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菜谱自动调整方法、烹饪系统、存储介质及控制系统与流程

    专利2022-07-08  83


    本申请涉及数据处理
    技术领域
    ,尤其是涉及到一种电子菜谱自动调整方法、烹饪系统、存储介质及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进步,智能烹饪设备越来越流行。电子菜谱可在烹饪设备的主机上运行,进而实现自动化地菜品烹饪过程。目前,电子菜谱中食材的量通常都是以特定单位(如克、千克等)来标示的。然而,用户在食材备料时实际拿取的食材很可能无法精准到电子菜谱中食材标示的量,如按“个”拿取西红柿很难精确到按“克”计算的重量等。由于会按照电子菜谱中固定的烹饪参数进行菜品烹饪,所以食材备料量不准确,会导致实际制作出来的菜品的口味与电子菜谱设定中的菜品口味不一致,进而会影响菜品制作的准确性。技术实现要素:有鉴于此,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电子菜谱的自动调整方法、装置及控制系统,主要目的在于改善目前现有技术中会影响菜品制作准确性的技术问题。依据本申请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电子菜谱的自动调整方法,该方法包括:自动获取食材实际备料的第一重量;根据所述第一重量和所述食材在电子菜谱中标准备料的第二重量的差异信息,对所述电子菜谱相应的烹饪参数进行调整;按照调整后的烹饪参数,执行所述电子菜谱的菜品烹饪任务。依据本申请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电子菜谱的自动调整装置,该装置包括:获取模块,用于自动获取食材实际备料的第一重量;调整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一重量和所述食材在电子菜谱中标准备料的第二重量的差值信息,对所述电子菜谱相应的烹饪参数进行调整;执行模块,用于按照调整后的烹饪参数,执行所述电子菜谱的菜品烹饪任务。本发明还提出一种烹饪系统,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本申请中的方法。本发明还提出一种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本申请中的方法。依据本申请的又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控制系统,包括称重设备和烹饪子系统,所述称重设备用于自动计量被称重食材的重量或自动计算减量,所述烹饪子系统包括用于对食材进行烹饪的烹饪设备和/或用于对调料进行自动定量的配料设备;所述称重设备与所述烹饪子系统进行通信连接以将所述重量或减量信息发送至所述烹饪子系统;所述烹饪子系统根据所述重量或减量信息自适应调整电子菜谱的控制参数。借由上述技术方案,本申请提供的一种电子菜谱的自动调整方法、装置及控制系统,与目前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可自动精确获取食材实际备料的重量,并将该食材实际备料的重量与该食材在电子菜谱中标准备料的重量自动进行差值计算,得到差值信息,进而参考该差值信息自动调整电子菜谱相应的烹饪参数,从而按照调整后的烹饪参数,执行电子菜谱的菜品烹饪任务。将电子菜谱中原本固定的烹饪参数改进为可根据食材实际备料重量进行自动化地适应性调整,使得无论食材实际拿取重量与该食材在电子菜谱中标准备料的重量是否一致,均可保证实际制作出来的菜品的口味与电子菜谱设定中的菜品口味一致,提高了菜品制作的准确性。上述说明仅是本申请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申请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申请的上述和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附图说明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菜谱的自动调整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图2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菜谱的自动调整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3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控制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文中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申请。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为了改善目前现有技术中用户在食材备料时实际拿取的食材很可能无法精准到电子菜谱中食材标示的量,但仍然会按照电子菜谱中固定的烹饪参数进行菜品烹饪,导致实际制作出来的菜品的口味与电子菜谱设定中的菜品口味不一致,进而会影响菜品制作的准确性的技术问题。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子菜谱的自动调整方法,如图1所示,该方法包括:101、自动获取食材实际备料的第一重量。其中,第一重量为食材实际备料的重量,即实际备料重量,可在食材每次备料时自动触发进行称量计算得到。食材可为电子菜谱中的食材,如对于西红柿炒蛋的电子菜谱,电子菜谱中的食材可包括西红柿、鸡蛋等食材;对于小鸡炖蘑菇的电子菜谱,电子菜谱中的食材可包括鸡肉、蘑菇、土豆等食材。对于本实施例的执行主体可为电子菜谱自动调整的装置或设备,可配置在烹饪系统的控制端侧,可根据食材实际备料重量进行自动化地适应性调整电子菜谱中原本固定的烹饪参数,保证实际制作出来的菜品的口味与电子菜谱设定中的菜品口味一致,提高了菜品制作的准确性。并且每当食材备料时可自动触发调整,如执行步骤101至103所示的过程,保证电子菜谱烹饪参数调整的及时性。一切都是自动进行的,不需要用户参与和关注。只要用户取用了食材且不是标准重量,那么后续的菜谱烹饪的时长和/或功率调整及调料调整等的烹饪参数调整都是在用户无感的状态下有序有依据的进行,一方面保障了出品菜品的口感,另一方面极大地方便了用户。102、根据食材实际备料的第一重量和该食材在电子菜谱中标准备料的第二重量的差值信息,对电子菜谱相应的烹饪参数进行调整。这里的差值信息是差异信息的一个下位,也就是说这里的差值信息还可以是比例信息、和值信息等。烹饪参数可包含调料(如盐、糖、酱油、醋、耗油、五香粉、味精等)的投放量,烹饪设备的烹饪功率(如食材加热的温度等)、烹饪时长(如食材加热的时长等),烹饪步骤的执行顺序等。第二重量可为电子菜谱中该食材对应的标准备料的重量,即标准备料重量。差值信息可包含同一食材的实际备料与该食材在电子菜谱中标准备料的重量差值。例如,对于电子菜谱中的食材a和食材b,差值信息可包含如下表1中的差值内容。表1食材名称实际备料重量标准备料重量重量差值食材a200g150g50g食材b150g180g-30g食材a b350g330g20g在本实施例中,如果电子菜谱中存在多个食材,可根据每个食材各自对应的实际备料重量与标准备料重量的差值,对电子菜谱相应的烹饪参数进行调整,和/或根据所有食材总重量的实际备料重量与标准备料重量的差值,对电子菜谱相应的烹饪参数进行调整,具体可根据电子菜谱的菜谱内容以及电子菜谱调整的实际需求进行预设。例如,对于辣椒炒豆腐的电子菜谱,食材可包含辣椒、豆腐,这道菜主要取决于豆腐的口味,是偏咸香口还是偏淡香口,而辣椒则起到辣味调制和菜品配色的作用,因此可主要根据豆腐的实际备料重量与标准备料重量的差值进行烹饪参数调整。如豆腐的实际备料重量大于标准备料重量,则将盐、酱油、耗油等调料量增加,并且增加豆腐的烹饪时长,让其更加容易入味等。再例如,对于牛肉炖土豆的电子菜谱,食材可包含牛肉和土豆,这道菜主要取决于牛肉和土豆的口味,并且牛肉和土豆的投放顺序不同,通常牛肉炖煮的时长较多,而土豆炖煮的时长相比较短一些,因此可根据牛肉和土豆各自对应的实际备料重量与标准备料重量的差值,对电子菜谱相应的烹饪参数进行调整。如牛肉实际备料量大于标准备料量,则将牛肉烹饪时长增加,而土豆实际备料量小于标准备料量,则将土豆的烹饪时长减少等。而牛肉和土豆总重量的实际备料量大于标准备料量,则可将调料量增加,以保证实际制作出来的菜品的口味与电子菜谱设定中的菜品口味一致。再例如,对于西芹木耳的电子菜谱,食材可包含西芹和木耳,这道菜主要取决于西芹和木耳的口味,并且西芹和木耳一同下锅,因此可根据西芹和木耳总重量的实际备料量与标准备料量的差值进行调整烹饪参数。如西芹和木耳总重量的实际备料量小于标准备料量,则将西芹和木耳一同下锅后的烹饪时长降低,并且调料量也相应减少一些。再例如,对于某电子菜谱,食材可包含食材a和食材b和食材c等,这道菜的标准烹饪步骤是先投放食材a加热一定时长后,投放b继续加热一定时长后,再投放食材c进行加热。相当于食材a的加热时长累计最长,而通过食材实际备料量可确定,食材a实际备料较少,而食材b相对标准备料实际备料较多,可将食材b的投放顺序调整为最先投放,然后是投放食材a,再投放b,以增加食材b的加热时长,增加较多备料的食材b的煮熟程度。103、按照调整后的烹饪参数,执行电子菜谱的菜品烹饪任务。在调整完成电子菜谱中的烹饪参数后,后续可按照调整后的烹饪参数,执行电子菜谱的菜品烹饪任务。例如,调整后的电磁炉加热功率为500w和20分钟的加热时长,向电磁炉发送相应的控制指令。调整后的盐投放重量为20g,酱油投放重量为15g,耗油投放重量为10g,向调料设备发送相应的控制指令等。本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菜谱的自动调整方法,与目前现有技术相比,本实施例可自动精确获取食材实际备料的重量,并将该食材实际备料的重量与该食材在电子菜谱中标准备料的重量自动进行差值计算,得到差值信息,进而参考该差值信息自动调整电子菜谱相应的烹饪参数,从而按照调整后的烹饪参数,执行电子菜谱的菜品烹饪任务。将电子菜谱中原本固定的烹饪参数改进为可根据食材实际备料重量进行自动化地适应性调整,使得无论食材实际拿取重量与该食材在电子菜谱中标准备料的重量是否一致,均可保证实际制作出来的菜品的口味与电子菜谱设定中的菜品口味一致,提高了菜品制作的准确性。进一步的,作为上述实施例的细化和扩展,在计算食材实际备料的重量时,将由本地控制器完成或者交由远端的烹饪系统控制器完成,相应可选的,步骤101具体可包括:自动获取食材的减量重量,并发送至烹饪系统作为食材实际备料的第一重量;或者,自动获取食材减量前重量和减量后重量,并发送至烹饪系统;其中,烹饪系统可根据食材减量前重量和减量后重量得到减重重量作为食材实际备料的第一重量。例如,用户在拿取食材进行备料操作之前,食材可放置在特定的位置处,如食材存放装置中,在用户拿取食材进行食材备料时,由食材存放装置本地的控制器自动计算出食材的减量重量,并自动发送至烹饪系统作为食材实际备料的重量。除此之外,也可以在用户拿取食材进行食材备料时,自动获取食材减量前重量和减量后重量,并发送至烹饪系统,进而使得烹饪系统的控制器根据食材减量前重量和减量后重量得到减重重量作为食材实际备料的重量。进一步的,为了精准测量出食材被拿取前后的重量变化情况,可选的,放置食材的位置处可设置电子秤以对其计量对象进行称重,并且电子秤与烹饪系统通信连接。例如,每个放置食材的位置处都包含一个电子秤,该电子称对放置于其上的食材进行减量称重,也就是用户拿走多少重量的食材都会被称量出来,该计算可以是在电子秤本地完成,也可以交由远端通过两次的前后两次的重量值取差值完成。该电子秤的微控制器还与远端的控制器连接,以将其检测到的重量绝对值或者差值发送至远端的控制器,由远端的控制器进行逻辑处理。远端的控制器可以是烹饪系统的中央控制器,而烹饪系统则包含了烹饪设备和调料设备。电子菜谱可以在中央控制器上的解析运行,中央控制器将解析后的诸如盐多少克及下料时间等调料信息发送至调料设备,调料设备据此下调料。需要说明的是,电子菜谱的解析和运行工作也可以都放在设备端,也就是烹饪设备或调料设备上,而此时中央控制器则可有可无,电子秤只需要与烹饪系统中主控设备连接即可。在实际的应用场景中,由于用户在实际拿取食材过程中有时针对一次备料并非一次拿取完成,需要多次拿取,因此为了精准获取食材实际备料的重量,可选的,电子秤对其计量对象进行称重具体可包括:在判定食材开始发生减重时,记录相应的减重重量以及启动减重重量累加的计时;若判定食材再次发生减重、且计时的时长小于预设时长阈值,则根据再次减重的重量,累加食材的减重重量,并重新开始计时;若重新计时的时长等于预设时长阈值、且在重新计时的时长内该食材未发生再次减重,则将本次累加的食材的减重重量,确定为所述食材实际备料的第一重量。预设时长阈值可用于判定用户本次备料操作是否完成,若用户长时间未操作可认为食材备料完成。例如,在判定土豆开始减重时,记录本次减重的重量100g以及启动减重重量累加的计时,后续如果土豆再次发生减重110g,并且累加的计时小于预设的时长阈值,则说明用户针对本次备料又一次拿取了土豆这一食材,将土豆的减量重量累计至100g 110g=210g,并将上一次的计时重置,进而重新开始计时。后续如果土豆再次发生减重150g,并且计时的时长依然小于预设的时长阈值,则说明用户针对本次备料再一次拿取了土豆这一食材,将土豆的减量重量累计至210g 150g=360g,并将计时重置,进而重新开始计时;而如果后续计时的时长等于该预设的时长阈值时土豆这一食材仍没有发生减重,说明土豆这一食材的备料完成,将土豆在这次备料操作中累加的减量重量作为土豆实际备料的重量。通过这种可选方式,可精准地计算出用户在一次备料多次拿取同一食材时的食材实际备料重量,便于后续精确调整电子菜谱的烹饪参数。为了满足更多的需求,进一步可选的,每一放置食材的位置处均包含电子秤;或者,至少两种食材的位置处可包含共同的电子秤,相应的,步骤101中,自动获取食材实际备料的第一重量,可包括:获取食材识别码;根据电子秤计算的减重/重量信息,获取食材识别码对应的食材实际备料的第一重量。食材标识码可用于唯一标识食材,这样在利用一个电子秤对至少两种食材的减量/重量进行称量计算时,根据电子秤计算的减重/重量信息,准确获取食材识别码对应食材的实际备料重量,节省电子秤前期的布置成本,并且可准确获取食材实际备料的重量,保证后续可准确调整电子菜谱中的烹饪参数。为了准确获取食材识别码,示例性的,获取食材识别码具体可包括:获取用户语音指令指示的食材,并对应至相应的食材识别码;或者,获取对饮不同食材的选择指令,根据选择指令确定对应的食材识别码;或者,采集减重前后该至少两种食材的图像信息,比较前后图像信息的差异确定食材及其对应的食材识别码。例如,可以由拿取食材的用户进行主动选择,如一个电子秤上放置两个食材,这两个食材分别对应两个按键,每个按键对应一个食材识别码,当用户拿取食材时,首先触发按键,然后再进行拿取食材。这样,按键对应的食材识别码便会与此次的减重关联。获取到的食材减量重量即为与食材识别码对应的食材实际备料的重量。通过这种可选方式,操作简单方便,可节省电子秤前期的布置成本,并且可准确获取食材实际备料的重量,保证后续可准确调整电子菜谱中的烹饪参数。再例如,用户可通过语音指令来指示当前正在拿取哪个食材,在装置侧进行相应的语音识别,识别出相应食材的食材名称,进而确定与该食材名称对应的食材识别码,该食材识别码便会与此次的减重关联。获取到的食材减量重量即为与食材识别码对应的食材实际备料的重量。通过这种可选方式,更加简单方便,无需用户手动按键,通过语音即可指示当前拿取的目标食材,便于准确确定出当前发生减量的目标食材,以及该目标食材实际备料的重量。而上述按键或语音提示的方式,在一定程度上需要用户做出额外的操作,并且用户也容易忘记在食材拿取前做出此操作。因此本实施例的又一种可选方式中,可利用图像识别的方式,采集减重前后该至少两种食材的图像信息,然后比较前后图像信息的差异确定食材及其对应的食材识别码,此过程无需用户在拿取食材时做出额外的操作,完全可做到用户无感知的情况下确定用户拿取的目标食材,不但可节省电子秤前期的布置成本,而且还可准确获取用户拿取的目标食材实际备料的重量,保证后续可准确调整电子菜谱中的烹饪参数。例如,通过摄像头进行人工智能(artificialintelligence,ai)识别,监控食材a、食材b、食材c存放时的图像,在电子秤(食材a、食材b、食材c的位置处包含的共用电子秤)发生重量变化时,获取变化前后的图像信息,比较变化前后的图像信息,如果其中的食材a图像在重量变化前后存在不一致,那么可确定食材a的食材识别码即为当前用户拿取的食材的食材识别码,而如果其中的食材b图像在重量变化前后存在不一致,那么可确定食材b的食材识别码即为当前用户拿取的食材的食材识别码,而如果其中的食材c图像在重量变化前后存在不一致,那么可确定食材c的食材识别码即为当前用户拿取的食材的食材识别码。以上为准确获取食材的实际备料量的具体实现过程,下面具体说明调整电子菜谱中烹饪参数的实现过程:可选的,步骤102具体可包括:根据食材实际备料的第一重量和该食材在电子菜谱中标准备料的第二重量的差值信息,对电子菜谱相应的调料投放量(如盐投放量、醋的投料量等)进行调整;和/或,根据该差值信息,对电子菜谱相应的烹饪功率(如电磁炉的加热功率,炒菜机的加热功率等)和/或烹饪时长(如电磁炉的加热时长,炒菜机的加热时长等)进行调整。通过这种可选方式,可根据食材的实际备料量与标准备料量的差值,精准调整电子菜谱中的烹饪参数。示例性的,上述根据差值信息,对电子菜谱相应的调料投放量进行调整,具体包括:根据差值信息,获取各个食材实际备料的总重量相对于各个食材在电子菜谱中标准总重量的增加或减少差值;依据总重量的增加或减少差值,从关系曲线或约束关系表中获取各个调料对应的增加或减少差值;按照各个调料对应的增加或减少差值,对相应调料的投放量进行增加或减少调整。例如,假设电子菜谱中一份西红柿炒蛋的食材西红柿需要500g,鸡蛋需要300g,盐20g,其他略。用户在烹饪时,首先走到放置原材料西红柿的位置上(原材料西红柿可以是完整的一个一个的存放,也可以是切配好后一块一块的存放),然后拿取西红柿,此时电子秤实时显示减量的重量,也就是用户拿取部分的重量。用户通过多次拿取无法准确的拿出500g,最后一次时确定总共拿取了600g并离开,此时电子秤判断用户长时间不操作而确认本次烹饪西红柿为600g,将该600g的信息以及标识西红柿的获批编码一起发送至中央控制器。同样的,当用户取鸡蛋时,最后一次时拿取了500g,电子秤也将鸡蛋500g的信息发送至中央控制器。食材拿取完毕后,中央控制器根据食材实际重量相对于菜谱中标准重量的增加量来对调料的投放量进行自动调整,并将调整后的调料量修正值发送至调料设备。具体来说,每个电子菜谱都可以包含一个食材与调料的关系曲线或者约束关系表,中央控制器据此来得到调料量的修正值。仍以上例来说,西红柿炒蛋的电子菜谱中可以包含以下约束关系表,如表2所示。表2上述约束关系还可以转换为关系曲线,而关系曲线对应的即为方程式或方程组等计算公式。通过这种可选方式,可根据食材的实际备料重量和该食材在电子菜谱中的标准备料重量的差值信息,准确对电子菜谱相应的调料投放量烹饪参数进行调整,使得无论食材实际拿取重量与该食材在电子菜谱中标准备料的重量是否一致,均可保证实际制作出来的菜品的口味与电子菜谱设定中的菜品口味一致,提高了菜品制作的准确性。示例性的,上述根据差值信息,对电子菜谱相应的烹饪功率和/或烹饪时长进行调整具体可包括:根据差值信息,获取目标食材实际备料的重量相比于目标食材在电子菜谱中标准重量的增加或减少差值,其中,目标食材为同一批次下锅烹饪的至少一食材;依据目标食材重量的增加或减少差值,从关系曲线或约束关系表中获取目标食材对应烹饪步骤的烹饪功率和/或烹饪时长的增加或减少差值;按照烹饪功率和/或烹饪时长的增加或减少差值,对相应烹饪步骤的烹饪功率和/或烹饪时长进行增加或减少调整。例如,当食材增多了,不但调料量要随之改变,烹饪的功率和/或时长也要发生变化,否则就有可能出现烹饪不熟或者糊锅的现象。而对于电子菜谱来说,其包含了加热的时长和功率因素,比如:3000w,加热2分钟为一个烹饪步骤,那么其中的2分钟就是时长因素,3000w就是功率因素,其可以根据食材量的变化而进行调整。在一个实施例中,调整关系如下(仍以西红柿炒蛋为例):由于西红柿炒蛋的过程是分步进行,先煎鸡蛋后加西红柿,因此,当判断鸡蛋的重量大于标准值时,则延长煎鸡蛋的时间,而当西红柿的重量超过标准值时,则延长加入西红柿后的烹饪时间,至于具体延长的数值,则类比上表2,当小于一个比较小的增加比例值时(例如5%)则不作调整,当大于5%时,则同等比例调整,或者不对称调整,或者依照曲线或函数关系调整。同理,当重量小于标准值时,处理方法类同,在此本实施例不再赘述。通过这种可选方式,可根据食材的实际备料重量和该食材在电子菜谱中的标准备料重量的差值信息,准确对电子菜谱相应的烹饪时长和/或烹饪功率的烹饪参数进行调整,使得无论食材实际拿取重量与该食材在电子菜谱中标准备料的重量是否一致,均可保证实际制作出来的菜品的口味与电子菜谱设定中的菜品口味一致,提高了菜品制作的准确性。进一步的,作为图1所示方法的具体实现,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子菜谱的自动调整装置,如图2所示,该装置包括:获取模块21、调整模块22、执行模块23。获取模块21,用于自动获取食材实际备料的第一重量;调整模块22,用于根据所述第一重量和所述食材在电子菜谱中标准备料的第二重量的差值信息,对所述电子菜谱相应的烹饪参数进行调整;执行模块23,用于按照调整后的烹饪参数,执行所述电子菜谱的菜品烹饪任务。在具体的应用场景中,获取模块21,具体用于自动获取减量重量,并发送至烹饪系统作为第一重量;或者,自动获取减量前重量和减量后重量,并发送至烹饪系统;所述烹饪系统根据减量前重量和减量后重量得到减重重量作为第一重量。在具体的应用场景中,可选的,放置食材的位置处设置电子秤以对其计量对象进行称重,并且所述电子秤与所述烹饪系统通信连接。在具体的应用场景中,获取模块21,具体还用于在判定所述食材开始发生减重时,记录相应的减重重量以及启动减重重量累加的计时;若判定所述食材再次发生减重、且计时的时长小于预设时长阈值,则根据再次减重的重量,累加所述食材的减重重量,并重新开始计时;若重新计时的时长等于预设时长阈值、且在重新计时的时长内所述食材未发生再次减重,则将本次累加的所述食材的减重重量,确定为所述食材实际备料的第一重量。在具体的应用场景中,可选的每一放置食材的位置处均包含电子秤;或者,至少两种食材的位置处包含共同的电子秤;相应的,获取模块21,具体还用于获取食材识别码;根据所述电子秤计算的减重/重量信息,获取所述食材识别码对应的食材实际备料的第一重量。在具体的应用场景中,获取模块21,具体还用于获取用户语音指令指示的食材,并对应至相应的食材识别码;或者,获取对饮不同食材的选择指令,根据所述选择指令确定对应的食材识别码;或者,采集减重前后所述至少两种食材的图像信息,比较前后图像信息的差异确定食材及其对应的食材识别码。在具体的应用场景中,调整模块22,具体用于根据所述差值信息,对所述电子菜谱相应的调料投放量进行调整;和/或,根据所述差值信息,对所述电子菜谱相应的烹饪功率和/或烹饪时长进行调整。在具体的应用场景中,调整模块22,具体还用于根据所述差值信息,获取各个食材实际备料的总重量相对于所述各个食材在所述电子菜谱中标准总重量的增加或减少差值;依据总重量的增加或减少差值,从关系曲线或约束关系表中获取各个调料对应的增加或减少差值;按照所述各个调料对应的增加或减少差值,对相应调料的投放量进行增加或减少调整。在具体的应用场景中,调整模块22,具体还用于根据所述差值信息,获取目标食材实际备料的重量相比于所述目标食材在所述电子菜谱中标准重量的增加或减少差值,其中,所述目标食材为同一批次下锅烹饪的至少一食材;依据所述目标食材重量的增加或减少差值,从所述关系曲线或约束关系表中获取所述目标食材对应烹饪步骤的烹饪功率和/或烹饪时长的增加或减少差值;按照所述烹饪功率和/或烹饪时长的增加或减少差值,对相应烹饪步骤的烹饪功率和/或烹饪时长进行增加或减少调整。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菜谱的自动调整装置所涉及各功能单元的其它相应描述,可以参考图1中方法的对应描述,在此不再赘述。本发明一种烹饪系统的实施例中,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上述任一方法或步骤。本发明一种可读存储介质的实施例中,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任一方法或步骤。基于上述如图1所示方法和如图2所示的虚拟装置,相应的,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如图1所示的方法。基于这样的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软件产品可以存储在一个非易失性存储介质(可以是cd-rom,u盘,移动硬盘等)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申请各个实施场景的方法。基于上述如图1所示方法和如图2所示的虚拟装置,相应的,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控制系统,如图3所示,包括称重设备31和烹饪子系统32,称重设备31(如可包含电子秤或其他可计算重量的设备等)可用于自动计量被称重食材的重量或自动计算减量,而烹饪子系统32具体可包括用于对食材进行烹饪的烹饪设备321(如炒菜机、智能炖煮锅等)和/或用于对调料进行自动定量的配料设备322(如多种调料投放集中管理的设备等);称重设备31与烹饪子系统32进行通信连接以将称重设备31得到的重量或减量信息发送至烹饪子系统32;烹饪子系统32可根据接收到的重量或减量信息自适应调整电子菜谱的控制参数。例如,控制参数可包含调料(如盐、糖、酱油、醋、耗油、五香粉、味精等)的投放量,烹饪设备的烹饪功率(如食材加热的温度等)、烹饪时长(如食材加热的时长等),烹饪步骤的执行顺序等烹饪参数。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本申请可以借助软件加必要的通用硬件平台的方式来实现,也可以通过硬件实现。通过应用本实施例提出的方案,与目前现有技术相比,本实施例方案可自动精确获取食材实际备料的重量,并将该食材实际备料的重量与该食材在电子菜谱中标准备料的重量自动进行差值计算,得到差值信息,进而参考该差值信息自动调整电子菜谱相应的烹饪参数,从而按照调整后的烹饪参数,执行电子菜谱的菜品烹饪任务。将电子菜谱中原本固定的烹饪参数改进为可根据食材实际备料重量进行自动化地适应性调整,使得无论食材实际拿取重量与该食材在电子菜谱中标准备料的重量是否一致,均可保证实际制作出来的菜品的口味与电子菜谱设定中的菜品口味一致,提高了菜品制作的准确性。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附图只是一个优选实施场景的示意图,附图中的模块或流程并不一定是实施本申请所必须的。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施场景中的装置中的模块可以按照实施场景描述进行分布于实施场景的装置中,也可以进行相应变化位于不同于本实施场景的一个或多个装置中。上述实施场景的模块可以合并为一个模块,也可以进一步拆分成多个子模块。上述本申请序号仅仅为了描述,不代表实施场景的优劣。以上公开的仅为本申请的几个具体实施场景,但是,本申请并非局限于此,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思之的变化都应落入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当前第1页1 2 3 
    技术特征:

    1.一种电子菜谱的自动调整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自动获取食材实际备料的第一重量;

    根据所述第一重量和所述食材在电子菜谱中标准备料的第二重量的差异信息,对所述电子菜谱相应的烹饪参数进行调整;

    按照调整后的烹饪参数,执行所述电子菜谱的菜品烹饪任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动获取食材实际备料的第一重量包括:

    自动获取减量重量,并发送至烹饪系统作为第一重量;或者,

    自动获取减量前重量和减量后重量,并发送至烹饪系统;所述烹饪系统根据减量前重量和减量后重量得到减重重量作为第一重量。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放置食材的位置处设置电子秤以对其计量对象进行称重,并且所述电子秤与所述烹饪系统通信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秤对其计量对象进行称重包括:

    在判定所述食材开始发生减重时,记录相应的减重重量以及启动减重重量累加的计时;

    若判定所述食材再次发生减重、且计时的时长小于预设时长阈值,则根据再次减重的重量,累加所述食材的减重重量,并重新开始计时;

    若重新计时的时长等于预设时长阈值、且在重新计时的时长内所述食材未发生再次减重,则将本次累加的所述食材的减重重量,确定为所述食材实际备料的第一重量。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放置一种食材的位置处对应设置电子秤;或者,

    至少两种食材的位置处包含共同的电子秤,所述自动获取食材实际备料的第一重量,包括:

    获取食材识别码;

    根据所述电子秤计算的减重/重量信息,获取所述食材识别码对应的食材实际备料的第一重量。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食材识别码包括:

    获取用户语音指令指示的食材,并对应至相应的食材识别码;或者,

    获取对饮不同食材的选择指令,根据所述选择指令确定对应的食材识别码;或者,

    采集减重前后所述至少两种食材的图像信息,比较前后图像信息的差异确定食材及其对应的食材识别码。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第一重量和所述食材在电子菜谱中标准备料的第二重量的差异信息,对所述电子菜谱相应的烹饪参数进行调整包括:

    根据所述差异信息,对所述电子菜谱相应的调料投放量进行调整;和/或,

    根据所述差异信息,对所述电子菜谱相应的烹饪功率和/或烹饪时长进行调整。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差异信息,对所述电子菜谱相应的调料投放量进行调整,具体包括:

    根据所述差异信息,获取各个食材实际备料的总重量相对于所述各个食材在所述电子菜谱中标准总重量的增加或减少差值;

    依据总重量的增加或减少差值,从关系曲线或约束关系表中获取各个调料对应的增加或减少差值;

    按照所述各个调料对应的增加或减少差值,对相应调料的投放量进行增加或减少调整。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差异信息,对所述电子菜谱相应的烹饪功率和/或烹饪时长进行调整包括:

    根据所述差异信息,获取目标食材实际备料的重量相比于所述目标食材在所述电子菜谱中标准重量的增加或减少差值,其中,所述目标食材为同一批次下锅烹饪的至少一食材;

    依据所述目标食材重量的增加或减少差值,从所述关系曲线或约束关系表中获取所述目标食材对应烹饪步骤的烹饪功率和/或烹饪时长的增加或减少差值;

    按照所述烹饪功率和/或烹饪时长的增加或减少差值,对相应烹饪步骤的烹饪功率和/或烹饪时长进行增加或减少调整。

    10.一种烹饪系统,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11.一种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12.一种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称重设备和烹饪子系统,所述称重设备用于自动计量被称重食材的重量或自动计算减量,所述烹饪子系统包括用于对食材进行烹饪的烹饪设备和/或用于对调料进行自动定量的配料设备;

    所述称重设备与所述烹饪子系统进行通信连接以将所述重量或减量信息发送至所述烹饪子系统;所述烹饪子系统根据所述重量或减量信息自适应调整电子菜谱的控制参数。

    技术总结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电子菜谱自动调整方法、烹饪系统、存储介质及控制系统,属于数据处理技术领域。其中方法包括:首先自动获取食材实际备料的第一重量;再根据所述第一重量和所述食材在电子菜谱中标准备料的第二重量的差值信息,对所述电子菜谱相应的烹饪参数进行调整;然后按照调整后的烹饪参数,执行所述电子菜谱的菜品烹饪任务。本申请将电子菜谱中原本固定的烹饪参数改进为可根据食材实际备料重量进行自动化地适应性调整,使得无论食材实际拿取重量与该食材在电子菜谱中标准备料的重量是否一致,均可保证实际制作出来的菜品的口味与电子菜谱设定中的菜品口味一致,提高了菜品制作的准确性。

    技术研发人员:史大磊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珠海优特智厨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12.01
    技术公布日:2021.03.12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p.8miu.com/read-24493.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