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药材种植技术领域,尤其是指博落回人工培育系统。
背景技术:
传统的博落回种子是通过机械手和吸盘进行吸取,再放至培育盘内,这种方式机械手放置速度慢,效率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合理、吸种速度快、效率高的博落回人工培育系统。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技术方案为:博落回人工培育系统,它包括有输送带以及由输送带承托行走的培育盘,它还包括有底座、支座、动力环、从动环,其中,底座位于输送带一侧,底座底部固定有支座和动力座,支座顶部呈水平固定有播种臂,播种臂一端与支座顶部连接,另一端位于输送带承托面上方,播种臂一端安装有从动轴,另一端安装有同步轴,同步轴、从动轴分别通过相应的轴承安装在播种臂上,同步轴其中一端伸出播种臂与第一连杆一端连接,同步轴另一端伸出播种臂与动力连杆一端连接,从动轴其中一端穿过播种臂与第二连杆一端连接,第一连杆、第二连杆另一端分别与播种杆铰接,铰接后的第一连杆、第二连杆相互平行,播种杆底部竖直固定有吸盘杆,吸盘杆底部连接有吸盘,动力连杆另一端与从动杆铰接,从动杆另一端与从动环外环面连接固定,动力环套装在从动环内,动力座顶部安装有动力电机,动力电机的传动轴与动力环其中一侧连接。
所述的播种杆、吸盘杆侧视呈“t”形。
本实用新型在采用上述方案后,动力电机的传动轴与动力环之间为偏心传动,动力电机的传动轴带动动力环旋转,动力环同步带动从动环往复运动,从动环在运动的同时通过从动杆带动动力连杆以同步轴为中心旋转,动力连杆通过同步轴同步带动第一连杆旋转,第一连杆通过播种杆同步带动第二连杆同步运行,第一连杆、第二连杆采用平行方式,可以有效增加播种杆的运行平稳性,第一连杆、第二连杆运行带动吸盘杆行走,吸盘由吸盘杆带动行至种盘处时,通过外部抽真空机将种盘内的博落回种子吸起,再通过吸盘杆带动行至培育盘上方,抽真空机控制吸盘松开博落回种子,博落回种子落至培育盘内,培育盘通过输送带带动进入下工序,采用本方案后的结构合理、吸种速度快,效率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同步轴和从动轴的安装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所有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为:参见附图1和附图2,本实施例所述的博落回人工培育系统包括有输送带1以及由输送带1承托行走的培育盘2,它还包括有底座3、支座4、动力环18、从动环5,其中,底座3位于输送带1一侧,底座3底部固定有支座4和动力座6,支座4顶部呈水平固定有播种臂8,播种臂8一端与支座4顶部连接,另一端位于输送带1承托面上方,播种臂8一端安装有从动轴9,另一端安装有同步轴10,同步轴10、从动轴9分别通过相应的轴承安装在播种臂8上,同步轴10其中一端伸出播种臂8与第一连杆11一端连接,同步轴10另一端伸出播种臂8与动力连杆12一端连接,从动轴9其中一端穿过播种臂8与第二连杆13一端连接,第一连杆11、第二连杆13另一端分别与播种杆14铰接,铰接后的第一连杆11、第二连杆13相互平行,播种杆14底部竖直固定有吸盘杆15,播种杆14、吸盘杆15侧视呈“t”形,吸盘杆15底部连接有吸盘16,动力连杆12另一端与从动杆17铰接,从动杆17另一端与从动环5外环面连接固定,动力环18套装在从动环5内,动力座6顶部安装有动力电机7,动力电机7的传动轴与动力环18其中一侧连接。
本实施例在采用上述方案后,动力电机的传动轴与动力环之间为偏心传动,动力电机的传动轴带动动力环旋转,动力环同步带动从动环往复运动,从动环在运动的同时通过从动杆带动动力连杆以同步轴为中心旋转,动力连杆通过同步轴同步带动第一连杆旋转,第一连杆通过播种杆同步带动第二连杆同步运行,第一连杆、第二连杆采用平行方式,可以有效增加播种杆的运行平稳性,第一连杆、第二连杆运行带动吸盘杆行走,吸盘由吸盘杆带动行至种盘处时,通过外部抽真空机将种盘内的博落回种子吸起,再通过吸盘杆带动行至培育盘上方,抽真空机控制吸盘松开博落回种子,博落回种子落至培育盘内,培育盘通过输送带带动进入下工序,采用本实施例后的结构合理、吸种速度快,效率高。
以上所述之实施例只为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并非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实施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之形状、原理所作的变化,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1.博落回人工培育系统,它包括有输送带(1)以及由输送带(1)承托行走的培育盘(2),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有底座(3)、支座(4)、动力环(18)、从动环(5),其中,底座(3)位于输送带(1)一侧,底座(3)底部固定有支座(4)和动力座(6),支座(4)顶部呈水平固定有播种臂(8),播种臂(8)一端与支座(4)顶部连接,另一端位于输送带(1)承托面上方,播种臂(8)一端安装有从动轴(9),另一端安装有同步轴(10),同步轴(10)、从动轴(9)分别通过相应的轴承安装在播种臂(8)上,同步轴(10)其中一端伸出播种臂(8)与第一连杆(11)一端连接,同步轴(10)另一端伸出播种臂(8)与动力连杆(12)一端连接,从动轴(9)其中一端穿过播种臂(8)与第二连杆(13)一端连接,第一连杆(11)、第二连杆(13)另一端分别与播种杆(14)铰接,铰接后的第一连杆(11)、第二连杆(13)相互平行,播种杆(14)底部竖直固定有吸盘杆(15),吸盘杆(15)底部连接有吸盘(16),动力连杆(12)另一端与从动杆(17)铰接,从动杆(17)另一端与从动环(5)外环面连接固定,动力环(18)套装在从动环(5)内,动力座(6)顶部安装有动力电机(7),动力电机(7)的传动轴与动力环(18)其中一侧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博落回人工培育系统,其特征在于:播种杆(14)、吸盘杆(15)侧视呈“t”形。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