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包装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理盖器和理盖机。
背景技术:
传统的生产模式中,瓶盖大多都是依靠人工操作进行整理,不仅工作量大,而且效率低下,跟不上自动生产线速度。现今包装线生产越来越趋于自动化,因而有越来越多的自动理盖机被推向市场。但是,目前已有的理盖机多采用理盖后平行出盖,在初步理盖后出现正反朝向的瓶盖,这种方式通常只选取一个朝向的瓶盖出盖,而另一个朝向的瓶盖则输送回理盖机继续整理,导致重复理盖,导致生产效率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缺点与不足,提供一种理盖器和理盖机。
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提供一种理盖器,包括:本体;
所述本体内设置有部分重叠的第一入口和第二入口、出口、连通所述第一入口与所述出口的第一通道以及连通所述第二入口与所述出口的第二通道;
所述第一通道在第一入口与所述出口之间沿具有第一旋转方向的第一轴线延伸;
所述第二通道在第二入口与所述出口之间沿具有第二旋转方向的第二轴线延伸。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的理盖器通过两个通道分别引导两个朝向的瓶盖转动至同一个朝向,结构简单,设计巧妙,大大提升了生产效率。
进一步,所述第一轴线沿所述第一旋转方向旋转的角度和所述第二轴线沿所述第二旋转方向旋转的角度相同。
进一步,所述第一通道设置有从所述第一入口起沿所述第一通道延伸的第一引导面;
所述第二通道设置有从所述第二入口起沿所述第一通道延伸的第二引导面。稳定引导瓶盖转动。
进一步,所述第一引导面和所述第二引导面在所述第一入口和所述第二入口的重叠处相交。
进一步,所述第一通道设置有沿所述第一通道延伸的第三引导面,所述第三引导面与所述第一引导面之间形成第一引导夹缝;
所述第二通道设置有沿所述第二通道延伸的第四引导面,其与所述第二引导面之间形成第二引导夹缝。
进一步,所述第三引导面平滑过渡至所述第一入口的内壁,所述第四引导面平滑过渡至所述第二入口的内壁。
进一步,所述第一通道与所述第二通道从所述第一入口到所述出口均部分重叠,共同形成一仅供单个瓶盖同时通过的理盖通道。
进一步,所述本体内还设置有缓冲通道,所述第一通道和所述第二通道均通过所述缓冲通道与所述出口连通,所述缓冲通道内设置有在朝向所述出口的方向上逐渐靠近的两个限位部。
进一步,所述限位部的两侧均设置有定位面,所述定位面平滑过渡至所述限位部以及所述出口的内壁,两个所述定位面之间具有一预设夹角,所述预设夹角在朝向所述出口的方向上逐渐增大。
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提供一种理盖机,包括:机架、设置在所述机架上的预理盖装置以及与所述预理盖装置的出口连通的如上述所述的理盖器,所述预理盖装置用于将瓶盖整理成2种朝向,其出口与所述第一入口和所述第二入口连通。
为了能更清晰的理解本发明,以下将结合附图说明阐述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理盖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的理盖器的剖视图;
图3为图1所示的理盖器在隐藏外壁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理盖器在整理处于第一朝向的瓶盖和第二朝向的瓶盖时的过程图一;
图5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理盖器在整理处于第一朝向的瓶盖和第二朝向的瓶盖时的过程图二;
图6为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理盖器在整理处于第一朝向的瓶盖和第二朝向的瓶盖时的过程图三;
图7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理盖器在整理处于第一朝向的瓶盖和第二朝向的瓶盖时的过程图四;
图8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理盖器在整理处于第一朝向的瓶盖和第二朝向的瓶盖时的过程图五;
图9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理盖器在整理处于第一朝向的瓶盖和第二朝向的瓶盖时的过程图六;
图10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理盖器在整理处于第一朝向的瓶盖和第二朝向的瓶盖时的过程图七;
图11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理盖器在整理处于第一朝向的瓶盖和第二朝向的瓶盖时的过程图八;
图12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理盖器在整理处于第一朝向的瓶盖和第二朝向的瓶盖时的过程图九;
图13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理盖器在整理处于第一朝向的瓶盖和第二朝向的瓶盖时的过程图十。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其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理盖器的结构示意图,该理盖器,包括:本体10。
所述本体10内设置有部分重叠的第一入口和第二入口、出口12、连通所述第一入口与所述出口12的第一通道以及连通所述第二入口与所述出口12的第二通道;所述第一通道在第一入口与所述出口12之间沿具有第一旋转方向的第一轴线延伸;所述第二通道在第二入口与所述出口12之间沿具有第二旋转方向的第二轴线延伸。第一入口被设计成供大致呈第一朝向的瓶盖20进入,在瓶盖20进入第一通道后,沿着第一通道朝第一旋转方向旋转直至瓶盖20处于第三朝向,第二入口被设计成供大致呈第二朝向的瓶盖20进入,在瓶盖20进入第二通道后,沿着第二通道朝第二旋转方向旋转直至瓶盖20处于第三朝向;然后瓶盖20以第三朝向从所述出口12离开本体10,从而实现将两种不同朝向的瓶盖20整理成同一朝向。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入口和第二入口共同限定一个瓶盖20入口11。
需要说明的是,本体10形状可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合适的设计,可以是由若干导向杆形成具有镂空部分的本体10,或是管状的本体10,不限此例,在本实施例中采用呈管状的本体10。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轴线沿所述第一旋转方向旋转的角度和所述第二轴线沿所述第二旋转方向旋转的角度相同。即第一朝向的瓶盖20和第二朝向的瓶盖20都转动同一角度后处于相同朝向,例如,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朝向的瓶盖20为正朝向的瓶盖20,第二朝向的瓶盖20为反朝向的瓶盖20,其均转动90°后处于同一朝向。当然,若第一朝向和第二朝向也可能是其它朝向,并不一定是相反的。另外,也可在确定哪种朝向的瓶盖20多时,让该朝向的瓶盖20转动较少角度。
请参阅图2,其是图1所示的理盖器的剖视图,在一些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通道设置有从所述第一入口起沿所述第一通道延伸的第一引导面14;所述第二通道设置有从所述第二入口起沿所述第一通道延伸的第二引导面15。引导面抵接瓶盖20的外折,通过引导瓶盖20的外折才促使瓶盖20转动,当然,可以根据实际瓶盖20的结构来设计合适的引导方式,可通过依据不同朝向所导致特征部分的位置不同,从而分别不同朝向的特征位置来引导瓶盖20实现不同方向的转动,例如瓶盖20周围有其它类似与外折的特征部分,瓶盖20顶部或底部具有一个缺角等,都可作为特征部分,然后通过该特征部分进行引导瓶盖20转动。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引导面14和所述第二引导面15在所述第一入口和所述第二入口的重叠处相交,从而可以适应不同高度的瓶盖20,在处于两朝向瓶盖20都能被所述第一引导面14和所述第二引导面15的连接处分开至第一入口和第二入口。
请参阅图3,其是图所示的理盖器在隐藏外壁时的结构示意图,在一些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在一些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通道设置有沿所述第一通道延伸的第三引导面16,所述第三引导面16与所述第一引导面14之间形成第一引导夹缝141;所述第二通道设置有沿所述第二通道延伸的第四引导面17,其与所述第二引导面15之间形成第二引导夹缝151,引导夹缝可以较好得引导瓶盖20侧面的特征部分,例如瓶盖20外折。需要说明的是,第一引导面14可选择地部分或全部与第三引导面16形成所述第一引导缝隙,第二引导面15同理。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三引导面16平滑过渡至所述第一入口的内壁,所述第四引导面17平滑过渡至所述第二入口的内壁,避免瓶盖20移动时被卡住。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通道与所述第二通道从所述第一入口到所述出口12均部分重叠,共同形成一仅供单个瓶盖20同时通过的理盖通道13。使得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仅能同时通过一个瓶盖20,避免两个通道内的瓶盖20同时到出口12时卡死,实现出口12一个接一个依次顺畅出盖。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本体10内还设置有缓冲通道,所述第一通道和所述第二通道均通过所述缓冲通道与所述出口12连通,所述缓冲通道内设置有在朝向所述出口12的方向上逐渐靠近的两个限位部18。限位部18逐渐靠近后将瓶盖20限定在一个朝向上,避免其转动。优选的,缓冲通道远离出口12的一段同时与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部分重叠,使得限位部18提前进行限位。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限位部18的两侧均设置有定位面19,所述定位面19平滑过渡至所述限位部18以及所述出口12的内壁,两个所述定位面19之间具有一预设夹角,所述预设夹角在朝向所述出口12的方向上逐渐增大。两个定位面19逐渐靠近瓶盖20,在避免瓶盖20转动的同时,逐渐引导瓶盖20趋向于正确的出盖朝向,保证瓶盖20稳定平滑的移动。在本实施例中,预设夹角从锐角逐渐增大至180°后抵接瓶盖20底部或顶部。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所述的第一引导面14、第二引导面15、第三引导面16、第四引导面17以及定位面19都可根据实际需要来选择合适的设计,例如上述面可以是导向杆形成的曲面,在不同角度与瓶盖20形成线接触,当然也可以是一个滑道面,一瓶盖20呈面接触。
请参阅图4至图13,图4至图13分别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理盖器在整理处于第一朝向的瓶盖和第二朝向的瓶盖时的过程图一至图十,其中,为了让附图更加清楚,在图4至图9中隐藏了限位部18。下面以第一朝向的瓶盖20为例进行说明对理盖器的工作原理进行说明,第二朝向的瓶盖20同理:
第一朝向的瓶盖20进入所述理盖通道13后,其外折抵接第一引导面14,若设置有进盖通道,则先通过进盖通道后进入所述理盖通道13。正朝向的瓶盖20沿所述理盖通道13移动的同时,在第一引导面14的引导下,逐渐向第一方向转动第一预设角度直至中间状态,然后出盖;其中,若设置有第三引导面16,则正朝向的瓶盖20的外折进入第一引导面14和第三引导面16共同形成的第一引导缝隙,在第一引导缝隙的引导下转动;若设置有第一限位块和第二限位块,正朝向的瓶盖20的底部与第一定位面19抵接,顶部与第二定位面19抵接,瓶盖20的逐步移动到第一限位面和第二限位面之间。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的理盖器通过两个通道分别引导两个朝向的瓶盖20转动至同一个朝向,结构简单,设计巧妙,大大提升了生产效率;另外需要说明的是,不仅仅是瓶盖,也可用于其它类型的盖体,应用范围广泛。
上述所述的理盖器可应用在理盖器上,该理盖机,包括:机架、设置在所述机架上的预理盖装置以及与所述预理盖装置的出口12连通的如上述所述的理盖器,所述预理盖装置用于将瓶盖20整理成2种朝向,其出口12与所述第一入口和所述第二入口连通。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1.一种理盖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本体;
所述本体内设置有部分重叠的第一入口和第二入口、出口、连通所述第一入口与所述出口的第一通道以及连通所述第二入口与所述出口的第二通道;
所述第一通道在第一入口与所述出口之间沿具有第一旋转方向的第一轴线延伸;
所述第二通道在第二入口与所述出口之间沿具有第二旋转方向的第二轴线延伸。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理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轴线沿所述第一旋转方向旋转的角度和所述第二轴线沿所述第二旋转方向旋转的角度相同。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理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道设置有从所述第一入口起沿所述第一通道延伸的第一引导面;
所述第二通道设置有从所述第二入口起沿所述第一通道延伸的第二引导面。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理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引导面和所述第二引导面在所述第一入口和所述第二入口的重叠处相交。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理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道设置有沿所述第一通道延伸的第三引导面,所述第三引导面与所述第一引导面之间形成第一引导夹缝;
所述第二通道设置有沿所述第二通道延伸的第四引导面,其与所述第二引导面之间形成第二引导夹缝。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理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引导面平滑过渡至所述第一入口的内壁,所述第四引导面平滑过渡至所述第二入口的内壁。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一种理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道与所述第二通道从所述第一入口到所述出口均部分重叠,共同形成一仅供单个瓶盖同时通过的理盖通道。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理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内还设置有缓冲通道,所述第一通道和所述第二通道均通过所述缓冲通道与所述出口连通,所述缓冲通道内设置有在朝向所述出口的方向上逐渐靠近的两个限位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理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部的两侧均设置有定位面,所述定位面平滑过渡至所述限位部以及所述出口的内壁,两个所述定位面之间具有一预设夹角,所述预设夹角在朝向所述出口的方向上逐渐增大。
10.一种理盖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设置在所述机架上的预理盖装置以及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理盖器,所述预理盖装置用于将瓶盖整理成2种朝向,其出口与所述第一入口和所述第二入口连通。
技术总结