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到数控机械加工管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rfid的数控制造现场刀具流转管控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数控制造车间向数字化、智能化的转变,车间生产节奏加快,加工的零件复杂程度也出现了大幅提升。因此,数控制造现场对刀具的需求量和流转速度有了更高的要求。高效、准确的刀具管理不仅可以确保车间生产节奏不会因缺少刀具而受影响,还可以保障零件的加工质量。传统的车间刀具识别管理仍主要借助于人工及条形码方式,耗费较大的人力资源,效率较低,同时需要操作人员手动向机床数控系统输入刀具参数完成建刀,存在较大的出错风险。
公开号为cn103076764a,公开日为2013年05月01日的中国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基于rfid技术的西门子840d数控系统动态刀具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动态刀具管理系统由刀具信息自动采集层、刀具自动识别层和数据管理层组成,刀具信息自动采集层和刀具自动识别层之间的通讯通过rs232接口连接,刀具信息自动采集层和刀具自动识别层分别通过现场总线连接上位机,将刀具数据传输到上位机的数据库中;
所述刀具信息自动采集层,在刀柄或联接副上安装rfid芯片,相应的在西门子840d数控系统的装刀位置、自动换刀位布置rfid读写头,实现装载刀具时刀具信息的自动采集,并将相关信息传输至后台刀具自动识别层,为后续的操作提供实时数据源;
所述刀具自动识别层,根据刀具信息自动采集层提供的实时信息,将刀具加载于正确的刀具位,并将刀具信息传输入数控机床系统变量,在西门子840d数控系统的刀具管理系统中进行相应的操作,在加工过程中刀具换刀时将刀具剩余寿命时间写入刀具上的rfid芯片中,实时更新刀具的寿命信息;
所述数据管理层,用于管理刀具全生命周期过程的动静态信息。
该专利文献公开的数控系统动态刀具管理方法,能够为实现全生产车间的刀具网络化管理打下坚实的基础。但是,现场刀具管理的精确性和高效性欠佳。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基于rfid的数控制造现场刀具流转管控方法,本发明能保证每把刀具唯一标识,在现场对刀具需求量大幅度增加的情况下,带有rfid芯片的刀具可被快速的识别和区分,同时使用写入刀具信息的rfid芯片自动传递信息,可有效避免人工操作出现的错误,提升现场刀具管理的精确性和高效性。
本发明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基于rfid的数控制造现场刀具流转管控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a、在每把刀具上安装rfid芯片,在测刀仪和机床刀库上分别安装rfid固定读写模块,对刀具进行测量,在机床上位机和中央刀库装卸站上分别安装手持式rfid读写器;
b、刀具完成测量后,测刀仪与rfid固定读写模块,将刀具信息写入到rfid芯片中,用于对刀具唯一编码;
c、刀具在转运时,采用手持式rfid读写器读取刀具芯片信息,并与刀具运输车的刀孔信息进行绑定;
d、刀具运输车到达机床刀库时,操作人员按照机床上位机提供的刀具装载列表进行刀具校验,并取出刀具安装至机床刀库;
e、刀具进入机床刀库后,通过固定在机床刀库中的rfid固定读写模块读取刀具芯片信息,替换原有人工输入的刀具信息;
f、刀具在使用完成后,通过固定在机床刀库中的rfid固定读写模块向rfid芯片中写入本次刀具使用记录,并更新刀具芯片信息;
g、进行刀具回收时,通过机床上位机上的手持式rfid读写器读取刀具芯片信息,并与刀具运输车的刀孔信息进行绑定,完成刀具转运信息与系统数据绑定;
h、刀具运输车到达中央刀库装卸站时,使用手持式rfid读写器进行刀具识别和清点,完成刀具的回收入库工作。
所述步骤a中,对刀具进行测量具体是指将rfid芯片安装在刀具的刀柄部位,并与测刀仪集成的rfid固定读写模块安装在测刀仪的内部,用于刀具在测量时对刀具上的rfid芯片进行读写。
所述步骤a中,机床刀库上安装的rfid固定读写模块位于机床刀库内部,并与机床数控系统集成。
所述步骤b中,将刀具信息写入到rfid芯片中具体是指将测刀仪上的rfid固定读写模块通过有线通信方式与连接对刀仪的计算机连接,刀具测量完成后,通过rfid固定读写模块向rfid芯片中写入刀具信息,用于车间生产管理系统中的刀具信息动态关联。
所述步骤b中,刀具信息包括刀具编号、刀具名称、刀具类型、刀长值、刀具寿命、刀具使用记录和刀具重量;
刀具编号为标识刀具的唯一编码,采用guid进行编码;
刀具名称包括刀具厂商和材质信息;
刀具类型,用于区分不同的刀具种类;
刀长值,刀具装配后刀柄夹持顶端到刀尖的长度,通过测刀仪测量得出;
刀具寿命,使用计量单位为分钟,新刀的寿命由车间生产管理系统根据历史数据统计得出;
刀具使用记录,记录刀具在制造现场的使用记录,包括使用刀具的设备和使用时间;
刀具重量,记录刀具装配后的重量,单位为克。
所述步骤c中,与刀具运输车的刀孔信息进行绑定具体是指操作人员根据车间生产管理系统提示信息将刀具放到制定的孔位中,用于刀具信息与刀孔信息动态绑定。
所述步骤d中,刀具校验具体是指刀具运输车到达机床刀库时,机床上位机显示当前刀具运输车的刀具装载情况,操作人员按照刀具装载情况从相应孔位卸载刀具,并使用手持式rfid读写器校验刀具。
所述步骤e中,替换原有人工输入的刀具信息具体是指通过机床控制系统解析出建刀需要的刀具信息后,传输至机床数控系统,自动完成建刀操作。
所述步骤g中,并与刀具运输车的刀孔信息进行绑定具体是指将读取的刀具芯片信息传传递至车间生产管理系统,并指导操作人员将刀具放至刀具运输车制定的孔位中,完成刀具转运信息与系统数据绑定。
本发明所述guid为全局唯一标识符,是一种由算法生成的二进制长度为128位的数字标识符。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本发明,“a、在每把刀具上安装rfid芯片,在测刀仪和机床刀库上分别安装rfid固定读写模块,对刀具进行测量,在机床上位机和中央刀库装卸站上分别安装手持式rfid读写器;b、刀具完成测量后,测刀仪与rfid固定读写模块,将刀具信息写入到rfid芯片中,用于对刀具唯一编码;c、刀具在转运时,采用手持式rfid读写器读取刀具芯片信息,并与刀具运输车的刀孔信息进行绑定;d、刀具运输车到达机床刀库时,操作人员按照机床上位机提供的刀具装载列表进行刀具校验,并取出刀具安装至机床刀库;e、刀具进入机床刀库后,通过固定在机床刀库中的rfid固定读写模块读取刀具芯片信息,替换原有人工输入的刀具信息;f、刀具在使用完成后,通过固定在机床刀库中的rfid固定读写模块向rfid芯片中写入本次刀具使用记录,并更新刀具芯片信息;g、进行刀具回收时,通过机床上位机上的手持式rfid读写器读取刀具芯片信息,并与刀具运输车的刀孔信息进行绑定,完成刀具转运信息与系统数据绑定;h、刀具运输车到达中央刀库装卸站时,使用手持式rfid读写器进行刀具识别和清点,完成刀具的回收入库工作”,相比传统数控制造现场使用人工及条形码管理刀具的方式而言,通过rfid芯片、rfid固定读写模块和手持式rfid读写器的有机配合,能保证每把刀具唯一标识,在现场对刀具需求量大幅度增加的情况下,带有rfid芯片的刀具可被快速的识别和区分,同时使用写入刀具信息的rfid芯片自动传递信息,可有效避免人工操作出现的错误,提升现场刀具管理的精确性和高效性。
2、本发明,较传统刀具管理方式在刀具进入数控制造车间后,无法跟踪刀具的状态和位置,无法对现场刀具进行动态管理而言,能够有效监控刀具在数控制造生产现场的刀具状态和位置,为刀具动态管理提供支撑,同时rfid芯片记录的刀具寿命信息可有效避免出现刀具报废造成的质量事故,能够有效提高现场刀具管理的精细化程度。
3、本发明,引入rfid对每把刀具使用rfid芯片进行唯一标识,能够适应数控加工向数字化和智能化的转变,实现数控制造现场刀具流转的有效管理。
附图说明
下面将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具体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流程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参见图1,一种基于rfid的数控制造现场刀具流转管控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在每把刀具上安装rfid芯片,在测刀仪和机床刀库上分别安装rfid固定读写模块,对刀具进行测量,在机床上位机和中央刀库装卸站上分别安装手持式rfid读写器;
b、刀具完成测量后,测刀仪与rfid固定读写模块,将刀具信息写入到rfid芯片中,用于对刀具唯一编码;
c、刀具在转运时,采用手持式rfid读写器读取刀具芯片信息,并与刀具运输车的刀孔信息进行绑定;
d、刀具运输车到达机床刀库时,操作人员按照机床上位机提供的刀具装载列表进行刀具校验,并取出刀具安装至机床刀库;
e、刀具进入机床刀库后,通过固定在机床刀库中的rfid固定读写模块读取刀具芯片信息,替换原有人工输入的刀具信息;
f、刀具在使用完成后,通过固定在机床刀库中的rfid固定读写模块向rfid芯片中写入本次刀具使用记录,并更新刀具芯片信息;
g、进行刀具回收时,通过机床上位机上的手持式rfid读写器读取刀具芯片信息,并与刀具运输车的刀孔信息进行绑定,完成刀具转运信息与系统数据绑定;
h、刀具运输车到达中央刀库装卸站时,使用手持式rfid读写器进行刀具识别和清点,完成刀具的回收入库工作。
“a、在每把刀具上安装rfid芯片,在测刀仪和机床刀库上分别安装rfid固定读写模块,对刀具进行测量,在机床上位机和中央刀库装卸站上分别安装手持式rfid读写器;b、刀具完成测量后,测刀仪与rfid固定读写模块,将刀具信息写入到rfid芯片中,用于对刀具唯一编码;c、刀具在转运时,采用手持式rfid读写器读取刀具芯片信息,并与刀具运输车的刀孔信息进行绑定;d、刀具运输车到达机床刀库时,操作人员按照机床上位机提供的刀具装载列表进行刀具校验,并取出刀具安装至机床刀库;e、刀具进入机床刀库后,通过固定在机床刀库中的rfid固定读写模块读取刀具芯片信息,替换原有人工输入的刀具信息;f、刀具在使用完成后,通过固定在机床刀库中的rfid固定读写模块向rfid芯片中写入本次刀具使用记录,并更新刀具芯片信息;g、进行刀具回收时,通过机床上位机上的手持式rfid读写器读取刀具芯片信息,并与刀具运输车的刀孔信息进行绑定,完成刀具转运信息与系统数据绑定;h、刀具运输车到达中央刀库装卸站时,使用手持式rfid读写器进行刀具识别和清点,完成刀具的回收入库工作”,相比传统数控制造现场使用人工及条形码管理刀具的方式而言,通过rfid芯片、rfid固定读写模块和手持式rfid读写器的有机配合,能保证每把刀具唯一标识,在现场对刀具需求量大幅度增加的情况下,带有rfid芯片的刀具可被快速的识别和区分,同时使用写入刀具信息的rfid芯片自动传递信息,可有效避免人工操作出现的错误,提升现场刀具管理的精确性和高效性。
实施例2
参见图1,一种基于rfid的数控制造现场刀具流转管控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在每把刀具上安装rfid芯片,在测刀仪和机床刀库上分别安装rfid固定读写模块,对刀具进行测量,在机床上位机和中央刀库装卸站上分别安装手持式rfid读写器;
b、刀具完成测量后,测刀仪与rfid固定读写模块,将刀具信息写入到rfid芯片中,用于对刀具唯一编码;
c、刀具在转运时,采用手持式rfid读写器读取刀具芯片信息,并与刀具运输车的刀孔信息进行绑定;
d、刀具运输车到达机床刀库时,操作人员按照机床上位机提供的刀具装载列表进行刀具校验,并取出刀具安装至机床刀库;
e、刀具进入机床刀库后,通过固定在机床刀库中的rfid固定读写模块读取刀具芯片信息,替换原有人工输入的刀具信息;
f、刀具在使用完成后,通过固定在机床刀库中的rfid固定读写模块向rfid芯片中写入本次刀具使用记录,并更新刀具芯片信息;
g、进行刀具回收时,通过机床上位机上的手持式rfid读写器读取刀具芯片信息,并与刀具运输车的刀孔信息进行绑定,完成刀具转运信息与系统数据绑定;
h、刀具运输车到达中央刀库装卸站时,使用手持式rfid读写器进行刀具识别和清点,完成刀具的回收入库工作。
所述步骤a中,对刀具进行测量具体是指将rfid芯片安装在刀具的刀柄部位,并与测刀仪集成的rfid固定读写模块安装在测刀仪的内部,用于刀具在测量时对刀具上的rfid芯片进行读写。
所述步骤a中,机床刀库上安装的rfid固定读写模块位于机床刀库内部,并与机床数控系统集成。
所述步骤b中,将刀具信息写入到rfid芯片中具体是指将测刀仪上的rfid固定读写模块通过有线通信方式与连接对刀仪的计算机连接,刀具测量完成后,通过rfid固定读写模块向rfid芯片中写入刀具信息,用于车间生产管理系统中的刀具信息动态关联。
所述步骤b中,刀具信息包括刀具编号、刀具名称、刀具类型、刀长值、刀具寿命、刀具使用记录和刀具重量;
刀具编号为标识刀具的唯一编码,采用guid进行编码;
刀具名称包括刀具厂商和材质信息;
刀具类型,用于区分不同的刀具种类;
刀长值,刀具装配后刀柄夹持顶端到刀尖的长度,通过测刀仪测量得出;
刀具寿命,使用计量单位为分钟,新刀的寿命由车间生产管理系统根据历史数据统计得出;
刀具使用记录,记录刀具在制造现场的使用记录,包括使用刀具的设备和使用时间;
刀具重量,记录刀具装配后的重量,单位为克。
实施例3
参见图1,一种基于rfid的数控制造现场刀具流转管控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在每把刀具上安装rfid芯片,在测刀仪和机床刀库上分别安装rfid固定读写模块,对刀具进行测量,在机床上位机和中央刀库装卸站上分别安装手持式rfid读写器;
b、刀具完成测量后,测刀仪与rfid固定读写模块,将刀具信息写入到rfid芯片中,用于对刀具唯一编码;
c、刀具在转运时,采用手持式rfid读写器读取刀具芯片信息,并与刀具运输车的刀孔信息进行绑定;
d、刀具运输车到达机床刀库时,操作人员按照机床上位机提供的刀具装载列表进行刀具校验,并取出刀具安装至机床刀库;
e、刀具进入机床刀库后,通过固定在机床刀库中的rfid固定读写模块读取刀具芯片信息,替换原有人工输入的刀具信息;
f、刀具在使用完成后,通过固定在机床刀库中的rfid固定读写模块向rfid芯片中写入本次刀具使用记录,并更新刀具芯片信息;
g、进行刀具回收时,通过机床上位机上的手持式rfid读写器读取刀具芯片信息,并与刀具运输车的刀孔信息进行绑定,完成刀具转运信息与系统数据绑定;
h、刀具运输车到达中央刀库装卸站时,使用手持式rfid读写器进行刀具识别和清点,完成刀具的回收入库工作。
所述步骤a中,对刀具进行测量具体是指将rfid芯片安装在刀具的刀柄部位,并与测刀仪集成的rfid固定读写模块安装在测刀仪的内部,用于刀具在测量时对刀具上的rfid芯片进行读写。
所述步骤a中,机床刀库上安装的rfid固定读写模块位于机床刀库内部,并与机床数控系统集成。
所述步骤b中,将刀具信息写入到rfid芯片中具体是指将测刀仪上的rfid固定读写模块通过有线通信方式与连接对刀仪的计算机连接,刀具测量完成后,通过rfid固定读写模块向rfid芯片中写入刀具信息,用于车间生产管理系统中的刀具信息动态关联。
所述步骤b中,刀具信息包括刀具编号、刀具名称、刀具类型、刀长值、刀具寿命、刀具使用记录和刀具重量;
刀具编号为标识刀具的唯一编码,采用guid进行编码;
刀具名称包括刀具厂商和材质信息;
刀具类型,用于区分不同的刀具种类;
刀长值,刀具装配后刀柄夹持顶端到刀尖的长度,通过测刀仪测量得出;
刀具寿命,使用计量单位为分钟,新刀的寿命由车间生产管理系统根据历史数据统计得出;
刀具使用记录,记录刀具在制造现场的使用记录,包括使用刀具的设备和使用时间;
刀具重量,记录刀具装配后的重量,单位为克。
所述步骤c中,与刀具运输车的刀孔信息进行绑定具体是指操作人员根据车间生产管理系统提示信息将刀具放到制定的孔位中,用于刀具信息与刀孔信息动态绑定。
较传统刀具管理方式在刀具进入数控制造车间后,无法跟踪刀具的状态和位置,无法对现场刀具进行动态管理而言,能够有效监控刀具在数控制造生产现场的刀具状态和位置,为刀具动态管理提供支撑,同时rfid芯片记录的刀具寿命信息可有效避免出现刀具报废造成的质量事故,能够有效提高现场刀具管理的精细化程度。
实施例4
参见图1,一种基于rfid的数控制造现场刀具流转管控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在每把刀具上安装rfid芯片,在测刀仪和机床刀库上分别安装rfid固定读写模块,对刀具进行测量,在机床上位机和中央刀库装卸站上分别安装手持式rfid读写器;
b、刀具完成测量后,测刀仪与rfid固定读写模块,将刀具信息写入到rfid芯片中,用于对刀具唯一编码;
c、刀具在转运时,采用手持式rfid读写器读取刀具芯片信息,并与刀具运输车的刀孔信息进行绑定;
d、刀具运输车到达机床刀库时,操作人员按照机床上位机提供的刀具装载列表进行刀具校验,并取出刀具安装至机床刀库;
e、刀具进入机床刀库后,通过固定在机床刀库中的rfid固定读写模块读取刀具芯片信息,替换原有人工输入的刀具信息;
f、刀具在使用完成后,通过固定在机床刀库中的rfid固定读写模块向rfid芯片中写入本次刀具使用记录,并更新刀具芯片信息;
g、进行刀具回收时,通过机床上位机上的手持式rfid读写器读取刀具芯片信息,并与刀具运输车的刀孔信息进行绑定,完成刀具转运信息与系统数据绑定;
h、刀具运输车到达中央刀库装卸站时,使用手持式rfid读写器进行刀具识别和清点,完成刀具的回收入库工作。
所述步骤a中,对刀具进行测量具体是指将rfid芯片安装在刀具的刀柄部位,并与测刀仪集成的rfid固定读写模块安装在测刀仪的内部,用于刀具在测量时对刀具上的rfid芯片进行读写。
所述步骤a中,机床刀库上安装的rfid固定读写模块位于机床刀库内部,并与机床数控系统集成。
所述步骤b中,将刀具信息写入到rfid芯片中具体是指将测刀仪上的rfid固定读写模块通过有线通信方式与连接对刀仪的计算机连接,刀具测量完成后,通过rfid固定读写模块向rfid芯片中写入刀具信息,用于车间生产管理系统中的刀具信息动态关联。
所述步骤b中,刀具信息包括刀具编号、刀具名称、刀具类型、刀长值、刀具寿命、刀具使用记录和刀具重量;
刀具编号为标识刀具的唯一编码,采用guid进行编码;
刀具名称包括刀具厂商和材质信息;
刀具类型,用于区分不同的刀具种类;
刀长值,刀具装配后刀柄夹持顶端到刀尖的长度,通过测刀仪测量得出;
刀具寿命,使用计量单位为分钟,新刀的寿命由车间生产管理系统根据历史数据统计得出;
刀具使用记录,记录刀具在制造现场的使用记录,包括使用刀具的设备和使用时间;
刀具重量,记录刀具装配后的重量,单位为克。
所述步骤c中,与刀具运输车的刀孔信息进行绑定具体是指操作人员根据车间生产管理系统提示信息将刀具放到制定的孔位中,用于刀具信息与刀孔信息动态绑定。
所述步骤d中,刀具校验具体是指刀具运输车到达机床刀库时,机床上位机显示当前刀具运输车的刀具装载情况,操作人员按照刀具装载情况从相应孔位卸载刀具,并使用手持式rfid读写器校验刀具。
实施例5
参见图1,一种基于rfid的数控制造现场刀具流转管控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在每把刀具上安装rfid芯片,在测刀仪和机床刀库上分别安装rfid固定读写模块,对刀具进行测量,在机床上位机和中央刀库装卸站上分别安装手持式rfid读写器;
b、刀具完成测量后,测刀仪与rfid固定读写模块,将刀具信息写入到rfid芯片中,用于对刀具唯一编码;
c、刀具在转运时,采用手持式rfid读写器读取刀具芯片信息,并与刀具运输车的刀孔信息进行绑定;
d、刀具运输车到达机床刀库时,操作人员按照机床上位机提供的刀具装载列表进行刀具校验,并取出刀具安装至机床刀库;
e、刀具进入机床刀库后,通过固定在机床刀库中的rfid固定读写模块读取刀具芯片信息,替换原有人工输入的刀具信息;
f、刀具在使用完成后,通过固定在机床刀库中的rfid固定读写模块向rfid芯片中写入本次刀具使用记录,并更新刀具芯片信息;
g、进行刀具回收时,通过机床上位机上的手持式rfid读写器读取刀具芯片信息,并与刀具运输车的刀孔信息进行绑定,完成刀具转运信息与系统数据绑定;
h、刀具运输车到达中央刀库装卸站时,使用手持式rfid读写器进行刀具识别和清点,完成刀具的回收入库工作。
所述步骤a中,对刀具进行测量具体是指将rfid芯片安装在刀具的刀柄部位,并与测刀仪集成的rfid固定读写模块安装在测刀仪的内部,用于刀具在测量时对刀具上的rfid芯片进行读写。
所述步骤a中,机床刀库上安装的rfid固定读写模块位于机床刀库内部,并与机床数控系统集成。
所述步骤b中,将刀具信息写入到rfid芯片中具体是指将测刀仪上的rfid固定读写模块通过有线通信方式与连接对刀仪的计算机连接,刀具测量完成后,通过rfid固定读写模块向rfid芯片中写入刀具信息,用于车间生产管理系统中的刀具信息动态关联。
所述步骤b中,刀具信息包括刀具编号、刀具名称、刀具类型、刀长值、刀具寿命、刀具使用记录和刀具重量;
刀具编号为标识刀具的唯一编码,采用guid进行编码;
刀具名称包括刀具厂商和材质信息;
刀具类型,用于区分不同的刀具种类;
刀长值,刀具装配后刀柄夹持顶端到刀尖的长度,通过测刀仪测量得出;
刀具寿命,使用计量单位为分钟,新刀的寿命由车间生产管理系统根据历史数据统计得出;
刀具使用记录,记录刀具在制造现场的使用记录,包括使用刀具的设备和使用时间;
刀具重量,记录刀具装配后的重量,单位为克。
所述步骤c中,与刀具运输车的刀孔信息进行绑定具体是指操作人员根据车间生产管理系统提示信息将刀具放到制定的孔位中,用于刀具信息与刀孔信息动态绑定。
所述步骤d中,刀具校验具体是指刀具运输车到达机床刀库时,机床上位机显示当前刀具运输车的刀具装载情况,操作人员按照刀具装载情况从相应孔位卸载刀具,并使用手持式rfid读写器校验刀具。
所述步骤e中,替换原有人工输入的刀具信息具体是指通过机床控制系统解析出建刀需要的刀具信息后,传输至机床数控系统,自动完成建刀操作。
实施例6
参见图1,一种基于rfid的数控制造现场刀具流转管控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在每把刀具上安装rfid芯片,在测刀仪和机床刀库上分别安装rfid固定读写模块,对刀具进行测量,在机床上位机和中央刀库装卸站上分别安装手持式rfid读写器;
b、刀具完成测量后,测刀仪与rfid固定读写模块,将刀具信息写入到rfid芯片中,用于对刀具唯一编码;
c、刀具在转运时,采用手持式rfid读写器读取刀具芯片信息,并与刀具运输车的刀孔信息进行绑定;
d、刀具运输车到达机床刀库时,操作人员按照机床上位机提供的刀具装载列表进行刀具校验,并取出刀具安装至机床刀库;
e、刀具进入机床刀库后,通过固定在机床刀库中的rfid固定读写模块读取刀具芯片信息,替换原有人工输入的刀具信息;
f、刀具在使用完成后,通过固定在机床刀库中的rfid固定读写模块向rfid芯片中写入本次刀具使用记录,并更新刀具芯片信息;
g、进行刀具回收时,通过机床上位机上的手持式rfid读写器读取刀具芯片信息,并与刀具运输车的刀孔信息进行绑定,完成刀具转运信息与系统数据绑定;
h、刀具运输车到达中央刀库装卸站时,使用手持式rfid读写器进行刀具识别和清点,完成刀具的回收入库工作。
所述步骤a中,对刀具进行测量具体是指将rfid芯片安装在刀具的刀柄部位,并与测刀仪集成的rfid固定读写模块安装在测刀仪的内部,用于刀具在测量时对刀具上的rfid芯片进行读写。
所述步骤a中,机床刀库上安装的rfid固定读写模块位于机床刀库内部,并与机床数控系统集成。
所述步骤b中,将刀具信息写入到rfid芯片中具体是指将测刀仪上的rfid固定读写模块通过有线通信方式与连接对刀仪的计算机连接,刀具测量完成后,通过rfid固定读写模块向rfid芯片中写入刀具信息,用于车间生产管理系统中的刀具信息动态关联。
所述步骤b中,刀具信息包括刀具编号、刀具名称、刀具类型、刀长值、刀具寿命、刀具使用记录和刀具重量;
刀具编号为标识刀具的唯一编码,采用guid进行编码;
刀具名称包括刀具厂商和材质信息;
刀具类型,用于区分不同的刀具种类;
刀长值,刀具装配后刀柄夹持顶端到刀尖的长度,通过测刀仪测量得出;
刀具寿命,使用计量单位为分钟,新刀的寿命由车间生产管理系统根据历史数据统计得出;
刀具使用记录,记录刀具在制造现场的使用记录,包括使用刀具的设备和使用时间;
刀具重量,记录刀具装配后的重量,单位为克。
所述步骤c中,与刀具运输车的刀孔信息进行绑定具体是指操作人员根据车间生产管理系统提示信息将刀具放到制定的孔位中,用于刀具信息与刀孔信息动态绑定。
所述步骤d中,刀具校验具体是指刀具运输车到达机床刀库时,机床上位机显示当前刀具运输车的刀具装载情况,操作人员按照刀具装载情况从相应孔位卸载刀具,并使用手持式rfid读写器校验刀具。
所述步骤e中,替换原有人工输入的刀具信息具体是指通过机床控制系统解析出建刀需要的刀具信息后,传输至机床数控系统,自动完成建刀操作。
所述步骤g中,并与刀具运输车的刀孔信息进行绑定具体是指将读取的刀具芯片信息传传递至车间生产管理系统,并指导操作人员将刀具放至刀具运输车制定的孔位中,完成刀具转运信息与系统数据绑定。
引入rfid对每把刀具使用rfid芯片进行唯一标识,能够适应数控加工向数字化和智能化的转变,实现数控制造现场刀具流转的有效管理。
1.一种基于rfid的数控制造现场刀具流转管控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a、在每把刀具上安装rfid芯片,在测刀仪和机床刀库上分别安装rfid固定读写模块,对刀具进行测量,在机床上位机和中央刀库装卸站上分别安装手持式rfid读写器;
b、刀具完成测量后,测刀仪与rfid固定读写模块,将刀具信息写入到rfid芯片中,用于对刀具唯一编码;
c、刀具在转运时,采用手持式rfid读写器读取刀具芯片信息,并与刀具运输车的刀孔信息进行绑定;
d、刀具运输车到达机床刀库时,操作人员按照机床上位机提供的刀具装载列表进行刀具校验,并取出刀具安装至机床刀库;
e、刀具进入机床刀库后,通过固定在机床刀库中的rfid固定读写模块读取刀具芯片信息,替换原有人工输入的刀具信息;
f、刀具在使用完成后,通过固定在机床刀库中的rfid固定读写模块向rfid芯片中写入本次刀具使用记录,并更新刀具芯片信息;
g、进行刀具回收时,通过机床上位机上的手持式rfid读写器读取刀具芯片信息,并与刀具运输车的刀孔信息进行绑定,完成刀具转运信息与系统数据绑定;
h、刀具运输车到达中央刀库装卸站时,使用手持式rfid读写器进行刀具识别和清点,完成刀具的回收入库工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rfid的数控制造现场刀具流转管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a中,对刀具进行测量具体是指将rfid芯片安装在刀具的刀柄部位,并与测刀仪集成的rfid固定读写模块安装在测刀仪的内部,用于刀具在测量时对刀具上的rfid芯片进行读写。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rfid的数控制造现场刀具流转管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a中,机床刀库上安装的rfid固定读写模块位于机床刀库内部,并与机床数控系统集成。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rfid的数控制造现场刀具流转管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b中,将刀具信息写入到rfid芯片中具体是指将测刀仪上的rfid固定读写模块通过有线通信方式与连接对刀仪的计算机连接,刀具测量完成后,通过rfid固定读写模块向rfid芯片中写入刀具信息,用于车间生产管理系统中的刀具信息动态关联。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基于rfid的数控制造现场刀具流转管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b中,刀具信息包括刀具编号、刀具名称、刀具类型、刀长值、刀具寿命、刀具使用记录和刀具重量;
刀具编号为标识刀具的唯一编码,采用guid进行编码;
刀具名称包括刀具厂商和材质信息;
刀具类型,用于区分不同的刀具种类;
刀长值,刀具装配后刀柄夹持顶端到刀尖的长度,通过测刀仪测量得出;
刀具寿命,使用计量单位为分钟,新刀的寿命由车间生产管理系统根据历史数据统计得出;
刀具使用记录,记录刀具在制造现场的使用记录,包括使用刀具的设备和使用时间;
刀具重量,记录刀具装配后的重量,单位为克。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rfid的数控制造现场刀具流转管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c中,与刀具运输车的刀孔信息进行绑定具体是指操作人员根据车间生产管理系统提示信息将刀具放到制定的孔位中,用于刀具信息与刀孔信息动态绑定。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rfid的数控制造现场刀具流转管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d中,刀具校验具体是指刀具运输车到达机床刀库时,机床上位机显示当前刀具运输车的刀具装载情况,操作人员按照刀具装载情况从相应孔位卸载刀具,并使用手持式rfid读写器校验刀具。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rfid的数控制造现场刀具流转管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e中,替换原有人工输入的刀具信息具体是指通过机床控制系统解析出建刀需要的刀具信息后,传输至机床数控系统,自动完成建刀操作。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rfid的数控制造现场刀具流转管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g中,并与刀具运输车的刀孔信息进行绑定具体是指将读取的刀具芯片信息传传递至车间生产管理系统,并指导操作人员将刀具放至刀具运输车制定的孔位中,完成刀具转运信息与系统数据绑定。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