,其底部和/或侧壁上设有若干通孔,所述隔离部件14上端142设有第四连接部141。腔体23的下部外表面设有与第四连接部141匹配的第五连接部26。所述隔离部件14上端142的外表面与连接管15下部内壁之间滑动连接,且设有相互匹配的凸条和凹槽,使得隔离部件14可以沿连接管15上下滑动,并不会发生转动。图1-3的示例中,第四连接部141和第五连接部26是相互啮合的螺纹,当第二瓶盖2旋转时,隔离部件14会向上移动,最终破拆部13刺破覆膜25。为了兼顾第二瓶盖2与第一瓶盖1之间的密封性,又能在需要混合第一物质和第二物质时使腔体23与隔离部件14之间做相对运动,第一瓶盖1的第二连接部12与第二瓶盖的第三连接部21之间的螺纹,与第四连接部141和第五连接部26之间的螺纹是反向螺纹。这样,在组装工序,第二瓶盖的腔体先放好第二物质,并覆膜密封好,再将第二瓶盖拧紧在第一瓶盖上,此时,由于第四连接部141和第五连接部26之间的螺纹是反向螺纹,所以转动第二瓶盖不会使隔离部件14向上移动。当需要混合时,反向拧动第二瓶盖,第五连接部26带动第四连接部141,使隔离部件14及破拆部13向上运动,最终破坏覆膜25。
构成腔体23的管状结构嵌套在隔离部件14的中空管道中,所述破拆部13可设于隔离部件14的内壁上。
隔离部件14的作用是,覆膜25被破坏后,腔体中的第二物质不是直接落入瓶身3中,而是先落入隔离部件14的杯体中,液态的第一物质通过通孔进入隔离部件14内和第二物质完成混合,隔离部件可以起到过滤的作用,或者使得第二物质更好的溶解,避免直接落入第一物质中,形成块状。
在实际应用中,所述隔离部件14可以通过螺纹旋转沿连接管内壁做上下移动,带动破拆部13接触并破坏覆膜25;
或,所述第二瓶盖2通过螺纹旋转或直线滑动,带动腔体23沿连接管15内壁做上下移动,带动覆膜25接触破拆部13,使破拆部13接触并破坏覆膜25。
在另外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瓶盖1沿轴向设有连接管15,所述连接管15上端设有开口,其侧壁和底板构成隔离室(相当于隔离部件14和连接管15一体成型),且其侧壁和/或底板上设有若干通孔(相当于隔离部件14上的通孔),所述破拆部13设于所述连接管15内壁上,所述第二瓶盖2下部设有所述腔体23,所述腔体23套设在所述连接管15中。这样可以避免单独生产隔离部件,省去装配工序,以及第四连接部及隔离部件制备的工序。此时,为了能使破拆部13接触并破坏覆膜25,可以将连接管15的上部的一部分做半深度环切,在使用时,先拧下第二瓶盖,然后将连接管15上端沿半切线的部分去除,再重新将第二瓶盖2与第一瓶盖旋拧,此时覆膜25即可向下到达破拆部13的位置,相互接触并被破坏。还有很多其他可以实现破拆部13与覆膜25相对移动的方案,就不再赘述。
图1-4的示例中,第一瓶盖1与瓶身3之间设有第一瓶盖安全锁16,第二瓶盖2和第一瓶盖1之间设有第二瓶盖安全锁28,在使用时,需要先将其去掉。图中标号27和31所示处分别为第二瓶盖和第一瓶盖上设置的两道环形凸起构成的环形凹槽,以使得连接管15上沿和瓶身上沿在拧紧状态时分别嵌入到其中,提升密封效果。为进一步提升密封效果,靠近内侧的环形凸起的延申长度要大于外侧的环形凸起。
如图4所示,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瓶型容器,包括瓶体3和上述瓶盖,瓶身中可盛装第一物质,腔体中盛装第二物质,这两种物质分别包装,只在需要时进行快速便捷的混合,可以满足很多应用场合的需求,例如咖啡、茶叶、浓缩饮料等,在需要时才混合,可以减少甚至不再需要添加对人体健康不利的食品添加剂,并且能大大提升其风味口感。或者例如药品,以满足定量且只能在需要时再将二者混合的需要。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1.一种瓶盖,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瓶盖,设有第一连接部、第二连接部和破拆部,第一连接部用于和对应的容器开口连接,第二连接部用于和第二瓶盖连接;
第二瓶盖,设有与第二连接部匹配的第三连接部,还设有一腔体,所述第二瓶盖与第一瓶盖做相对运动时,所述破拆部接触并破坏腔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瓶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瓶盖沿轴向设有贯通的连接管,所述第二瓶盖下部设有所述腔体,所述腔体套设在所述连接管中,所述破拆部设于所述连接管内壁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瓶盖,其特征在于,所述腔体由第二瓶盖本体内壁、由第二瓶盖内壁向下延伸的管状结构、管状结构底端开口上的覆膜包围而成,所述第二瓶盖与第一瓶盖做相对运动时,所述破拆部接触并破坏覆膜。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瓶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瓶盖的还设有隔离部件,所述隔离部件为上端开口的杯状结构,其底部和/或侧壁上设有若干通孔,所述隔离部件上端套设于连接管中并可沿连接管上下运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瓶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管状结构嵌套在隔离部件中,所述破拆部设于隔离部件内壁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瓶盖,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离部件上端设有第四连接部,腔体的下部外表面设有与第四连接部匹配的第五连接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瓶盖,其特征在于,第一瓶盖的第二连接部与第二瓶盖的第三连接部之间为螺纹连接,第四连接部和第五连接部之间也是螺纹连接,且和第二连接部与第三连接部之间的螺纹呈反向螺纹,连接管内壁与隔离部外壁之间沿轴向设有相互匹配的凹槽和凸条,用于限制隔离部转动。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瓶盖,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离部件通过螺纹旋转或直线滑动可沿连接管内壁做上下移动,带动破拆部接触并破坏覆膜;
或,所述第二瓶盖通过螺纹旋转或直线滑动,带动腔体沿连接管内壁做上下移动,带动覆膜接触破拆部,使破拆部接触并破坏覆膜。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瓶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瓶盖沿轴向设有连接管,所述连接管上端设有开口,其侧壁和底板构成隔离室,且其侧壁和/或底板上设有若干通孔,所述破拆部设于所述连接管内壁上,所述第二瓶盖下部设有所述腔体,所述腔体套设在所述连接管中。
10.一种瓶型容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瓶体和瓶盖,所述瓶盖如权利要求1-9任一所述。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