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一种自动控制领域,特别是关于一种识别电气量变化趋势的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一个复杂的系统中一般含有储能或惯性元件,当系统受到扰动或有输入量时,控制过程不会立即完成,而是有一定的过渡过程。由于被控系统的惯性,会使控制动作不能瞬时纠正被控量的偏差,同样当偏差为零时,控制系统本应立即停止工作,但由于被控系统的惯性,控制动作仍会继续向原来方向进行,致使被控量超过期望值又产生符号相反的偏差,如此反复致使被控量在期望值附近来回摆动直至达到平衡状态。在这一调节过程中,如果能预测被控量的变化趋势,就可以提前改变控制行为,优化整个控制过程和性能。现代控制理论中,一般采取对电气量进行微分的方式,对其进行趋势预测,然而在实际工程中,微分存在不易于程序实现以及对系统噪声敏感等问题,不能独立应用,需要与其它控制环节结合起来应用于实际的控制系统中。综上所述,现代控制系统中缺少一种易于实现的、抗干扰性强的,可以广泛应用于实际工程中的预测电气量变化的控制方法。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识别电气量变化趋势的方法及系统,易于程序实现,抗干扰性强,具备较强的实际工程推广应用价值。能够精确的预测电气量的变化趋势,从而可以提前改变控制行为,优化整个控制过程和性能。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以下技术方案:一种识别电气量变化趋势的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1)对实测电气量进行快速滤波处理;2)对实测电气量进行慢速滤波处理;3)将对电气量进行快速滤波处理后的值与经过慢速滤波处理后的值做差,得到差值;4)对差值进行判别,实现对电气量变化趋势的预测。
进一步,所述差值的判别方法为:若差值大于零,则电气量的变化趋势为上升;如果差值小于零,则电气量的变化趋势为下升;如果差值为零,则电气量恒定无变化。
一种识别电气量变化趋势的系统,其包括:第一处理模块、第二处理模块、差值模块和判别模块;所述第一处理模块对实测电气量进行快速滤波处理;所述第二处理模块对实测电气量进行慢速滤波处理;所述差值模块将对电气量进行快速滤波处理后的值与经过慢速滤波处理后的值做差,得到差值;所述判别模块对差值进行判别,实现对电气量变化趋势的预测。
进一步,所述判别模块中,所述差值的判别方法为:若差值大于零,则电气量的变化趋势为上升;如果差值小于零,则电气量的变化趋势为下升;如果差值为零,则电气量恒定无变化。
本发明由于采取以上技术方案,其具有以下优点:1、本发明采用了实际工程中成熟应用的滤波处理技术,程序易于实现,抗干扰性强。2、本发明能够精确预测电气量的变化趋势,从而可以提前改变控制行为,优化整个控制过程和性能。本发明可以广泛用于实际工程的自动控制系统中。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识别电气量变化趋势的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所描述的本发明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发明提供一种识别电气量变化趋势的方法,该方法将实测电气量分别进行快速滤波和慢速滤波处理后,将对电气量进行快速滤波处理后的值与经过慢速滤波处理后的值做差,再对差值进行判别,实现对电气量变化趋势的预测。
如图1所示,本发明识别电气量变化趋势的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1)对实测电气量进行快速滤波处理;
2)对实测电气量进行慢速滤波处理;
3)将对电气量进行快速滤波处理后的值与经过慢速滤波处理后的值做差,得到差值;
4)对步骤3)中的差值进行判别,实现对电气量变化趋势的预测;
具体为:若差值大于零,则电气量的变化趋势为上升;如果差值小于零,则电气量的变化趋势为下升;如果差值为零,则电气量恒定无变化。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识别电气量变化趋势的系统,其包括:第一处理模块、第二处理模块、差值模块和判别模块;
第一处理模块对实测电气量进行快速滤波处理;
第二处理模块对实测电气量进行慢速滤波处理;
差值模块将对电气量进行快速滤波处理后的值与经过慢速滤波处理后的值做差,得到差值;
判别模块对差值进行判别,实现对电气量变化趋势的预测。
上述实施例中,在判别模块中,差值的判别方法为:若差值大于零,则电气量的变化趋势为上升;如果差值小于零,则电气量的变化趋势为下升;如果差值为零,则电气量恒定无变化。
综上所述,本发明采用了实际工程中成熟应用的滤波处理技术,程序易于实现,抗干扰性强;能够精确预测电气量的变化趋势,从而可以提前改变控制行为,优化整个控制过程和性能。本发明可以广泛用于实际工程的自动控制系统中。
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应明白,本申请的实施例可提供为方法、系统、或计算机程序产品。因此,本申请可采用完全硬件实施例、完全软件实施例、或结合软件和硬件方面的实施例的形式。而且,本申请可采用在一个或多个其中包含有计算机可用程序代码的计算机可用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磁盘存储器、cd-rom、光学存储器等)上实施的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
本申请是参照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方法、设备(系统)、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流程图和/或方框图来描述的。应理解可由计算机程序指令实现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每一流程和/或方框、以及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流程和/或方框的结合。可提供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到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嵌入式处理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以产生一个机器,使得通过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执行的指令产生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装置。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存储在能引导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以特定方式工作的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使得存储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的指令产生包括指令装置的制造品,该指令装置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装载到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上,使得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一系列操作步骤以产生计算机实现的处理,从而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的指令提供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步骤。
1.一种识别电气量变化趋势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对实测电气量进行快速滤波处理;
2)对实测电气量进行慢速滤波处理;
3)将对电气量进行快速滤波处理后的值与经过慢速滤波处理后的值做差,得到差值;
4)对差值进行判别,实现对电气量变化趋势的预测。
2.如权利要求1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差值的判别方法为:若差值大于零,则电气量的变化趋势为上升;如果差值小于零,则电气量的变化趋势为下升;如果差值为零,则电气量恒定无变化。
3.一种识别电气量变化趋势的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处理模块、第二处理模块、差值模块和判别模块;
所述第一处理模块对实测电气量进行快速滤波处理;
所述第二处理模块对实测电气量进行慢速滤波处理;
所述差值模块将对电气量进行快速滤波处理后的值与经过慢速滤波处理后的值做差,得到差值;
所述判别模块对差值进行判别,实现对电气量变化趋势的预测。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判别模块中,所述差值的判别方法为:若差值大于零,则电气量的变化趋势为上升;如果差值小于零,则电气量的变化趋势为下升;如果差值为零,则电气量恒定无变化。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