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一种u型全自动分料输送机,属于分料输送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在现代工业生产过程中,往往需要按照物料尺寸大小不同进行筛检,再分别输送、存储和包装。采取人工方式筛检,不仅费时费力,工作效率低,而且难以保证筛选效果,严重制约生产效率提升,无法适应现代工业生产要求。
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u型全自动分料输送机,以解决现有技术中采用人工方式筛检不同尺寸物料,费时费力,工作效率低,无法适应现代工业生产要求的技术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u型全自动分料输送机,包括第一传送通路,所述第一传送通路上设有不少于一个辊筒组件,每个辊筒组件包括不少于一个呈彼此平行分布的辊筒,相邻辊筒之间存有间隙,每个辊筒组件正下方设有与其对应的第二传送通路。
进一步地,所述辊筒组件与第一传送通路可拆卸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辊筒组件还包括设于辊筒两端的支撑板,所述辊筒通过其转轴与支撑板转动连接;
第一传送通路与辊筒组件连接处设有凸台,辊筒组件通过其支撑板压合于凸台上。
进一步地,所述辊筒组件的各辊筒之间传动连接,辊筒组件还包括第一动力源,所述第一动力源的动力输出端与至少一个辊筒传动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动力源包括电机。
进一步地,还包括设于第一传送通路或/和第二传送通路下方的收集箱。
进一步地,第一传送通路或/和第二传送通路上设有传送带。
进一步地,第一传送通路上的传送带包括彼此不连续分布且传送方向相同的第二传送带和第三传送带,第二传送通路上的传送带包括设于辊筒组件正下方的第一传送带。
进一步地,还包括底板,所述底板上设有支撑架,第一传送通路或/和第二传送通路上的传送带设于支撑架的顶端。
进一步地,支撑架的顶端与所述传送带的带轮转动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所达到的有益效果:在不连续分布且传送方向相同的第二传送带和第三传送带之间,可拆卸连接有辊筒组件,辊筒组件上设有若干平行分布的辊筒,相邻辊筒之间存有间隙,尺寸较小物料可自辊筒间隙中落入到位于辊筒组件正下方的第二传送带上,从而实现对不同尺寸物料的筛检,自动完成各自的输送、存储和包装工作。通过更换不同型号的辊筒组件,可以实现对不同尺寸物料的筛检,也可以在第一传送通路上同时设置多个辊筒组件,每个辊筒组件的型号不同,每个辊筒组件正下方设有与其对应的第二传送通路,从而实现对多个尺寸物料的筛检。本发明结构简单,适用范围广,可靠性强,便于广泛推广应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拆除辊筒组件后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中辊筒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底板;2、第一传送带;3、辊筒组件;31、辊筒;32、支撑板;33、转轴;4、第二传送带;41、第三传送带;5、支撑架;6、凸台。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发明的描述中,术语“前”、“后”、“左”、“右”、“上”、“下”、“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中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而不是要求本发明必须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本发明描述中使用的术语“前”、“后”、“左”、“右”、“上”、“下”指的是附图中的方向,术语“内”、“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
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u型全自动分料输送机,如图1和图2所示,分别是本发明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和俯视结构示意图,本发明主体结构包括第一传送带2、辊筒组件3、第二传送带4、第三传送带41。其中,第二传送带4、辊筒组件3、第三传送带41构成第一传送通路,物料自第二传送带4向右传送至辊筒组件3,再由辊筒组件3向右传送至第三传送带41,接着由第三传送带41向右传送直至物料落下,掉入第三传送带41下方的收集箱内。第一传送带2构成第二传送通路,位于辊筒组件3的正下方,第一传送带2可以与第二传送带4和第三传送带41彼此平行,但为了增强本发明的结构紧凑性,控制结构尺寸,本实施例中,第一传送带2与第二传送带4和第三传送带41保持垂直。物料在第一传送通路传送过程中,尺寸较小的物料自辊筒组件3间隙中落入到第一传送带2上,第一传送带2由后向前传送小尺寸物料,直至落入到第一传送带2下方的收集箱内。本发明实施例中,从前方先后看,第一传送带2、第二传送带4、第三传送带41构成一个类似于u型结构。
为增强本发明的适用性,辊筒组件3与第一传送通路可拆卸连接,具体结构如下所述,如图3所示,是本发明实施例拆除辊筒组件后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左侧的第二传送带4与右侧的第三传送带41之间连接有凸台6,凸台高度低于第二传送带4和第三传送带41的顶面位置,但高于第二传送带4和第三传送带41的底面位置。如图4所示,是本发明实施例中辊筒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包括若干个彼此平行分布的辊筒31,相邻辊筒31之间存有间隙,辊筒31两端设有支撑板32,辊筒31通过其转轴33与支撑板32转动连接,辊筒组件3通过其支撑板32正好压合于凸台6上,以方便辊筒组件3的安装和更换。用户可根据实际需要,更换不同型号的辊筒组件3,图4中给出了两种型号辊筒组件3的俯视图和前视图,其中左侧辊筒组件3由3个辊筒31组成,右侧辊筒组件3由4个辊筒31组成,左侧辊筒组件3的辊筒31间隙大于右侧辊筒组件3的辊筒31间隙,左侧辊筒组件3可使较大尺寸物料自辊筒31间隙落到第一传送带2。
更具体地,如果辊筒组件3所设置辊筒31数量较少,乃至仅设置有一个辊筒31,此时可依靠第二传送带4和第三传送带41自身传送动力传送物料,如果辊筒组件3所设置辊筒31数量较多,则需要自带传送动力。本实施例中,辊筒组件3还包括电机作为第一动力源,电机的动力输出端与其中一个辊筒31传动连接,每个辊筒31的转轴33上均设有传动轮,传动轮套接有传动皮带,各辊筒31之间通过传动皮带传动连接,电机带动各辊筒31转动,进而带动辊筒组件3上的物料向右传送至第三传送带41,从而实现辊筒组件3的传送功能。
更具体地,为提高本发明的整体结构紧凑型,还包括底板1,所述底板1上设有支撑架5,第一传送带2、第二传送带4、第三传送带41均设置于支撑架5的顶端,每个传送带至少有两个带轮,位于传送带两端的带轮通过其转轴与支撑架5顶端连接,每个传送带至少有一个电机作为第二动力源,电机的动力输出端与其中一个带轮传动连接,电机驱动该带轮转动,该带轮再通过传送带上的传送皮带带动其他带轮转动,从而实现各传送带的传送功能。
本发明的优点在于,通过更换不同型号的辊筒组件3,可以实现对不同尺寸物料的筛检,也可以在第一传送通路上同时设置多个辊筒组件3,每个辊筒组件3的型号不同,每个辊筒组件3正下方设有与其对应的第二传送通路,从而实现对多个尺寸物料的筛检。本发明结构简单,便于广泛应用于蔬果筛选等诸多领域,成本低廉,可靠性强。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变形,这些改进和变形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1.一种u型全自动分料输送机,其特征是,包括第一传送通路,所述第一传送通路上设有不少于一个辊筒组件(3),每个辊筒组件(3)包括不少于一个呈彼此平行分布的辊筒(31),相邻辊筒(31)之间存有间隙,每个辊筒组件(3)正下方设有与其对应的第二传送通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u型全自动分料输送机,其特征是,所述辊筒组件(3)与第一传送通路可拆卸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u型全自动分料输送机,其特征是,所述辊筒组件(3)还包括设于辊筒(31)两端的支撑板(32),所述辊筒(31)通过其转轴(33)与支撑板(32)转动连接;
第一传送通路与辊筒组件(3)连接处设有凸台(6),辊筒组件(3)通过其支撑板(32)压合于凸台(6)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u型全自动分料输送机,其特征是,所述辊筒组件(3)的各辊筒(31)之间传动连接,辊筒组件(3)还包括第一动力源,所述第一动力源的动力输出端与至少一个辊筒(31)传动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u型全自动分料输送机,其特征是,所述第一动力源包括电机。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u型全自动分料输送机,其特征是,还包括设于第一传送通路或/和第二传送通路下方的收集箱。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u型全自动分料输送机,其特征是,第一传送通路或/和第二传送通路上设有传送带。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u型全自动分料输送机,其特征是,第一传送通路上的传送带包括彼此不连续分布且传送方向相同的第二传送带(4)和第三传送带(41),第二传送通路上的传送带包括设于辊筒组件(3)正下方的第一传送带(2)。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u型全自动分料输送机,其特征是,还包括底板(1),所述底板(1)上设有支撑架(5),第一传送通路或/和第二传送通路上的传送带设于支撑架(5)的顶端。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u型全自动分料输送机,其特征是,支撑架(5)的顶端与所述传送带的带轮转动连接。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