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仓储系统中的货物标签管理方法与流程

    专利2022-07-08  95


    本发明属于智能仓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智能仓储系统中的货物标签管理方法。



    背景技术:

    智能仓储系统,指的是一种智能化、联网化以及无人化的仓库货物进出管理系统,硬件上包括智能的运输小车、货架以及仓库进出记录口,软件上包括一套可以自动运行、实时监控以及临时调度的货物管理系统。

    现有的智能仓储系统中,都会用到货物标签,该标签一直跟着货物,并且在多个阶段被扫描记录,这样系统中就可以随时知道该件货物什么时候处于什么状态了,但是另一方面,现有的货物标签管理方法,存在以下两个问题:第一,现在大多数仓储系统中,标签粘贴工作都是由人来完成的,这就十分费时费力了;第二,现有的货物标签粘贴设备,都是通过机械臂来完成按压粘贴动作的,这就导致了设备本身结构较为复杂,而且对操作空间的需求较大。

    综上所述,现有的整个货物标签管理方法中,急需一台粘贴使用高效快捷的灵活型货物标签粘贴设备。

    专利公告号为cn211139947u,公告日为2020.07.31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塑料瓶生产用标签粘贴设备,包括工作台,所述工作台的内部设置有控制器,所述工作台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外壳,所述外壳的右侧活动连接有标签转筒,所述工作台的左侧设置有传送带,所述工作台的上表面且位于中心处固定连接有第二活塞缸,所述第二活塞缸的左侧活动连接有第三滚轮,所述第二活塞缸的上方固定连接有第一滚轮与第二滚轮。

    但是该实用新型专利中的标签粘贴设备,存在粘贴效果差,粘贴不牢固,以及整个设备占地面积较大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智能仓储系统中的货物标签管理方法,其能通过先标签粘贴再标签扫描录入的方式,实现货物标签有效管理、方便后期取货出库的效果。此外,其中的下压式标签粘贴器的结构包括顶起板单元以及标签筒体单元,用于安装在两个输送架之间,最终达到对货箱的在线式标签粘贴的目的,该设备具有整体结构合理有效,标签粘贴操作简单快捷,粘贴流程高效便捷,以及设备结构自身稳定性高、方便拆装维修、占地面积小的优点。

    本发明解决上述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智能仓储系统中的货物标签管理方法,依次包括以下步骤:

    s1、标签粘贴,利用下压式标签粘贴器,在货物上表面粘贴标签;

    s2、标签扫描录入,利用标签扫描仪,将标签信息扫描录入智能仓储系统。

    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在于:s1中,所述下压式标签粘贴器设置在货物输送架上。

    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在于:s2中,所述标签信息包括货物信息以及位置信息,所述位置信息包括仓库号、货架号以及货架横竖位置。

    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在于:所述下压式标签粘贴器包括设置在两个输送架上并用于向上抬起货箱的顶起板单元,以及设置在所述顶起板单元上并通过所述货箱被抬起后粘贴取走方式以用于进行标签粘贴操作的标签筒体单元。

    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在于:所述顶起板单元包括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输送架上的辊筒轴连接的一对固定板,设置在两个所述固定板之间的一对连接板,设置在所述连接板上的气缸部,设置在所述气缸部上的固定板,设置在所述固定板上表面上的板体开槽,以及设置在所述板体开槽上且与所述气缸部连接并用于向上顶起所述货箱的顶起板。

    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在于:所述气缸部的数量为四个,两两分别设置在两个所述连接板的上表面上,所述气缸部包括设置在所述连接板上表面上且与板体开孔连接的固定筒体,插入设置在所述固定筒体上且上端面连接所述顶起板的顶起柱,设置在所述固定筒体内并用于向上推动所述顶起柱的顶起气缸,以及设置在所述固定筒体上的气缸管安装孔,所述顶起板上表面为迎着所述货箱的一个斜面。

    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在于:所述标签筒体单元包括设置在所述固定板上的安装柱,设置在所述安装柱上的安装板,设置在两个所述安装板之间的矩形筒体,设置在所述矩形筒体底板上的筒体开口,以及码放在所述筒体开口上的标签条部。

    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在于:所述标签条部包括侧边环,设置在所述侧边环内的标签主体片,以及设置在所述标签主体片下表面上并向下凸出至所述筒体开口下方的标签粘结层。

    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在于:所述标签筒体单元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矩形筒体上的矩形盖体,设置在所述矩形盖体内顶面上的外侧限位管、内侧限位管,套在所述外侧限位管上并用于在所述筒体开口侧边压紧所述侧边环的外侧弹簧,套在所述内侧限位管上并通过中部弯曲后下沉方式以用于向下凸出所述标签粘结层的内部弹簧。

    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在于:所述标签筒体单元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矩形筒体的内底面上且位于所述筒体开口侧边并用于对被粘贴取走的所述标签条部的所述侧边环进行滚动式减小阻力操作的滚珠,所述滚珠的数量为两圈,所述外侧弹簧在所述矩形筒体内底面上的投影位于两圈所述滚珠之间。

    本发明通过先标签粘贴再标签扫描录入的方式,实现货物标签有效管理、方便后期取货出库的效果。此外,其中的下压式标签粘贴器的结构包括顶起板单元以及标签筒体单元,用于安装在两个输送架之间,最终达到对货箱的在线式标签粘贴的目的,该设备具有整体结构合理有效,标签粘贴操作简单快捷,粘贴流程高效便捷,以及设备结构自身稳定性高、方便拆装维修、占地面积小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中下压式标签粘贴器在俯视角度下的位置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中顶起板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中气缸部的位置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中标签筒体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中筒体开口的位置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中标签条部在筒体开口上的位置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滚珠的位置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发明的范围进行限定。

    实施例:如附图1、2、3、4、5、6以及附图7所示,一种智能仓储系统中的货物标签管理方法,依次包括以下步骤:

    s1、标签粘贴,利用下压式标签粘贴器,在货物上表面粘贴标签;

    s2、标签扫描录入,利用标签扫描仪,将标签信息扫描录入智能仓储系统。

    s1中,所述下压式标签粘贴器设置在货物输送架上。

    s2中,所述标签信息包括货物信息以及位置信息,所述位置信息包括仓库号、货架号以及货架横竖位置。

    在本实施例中,标签粘贴在箱式货物的上表面上,以方便扫描,所述标签扫描仪为现有的手持式或固定式扫码设备,所述智能仓储系统为现有的仓储管理系统,能输入、记入和反馈所有货物的标签信息即可。

    此外,所述货物输送架为输送带式架体,货物的位置信息从宽泛到细小,依次为仓库号、货架号以及货架横竖位置,这样就能找到唯一的一个货物,以方便后续出仓调取。

    最后,所述货物标签管理方法中未提及部分,均按照现有技术中的货物标签管理方法进行,保证货物可以有序地入库、出库即可。

    所述下压式标签粘贴器包括设置在两个输送架11上并用于向上抬起货箱12的顶起板单元1,以及设置在所述顶起板单元1上并通过所述货箱12被抬起后粘贴取走方式以用于进行标签粘贴操作的标签筒体单元2。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货箱12被所述输送架11上的输送带移动至所述顶起板单元1上时,所述顶起板单元1按照预设时间点或直接人工远程触发,将所述货箱12向上抬起,压在所述标签筒体单元2上,这样标签向下露出即已经待位的胶水粘结层,就被所述货箱12粘贴取走了,所述货箱12下落再往前输送,即可完成整个标签粘贴动作。

    所述顶起板单元1包括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输送架11上的辊筒轴连接的一对固定板101,设置在两个所述固定板101之间的一对连接板102,设置在所述连接板102上的气缸部103,设置在所述气缸部103上的固定板104,设置在所述固定板104上表面上的板体开槽105,以及设置在所述板体开槽105上且与所述气缸部103连接并用于向上顶起所述货箱12的顶起板106。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固定板101两端分别设有用于固定不动的所述辊筒轴插入固定的圆形安装孔,其中仅辊筒外圈带着输送带移动,而所述连接板102则是所述顶起板单元1安装的直接底座,所述顶起板106则用于直接顶起所述货箱12。

    此外,所述固定板104的长宽尺寸要小于所述货箱12,即所述货箱12被所述气缸部103顶起前,两边是要能碰到所述输送带的,这样所述气缸部103向下收回,所述货箱12落下就能被输送带带走,完成整个在线式的标签粘贴操作。

    所述气缸部103的数量为四个,两两分别设置在两个所述连接板102的上表面上,所述气缸部103包括设置在所述连接板102上表面上且与板体开孔107连接的固定筒体103a,插入设置在所述固定筒体103a上且上端面连接所述顶起板106的顶起柱103b,设置在所述固定筒体103a内并用于向上推动所述顶起柱103b的顶起气缸103c,以及设置在所述固定筒体103a上的气缸管安装孔103d,所述顶起板106上表面为迎着所述货箱12的一个斜面。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固定筒体103a上端与所述顶起板106固定连接,所述顶起气缸103c外部连接可控的气泵,使得按照现有技术的方式,保证所述货箱12移动到所述顶起板106上方且前后两边仍然接触输送带时,所述货箱12能被稳稳地抬起即可。

    此外,所述斜面靠近所述货箱12来的一侧低于所述板体开槽105的开槽边,这样所述货箱12在输送时下底面就不能卡在所述顶起板106上了,而所述货箱12由于自身材质是纸板,具有足够的形变能力,因此其在小幅倾斜时不影响上表面的标签粘贴动作。

    所述标签筒体单元2包括设置在所述固定板101上的安装柱201,设置在所述安装柱201上的安装板202,设置在两个所述安装板202之间的矩形筒体203,设置在所述矩形筒体203底板上的筒体开口204,以及码放在所述筒体开口204上的标签条部205。所述标签条部205包括侧边环205a,设置在所述侧边环205a内的标签主体片205b,以及设置在所述标签主体片205b下表面上并向下凸出至所述筒体开口204下方的标签粘结层205c。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矩形筒体203的底板,即所述筒体开口204所在的板体,其厚度需要相对较小,设置为1-3mm,而码成一摞的所述标签条部205,其中部也向下凸出,即所述标签粘结层205c要位于所述筒体开口204下方,整体呈一个中部向下弯曲状,与保证所述货箱12自下而上移动时可以粘住取走整个所述标签条部205。

    其中,所述侧边环205a上不设置所述标签粘结层205c,所述标签主体片205b上表面的材质为相对光滑的树脂,这样对于最下方的所述标签条部205而言,其标签粘结层205c与所述货箱12上表面之间的粘结力,远大于上方的所述标签条部205的标签粘结层205c对它的所述标签主体片205b的粘结力,这样最下方的所述标签条部205才能被顺利地粘结取走,成功完成一次标签粘贴操作。

    所述标签筒体单元2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矩形筒体203上的矩形盖体206,设置在所述矩形盖体206内顶面上的外侧限位管207、内侧限位管208,套在所述外侧限位管207上并用于在所述筒体开口204侧边压紧所述侧边环205a的外侧弹簧209,套在所述内侧限位管208上并通过中部弯曲后下沉方式以用于向下凸出所述标签粘结层205c的内部弹簧210。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外侧弹簧209的作用是整体压住这一摞所述标签条部205,而所述内部弹簧210的作用是将这一摞所述标签条部205的中间向下推动弯曲,使得所述标签粘结层205c向下凸出,这样最下方的所述标签粘结层205c才能凸出至所述筒体开口204下方,以保证所述货箱12可以顺利地粘结取走整个标签。

    所述标签筒体单元2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矩形筒体203的内底面上且位于所述筒体开口204侧边并用于对被粘贴取走的所述标签条部205的所述侧边环205a进行滚动式减小阻力操作的滚珠211,所述滚珠211的数量为两圈,所述外侧弹簧209在所述矩形筒体203内底面上的投影位于两圈所述滚珠211之间。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标签粘结层205c在被所述货箱12上表面充分粘结后,想要取走的最大阻力就是所述侧边环205a处的摩擦力,而所述侧边环205a的材质为上下光滑面,这是减小所述侧边环205a处滑动摩擦力的第一步,而在所述筒体开口204的侧边、所述矩形筒体203内底面上嵌入设置所述滚珠211,则可以将最下方正在被粘结的所述标签条部205的侧边环205a上的总体摩擦力降低至最小值,即为将滑动摩擦改为滚动摩擦,可以大大降低摩擦力,这样最下方的所述标签条部205就可以被顺利地抽走了。

    另一方面,一摞所述标签条部205,其整体结构可以视为一块板,因此设置内外两圈所述滚珠211,并将所述外侧弹簧209设置在两圈所述滚珠211的横向位置之间,这样最下方的所述标签条部205的下表面,即所述侧边环205a下表面就可以仅受到两圈所述滚珠211的滚动摩擦力,这样最下方正在被粘贴的所述标签条部205就可以相对轻松地被粘贴取走了,避免发生所述侧边环205a在所述筒体开口204处残留的问题。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发明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所述技术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宗旨的前提下做出各种修改。这些都是不具有创造性的修改,只要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技术特征:

    1.一种智能仓储系统中的货物标签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依次包括以下步骤:

    s1、标签粘贴,利用下压式标签粘贴器,在货物上表面粘贴标签;

    s2、标签扫描录入,利用标签扫描仪,将标签信息扫描录入智能仓储系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仓储系统中的货物标签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s1中,所述下压式标签粘贴器设置在货物输送架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仓储系统中的货物标签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s2中,所述标签信息包括货物信息以及位置信息,所述位置信息包括仓库号、货架号以及货架横竖位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仓储系统中的货物标签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压式标签粘贴器包括设置在两个输送架(11)上并用于向上抬起货箱(12)的顶起板单元(1),以及设置在所述顶起板单元(1)上并通过所述货箱(12)被抬起后粘贴取走方式以用于进行标签粘贴操作的标签筒体单元(2)。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智能仓储系统中的货物标签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顶起板单元(1)包括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输送架(11)上的辊筒轴连接的一对固定板(101),设置在两个所述固定板(101)之间的一对连接板(102),设置在所述连接板(102)上的气缸部(103),设置在所述气缸部(103)上的固定板(104),设置在所述固定板(104)上表面上的板体开槽(105),以及设置在所述板体开槽(105)上且与所述气缸部(103)连接并用于向上顶起所述货箱(12)的顶起板(106)。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智能仓储系统中的货物标签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气缸部(103)的数量为四个,两两分别设置在两个所述连接板(102)的上表面上,所述气缸部(103)包括设置在所述连接板(102)上表面上且与板体开孔(107)连接的固定筒体(103a),插入设置在所述固定筒体(103a)上且上端面连接所述顶起板(106)的顶起柱(103b),设置在所述固定筒体(103a)内并用于向上推动所述顶起柱(103b)的顶起气缸(103c),以及设置在所述固定筒体(103a)上的气缸管安装孔(103d),所述顶起板(106)上表面为迎着所述货箱(12)的一个斜面。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智能仓储系统中的货物标签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标签筒体单元(2)包括设置在所述固定板(101)上的安装柱(201),设置在所述安装柱(201)上的安装板(202),设置在两个所述安装板(202)之间的矩形筒体(203),设置在所述矩形筒体(203)底板上的筒体开口(204),以及码放在所述筒体开口(204)上的标签条部(205)。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智能仓储系统中的货物标签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标签条部(205)包括侧边环(205a),设置在所述侧边环(205a)内的标签主体片(205b),以及设置在所述标签主体片(205b)下表面上并向下凸出至所述筒体开口(204)下方的标签粘结层(205c)。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智能仓储系统中的货物标签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标签筒体单元(2)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矩形筒体(203)上的矩形盖体(206),设置在所述矩形盖体(206)内顶面上的外侧限位管(207)、内侧限位管(208),套在所述外侧限位管(207)上并用于在所述筒体开口(204)侧边压紧所述侧边环(205a)的外侧弹簧(209),套在所述内侧限位管(208)上并通过中部弯曲后下沉方式以用于向下凸出所述标签粘结层(205c)的内部弹簧(210)。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智能仓储系统中的货物标签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标签筒体单元(2)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矩形筒体(203)的内底面上且位于所述筒体开口(204)侧边并用于对被粘贴取走的所述标签条部(205)的所述侧边环(205a)进行滚动式减小阻力操作的滚珠(211),所述滚珠(211)的数量为两圈,所述外侧弹簧(209)在所述矩形筒体(203)内底面上的投影位于两圈所述滚珠(211)之间。

    技术总结
    本发明属于智能仓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智能仓储系统中的货物标签管理方法。本发明通过先标签粘贴再标签扫描录入的方式,实现货物标签有效管理、方便后期取货出库的效果。此外,其中的下压式标签粘贴器的结构包括顶起板单元以及标签筒体单元,用于安装在两个输送架之间,最终达到对货箱的在线式标签粘贴的目的,该设备具有整体结构合理有效,标签粘贴操作简单快捷,粘贴流程高效便捷,以及设备结构自身稳定性高、方便拆装维修、占地面积小的优点。

    技术研发人员:曹勇;张敏;夏军;奚银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源家居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11.24
    技术公布日:2021.03.12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p.8miu.com/read-24612.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