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震装置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2-07-07  88


    本实用新型涉及减震缓冲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减震装置。



    背景技术:

    国家标准《建筑机电工程抗震设计规范》,其中要求“非结构构件,包括建筑非结构构件和建筑附属机电设备,自身及其与结构主体的连接,应进行抗震设计”。建筑机电工程中的风机、空调机组、配电箱及消防水泵等设备在运行中均会产生振动,需要进行减震设计,同时也需要具备预防地震的能力。而目前,市面上的机电设备都只能在竖直方向上减震,稳定性能较差。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减震装置,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可以有效减震,提高稳定性能。

    为了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减震装置,包括:球铰组件、连接所述球铰组件的减震组件、及夹设于所述球铰组件与所述减震组件之间的减震垫;所述球铰组件包括底座及可活动安装于所述底座内的球头;所述球头与所述底座可相对转动;所述减震组件包括第一壳体、匹配所述第一壳体的第二壳体、及夹设于所述第一壳体与所述第二壳体之间的弹性件;所述球头的一端凸伸穿设所述底座的一端后连接所述第一壳体;所述减震垫夹设于所述底座与所述第一壳体之间。

    上述减震装置,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在球铰组件与减震组件之间设置减震垫,利用减震垫与减震组件可以有效吸收减少震动,提高稳定性。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底座包括基座及盖设基座的盖板;所述球头可活动地安装于所述基座与所述盖板之间;所述盖板的中部设有过孔,所述球头的一端穿设所述过孔后连接所述第一壳体。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过孔的孔径沿所述球头朝向所述盖板的方向上逐渐减小;所述过孔的最小孔径小于所述球头的直径。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壳体包括第一套筒;所述第二壳体包括第二套筒;所述弹性件安装于所述第一套筒内,所述第二套筒与所述第一套筒相互套设。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壳体还包括连接于所述第一套筒靠近所述球铰组件的一端的第一基板;所述第二壳体还包括自所述第二套筒一端向外延伸的第二基板;所述第一基板与所述第二基板相互连接,所述第一基板与所述第二基板可相对运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基板的相对两侧分别设有第一组装孔,所述第二基板的相对两侧分别设有第二组装孔,利用紧固件穿设所述第二组装孔后连接所述第一组装孔实现所述第一基板与所述第二基板的相互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球头穿设所述底座的一端设有连接孔;所述第一壳体上连接有连接件,所述连接件与所述连接孔对应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连接件为螺栓,所述连接孔为内螺纹孔。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减震垫为橡胶垫或硅胶垫。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弹性件为弹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减震装置的立体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的减震装置的分解示意图;

    图3为图2所示的减震装置的另一视角的分解示意图;

    图4为图1所示的减震装置的剖视图。

    附图标注说明:

    10-球铰组件,11-底座,12-球头,120-连接孔,13-基座,14-盖板,15-过孔,16-容纳腔,17-载物台;

    20-减震组件,21-第一壳体,22-第二壳体,23-弹性件,24-第一套筒,25-第一基板,250-第一组装孔,26-第二套筒,27-第二基板,270-第二组装孔,28-加强部,29-连接件;

    30-减震垫。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实用新型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上”、“下”、“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至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减震装置,包括球铰组件10、连接球铰组件10的减震组件20、及夹设于球铰组件10与减震组件20之间的减震垫30。

    所述球铰组件10包括底座11及可活动安装于底座11内的球头12;球头12的一端凸伸穿设底座11的一端后连接减震组件20。球头12的一端设有连接孔120,球头12设有连接孔120的一端凸伸穿设底座11的一端。在本实施例中,连接孔120为内螺纹孔。

    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底座11包括基座13及盖设基座13的盖板14;球头12可活动地安装于基座13与盖板14之间。盖板14的中部开设有过孔15,球头12设有连接孔120的一端穿设过孔15后连接减震组件20。在本实施例中,过孔15大致呈锥形孔设置,过孔15的孔径沿球头12朝向盖板14的方向上逐渐减小,过孔15的最小孔径小于球头12的直径,使得球头12限位于基座13与盖板14之间不脱离,同时便于球头12在过孔15内进行旋转。

    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底座11设有容纳腔16,底座11上对应容纳腔16内凸设有载物台17,载物台17用于承载球头12。载物台17朝向球头12的一面呈凹面设置,以对应适配球头12的球面,便于球头12在载物台17上进行转动。

    所述减震组件20包括第一壳体21、匹配第一壳体21的第二壳体22、及夹设于第一壳体21与第二壳体22之间的弹性件23;第一壳体21用于连接球铰组件10。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壳体21包括第一套筒24、及连接于第一套筒24靠近球铰组件10的一端的第一基板25;第二壳体22包括第二套筒26、及自第二套筒26一端向外延伸的第二基板27。组装时,弹性件23安装于第一套筒24内,第二套筒26与第一套筒24相互罩接。比如,在本实施例中,第二套筒26罩设第一套筒24;在其它的实施例中,第一套筒24罩设第二套筒26。

    在本实施例中,利用紧固件将第一基板25与第二基板27相互连接,其中,第一基板25与紧固件的一端固定连接,第二基板27与紧固件的另一端非固定连接,第一基板25与第二基板27可相对运动。具体地,第一基板25的相对两侧分别设有第一组装孔250,第二基板27的相对两侧分别设有第二组装孔270,再利用紧固件穿设第一组装孔250与第二组装孔270来连接第一基板25与第二基板27即可。再具体地,第一组装孔250为螺纹孔,第二组装孔270为普通的冲孔,紧固件为螺栓,利用螺栓穿设第二组装孔270后螺接于第一组装孔250内,其中,螺栓的一端固定连接第一基板25,螺栓的另一端与第二基板27非固定连接,使得第二壳体22受到外力时第二壳体22可顺着螺栓朝向第一壳体21的方向运动,第二壳体22与第一壳体21之间的距离减小,进而挤压弹性件23,以减小外力的冲击,达到减震效果。

    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基板25的相对两侧分别连接加强部28,加强部28的中部设有加强孔,加强孔为内螺纹孔,加强孔连通第二组装孔270且加强孔的孔径、内螺纹规格与第二组装孔270的孔径、内螺纹规格完全一致,加强孔与第二组装孔270叠加后能有效地增大与紧固件的接触面积,提高连接强度与稳定性。加强部28与第一基板25为一体成型设置,也可以非一体成型设置。

    可以理解地,在其它的实施例中,也可以是第一基板25与紧固件的一端非固定连接,第二基板27与紧固件的另一端固定连接。

    第一壳体21上连接有连接件29,连接件29与连接孔120对应连接,实现第一壳体21与球头12的连接,进而实现减震组件20与球铰组件10的组装。具体地,第一壳体21的中部开设贯穿孔210,连接件29为螺栓,利用连接件29穿设贯穿孔210后螺接于连接孔120内,即可实现第一壳体21与球头12的连接。由于球头12与底座11之间可以相对转动,使得第一壳体21与底座11之间为非刚性连接。

    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弹性件23为压缩弹簧,弹性件23的数量为至少一个。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如图2至图4所示,弹性件23为同轴心嵌套设置的两个压缩弹簧,两个压缩弹簧的线径互异,大线径的压缩弹簧将第二壳体22受到的大能量冲击转换为小能量的冲击,小线径的压缩弹簧同时支撑第二壳体22,吸收冲击的能量,两种不同线径的压缩弹簧配合,可以有效地减轻能量冲击的次数,达到减震的目的。

    可以理解地,在其它的实施例中,弹性件23还可以是弹片、压缩气缸或者橡胶柱等具有压缩弹性功能的器件,能起到与本实施例相同的功能即可,并不局限于本实施例中的弹簧。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减震垫30夹设于盖板12与第一壳体21之间,减震垫30为呈环状设置的橡胶垫或硅胶垫。减震垫30与盖板14之间呈面接触,减震垫30与第一壳体之间呈面接触。

    实际使用时,底座11用于安装到底面上,第二壳体22用于连接设备。当设备受到外力或者自身产生震动时,设备挤压第二壳体22,第二壳体22沿着紧固件朝向第一壳体21的方向运动,使得第二壳体22与第一壳体21之间的弹性件23受到挤压,用以吸收减小震动;同时,设备挤压第二壳体22时也会将整个减震组件20下压,减震垫30也同时吸收减小震动。当发生地震时,底座11随地面发生波动,由于底座11与球头12之间可以相对转动,底座11与球头12将地震产生的非竖直方向上的外力分解成竖直方向上的外力,进而将这些竖直方向上的外力由弹性件23及减震垫30进行吸收减小,以达到抗震减震的效果;同时,由于减震垫30自身的弹性作用,会有驱动底座11与第一壳体21保持同轴心的趋势,进而保证减震垫30与弹性件23呈同轴心,以便于保持减震能力。

    上述减震装置,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在球铰组件10与减震组件20之间设置减震垫30,利用减震垫30与减震组件20可以有效吸收减少震动,提高稳定性。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技术特征:

    1.一种减震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球铰组件、连接所述球铰组件的减震组件、及夹设于所述球铰组件与所述减震组件之间的减震垫;所述球铰组件包括底座及可活动安装于所述底座内的球头;所述球头与所述底座可相对转动;所述减震组件包括第一壳体、匹配所述第一壳体的第二壳体、及夹设于所述第一壳体与所述第二壳体之间的弹性件;所述球头的一端凸伸穿设所述底座的一端后连接所述第一壳体;所述减震垫夹设于所述底座与所述第一壳体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减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包括基座及盖设基座的盖板;所述球头可活动地安装于所述基座与所述盖板之间;所述盖板的中部设有过孔,所述球头的一端穿设所述过孔后连接所述第一壳体。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减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孔的孔径沿所述球头朝向所述盖板的方向上逐渐减小;所述过孔的最小孔径小于所述球头的直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减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体包括第一套筒;所述第二壳体包括第二套筒;所述弹性件安装于所述第一套筒内,所述第二套筒与所述第一套筒相互套设。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减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体还包括连接于所述第一套筒靠近所述球铰组件的一端的第一基板;所述第二壳体还包括自所述第二套筒一端向外延伸的第二基板;所述第一基板与所述第二基板相互连接,所述第一基板与所述第二基板可相对运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减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基板的相对两侧分别设有第一组装孔,所述第二基板的相对两侧分别设有第二组装孔,利用紧固件穿设所述第二组装孔后连接所述第一组装孔实现所述第一基板与所述第二基板的相互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减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球头穿设所述底座的一端设有连接孔;所述第一壳体上连接有连接件,所述连接件与所述连接孔对应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减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为螺栓,所述连接孔为内螺纹孔。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减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震垫为橡胶垫或硅胶垫。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减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件为弹簧。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减震装置,包括:球铰组件、连接所述球铰组件的减震组件、及夹设于所述球铰组件与所述减震组件之间的减震垫;所述球铰组件包括底座及可活动安装于所述底座内的球头;所述球头与所述底座可相对转动;所述减震组件包括第一壳体、匹配所述第一壳体的第二壳体、及夹设于所述第一壳体与所述第二壳体之间的弹性件;所述球头的一端凸伸穿设所述底座的一端后连接所述第一壳体;所述减震垫夹设于所述底座与所述第一壳体之间。上述减震装置,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在球铰组件与减震组件之间设置减震垫,利用减震垫与减震组件可以有效吸收减少震动,提高稳定性。

    技术研发人员:白宝鲲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广东坚朗五金制品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3.26
    技术公布日:2021.03.16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p.8miu.com/read-2430.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