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堵塞出料锥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2-07-08  91


    本发明涉及物料投放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防堵塞出料锥。



    背景技术:

    如今,在粉体以及小颗粒状物料的工业使用过程中,常常会使用投料装置进行物料的投放。在投料装置的底部往往都会设置导流装置,而出料锥便是常用的导流装置之一。一般的出料锥在导流粉体物料时,由于出料锥的内壁与物料的摩擦会造成粉体物料黏附在出料锥内壁,且当粉体物料的湿度过大时,粉体物料会在出料锥内结块,堵塞出料锥,需要人工疏通,如此不仅浪费人力物力,还会影响产线的正常生产,使生产效率下降。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意在提供一种防堵塞的防堵塞出料锥。

    为达到以上目的,提供如下方案,一种防堵塞出料锥,包括下锥壳和料斗,所述下锥壳位于料斗的正下方且两者固定连接,还包括支架组件、烧结板组件和输气组件,所述支架组件与下锥壳的内壁固定连接,支架组件与烧结板组件固定连接且烧结板组件位于支架组件远离下锥壳的一侧,所述烧结板组件与下锥壳之间形成一个相对密闭的空腔,所述输气组件与下锥壳的外壁固定连接且输气组件与烧结板组件、下锥壳两者之间的空腔连通。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及优点在于:本防堵塞出料锥通过输气组件向下锥壳和烧结板组件之间的空间中输入高压气体,高压气体从烧结板上的诸多细微的通孔中冒出,使得气体在烧结板表面形成一层气体隔离层,减小粉体与出料锥之间的摩擦力,粉体便不会黏附在出料锥中;且气体带动粉体在出料锥内运动,不停地翻滚,使得结块成团的粉体物料被打散,不会堵塞出料锥的出料管;本防堵塞出料锥能够有效防止粉体黏附在出料锥内,同时能够使结块的粉体物料被重新打散,不会堵塞出料管,不需要人工疏通出料锥和经常性地清理出料锥,能节约人力物力,提高生产效率。

    下锥壳和料斗组成本本防堵塞出料锥的外壳,支架组件安装在下锥壳内部用以支撑烧结板组件,烧结板组件与下锥壳形成本防堵塞出料锥的双层结构,烧结板组件为与粉体物料直接接触的结构,输气组件为本出料锥输送空气。

    进一步,所述支架组件包括上支撑环板、下支撑环板、环形支板和支板,所述环形支板与支板固定连接且支板在环形支板上呈辐射状分布形成支撑骨架,所述上支撑环板与料斗的内部固定连接,所述下支撑环板与固定在下锥壳锥尖处的出料管固定连接,所述在环形支板处呈辐射状分布的支板围绕形成的支撑骨架的外径较大的一端与上支撑环板固定连接,所述在环形支板处呈辐射状分布的支板围绕形成的支撑骨架的外径较小的一端与下支撑环板固定连接,所述环形支板与下锥壳固定连接,所述支架组件的形状与下锥壳的形状相协调。

    环形支板与支板的数量为多个,具体数目可根据出料锥的尺寸设置,多个支板在环形支板上呈辐射状分布,形成支撑骨架,环形支板两两之间会形成一个环形的密闭空间,在支撑骨架外沿的边缘处与固定在料斗内壁上的上支撑环板固定连接,在支撑骨架的内沿的边缘处与固定在出料管上的下支撑环板固定连接。

    进一步,所述烧结板组件由形状、尺寸不同的烧结板组成,烧结板的形状和尺寸与所述环形支板、支板围绕形成的空间所呈现的图形的形状、尺寸匹配。

    烧结板由于其本身结构的影响,其上有许多密集的小孔,小口的直径小于粉体物料的直径,因此粉体物料不能够进入到烧结板组件和下锥壳之间的空腔中,烧结板的数量、形状和尺寸根据支撑骨架上所分隔出来安装烧结板的空间的形状尺寸和数量而定,每一块烧结板接与支撑骨架的烧结板的空间一一匹配,烧结板与支撑骨架之间的缝隙采用硅胶等密封材料填充。

    进一步,所述输气组件包括出气管、法兰、连接气管、环管和进气管,所述进气管的一端与环管固定连接且连通,所述环管与连接气管的一端固定连接且连通,所述连接气管的另一端与出气管的一端通过法兰固定连接,所述出气管与下锥壳的外壁固定连接且出气管与下锥壳和烧结板组件之间形成的空腔连通。

    输气组件为本防堵塞出料锥传输高压空气,输气装置的数量为多个,根据防堵塞出料锥的尺寸大小以及支撑骨架处的环形支板将下锥壳和烧结板组件之间的空腔分隔的数量而定,环管上可均布地设置多个出气管,使得每一个被分隔的空腔内的气压处于一个相对均衡的状态。

    进一步,所述出气管上设有第二静电接地耳,第二静电接地耳与大地通过导线连接使得出气管与大地构成电气回路。

    第二静电接地耳能将出气管上可能存在的静电导入大地,避免由于静电影响,粉体被吸附在出料锥上。

    进一步,所述连接气管上设有第一静电接地耳,第一静电接地耳与大地通过导线连接使得连接气管与大地构成电气回路。

    第一静电接地耳能将连接气管上可能存在的静电导入大地,避免由于静电影响,粉体被吸附在出料锥上。

    进一步,所述出气管与下锥壳连接端的出气口处设有气流缓冲板,所述气流缓冲板与下锥壳内壁固定连接且位于下锥壳和烧结板组件之间形成的空腔内。

    由于出气管处所喷出的气体为高压空气,有避免气流突然冲击烧结板组件,造成烧结板损坏,故设置在出气管出气端设置气流缓冲板,避免上述情况出现。

    进一步,所述下锥壳的锥尖部位处设的用于出料的出料管远离下锥壳的一端处设有用于连接输料管道的松套法兰。

    出料管固定在下锥壳上,不仅对下支撑环板其支撑作用,其还用于防堵塞出料锥的出料传输,出料管上还设有用于连接输料管道的松套法兰。

    进一步,所述料斗与环形的支撑板固定连接。

    支撑板用于将本防堵塞出料锥固定在其他设备或者支撑装置上。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防堵塞出料锥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支架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防堵塞出料锥的仰视图。

    图4为本发明的输气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说明书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包括:

    1下锥壳;2烧结板;3料斗;4支撑板;5上支撑环板;6下支撑环板;7环形支板;8气流缓冲板;9出气管;10法兰;11连接气管;12第一静电接地耳;13第二静电接地耳;14环管;15进气管;16松套法兰;17出料管;18支板。

    具体实施过程如下:

    如图1所示,一种防堵塞出料锥,包括下锥壳1和料斗3,所述下锥壳1位于料斗3的正下方且两者固定连接,还包括支架组件、烧结板组件和输气组件,所述支架组件与下锥壳1的内壁固定连接,支架组件与烧结板组件固定连接且烧结板组件位于支架组件远离下锥壳1的一侧,所述烧结板组件与下锥壳1之间形成一个相对密闭的空腔,所述输气组件与下锥壳1的外壁固定连接且输气组件与烧结板组件、下锥壳1两者之间的空腔连通。

    所述料斗3与环形的支撑板4固定连接。

    本防堵塞出料锥通过支撑板4固定在支架或者其他设备上,料斗3用于暂时储存物料,烧结板组件和下锥壳1形成双层结构,支架组件用于安装和支撑烧结板组件,输气组件将高压空气传输进本防堵塞出料锥内。

    如图2所示,所述支架组件包括上支撑环板5、下支撑环板6、环形支板7和支板18,所述环形支板7与支板18固定连接且支板18在环形支板7上呈辐射状分布形成支撑骨架,所述上支撑环板5与料斗3的内部固定连接,所述下支撑环板6与固定在下锥壳1锥尖处的出料管17固定连接,所述在环形支板7处呈辐射状分布的支板18围绕形成的支撑骨架的外径较大的一端与上支撑环板5固定连接,所述在环形支板7处呈辐射状分布的支板18围绕形成的支撑骨架的外径较小的一端与下支撑环板6固定连接,所述环形支板7与下锥壳1固定连接,所述支架组件的形状与下锥壳1的形状相协调。

    如图2所示,所述烧结板组件由形状、尺寸不同的烧结板2组成,烧结板2的形状和尺寸与所述环形支板7、支板18围绕形成的空间所呈现的图形的形状、尺寸匹配。

    由上支撑环板5、下支撑环板6、多个环形支板7和多个支板18形成的支架组件固定在下锥壳1的内壁上,不仅对烧结板组件其支撑作用,还将下锥壳1与烧结板组件之间形成的空腔分隔成多个空间;支架组件上安装的烧结板组件由多块烧结板2组成,各块烧结板2的形状尺寸与支架组件上的烧结安装空间相匹配,各块烧结板2与支架组件间的空隙使用硅胶等密封材料填充。

    如图3和图4所示,所述输气组件包括出气管9、法兰10、连接气管11、环管14和进气管15,所述进气管15的一端与环管14固定连接且连通,所述环管14与连接气管11的一端固定连接且连通,所述连接气管11的另一端与出气管9的一端通过法兰10固定连接,所述出气管9与下锥壳1的外壁固定连接且出气管9与下锥壳1和烧结板组件之间形成的空腔连通。

    下锥壳1和烧结板组件之间的空腔被支架组件分隔开的每一个空间处皆安装有一个输气组件。在本防堵塞出料锥运作时,进气管15接通高压气源,高压气源进入到环管14内,经由环管14被分流到各个出气管9中,出气管9将高压气流导入到下锥壳1和烧结板组件之间的空腔内;高压气体透过烧结板2上的细密小孔,在烧结板2上形成一层气流隔离层,使得在烧结板组件上的分体物料与烧结板2分离,同时气流还能不断地翻腾粉体物料,使得结块成团的粉体被打散分离,重新变回粉体状态。

    如图1所示,所述出气管9与下锥壳1连接端的出气口处设有气流缓冲板8,所述气流缓冲板8与下锥壳1内壁固定连接且位于下锥壳1和烧结板组件之间形成的空腔内。

    出气管9的出气口处皆安装有气流缓冲板8,气流缓冲板8能够避免高压气流直接冲击在烧结板2上,有效防止高压气流突然冲击烧结板2,造成烧结板2的损伤。

    如图1所示,所述出气管9上设有第二静电接地耳13,第二静电接地耳13与大地通过导线连接使得出气管9与大地构成电气回路。

    所述连接气管11上设有第一静电接地耳12,第一静电接地耳12与大地通过导线连接使得连接气管11与大地构成电气回路。

    第一静电接地耳12和第二静电接地耳13使用导线接地后,能够分别将出气管9和连接气管11上存在的静电导入大地,避免防堵塞出料锥由于静电影响而将粉体吸附住,同时还能避免防堵塞出料锥漏电造成的安全隐患。

    如图1所示,所述下锥壳的锥尖部位处设的用于出料的出料管17远离下锥壳1的一端处设有用于连接输料管道的松套法兰16。

    出料管17与输料管道通过松套法兰16连接,对粉体物料进行传输,松套法兰16方便出料管与输料管道之间的拆装。

    本防堵塞出料锥通过输气组件向下锥壳1和烧结板组件之间的空间中输入高压气体,高压气体从烧结板上的诸多细微的通孔中冒出,使得气体在烧结板表面形成一层气体隔离层,减小粉体与出料锥之间的摩擦力,粉体便不会黏附在出料锥中;且气体带动粉体在出料锥内运动,不停地翻滚,使得结块成团的粉体物料被打散,不会堵塞出料锥的出料管;本防堵塞出料锥能够有效防止粉体黏附在出料锥内,同时能够使结块的粉体物料被重新打散,不会堵塞出料管,不需要人工疏通出料锥和经常性地清理出料锥,能节约人力物力,提高生产效率。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实施例,方案中公知的具体结构及特性等常识在此未作过多描述,所属领域普通技术人员知晓申请日或者优先权日之前发明所属技术领域所有的普通技术知识,能够获知该领域中所有的现有技术,并且具有应用该日期之前常规实验手段的能力,所属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在本申请给出的启示下,结合自身能力完善并实施本方案,一些典型的公知结构或者公知方法不应当成为所属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实施本申请的障碍。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结构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也应该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这些都不会影响本发明实施的效果和专利的适用性。本申请要求的保护范围应当以其权利要求的内容为准,说明书中的具体实施方式等记载可以用于解释权利要求的内容。


    技术特征:

    1.一种防堵塞出料锥,包括下锥壳(1)和料斗(3),所述下锥壳(1)位于料斗(3)的正下方且两者固定连接,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支架组件、烧结板组件和输气组件,所述支架组件与下锥壳(1)的内壁固定连接,支架组件与烧结板组件固定连接且烧结板组件位于支架组件远离下锥壳(1)的一侧,所述烧结板组件与下锥壳(1)之间形成一个相对密闭的空腔,所述输气组件与下锥壳(1)的外壁固定连接且输气组件与烧结板组件、下锥壳(1)两者之间的空腔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堵塞出料锥,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组件包括上支撑环板(5)、下支撑环板(6)、环形支板(7)和支板(18),所述环形支板(7)与支板(18)固定连接且支板(18)在环形支板(7)上呈辐射状分布形成支撑骨架,所述上支撑环板(5)与料斗(3)的内部固定连接,所述下支撑环板(6)与固定在下锥壳(1)锥尖处的出料管(17)固定连接,所述在环形支板(7)处呈辐射状分布的支板(18)围绕形成的支撑骨架的外径较大的一端与上支撑环板(5)固定连接,所述在环形支板(7)处呈辐射状分布的支板(18)围绕形成的支撑骨架的外径较小的一端与下支撑环板(6)固定连接,所述环形支板(7)与下锥壳(1)固定连接,所述支架组件的形状与下锥壳(1)的形状相协调。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堵塞出料锥,其特征在于:所述烧结板组件由形状、尺寸不同的烧结板(2)组成,烧结板(2)的形状和尺寸与环形支板(7)、支板(18)围绕形成的空间所呈现的图形的形状、尺寸匹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堵塞出料锥,其特征在于:所述输气组件包括出气管(9)、法兰(10)、连接气管(11)、环管(14)和进气管(15),所述进气管(15)的一端与环管(14)固定连接且连通,所述环管(14)与连接气管(11)的一端固定连接且连通,所述连接气管(11)的另一端与出气管(9)的一端通过法兰(10)固定连接,所述出气管(9)与下锥壳(1)的外壁固定连接且出气管(9)与下锥壳(1)和烧结板组件之间形成的空腔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防堵塞出料锥,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气管(9)上设有第二静电接地耳(13),第二静电接地耳(13)与大地通过导线连接使得出气管(9)与大地构成电气回路。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防堵塞出料锥,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气管(11)上设有第一静电接地耳(12),第一静电接地耳(12)与大地通过导线连接使得连接气管(11)与大地构成电气回路。

    7.根据权利要求4至6任一项所述的防堵塞出料锥,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气管(9)与下锥壳(1)连接端的出气口处设有气流缓冲板(8),所述气流缓冲板(8)与下锥壳(1)内壁固定连接且位于下锥壳(1)和烧结板组件之间形成的空腔内。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任一项所述的防堵塞出料锥,其特征在于:所述下锥壳的锥尖部位处设的用于出料的出料管(17)远离下锥壳(1)的一端处设有用于连接输料管道的松套法兰(16)。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堵塞出料锥,其特征在于:所述料斗(3)与环形的支撑板(4)固定连接。

    技术总结
    本发明申请公开了一种防堵塞出料锥;包括下锥壳和料斗,所述下锥壳位于料斗的正下方且两者固定连接,还包括支架组件、烧结板组件和输气组件;本防堵塞出料锥通过输气组件向下锥壳和烧结板组件之间的空间中输入高压气体,高压气体从烧结板上的诸多细微的通孔中冒出,使得气体在烧结板表面形成一层气体隔离层,减小粉体与出料锥之间的摩擦力,粉体便不会黏附在出料锥中;且气体带动粉体在出料锥内不停地翻滚,使结块的粉体物料被打散,不会堵塞出料锥的出料管;本防堵塞出料锥能够有效防止粉体黏附在出料锥内,同时能够使结块的粉体物料被重新打散,不会堵塞出料管,不需要人工疏通出料锥和经常性地清理出料锥,能节约人力物力,提高生产效率。

    技术研发人员:王建明;周国风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广州科成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9.11
    技术公布日:2021.03.12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p.8miu.com/read-24813.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